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培養愛心 華藏世界▪P2

  ..續本文上一頁那兒已有好幾代年輕的出家人和居士通過我的書、磁帶(那些書都是手抄本,在地下暗暗地流傳。)以及通過練習行禅和深入觀察認識了我。通過這些東西,我在與歐洲和北美的人民、花草樹木、河流湖沼接觸的同時,依然能夠與越南的人民、花草樹木,以及越南的山水保持著聯系。實際上,一個掌聲可以傳達到無數個星系。一個聲音的影響是不可測量的。你的每一瞥、每一個微笑和每一句話,都能到達宇宙的遠方,影響著宇宙中每一個有生命和無生命的存在。每一件事物都與所有其它事物相聯系;每一件事物都滲透入所有其它事物之中。這就是華藏世界,這也是我們的世界。通過深入觀察和深入體會,我們能夠把這個世界變成華藏世界。我們愈是練習深入觀察,就愈會有更多的光明存在,就愈會有更多的花,更多的海、更多的空間、更多的幡蓋、更多的珠寶和彩雲。這全取決于我們。

  佛放大光明

  普照于十方

  悉見天人尊

  通達無障礙

  當你放光時,你就是在幫助人們看東西,因爲你的光把人們照醒了。佛陀放出大光明,照亮了十方世界。每一個人都可以自由地、毫無障礙地看到他。

  佛坐夜摩宮

  普遍十方界

  此事甚奇特

  世界所希有

  佛陀怎麼能坐在夜摩天宮裏而同時又遍布宇宙的一切處呢?這是一個奇迹。但是不僅佛陀能夠演出這種奇迹,我們所有的人都能。我們坐在這裏,但是我們的生命、我們的存在卻遍布整個宇宙。具有某些悟性和覺照的人們在他們發現他們自己的地方,同時也能體會到我們的存在。去體會吧,你就會明白。你會體驗到你想體驗的東西,就在你所在的地方。去傾聽吧,並在內心體認它,不必讀任何書。

  諸法無來處

  亦無能作者

  無有所從生

  不可得分別

  所有事物都沒有起源。它們不是從任何地方來,因爲它們超越了有和無的概念。它們不必受生。它們不能用我們的觀念來理解,或者用我們的思維範疇來分別。它們沒有從任何地方來,也不向任何地方去。沒有作者或創造者。這就是實相的本性。當我們超越了生與死、創造者和被創造者的概念時,我們只能親身去體會和經驗那些事物。所有的事物都沒有起源,因此它們沒有生。因爲它們沒有生,也就不可能有滅。這就是華藏世界裏事物存在的方式。

  一切法無生

  亦複無有滅

  若能如是解

  斯人見如來

  如果你能夠契入不生不滅及諸法實相,那麼,對你來說,要領悟佛就不是那麼困難了。這些詩引自《華嚴經》第二十卷。《華嚴經》裏有很多同樣優美的詩句,由于我們已經明白了深刻地體會一件事物就是體會整個宇宙的道理,因此我們就不必一一引述它們了。當我們在華藏世界裏漫步的時候,吸進來的是佛,呼出去的是佛,走在佛上,坐在佛上,我們覺悟到這裏的佛是毗盧遮,是活著的法,是真如實相,是自性,而且我們同他是一體的。華藏世界是這樣地令人快樂,而且伸手可及。它是一個只要我們想去當下就可以去的地方,那是一個充滿了光明、大海、法雲、珍寶、獅子座和香花的世界。我們現在在這裏就能看到它。我們不必浪費一秒鍾生命,我們只需步入嚴藏世界就能徹底地享受生命。華藏世界是我們心的産物。無論是我們生活在充滿了痛苦、分別和戰爭的娑婆世界(the saha world) ,還是生活在充滿了花鳥、安甯、慈悲和智慧的華藏世界,這完全取決于我們。宇宙是唯心所造,每一件事物都來源于我們的心。如果我們的心充滿了矛盾和妄想,我們就會生活在一個充滿了矛盾和虛妄的世界中。如果我們的心是純淨的,充滿了正念和慈悲,我們就是生活在華藏世界裏。

  在《華嚴經》裏,宇宙被描述成一朵多瓣蓮花,每一片花瓣,同時又是一朵完整的蓮花,如此層層無盡。在華藏世界裏,任何時候只要我們觀察一樣東西,我們總能從中發現宇宙中所有的東西。在這裏,大和小的概念不存在了。當我們面對大海時,也許會感到,同大海相比,我們是那麼地渺小和微不足道;當我們遙望繁星滿天的夜空時,也許會産生這種感覺,即我們根本什麼都不是。但是宇宙很大我們很小這個想法只不過是我們的觀念,它是由心産生的,不是客觀事實。當我們認真地觀察一朵花的時候,我們能夠看到其中包含著整個宇宙。一片花瓣就是整個花朵和整個宇宙。在一粒塵埃裏有很多佛土。當我們這樣進行思惟修時,我們關于小和大、一和多的概念就將逐漸消失。

