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教授《遙呼上師祈請文》開示▪P2

  ..續本文上一頁身。

  尊者救度怙主鑒知我!祈自叁種使者界垂顧,

  無礙步上金剛秘密道,願令成就空行之虹身。

  妙音悲智大力鑒知我!祈自二智智慧境垂顧,

  覺醒無知心識之暗鈍,願令開展無上智慧相。

  淨光化身金剛鑒知我!祈自五色虹光界垂顧,

  淨除心氣明點之障垢,願令圓滿童子寶瓶身。

  蓮華經密續洲鑒知我!祈自樂空不動境垂顧,

  佛與佛子之一切密意,願令弟子堪能悉領受。

  語自在功德海鑒知我!祈自空智雙運界垂顧,

  摧破一切法相之執實,願令顯境皆堪能入道。

  佛子無邊智慧鑒知我!祈自慈悲之自性垂顧,

  了知衆生皆具恩父母,願令堪能發心修利他。

  蓮華遊戲自在鑒知我!祈自大樂淨光界垂顧,

  度脫五毒轉化爲五智,願令摧毀取舍二執著。

  二教永固卍洲鑒知我!祈自輪涅平等界垂顧,

  心續生起真實之虔敬,願令證悟解脫俱時增。

  具恩根本上師鑒知我!祈自頭頂大樂輪垂顧,

  親晤自明法身真面目,願令一生即能圓成佛。

  以上是八位道統大車軌師向聖者上師的祈請文,正文:

  嗟呼!同我一般惡業有情衆, 無始以來長轉輪回中。

  尚需曆盡無邊之痛苦, 刹那厭離亦未曾生起。

  上師鑒知我!祈以慈悲極垂顧! 加持生起甚深之出離。

  此意是說:“像我此等衆生,因爲惡業、罪刑的關系,無始以來就一直在輪回中漂泊。就算現在,以自己所造的諸惡業和對惡行毫無警惕來做推測的話,結果只會是一直無終止的受苦,毫無得到快樂的機會。現在都還恍惚不覺,只貪著今生的滿足快樂,這樣只會沈迷,做一個扶親滅敵的分別者,將來自己要投生惡趣的因,現在其實就已經具足,現世已經確定會投生惡趣。對這樣的厭惡和出離心一刹那都無法生起,所以我們什麼都沒有,只有祈請上師的憐憫。”

  對輪回所産生的出離心,普遍來說:“出離是持戒清淨的根本,”是否因有無對輪回生起出離心,而能得到增上別解脫戒與否的兩種看法,如大智者措那瓦說:“雖然對輪回沒有生起真實的出離心,但也能得到別解脫戒。”尊者根敦竹巴說:“沒有對輪回生起厭離心,就無法得到別解脫戒。”亦持同樣的論點,尊貴的第八世**法王米覺多傑文集中雲:“沒生起對輪回的厭離,就得不到別解脫戒。”

  所以要生起對輪回的出離,必須生起對今生的厭離,要生起對今生的厭離,必須要對“有來生”生起堅定的信心,雖然現在自己沒有處于惡趣,但要對惡趣的痛苦,有無法忍受的心。當我們造作了許多投生惡趣的不善引因時,就如同隨時可以感受到投生惡趣的果報。”

  要知道小心謹慎,不要等明天或是下個月才做。現在的每一刹那,身口意都要一心一意的去修學佛法。

  已得暇滿人生竟虛度

  密勒日巴尊者對千拉瓦衮波多傑說:“普遍來說人生真的寶貴難得,但看見像你這樣的人就不覺得了。”我們不但出生在擁有修學佛法的環境裏,且還生長在信仰佛法的家庭中,修學佛法的順緣都圓滿具足了,若還不修學的話,則我們大部分的人生將會浪費掉,在世間法中,如果可以成就大事還算不錯,但在家人當中也只有少數是這種人。不能在世間成大事者,又不能成爲有利益和有聲望的人,佛法和世間法二者都無法成就,人生就這樣完了,到頭來還是兩頭空。

  一般來說,可否得到瑕滿的人生,是靠前世是否累積善業,或如“瑕滿人生非常難得”所說需要積聚無量的福德資糧,人身不是容易得到的,另一方面,現在先不說我們是否已經得到瑕滿人生,但起碼已經得到無缺憾的人身,我想應該靠著無缺憾的人身,來成就無暇的人生。

  此生無義所作常散逸

  沒意義的,只希望爲了今生的利益努力,以爲可以得到輪回之樂,這是還有許多問號的!如果是以無法得到輪回之樂來說的話,長時間的辛苦勞力工作,都變的沒有意義會非常可惜。更加可惜的是爲了成就人類快樂的很多方法,變成了帶給世間更多的禍害,而對其他投生爲旁生的衆生和環境帶來損害,像這樣只爲成就今生利益的方法,都是一些沒有意義、有問題的方法。不但無法以這些方式得到自己今生所希求的圓滿快樂,而且爲了達到自己的期望,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背道而馳和沒意義,還只是爲了世間八風所動,不爲來生著想,隨著谄、诳、詭計和貪、嗔、癡所轉。我從心裏面的對大家說,如果只爲今生利益而沒有任何善的意念,那麼所做得一切也只是浪費心力罷了。

  懶于承擔大利解脫行,無異從財寶洲空手回。

  上師鑒知我!祈以慈悲極垂顧! 加持成就具義之人生。

  近來,有很多是因爲生活困難而出家,父母也在孩子們中挑選要送誰出家,但是說白了,是挑選那些比較笨拙、生活能力差的孩子送去出家。另外一個原因,如從小就將這些孩子送去寺院的話,那麼父母也就不用撫養,而將照顧的責任交給了寺院,將來孩子長大後再將其從寺院領回,把寺院當成育幼院。還有一些老人,希望有人可以照顧,並且將來在死亡時,可以有人幫忙,所以才出家。

  我們說長期吃麥子之後會有厭膩的感覺,而會對吃米飯起了新鮮、貪著之心,又有一些似乎感覺是對輪回生起了厭倦感,但事實上是被自己的貪念所控製。雖然承諾要解脫,但還是受著怠惰、放蕩不羁之心所束縛,根本沒辦法得到解脫。就如“只要有一懈怠之心,就無法成就任何法”所說:任何人只要生起一個懈怠之心,就會將修行之心給損害掉,近來世界上每天都有一些新發明和推陳出新的物品,我們若對其中的一項起了追求的物欲之心,就難保不對其他的東西也生起貪念之心。因對這些物欲的追求、誘惑的關系,就會令我們生起懈怠、放蕩的心。所以,我們應該更加地小心。當我們在一個有如意寶的地方,我們應當要非常清楚的去拿取這等的寶物,就如同我們現在已得到了寶貴的人身,就應該賦予這個生命成爲有意義的人生。

  (待續.......)

  

《教授《遙呼上師祈請文》開示》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上師相應法開示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