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生死自在——祈竹仁寶哲▪P15

  ..續本文上一頁時中以無礙之神變

  于諸佛之無邊刹土中 詣已祈願圓滿廣大行

  猛力普生大悲哀憐憫 不淨境中詣已諸含識

  各自福緣如是教說法 願安置于勝者所贊道

  如果有時間的話,大家不妨用宗喀巴大師所著之《往生極樂願文》的願文主體部份(注:即由“依止集合自他叁世所系二資糧海爲一品力”此句至全文尾)一次、叁次或更多遍。沒時間的話,就念儀軌中的這個濃縮願文。此短願文中所求願的內容,乃由宗喀巴大師所著願文內容濃縮而撰,它的內容是請彌陀與其眷屬,加持我們成佛利生、要求往生極樂以修持佛果、要求彌陀親自作行者的老師,並願得一切能利益自己與衆生的神通、定力、智能等等善功德,更發願于修至自己有能力時,要回到六道中救助衆生。

  唵 阿彌達巴 舍 疏哈

  Om Amritabha Hri Soha

  或

  唵 阿彌爹華 舍

  Om Amrideva Hri

  儀軌的這部份是持咒的環節。“唵阿彌達巴舍利疏哈”是彌陀的報身之咒語,“唵阿彌爹華舍利”是他的應化身之咒語,我們任擇其一而誦即可。

  在誦咒時,我們著意觀想彌陀心中有月輪,輪上中央爲豎立的“舍”字,他的二咒之其一種版本沿月輪邊、字朝內方中央字、豎立而順時針環繞排列,“唵”字位列于正前方。我們一邊持咒,一邊觀本尊心輪中央種子字及咒蔓流出白色甘露及放大光明入自己身體,把一切罪因、罪業、罪業之果報、病患、魔擾、邪術加害及任何其他障礙皆淨化消除,令我們的身心皆已成爲適合往生淨土的條件。如果對觀想面前本尊像自己發射甘露及光感到不易觀好,可觀他在我們誦咒時轉過身來而降在我們頭頂上空,光及甘露由上而降入自己身中,這樣地去觀一樣是正確的。

  彌陀的這二條咒,與念誦他的名號是毫無分別的。如果大家喜歡的話,可在持咒後加誦佛號若幹次。誦咒可誦二十一次、一百零八次、一千次、一萬次乃至更多次均可,並無限製,越多越好。

  誦咒後,整個資糧田的各尊一尊一尊地由外而向內融攝,最後只余下主尊,他又再縮小,最後成爲一點小紅光點,降入行者身中,此時要強烈想著自己之身、語、意已得到彌陀的身、語、意加持。

  最後我們念誦儀軌中的四句回向偈文:

  即以此善普回向 願我速成彌陀境

  六道衆生不余留 鹹皆令入彼果位

  在持誦此偈後,便結束了一座日修儀軌之修誦了。

  

  阿彌陀佛睡修法門開示

  修持彌陀淨土或其他淨土的行者,必須依賴串習之力量,盡力令心念時時刻刻不與本尊彌陀相離。我們要把日常凡俗生活中的行、住、坐、臥都化爲串習的修持,這樣便能積集更多往生的種子,而且也具備了五力中的串習力。

  一般的人,在白天也很難串習善念,何況是在睡眠中呢!但透過今天所教的睡修觀想,我們便可以利用凡俗睡眠的八小時,把它化爲淨土的修持及串習的機會。如果我們白天亦常常憶記彌陀,透過睡修觀修,我們便能連睡眠的時間也不放過,在睡眠中亦不中斷串習思念彌陀。如果我們白天時沒有好好修持,睡修觀想則令我們起碼每天有幾個小時的淨土修持功夫。如果我們能好好地修這法門之觀想,它的力量是很大的。在正常情況下,我們臨睡著的一念,會影響整夜的眠中念頭。若睡前一念爲善,則整夜睡眠中的心念也會停留在善念上,反之亦然。由于這個原因,若把睡前一念專注于彌陀的觀想及對他的依止心上,則整夜的心念亦會停留在這一念上,整夜的心識都在持續地串習,變成一股很大的力量,甚至比日常白天時之觀想更爲強力,這同時還是一種修禅定的方法。我們常常說人身難得及生死無常,故此必須善用時間好好修行,這個法門正好把睡眠時間也用上了,令行者每天多了八個小時之修持功夫。此外,如果修行者在實行睡修的睡眠中猝死,不假別人的超度或任何遷識,便能直接往生于極樂淨土之中。

  此法有別于日修及遷識法門,我們不是在佛壇前、坐墊上修,而是臨睡前在睡床上修的。如果我們的睡房條件允許,最好是把睡床的床頭向西而放,以令在睡覺時,我們的頭朝向西方。這個並非必需的條件,但如果能這麼做,會是一個助緣。

  我們先坐在自己的睡床上,調整發心,然後便開始念誦睡修儀軌。這個儀軌與剛才教的儀軌基本上一模一樣。

  上師彌陀怙遍知 

  難得大義此善身 當下壞死亦或許 

  惡趣寒熱饑渴與 愚啞役使等所逼

  善趣生老病死與 命終墮落等之惱

  自與六趣諸衆生 解脫苦海之方便

  尊外無有希求處 無诳上師勝叁寶

  欲持其爲勝友軍 是念猛生趨皈依

  遍滿虛空勝叁寶 攝護我等作友軍

  