  一朵花代表著整個宇宙這個意象可以教給我們很多東西。在《金剛經》裏,我們清除了我與非我、人與非人、衆生與非衆生、壽者與非壽者之間的分別。現在在《華嚴經》裏,我們發現所謂的生物與非生物從根本上沒有什麼區別,生物就是由非生物因素構成的。科學家們發現,以前我們以爲是無生物的東西實際上卻包含著生命。我們無法在生物和非生物之間劃一條線。當我們這樣看地球時,我們可以把這整個星球視爲一個有機體,于是我們就不會再區別人與非人、動物與植物、植物和礦物了。我們徑直把地球當作一個生物的美麗軀體,我們知道,對這個軀體的任何所屬部分的傷害都會傷及整個機體。它就像是一朵花或一個人,對一個細胞的任何行爲都會影響到整個生命。如果你明白地球是一個活的有機體,你就會知道該怎樣去保護她,因爲保護地球和大氣層就是保護我們自己。每一件事物都是與所有其它事物相互聯系的。拯救我們的星球就是拯救我們自己和我們的子孫後代。這是佛陀的教導中一個深刻的觀念。佛教出家人被禁止燒山伐木,沒有正當理由連割草也不行。

  在日課中,沙彌們每天要誦"衆生無邊誓願度",這是《金剛經》的教導。我們保護地球是因爲我們對生物和非生物都充滿了慈悲和尊敬。那些想保護地球的人應該研讀一下《金剛經》和《華嚴經》。把宇宙看成一朵花是一個美妙的意象。每朵花都有很多花瓣,在每片花瓣裏你都能看到整朵花。"一"在"多"中,"多"在"一"中。作爲一個十六歲的沙彌,我背下了《華嚴經》中《夜摩宮中偈贊品》)中的最後幾段詩行:

  若人欲了知

  叁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譬如工畫師

  分布諸彩色

  虛妄取異相

  大種無差別

  大種中無色

  色中無大種

  亦不離大種

  而有色可得

  心中無彩畫

  彩畫中無心

  然不離于心

  有彩畫可得

  這件事情取決于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心創造出了無數的形色和觀念,而我們的世界就是這種理解方式的産物。地、火、水、空這些元素與你心中的形色看起來似乎是兩碼事,但是如果你認真思考,你會發現沒有這些元素根本就不會有你心中的形色,而沒有這些形色,同樣也沒有這些元素。形色和元素是一體的。一個不能沒有另一個而存在。

  彼心恒不住

  無量難思議

  出現一切色

  各各不相知

  譬如工畫師

  不能知自心

  而由心故畫

  諸法性如是

  一位畫師可能不了解他自己的心,但是他是根據自己的心而進行創作的。世界現象的本質也是如此。法的本質是它們是從我們的心中産生的。世界向我們展示的這個樣子是唯心所造。

  心如工畫師

  能畫諸世間

  五蘊悉從生

  無法而不造

  若人知心行

  普造諸世間

  是人則見佛

  了佛真實性

  這告示我們體會佛的最佳方法,不是要去尋找一個人,或者一個非人,一個名稱,或者一個與衆不同的權威人物,乃至一個傳統,而是要觀察我們自己的心,觀察它是如何發生作用的。

  心製造了一切--我們的恐懼、痛苦、生死、得失、地獄、慈悲、憎恨、絕望和分別。如果我們修行,我們將能夠明白心生萬物的方式,並因此而體會到真正的佛。當我還是一個年輕的出家人時,我背下了這些詩句,並且每天晚上誦它們,雖然我是死記硬背,但它卻幫我澆灌了智慧的種子,逐漸地我開始理解了這些詩句。如果你想見到十方叁世一切佛,你就必須看到宇宙的本質,明白一切事物唯心所造。《華嚴經》的首要教導就是一切事物皆是心法。"心"在這裏的意思不是意識、智力,而是某種更深刻的東西,某種既是個體又是全體的東西。如果你不懂不要著急。你不必什麼都懂。只須去欣賞這部優美經典的詩句就行了,如果它們能使你感到輕松,那就足矣。不必覺得肩上有重擔。某一天,不費吹灰之力,你就會理解了。你只要容許自己活在當下,體會你所遇到每一件事物,專心致志地行走,用你的整個生命去幫助別人,這就行了。這是無修之修。將自己的大腦繃緊只會給你製造更多的障礙。不要用意識去聽,你會發現你自己就在華藏世界裏,感受著光明、珍寶和蓮花。當你處于那種境界中的時候,你只須去體會和被體會。總有一天你會契入"互即互入"之實相,而它也將融入于你的生命之中。

  

  

《培養愛心 華藏世界》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