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轉生方式
己、避免生死閉塞胎門
又有雖已修習,亦能猛切希求,惟因平時未能熟修娴習,仍不認識,則昏迷無知,徘徊胎門者亦多有之。于此有閉塞胎門之教授,最爲重要。再呼亡者之名,念誦下文而告之曰:
導示十四
嗟!善男子(某某):如上導示,仍不認識,則于斯時,緣于業力,或往上行,或平面而行,或向下注視,如是境相,即將起現。此時汝當觀修憶念“大悲至尊”。
複次,如前所說,狂風暴雨,大雪深霧,冰雹黑暗,群衆追逐,種種境相起現,雖欲逃避,其福德薄弱者,反逃往苦難之地;福德具足者,則能到達安樂之處。善男子!當此之時,投生何洲,或生何道,一切境相,即時起現于前,臨此時機,則有極多甚深教授要義,當勿散亂,一心谛聽!因汝以前對于導示種種要義,既不認識,對于修習,又極劣弱,故當擇處而往,一心谛聽。此有閉塞胎門之法,極爲重要。此中閉塞胎門法有二:(一)能入補特伽羅閉塞法。(二)所入補特伽羅閉塞法。
(一) 製止亡者勿入胎門之教授
嗟!善男子(某某):汝曾修過隨一之本尊,即觀所現如幻化,毫無自性,如水中月,朗然映現。若無一定本尊,則以“至尊大悲聖觀自在菩薩”爲我本尊,觀想明了,晃然燦然。次觀本尊由外而內,隱沒無形,隨其所至之處,觀爲歸于不可得之明空,此乃甚深要義,而爲不入胎門之妙法,故當如是作觀。設于爾時,仍不能閉,則有入胎之准備,再聽下文導示:
(二) 閉塞所入胎門之教授
複次,閉塞所入胎門甚深教授,此中分爲五步,汝當谛聽!
(1) 閉塞胎門第一步 導示十五
此有偈雲:
嗟!
我今輪回中有起現時 意念純一至心當保持
善妙緣會盡力求延續 永斷胎門回頭須憶念
努力淨相唯一需要時 嫉妒永斷修上師雙身
以上偈語,以清朗之聲,爲之念誦,策發其意,如文觀想,依次修習,至要!至要!
此中義理,所謂“我今輪回中有起現時”者,謂汝今已淪爲“輪回中有”之相,于其境相,自可證知;汝今試向水中或鏡中觀之,均不見汝之形色,亦無身影可見者,蓋由汝已舍離生前質礙血肉之軀,而爲意生之身,漂泊無依,即爲汝已淪入輪回中有顯著之相,故當意念純一至心保持,唯以“一心虔誠”爲主。臂如以缰禦馬,一心專注,向前馳行,誠恐爲惡業所牽而致轉變意念。其在人間,若已對于正法及上師灌頂教授、或聖教經典、與此《中有聽聞解脫密法》隨擇一種,發心憶念,而“善妙緣會盡力求延續”,不可散亂。要知上升與下降之界限,即在此時。于此一刹那間,因懈怠而喪失者,即爲示現痛苦來臨之時;于此一刹那間,意念專一而能保持者,即爲示現安樂來臨之時。故當“意念純一至心當保持”與“善妙緣會盡力求延續”。今者閉塞胎門,時期已至,即“永斷胎門回頭須憶念”“努力淨相唯一需要時”也。
如上所說,其在此時,初當清淨胎門,次說閉塞之法,共有五步。已說第一步,次說二叁四五步,當善自憶持。
(2) 閉塞胎門第二步 導示十六
嗟!善男子(某某):此時男女交會行相,又現汝前,當睹見時,應抱定堅持不入其間之念。當觀男女父母雙身,即爲上師父母雙尊,向之敬禮,意存供獻,竭誠恭敬,請求正法,至心專注,定能閉塞胎門。若仍不閉,將有必當入胎之勢,則觀男女父母雙身爲我本尊,或觀本尊即“大悲怙主”父母雙身之體,對之供養,意變供物(謂以自己意所變現之供品爲供養)而伸供獻,請求賜我悉地。如是竭誠爲之,即能閉塞胎門矣!
(3)閉塞胎門第叁步 導示十七
複次,如上所示,胎門仍未閉塞,將有投入之勢。今第叁步,宣示遣除愛憎之教授。其中生門,共有四種,即卵生、胎生、化生、濕生。四生之義,卵生胎生,二者相同。如前所說,男女交會,已現于前,當在爾時,乃由貪愛或由憎嫌而入其胎。一入其胎,受生爲馬,或爲雞犬,或爲人等,隨其一處,俱有可能。若受生爲男,則自現男相,對于其父,深生憎嫌,對于其母,則生貪愛之念;若受生爲女,自現女相,對于其母,深生嫉妒,對于其父,則生貪戀之心;由此因緣,遂入胎門,適爲男女紅白兩明點交會時期,感受“俱生喜”已(俱生喜是密法中四喜之一。),則安樂與意想,遂起昏沈顛倒之相,則凝結爲“羯羅蘭”(胎兒在母腹中一周,謂之羯羅蘭。)“遏部昙”(胎兒在母腹中二周謂之遏部昙。)之胎身。迨至從胎而出,張目而視,反爲一犬,在犬窩中受苦。如是或在豬圈,或在蟻巢,或生爲牛犢、羔羊,欲返不得,愚蠢無知,絕望之際,備受種種苦惱,如是輾轉無期,或入地獄,或生餓鬼,六道之中,輪回不已,爲無量諸苦之所逼惱,又或爲摩目侯羅伽(大腹行),如是之人,執著不悟,毫不畏懼,可悲可歎,言之心悸。若無上師勝妙教授者,幾何不墮入如上所述懸崖險窟之中乎。一經墮入,則沈淪生死,求出無期,是故當聽我說,對此教授,牢記在心;今者所示遏止愛憎閉塞胎門教授,善自谛聽而保持之。上述“永斷胎門回頭須憶念,努力淨相唯一需要時,嫉妒永斷修上師雙身”,即謂此也。上不雲乎!若受生爲男,愛母憎父,受生爲女,愛父憎母,故爲嫉妒所生之相。其在此時,有甚深教授要訣。嗟!善男子,愛憎妄念生起之時,應即觀修如下:
哀哉!如我有情,惡業深重,淪沒生死,愛憎爲依,設不自拔,耽著愛憎,自陷生死。長劫沈溺大苦海中,無量無邊,永不得出。我自今後,當棄愛憎,永不需作。噫!今後愛憎,決不再作。
如是思維,自呵自責,至心專一,猛利保持,此如教典雲:
惟有此誓願 可閉塞胎門
嗟!善男子(某某):心勿散亂,意念純一,至心保持,是爲最要!
