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教授《遥呼上师祈请文》开示

  教授《遥呼上师祈请文》开示

  时间:2004年11月26—27日 遥呼上师祈请文教授缘起

  今天在此,是受到鹿野苑噶举护持委员会主席堪布梭南康参的邀请。主要是如果可以来讲授蒋贡仁波切之《遥呼上师祈请文》的传承教授,将会有非常好的缘起。然而因我本人在讲授《遥呼上师祈请文》的经验以及证量功德尚未具备,在讲解此祈请文上也并没有很多实例,所以我觉得无法很圆满的解说。但是因为有鹿野苑噶举护持委员会的邀请和对我的期望,如果让大家失望也将不圆满。故在此,我就由自己的一些经验及传承上师的口诀教授,尽量的来为大家解说。如果有错误或遗漏的部分,我们以后可以好好的观察及辨别,相信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是这样,而认为只要是我说的,就全部都是真实的话,将会有导致误解及颠倒的可能。

  蒋贡仁波切所著的《遥呼上师祈请文》,在康区是所有年长及年轻的弟子们每天必修的课诵。就像在我的家里,爸爸和妈妈也会念诵《遥呼上师祈请文》。我从小因为耳濡目染的关系,也会念诵一些偈颂,但对于内容可能不了解。《遥呼上师祈请文》在僧团当中不单单是珍贵且重要,不仅此文容易理解、对于修心上也是极有帮助的。

  在《遥呼上师祈请文》的上部中,一开始有祈请藏传佛教中不同教派的上师以及成就者的名字。在这方面,我不多做解释。接下来的部份是转心向法四思维及有关下、中、上士的祈请文,对于这个部份我将做简短的介绍。相信对于我们心上的修持会有很大的帮助。

  虔心悲切遥呼上师祈请文

  《遥呼上师祈请文》一般在雪域西藏中,无论旧派或是新派,许多伟大的成就者也都著有论述。《遥呼上师祈请文》顾名思义,行者需要在出离心上,从自己内心深处,以最虔诚恭敬之心来呼唤上师、祈请上师,这也是行者是否获得加持的关键所在。遥呼上师的目的,主要是希望能够促使自己的心与上师相应,使自心得到加持。为了能获得上师加持,获得上师的慈悲眷顾,行者就要对上师生起无造作的虔敬,而为了能生起无造作的虔敬之心,行者就要不断的去做祈请,并意念思惟上师的功德。这样的话就容易生起觉受,对上师生起无上的信心,或是无故的流泪、毛孔竖立等,诸如此类生起虔敬心的征兆。因此,“祈请”可以说就是获得上师加持的因,生起对上师敬信、爱戴最殊胜的缘,这是非常重要的。

  平时我也对外国弟子说:”祈请文只是在嘴巴上念念,是无法调伏自己内心的,一定要串习﹝实修﹞,而能出自内心的法喜、喜乐。如果可以身心合一的修持,自己一定会生起很强的觉受。“

  在祈请的当下,害羞、退缩或是念诵时声音没有音扬顿挫,这样也是不行的。在上师传承常规(仪轨)当中说,如可以用缓慢、美妙的音韵来念诵,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然而我们用各种音调来唱诵上师祈请文,其目的并不像唱世间的流行音乐,载歌载舞一样,最主要是要能使自己的内心真实地生起对上师的虔敬心。大多数的人因为有贪着世间的习气,如果一听到悦耳的音乐,一般都会感到舒服,所以对大多数人而言,如能配合曲调来唱“遥呼上师祈请文”于内心也较容易生起感动。但对于已经是证悟很高的行者而言,只要想到文字的意义,即能马上引导出虔敬心来,那么不需大声持诵祈请文也是可以的。

  总括来说,如果能好好地如法修持、念诵祈请文,持诵几次之后就能生起对上师及对佛法的敬慕之意。这也是历代上师一再给予教导祈请文的原因。

  另外我们对上师的敬慕需要能够持久,有些时候因为能亲见上师,看见上师所做的佛行事业,受到上师的德行感召,这样的敬慕通常不会持久,很容易会改变,因为这只是由一些不俱全的因缘所生起的。如果能够经由众多正量的经典、逻辑推理等而生起确定的信念,则不论时间长短,都能生起坚定的敬慕之心。不会有时候对上师有敬慕心,有时候没有敬慕心等等混乱的思想,而是能彻底由心中生起对上师、对佛法的敬慕心,这是非常重要的。

  佛法的根本是皈依,《圣雄尊者经》中云:“随念佛陀而皈依佛、随念法而皈依法、随念僧而皈依僧。” 只是随念三宝功德,发誓皈依三宝,就可以算是皈依,但是没办法得到圆满和持久,要能有坚定的皈依心,应该了解要皈依的原因、皈依境的认定以及皈依境功德,如能依实的了解而生起确定的坚定信心,那么就算遇见其他的因缘,坚定的信心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改变或退转的。

  一时兴起的信心,譬如跟随父母的意见,或是随着周遭环境而起的信心。如果只是因为这样,那么当遇见其他违缘、恶因时,之前善良的敬慕心,就会有变成邪见和信心退转的危机。举例来说,在文革期间,楚布寺里有一位第十六世**法王的厨师,在大众面前诉苦说:”连一颗小小的糖果,第十六世**法王都没有让我吃过...”极力地想撇清与法王的关系,像他这样拥有使用**法王厨房里任何一样东西权力的厨师,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真是令人惊讶。以前这个人,口口声声都是说最尊贵的**法王什么的……,表现的是那么地虔诚,但是一碰到境界来时就变了心,这就是信心不够坚定的例子。就是没有生起确定的认识。另外也有一种愚痴的信仰情况,也是一碰到困难和违缘便很容易就失去了自己的主张。

  具恩根本上师鉴知我!

