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毗達摩 第叁十八講 世間(惡趣地、人、欲界四天王天)

  世間(惡趣地、人、欲界四天王天):我們通過五期的時間學習了概念法,學習了色法、心法、心所法,還學習了心路過程。我們在接下來的時間,將進入學習另外一個新的內容。今天晚上將來講一講我們所處的這一個世間,講講我們這個世間的種種形態,種種相狀和它們的本質,最後我們再進入講業的範疇。講到世間,由于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稱爲世間loka 。有叁種世間tayo lokà,第一種世間是稱爲行世間sa

  khàra-loka;第二種是有情世間sattaloka;第叁種是空間世間okàsa-loka。

  什麼是行世間呢?行世間是指一切衆生皆依食住,或者兩種是指名色法,或者叁種受,或者五取蘊,或者六處,或者七識住等等這些,乃至到十二處、十八界,這種稱爲行世間sa

  khàra-loka。

  還有另外一種是有情世間,例如:有愚蠢的人,有智者。有叁界:有欲界、色界、無色界,有六趣的輪回,有人天的善趣和四種惡趣等等,這些稱爲有情的世間。

  還有稱爲空間的世間,例如:我們說到的輪圍世界就是一個須彌山,以一個太陽圍繞著的一個世界,這稱爲空間的世間。

  在這叁種世間當中,行世間側重于講究竟法,這個是我們觀照的目標。而有情世間和空間世間並不是我們修行觀照的目標,但是因爲我們所處的是這樣的一個世界,在這裏我們也有必要去了解一下它。

  在這裏我們就先著重來講有情世間sattaloka 。

  講到有情世間我們都可以把它分爲叁有tibhava。哪叁有呢?欲有、色有、無色有。又可以分爲叁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還可以分爲四種生存地catasso bh

  miyo,即第一種是惡趣地apàyabh

  mi,第二種是欲善趣地kàmasugatibh

  mi,第叁是色界地r

  pàvacarabh

  mi,第四無色界地ar

  pàvacarabh

  mi。

  在這四種生存地當中,惡趣地和欲善趣地都是屬于欲界,因爲一切的惡趣都屬于欲界。這兩種地加起來我們稱爲欲界,然後再加上色界和無色界,這形成了叁界。有情的世間是生存于這叁界當中,我們說到的輪回、流轉,也是在這叁種界、四種生存地當中。

  在這裏我們就先來講惡趣地apàyabh

  mi。惡趣地一共有四種,即第一是地獄niraya,第二畜生tiracchànayoni,第叁鬼peta,第四阿蘇羅asura。有這四種惡趣地。

  爲什麼這些生存地或者說這些生命稱爲惡趣呢?惡趣叫做apàya,它是由apa再加àya加起來的,apa的意思就是毫無,再加上àya是快樂,所以稱爲惡趣地。因爲生存于這一些生命界的衆生,他們的痛苦遠遠地超過了快樂。之所以一個衆生會投生到惡趣地,是由于他們的惡業成熟的關系。

  在這裏我們就先來講第一種惡趣地——地獄。爲什麼稱爲地獄呢?地獄是巴利語niraya,在《義注》裏面講:

  Tato eva ramitabbaü assàdetabbaü tattha natthīti dassento àha

  niratiatthena nirassàda

  hena nirayo

  ti.

  當知對于可歡喜的、可快樂的,在那裏卻沒有,所以說:“以毫無可喜之處、毫無樂味之處爲地獄”。

  所以地獄,ni就是沒有,再加raya或者rati。rati就是歡喜、快樂,毫無快樂可言稱爲地獄。根據佛教的說法,地獄是最低下的生存地,也是在輪回當中最痛苦的地方。如果一個有情因爲不善業投生到地獄裏面去,從他出生一直到死亡,他必須得不斷地遭受自己由過去所造的惡業帶來的果報,完全沒有休息的機會。諸論師就把地獄分爲八種地獄,這八種地獄又稱爲八熱地獄。

  第一種是等活地獄sa¤j

  va niraya。我們看到的這一個是中國的古畫。

  另外一種又稱爲黑繩地獄kà

  asutta niraya。在經典裏面,例如在《相應部》的《Bàlapa

  óitasuttaü愚人和智者經》(《賢愚經》),裏面講到了地獄的痛苦是很難形容的。如果一個衆生由于惡業墮落到地獄,那麼他在地獄裏面所受的罪,所經受的痛苦,我們很難用比喻來形容。

  如果一定用比喻的話,那麼就猶如一個人在人間,當他犯了罪,他被國王或者被政府抓到了,然後在早上的時候,用叁百矛就是用刀去刺他一百下,在中午的時候又用刀去刺他一百下,在晚上的時候又用刀去刺他一百下,那麼這個人在一天當中經受了叁百刀在他的身體裏面刺,你說痛不痛苦?但是即使一個人在一天當中被刺叁百刀,這種痛苦是微不足道的,微不足道到什麼樣呢?佛陀那個時候就拿起了一塊石頭,然後就問弟子們說:“諸比庫,你說我手上的這塊石頭大呢?還是整個喜馬拉雅山的石頭大呢?”那些比庫說:“尊者,您手上的石頭很小塊,根本不可能跟喜馬拉雅山比。”“同樣的,”佛陀說:“如果一個人在一天當中受叁百矛的刺,他所受的痛苦就好像我手中的石頭一樣。如果是一個人墮落到地獄裏面去,他所經受的痛苦就猶如喜馬拉雅山那麼多。”而且在地獄裏面,那些獄卒們拖著那些受苦報的人,那些以前作惡的人,扒他的皮或者用燒得火紅的鐵叉叉他的胸膛、叉他的胸口。只要這一個人的惡業還沒有消盡,那麼他的苦報就不會消盡,他也不會死,他就一直在那邊(受)折磨。我們人被殺了會死掉,但是他並不會死掉,他就一直在遭受著這麼劇烈的痛苦。