  皈命依止諸上師 皈命依止圓滿佛

  皈命依止聖正法 皈命依止諸僧伽

  恭敬頂禮趨皈依 勝妙上師聖叁寶

  祈願速疾賜加持 我與無邊衆生心

  如是虔誠祈請已 諸皈依境放光明

  普照自身及衆生 罪墮障礙淨無余

  觀爲真實皈依之 諸學處及善惡業

  苦樂生理善思已 學作如理之取舍

  以上的發心及皈依等部份,與日修儀軌一樣,衲就不重複講解了。

  我爲成就圓滿佛 當令六道脫輪回

  安置圓滿佛果位 實行甚深眠寐觀

  這四句是不共發心。我們要在心中想著:“爲了令所有衆生能脫苦而成佛,我必須成就佛境,故此我現在就要好好地修這個睡修觀想!”若誦叁遍後未生出感動覺受,便多誦幾次,至生出這種心爲止。

  普願大地鹹清淨 無諸砂礫等雜物

  平正均齊如掌心 柔軟滑順琉璃性

  這段修法也是與日修儀軌一樣。我們觀想睡房等就如彌陀的淨土。常常觀想自己身處淨土,本身就是將來得生淨土的一種因。

  勝業能賜衆生福 暫念遠離死主怖

  恒愍有情親如子 敬禮導師無量壽

  數爲牟尼所稱贊 佛刹土中最殊勝

  有數往生極樂願 悲增上故隨力說

  無明深障取舍處 嗔恚械奪天趣命

  欲愛索縛輪回獄 業河漂向有海中

  衆多病老苦浪蕩 送入死主鯨鳄口

  可厭苦擔壓無救 我以哀痛迫呼號

  成立心願請作證 唯一救苦無量光

  觀自在與大勢至 及與一切眷屬俱

  無量劫中爲我等 所發勝心誓勿忘

  如金翅鳥行天衢 以神境力哀臨此

  前方寶座蓮月上 根師怙主無量光

  紅蓮寶石微塵山 百萬日擁威容光

  一面二臂平等印 托撐長壽甘露缽

  頂髻相好明莊嚴 披著紅華叁法衣

  身光普滿十方刹 二足金剛跏趺座

  無量聲聞勝子衆 觀音大勢至等繞

  一切主眷于意境 明了顯現性中住

  這段是召請文,剛才也已開示過了。

  頂禮供養忏罪障 隨喜敦請祈安住

  回向自他一切福 願證彌陀佛果位

  這是七支供養,也是衲剛才已講說了的。

  頂禮供養皈依上師薄伽梵如來應供正遍知導師無量光

  在這部份,我們要至心懇切地祈請二十一次。

  十方勝者佛子及眷衆 怙主無量光等哀垂念

  爲令盡虛空際諸有情 置于無上利樂之吉祥

  自當速疾速疾速證成 圓滿正等正覺聖果位

  彼故發願往生極樂國 蒙阿彌陀如來親授記

  是故自于無始時世中 叁門所積一切福德資

  叁乘中之一切聖凡于 叁世中所聚積善妙行

  如來聖語宣說不變異 善妙真實誓願之谛實

  法界本性清淨無欺诳 不可思議諸力總攝力

  願我臨命終後即詣往 極樂國中怙主無量光

  于彼跟前甚爲莊嚴之 珍寶蓮華苞中而化生

  得往生已總持禅定等 不可計量功德現觀已

  無量光等十方諸如來 令喜悅已願蒙親授記

  諸語訣義如是通達已 諸時中以無礙之神變

  于諸佛之無邊刹土中 詣已祈願圓滿廣大行

  猛力普生大悲哀憐憫 不淨境中詣已諸含識

  各自福緣如是教說法 願安置于勝者所贊道

  這段願文我們要念叁次。如果有時間的話,我們也可以誦宗喀巴大師所著之《往生極樂願文》來代替這段較短的願文。

  唵 阿彌達巴 舍 疏哈

  Om Amritabha Hri Soha

  唵 阿彌爹華 舍

  Om Amrideva Hri

  我們誦這兩個咒的其中一個即可。誦時觀想內容與日修儀軌相同,但我們亦可以強調想著是在同時淨化修持睡修觀想之障礙。

  完成我們想誦的數目後,我們要強烈地想著自己現已處于彌陀的加持庇護之下。在日修儀軌中,此時應觀彌陀的眷屬由外向內,一尊一尊地化爲光明融攝,最後全融入了主尊彌陀身中,最後彌陀也化爲光明融入自己身體;但在作睡修時,我們並不這樣觀想,而觀功德田諸衆由外向內一尊一尊地融攝,最後全融入了主尊彌陀身中,然後彌陀降下在自己睡床上、頭將朝向的一方安坐著。

  即以此善普回向 願我速成彌陀境

  六道衆生不余留 鹹皆令入彼果位

  在好好地回向後,我們仍然保持床頭有本尊坐著的觀想,然後起立恭敬地在床上向床頭的彌陀頂禮叁拜,再以吉祥獅子臥的姿勢(注:見圖)躺下。這個睡姿,是佛陀入滅時之姿勢。它本身與體內氣脈有密切關連,所以對修行很有利益。在某些寺院中,我們會見到有些佛像是這個姿勢的,而人們會稱他爲“睡佛”,其實這是一種十分不對的稱呼。“佛”的意思是“覺醒者”,“睡佛”便就是“睡著了的覺醒者”之意,這是一種有矛盾的稱呼!這種姿勢的佛像,事實上是紀念佛陀最終入滅時的姿勢。在西藏,由于人們認爲佛陀入滅是很悲哀的一回事,所以寺中少見這造型的佛像,唯獨是在描繪佛陀一生中的十二件大事之佛畫中才會見到。有許多修行人,也是以這種有利的睡姿入滅的。

   在一九五七年,家師薩巴仁寶哲二世便是以這臥姿,入定五天後才圓寂的。這臥姿並非臨終時才用上,平時睡眠時若能采此姿勢,亦有十分大的好處。

  我們躺下後,頭部是向著西方的。如…

《生死自在——祈竹仁寶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