  三世诸佛之自性, 教证正法之根源,

  圣众僧伽之主体. 根本上师鉴知我!

  慈悲加持之钜藏, 二种成就之生处,

  事业所愿悉赐予. 根本上师鉴知我!

  根本上师和上师的分别,在以前噶举上师们的语录中提到教授五明经典之师为上师,而同样地介绍内心的动、静、明觉的知识也是位上师,而非根本上师。所谓的根本上师即是能指引我们领悟心性法身的上师。(注: 当行者领悟到自心本性是法身的刹那时,那么这位指引者与行者便建立了根本上师与弟子的关系。) 如此根本上师,并不需要一定是现在住世的,以前噶举派很多圣者说:“将来我的追随者,能用功祈请,我就会给予加持。” 这等等亲口答应的事例有许多,现阶段要寻找一位具德、具证量的上师,不单是非常希有、难得,况且要找到一位可以祈请的上师则更加困难。但是,不用因为现阶段找不到而伤心难过。总之,从金刚总持到历代传承的圣者们,不只是达波噶举,若能对他们生起无造作的虔敬信心的话,并且弟子本身若真的具有宿世因缘善根,再加上无造作的虔敬,那么无尽的加持即能进入弟子的自身,而让弟子之心性法身获得指引。

  上师无量光佛鉴知我!祈自离戏法身界垂顾,

  我等流转轮回恶业众,得接引至大乐清净土。

  民间常有一些年老的长辈,发愿求生极乐净土,普遍来说:要能投生极乐净土,需要具备有投生极乐净土的四个因,如光是发愿应该是不行的。但是我们面对临命终的当下却是非常重要。就如“敦都丹巴宁玛”的文集中云:“在世时如不能用功修行佛法,通过占卜、算命,怎样做都已经确定即将死亡的人,能将今生一切的财富资产及近亲等等的束缚彻底断除,然后好好忆念无量光佛的净土,又持诵其圣号。总之能够专心一意的向着极乐净土,缘着这种善念而死亡的话,就很有可能可以往生极乐净土。”

  自己的意识和身体分开的时候,就如出母胎一样。今生所积蓄的财富,近亲眷属乃至于自己最珍惜的身体,也是要放弃而独自离开。贪着爱恋完全是没有意义的,当自己了解这些是不真实时,把贪着的束缚断除是非常重要的。

  当忆念极乐净土时,极乐净土意指:“是没有贪着、善愿所成,从此地到太阳西下的彼方,再经过无量大千世界。”祖师大德曾说,“若是觉得非常遥远的话,少许的人会因为这个缘起的关系,而难以往生。如确定得生无色界的人,当他临死之时,所住之地会形成如他所要投生之无色界一样。所以自己死亡之住所、一切用具等周围环境,变成为极乐净土的用具和环境,就容易得以往生净土。”

  因为缘起法则的关系,若观想净土非常遥远的话,少许的人在往生净土时会比较困难,就算目的地不用二、三步的路程,但是走二步的路程总是比走三步来的近。

  上师观音菩萨鉴知我!祈自净光报身界垂顾,

  彻底平息六道之痛苦,拔济三界轮回出樊笼。

  上师莲花生处鉴知我!祈自北瞻莲光境垂顾,

  浊世失怙弱小之众生,愿以悲心迅丞为怙佑。

  上师智慧胜海鉴知我!祈自大乐空行域垂顾,

  我等恶业众出三有海,度脱至大解脱之境域。

  教藏传承祖师鉴知我!祈自双运智慧界垂顾,

  穿越自心迷妄之暗室,愿令生起证悟之慧日。

  遍智无垢光尊鉴知我!祈从任运五光境垂顾,

  圆满本净密意之大力,愿令达到四相之究竟。

  无等至尊父子鉴知我!祈自兜率天众中垂顾,

  具足空性慈悲之体性,愿令自心生起菩提心。

  胜成就三祖师鉴知我!祈自大乐金刚界垂顾,

  成就殊胜空乐大手印,愿令觉悟心中妙法身。

  世自在噶mba鉴知我!祈自调御众生界垂顾,

  了知一切法非真如幻,愿令外境心识显三身。

  噶举四大八小鉴知我!祈从圣观清净土垂顾,

  净除四位之迷妄幻惑,愿令达到证悟之彼岸。

  尊者萨迦五祖鉴知我!祈自轮涅无别界垂顾,

  圆融清净见修行三者,愿令步上殊胜秘密道。

  无等香巴噶举鉴知我!祈自清净之佛土垂顾,

  如理修习方便解脱法,愿令获致无学之双运。

  大成就者胜原鉴知我!祈自无为大悲界垂顾,

  成就证悟虚幻之禁行,愿令和合心气得自在。

  唯一胜妙佛父鉴知我!祈自成胜事业界垂顾,

  传承加持得入于心中,愿令生起无方之缘起。

  唯一语灯佛母鉴知我!祈自智慧彼岸界垂顾,

  彻底断除我执之骄魔,愿令亲见无我离戏谛。

  遍智多波桑杰鉴知我!祈自完全净妙界垂顾,

  得引一切气止息中脉,愿令证得无死金刚…

《教授《遥呼上师祈请文》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上师相应法开示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