(4)閉塞胎門第四步 導示十八
又雖已如上導示,然胎門未閉,將有投入之勢,則又有“如幻不實”之教授,令其閉塞胎門,觀修如下:
嗟!嗟!男女父母雙身也,暴雨狂風也,霹雳巨聲也,怖畏境相也,一切情器世間,所有實體相狀,自性如幻,雖其如何顯現,終非實有,一切虛幻不實,如夢如幻,無常無定,何用愛著?何用恐怖?此是無中見有,一切諸法本從心生,心性如幻,本來即無,欲到彼岸,豈有是處。嗟!汝從本以來,在迷不悟,故執無爲有,執假爲實,執幻爲真,由來已久,沈淪生死,以迄于今。如再不知如幻不實,則永久沈淪苦海,陷入衆苦泥塗之中,豈有窮期。是故當觀此一切。如夢如幻,如空谷回聲,如海市蜃樓,如鏡中形影,如眼中空花,如水中之月,雖刹那間,欲求真實,亦不可得。故當意念純一,至心保持,屏除執實之念,專注相續,汝必廢然知返,及早回頭矣。如是一心決定,了知非實,胎門自閉。
(5)閉塞胎門第五步 導示十九
又雖如前導示“如幻觀”要妙,仍執爲實,胎門未閉,將有入胎昏迷之相,則又有如下“明光”之教授。
善男子(某某):雖如是作,唯胎門未閉,今第五步,則有觀修“明光”閉塞胎門。觀想之法如下:
嗟乎!觀彼一切法 即是我自心 此心即是空 無生無斷滅
如是觀想,將心安住于“無所作”之本然界中,譬如注水于水,自然和合,安心于本元上,隨其自然,遊戲其間,坦然處之,于本來不整治中,如如不動,則四生胎門,決定能閉。
上來已將閉塞胎門甚深教授,導示多種,凡諸上中下叁根補特伽羅,未有不能解脫者。何以故?一因中有之識,各具“有漏神通”,對我所說,一經聽聞,即來現前;二因生前雖爲盲聾,斯時六根齊具,任何言說,俱能了悟;叁因常爲恐懼怖畏之所追逐,善自爲計,心不散亂,記憶力強,對我所說,一經思維,即來現前;四因神識已失憑依,欣求欲樂,一經囑告,立時即至,易于調禦。又于此時記憶之力,明晰靈敏,九倍生前。生前魯鈍,此時緣于業力,自內證智,光明顯照,對于一切教誨,均有串解之功能,而能達到其要害故。爾時,若爲亡者修作佛事,必能奏效,助益亦同。是故亡者在七七之中,以此《聽聞解脫密法》爲其殷重讀誦,是爲至要。若于一次不能導示,次一導示,即得解脫,次一不能解脫,多次爲之,亦得解脫。
庚、選擇胎門
複次,衆生業力不可思議,其有從本以來,善業薰習太少,惡業薰習力強,緣于罪障太重,縱複指示,至心緣想,仍難解脫者,所在多有。前既不能閉塞胎門,今有選擇胎門甚深教授,導示如下:
于此先誦“啓請諸佛菩薩加被偈”,次誦“四皈依”(均見附編),次呼亡者之名,念誦下文而告之曰:
嗟!善男子(某某):谛聽!汝于以前所遇之導示,雖已一度授與,唯汝不了解,今則胎門未閉,已臨受生時期,故汝當自行選擇胎門,竭誠信樂,善自谛聽,信受勿失。
(1)各種生處之概觀 導示二十
嗟!善男子(某某):今者受生何處之徵相,起現于前,當即認識、善自觀察,何洲爲勝,以便選擇。
汝若受生“東勝身洲”者,將見嚴飾之湖,中有鴻雁,雌雄追逐,水面遊戲,彼處不可前往,當即轉念回頭。若至彼處,縱有安樂可逢,但爲佛法不能流布之洲,故當勿入。
若生“南瞻部洲”者,則見宮室輝煌,設若求生,差可投入。
若生“西牛賀洲”者,則見牝牡馬群嚴飾之湖,彼處亦不可往,當即回頭。此洲雖爲富饒,但爲佛法不能流布之洲,故當勿入。
若生“北俱盧洲”者,則見以牛爲嚴飾之湖,或見有樹木爲嚴飾之湖。若生彼處,爲五取見(五取見,爲身見、邪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參見佛學實用辭典叁六七頁五見條。),當即認識,彼處亦不可投入。彼洲雖有壽量福德,亦爲佛法不能流布之洲,故當勿入。上來四洲,受生概況,一一導示,汝須了別,慎勿輕投。
又若生天道者,則見衆寶所成天妙宮殿,心…
《中有教授聽聞解脫密法 正編下卷 第二章 轉生方式》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