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贊歎佛的功德。
「劄炯巴」中文譯爲「應供」,若就藏文翻譯則爲「滅敵者」,唯有佛能完全摧滅衆生最根本的敵人---煩惱,因此,尊稱佛爲「滅敵者」。
「洋達巴 卓比」中文譯爲「正等」或「正圓滿」,贊歎佛圓滿一切正真實的功德。
「桑皆」中文譯爲「正覺」或是「佛」,就藏文的意涵,「桑」爲清淨之意,贊歎佛已將煩惱障與所知障完全淨除,得到清淨;「皆」爲增長、圓滿之意,贊歎佛對于了知諸法如所有性、盡取有性的智能,已經圓滿且不斷增長。
「貝」贊歎佛已圓滿「增上生」與「決定勝」的功德。增上生意指人天,決定勝之內涵爲解脫、成佛。
「嘉哇」中文譯爲「超勝」,贊歎佛已超勝一切應斷除的違緣與逆緣。
「夏迦」爲佛出生時的種姓---釋迦族。
「突巴」或稱爲「牟尼」,意爲「能仁」,贊歎佛能摧滅煩惱敵,令衆生入于寂靜。
「恰澈落」中文意爲「頂禮」,對于具足上述不可思議功德的佛陀,我應當虔敬的頂禮。
行大禮拜時,除依照前段內容所述:觀想面前虛空有主尊釋迦牟尼佛,周圍有叁十四尊佛圍繞,叁十五佛外圍複有諸佛、菩薩、羅漢聖衆圍繞;叁十五佛與諸佛菩薩羅漢聖衆,相好莊嚴圓滿,具足淨除行者業障的功德與能力。
吾人于輪回中流轉了無數次,或投生地獄道、或投生餓鬼、畜生、天、人、阿修羅等六道;由取得生命所獲得之身體亦無量無邊,所造作之業障,亦複如是。因此,當行者作大禮拜時,應當觀想自己于無數次輪回中所獲得的身體,均以人的形象示現,如此無量無邊的身體與自己同時行大禮拜;如是觀修。普賢菩薩行願品中記載:「願自身化作如同大地塵土數目之化身,每一身遍滿無數的頭,每一頭遍滿無數的舌;于叁十五佛與諸佛菩薩羅漢聖衆面前,忏悔過去生中,所造作無量無邊之罪業。」將自己無數生中,每一世所造作無量無邊的惡業,一起忏悔、淨除。
除了觀想有無量的自身,于皈依境前作忏悔之外;尚需觀想有無量有情衆生亦于自身周圍行大禮拜。行者觀待有情衆生,與自身相同,均深陷于輪回之中,承受著無量無邊的痛苦。因此,心中生起堅定後悔與永不再犯的心念,「身」行大禮拜,「口」念誦佛號,「意」思維諸佛的功德,如是忏悔與淨除業障。
修持本法,一開始念誦「皈依上師 皈依佛 皈依法皈依僧」時,即開始行大禮拜;念至「南無薄伽梵如來應供正遍知釋迦牟尼佛」時,因藏文中,此佛號較長,因此念誦一次即可。其後,念至「南無金剛不壞佛南無寶光佛南無龍尊王佛…南無寶華遊步佛」時,因佛號較短;因此,可念誦叁次佛號,行一次大禮拜。
念至「南無薄伽梵如來應供正遍知寶蓮華善住娑羅樹王佛」時,因佛號較長,念誦一次,行一次大禮拜。
叁十五佛佛號念完,若欲繼續行大禮拜,則從「南無薄伽梵如來應供正遍知釋迦牟尼佛」再開始念誦,以上述方法,一邊念誦佛號,一邊行大禮拜。
若念誦完叁十五佛佛號後,不繼續行大禮拜,則入座繼續修誦「如是等一切世界…」等儀軌。若無法將叁十五佛佛號牢記于心,可藉由錄音帶播放佛號,自己隨之念誦,不可只行大禮拜,而不念誦佛號。
【貳】
本禮忏文在藏文中名《菩薩墮忏》,亦名叁聚經,以所修叁事:一者忏悔,二者回向善根,叁者隨喜回向,以此叁聚得名。宗喀巴大師修頂禮時,親見叁十五佛現身空際,而後乃造此修觀儀軌。《入菩薩行論》說,要做這個課誦:《菩薩墮忏》,早晚各持誦叁十五佛名叁次,具足四力而忏悔。這樣一來,晚上造的惡業,早上加以淨除,白天造的惡業,晚上加以淨除,不再增長,如果做不到這一點,起碼一天終了時,應當用這個方法修忏悔,加以淨除。
宗喀巴實證了菩提道次第,達到圓滿正覺的境地,他完成了好幾十萬次的叁十五佛禮拜,每天睡覺還是要拜叁十五佛叁十五輪。在他的傳記裏並沒有特別強調他修過幾十萬次的金剛薩埵,但是非常強調他拜了很多次十萬拜的叁十五佛,可見這個法門是多麼強力的除障法門。
帕繃喀仁波切在《掌中解脫》中解釋,宗喀巴大師之所以能夠帶給有情浩如虛空的利益,是得力于他在叁十五佛除障法門上,下過非常深的功夫。不只宗喀巴大師是這樣,許多菩提道次第的傳承上師,包括阿底峽尊者在內,都每天修這個法好幾遍,加上禮拜。據說,甚至當阿底峽尊者示現老邁、衰弱相的時候,仍然每天做幾千次禮拜。宗喀巴大師的上師及其他許多碩學、證量高的傳承祖師也是這樣,做了許多禮拜而在菩提道中開展心性,獲得很高的證量與成就。
叁十五佛禮忏法是非常具威力又很重要的淨罪法。如果你不想受苦,就要禮敬叁十五佛來淨障。如果你沒有空間可以禮拜,至少可以合掌念誦叁十五佛的名號,萬一你有什麼疾病或缺陷,沒有辦法合掌,至少可以用嘴巴念。你一開始念叁十五佛的名號,光是念就有非常大的利益。如果你希望修行上有所證悟、有所成就的話,一定要禮敬叁十五佛。就算你不追求很高的成就,只是不想要受苦而已,禮敬叁十五佛也非常重要。
如果我們希求安樂,不想遭逢困境,修叁十五佛法門十分重要。即使爲了世俗的成功,獲得今生的安樂,避免困境,真正的解決之道是淨障集資。聰明才智和教育不保證你能成功,那僅是成功的助緣。當聰明而且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卻事業失敗或找不到工作,這是一個征兆,顯示他們還沒有淨除惡業──那是障礙的肇因,而且他們沒有造善業、功德,以資獲得他們希求的成功。
即使爲了得到世俗的成功,獲得現世安樂,究竟的解決之道也是淨除障礙的因──惡業,以及生起善良的心念,積集資糧──亦即安樂因。可見,毫無疑問地,成辦菩提道次第的證量,成功地開展心性,是何等重要!