  第叁種是衆合地獄sanghàta niraya。

  還有第四種是號叫地獄roruva niraya。在地獄裏面有的罪人被倒吊著,他的腳向上,頭向下的吊著,然後那些獄卒拿著斧頭就這樣砍他的身體,他遭受著劇烈的痛苦,但是只要他的罪、他的惡業還沒有消盡,他就不會死,他就一直都在那邊經受著痛苦。

  第五是大號叫地獄mahàroruva niraya。

  第六是燃燒地獄tàpana niraya。

  第七是大燃燒地獄mahàtàpana niraya。

  但這些所有的地獄都還不如最後一個地獄那麼劇烈。最後一個最痛苦的地獄是什麼地獄?是無間地獄av

  ci niraya。這裏的無間地獄是所有地獄當中最下層而且又最恐怖的,據說在這些地獄裏面,在《賢愚經Bàlapa

  óitasuttaü》裏面又講到,所有這些地獄裏面又有四方,四方又各有四個小地獄,因此一個地獄就可以分爲十六個小地獄,加起來一共有一百叁十六個地獄。

  什麼人墮落到地獄裏呢?造了十不善業的人,例如殺生,不與取,邪淫(欲邪淫、亂搞男女關系的),虛妄語的,那些挑撥離間的,粗惡語的,雜穢語的,擁有邪見的,嗔恚的和貪婪的。這十種造了十種不善業的人,當他們的惡業成熟的時候,將要墮落到這些地獄。

  而在另外一些經典裏面又提到了另外一種地獄稱爲寒冷地獄。寒冷地獄也可以分爲好幾種,例如在《相應部》和在《經集》裏面,有個叫做《拘迦利耶經Kokālikasutta

  》,這位Kokālika又稱爲Kokàliko,他是佛陀在世的時候的一位比庫。由于他懷恨佛陀的兩位上首弟子(沙利子和moggallànà目犍連尊者),有一天他到佛陀的面前去毀謗,他說沙利子和moggallànà這兩位比庫已經受到了邪惡欲念的控製,佛陀就阻止了他。但是他仍然堅持自己的想法,仍然說這兩位上首弟子陷入了邪念,佛陀也繼續地阻止他。但是他仍然不放棄這種邪見,而且他毀謗了這兩位阿拉漢聖者。等這位Kokālika比庫回去之後不久,他的身上就開始長了很多的小紅點;剛開始這些小紅點像芥子那麼小,後來慢慢地這些小紅點就變成了膿瘡,長了瘡;然後這些小紅點慢慢地長大,像豆一樣;後來又長的像棗核一樣,像棗一樣;後來又長到像芒果一樣;然後繼續再長大;最後這些膿瘡全部都爛了,膿和血流了出來;這個Kokālika在痛苦當中死亡了。死亡之後,佛陀說這一個Kokālika投生到蓮花地獄裏面去。

  當時那些比庫們問:“到底蓮花地獄有多漫長的時間呢?”佛陀說:“蓮花地獄裏面的時間很漫長、很漫長,很難用比喻來說明。”那些比庫說:“到底可不可以用一個比喻來說明?”佛陀說:“好的。就好像在Kosala國(喬薩羅國)的一個大車,一個大車裏面就裝著二十壺,一壺等于十鬥,就是說有兩百鬥的芝麻。假如有一個仙人,一百年把芝麻拿一粒走,這樣把一車二十壺就是兩百鬥的所有芝麻拿光了,還不如一個Abbuda niraya(阿菩達地獄)的時間那麼長。但是,即使這個Abbuda的時間那麼長,但是Nirabbuda niraya(尼拉菩達地獄)這個地獄的時間又是Abbuda地獄的二十倍。即使這個地獄很長,但是Ababa niraya(阿拔拔地獄),Ababa地獄又是Nirabbuda地獄的時間的二十倍。Ababa地獄的時間那麼長,但是A

  a

  a(阿嗒嗒地獄)地獄的時間更長,是Ababa地獄的二十倍。而A

  a

  a地獄的壽命很長,但是它還不如Ahaha(阿哈哈地獄)地獄的時間那麼長,Ahaha地獄是A

  a

  a地獄的二十倍。”前面這些Abbuda、A

  a

  a、Ahaha這些象聲詞,就是那些地獄的衆生在地獄的寒冷的環境下凍得發出的這樣的聲音。而Ahaha的地獄壽命再長,它也不夠Kumuda niraya黃蓮花地獄的時間那麼長。黃蓮花地獄是阿哈哈地獄的二十倍。而香蓮花地獄Sogandhika niraya又是黃蓮花地獄的二十倍。青蓮花地獄Uppalaniraya這裏的時間,又是香蓮花地獄的二十倍。而白蓮花地獄Pu

  óarika…

《阿毗達摩 第叁十八講 世間(惡趣地、人、欲界四天王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