基礎的修行法門是淨除惡業以及累積功德,所以我們必須學習淨除惡業及累積廣大功德的各種方法。帕繃喀仁波切在《掌中解脫》中提到,初學者應當下較多功夫在除障上面。除障法門很多,我們應當在最強力的法門上下功夫,使我們有機會盡速成佛。
菩提道次第中舉出六種除障技巧,持誦叁十五佛是其中一種。除障的法門之一是持誦佛名,特別是念叁十五佛,這是威力十分強力的法門。叁十五佛的每一尊佛均示現來去除某一種我們通常會違犯的惡業,使我們的心淨化。持每一尊佛名,都會淨除好幾劫的惡業,這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威力強大的法門。
持這些佛中的一尊佛名會淨除好幾劫的特定惡業,持一尊佛名一次就可以療除所有四百零四種疾病的肇因,無疑地,這個除障法太寶貴了。僅僅持一次佛名所淨除的惡業,便是所有疾病、困境的肇因。持一次佛名就可以淨除所有我可能必須生生世世,百千世不斷經曆的疾病、困難,以及修行的障礙。所淨除的不僅是一個惡業,而是好幾劫的惡業!
即使沒有持誦叁十五佛名,光是念一遍發露罪墮的忏悔文,透過好好地發露忏悔罪墮,禅思忏悔文的意義,其威力就足以淨除甚至是五無間罪這種沈重的惡業: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
宗喀巴大師每天睡覺前都持叁十五遍的叁十五佛名。宗喀巴大師往往說:「睡覺前持誦叁十五佛名叁十五遍,我這個比丘就會以舒坦、安樂的心上床睡覺。」這是指不必挂慮惡業或墮入惡趣。如果你每晚睡覺前都能念誦叁十五次的叁十五佛名號的話,你每天都能以很歡喜、輕安的心入睡。
所以,人人都應該設法把叁十五佛名和金剛薩埵的真言背下來。持誦叁十五佛名這個修行法門非常重要,而且依宗喀巴大師的傳承,持誦名號是和禮拜一起做。而如果臨睡前能持誦金剛薩埵的真言,惡業就不會每天倍增。
如果沒有辦法持二十一遍的金剛薩埵長咒的話,建議大家要持二十八遍短咒,以便遏止當天造下的惡業加倍增長,否則,隔天黎明之際,惡業變成兩倍。金剛薩埵的咒不僅可以淨除當天的惡業及今生以來的惡業,還可以淨除過去生以來的諸惡業。
帕繃喀仁波切說,我們死的時候,應當使自己的心舒坦、安樂,這是指死的時候我們應該有不必害怕墮惡趣的信心。使內心舒坦、安樂的方法是修叁十五佛除障法。造惡業好比向銀行借款,必須付很高的利息。要遏止由惡業導致的一切苦難,令我們的內心舒坦、安樂,正如帕就喀仁波切說的,務必修叁十五佛這個法門。
如果你是出家僧尼,借著每天終了用叁十五佛忏悔文做這個圓滿的忏悔,便可淨化當天所破任何戒或所累積的惡業。如果你是比丘,每天終了做這個圓滿的忏悔,你便成爲一位清淨的比丘。
律藏中說過,積聚小水滴,可以盈滿一大壺,所以不應對微小的善行或惡行掉以輕心。不要認爲微小的惡業沒關系,這相當危險。星星之火足以燎原,如果認爲一項微小的惡業太小了便不淨除它,由于一直倍增,它變得愈來愈嚴重,使我們必須受更多更久的苦,實際上,它可能會傷害我們好幾世之久。我們應該連微小的惡業都認出來,並留心加以淨除。教法告訴我們,「智者的惡業縱然重大,會變小,而愚者的惡業雖然微小,卻會變重。」
宗喀巴大師曾經開示:「衆生若欲獲得罪究竟的安樂---解脫成佛,必須具備充分的條件與因緣,其中,最爲殊勝難得的,即爲暇滿難得的人身;具足暇滿難得的人身,能藉由修持解脫道,從而快速地到達解脫成佛的彼岸。」如同農夫今年受用著去年努力耕種的收獲;而今年辛勤的耕種,方能確保來年生活無虞。吾人此生能獲得暇滿難得的人身,皆根源于過去生中,曾累積殊勝的福德資糧。此生,更當努力令自身的福德累積與增長,來世方能得到更爲殊勝的果報。
行者欲邁向解脫成佛的大道,必須圓滿積資淨罪的修持,並藉由虔敬的祈願…
《殊勝的忏罪法---叁十五佛禮忏法教授》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