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二▪P4

  ..續本文上一頁是爲天爲人而求義及饒益,和求安隱快樂。如果有法與律的尊師,樂住于遠離之處,中、下的弟子都不樂住于遠離之處的話,則那些法與律,並不饒益多人,多人都不得樂,不是爲愍傷世間,也不是爲天爲人而求義及饒益,和求安隱快樂。

  如果有法與律的尊師,樂住于遠離之處,其上弟子也樂住于遠離之處的話,則那些法與律,便會饒益多人,多人都會得樂,乃爲愍傷世間,也爲天爲人而求義及饒益,和求安隱快樂。如果有法與律的尊師,樂住于遠離之處,中、下的弟子,也樂住于遠離之處的話,則那些法與律,便會饒益多人,多人都會得樂,乃爲愍傷世間,也是爲天爲人而求義及饒益,和求安隱快樂。然而世尊所說的此法,乃極爲咯說,你們到底怎樣了解其義呢(知道在提示甚麼嗎?)怎樣廣爲分別呢?」(詳細的意義是甚麼呢?)

  這時,在大衆當中,或有比丘,曾作如是之說:「尊者舍梨子!如果諸長老上尊自說:『我已得究竟智,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則,諸位梵行者聽聞那位比丘自說:『我得究竟智』等事後,便會得歡喜。」

  又有比丘,作如是之說:「尊者舍梨子!如果中、下的弟子,求願無上的涅槃,則諸梵行者,看到其行後,便得歡喜。像如是的,那些比丘們,所說的此義,不可尊者舍梨子意(不契合舍梨子之心)。」

  尊者舍梨子乃告訴那些比丘們說:「諸位賢者們!且聽我爲你們說。諸位賢者!如果有法與律的尊師,樂住于遠離之處,上弟子乃不樂住于遠離處的話,則上弟子,就會有叁事可毀(被诃責)。那叁事呢?1.尊師樂住于遠離處,上弟子乃不學于舍離之法,上弟子則以此可毀。2.尊師如果說可斷之法,而上弟子卻不斷其法,上弟子就以此可毀。3.所可受證,而上弟子卻舍其方便,上弟子就以此可毀。如果有法與律的尊師,樂住于遠離之處,而上弟子卻不樂住于遠離處的話,則上弟子就會有此叁事可毀。諸位賢者!如果有法與律的尊師,樂住于遠離之處,中、下的弟子不樂住于遠離之處的話,則中、下的弟子,便有叁事可毀。那叁事呢?1.尊師樂住于遠離,中、下的弟子不學舍離之法,則中、下的弟子,以此可毀。2.尊師如說可斷之法,中、下的弟子,卻不斷其法,中、下的弟子,乃以此可毀。3.所可受證,而中、下的弟子卻舍其方便,中、下的弟子,以此可毀。如果有法與律的尊師,樂住于遠離之處,而中、下的弟子卻不樂住于遠離之處的話,則中、下的弟子,乃有此叁事可毀。

  諸位賢者!如果有法與律的尊師,樂住于遠離之處,上弟子也樂住于遠離之處的話,則上弟子,乃有叁事可稱贊。那叁事呢?1.尊師樂住于遠離之處,上弟子也學舍離之法,上弟子則以此可稱贊。2.尊師如說可斷之法,上弟子便斷其法,上弟子則以此可稱贊。3.所可受證,而上弟子乃精進勤學,不舍方便,上弟子乃以此可稱贊。諸位賢者!如果有法與律的尊師,樂住于遠離之處,上弟子也樂住于遠離之處的話,則上弟子乃有此叁事可稱贊。諸位賢者!如果有法與律的尊師,樂住于遠離之處,中、下的弟子也樂住于遠離之處的話,則中、下的弟子,乃有此叁事可稱贊。那叁事呢?1尊師樂住于遠離之處,中、下的弟子也學舍離,中、下的弟子,則以此可稱。2.尊師如說斷法,中、下的弟子,便斷彼法,中、下的弟子,則以此可稱。3.所可受證,而中、下的弟子乃精進勤學,不舍方便,中、下的弟子,則以此可稱。諸位賢者!如果有法與律的尊師,樂住于遠離之處,中、下的弟子也樂住于遠離之處的話,則,中、下的弟子,就有此叁事可稱。」

  尊者舍梨子又告訴諸比丘們說:「諸位賢者!有中道,能得心住,能得定、得樂,順于法,而次于法(有次第可循的真理),能得通得覺,亦能得涅槃。諸位賢者!甚麼叫做有中道,能得心住,能得定、得樂,爲順于法,而次于法,能得通、得覺,也能得涅槃呢?諸位賢者!念欲爲惡,厭惡(討厭)念欲,也是惡。他斷念欲,也斷除那厭惡(討厭)念欲。像如是的,那些恚、怨結、悭嫉、欺诳、谀谄、無慚、無愧、慢、最上慢、貢高、放逸、豪貴、憎诤,也同然的斷除。諸位賢者!貪也是可惡的,而著也是可惡的,他斷除貪,也斷除著。諸位賢者!這叫做中道能得心住,能得定得樂,順法次法,得通得覺,也得涅槃。諸位賢者!又有中道能得心住,能得定得樂,順法次法,得通得覺,也得涅槃。諸位賢者!甚麼叫做又有中道能得心住,能得定得樂,順法次法,得通得覺,也得

  涅槃呢?所謂八支聖道,也就是正見,乃至正定,爲之八。諸位賢者!這叫做又有中道能得心住,能得定得樂,順法次法,得通得覺。也能得涅槃。」

  于是,世尊所患的背痛,乃即除滅而得安樂,就從臥寤起,而結跏趺之坐,贊歎尊者舍梨子說:「善哉!善哉!舍梨子!能爲諸比丘說法而如法而說。舍梨子!你應當再爲諸比丘說法,如法而說。舍梨子!你應當數數(常常)爲諾比丘說法,說如法之法。」

  那時,世尊並告訴諸比丘們說:「你們應當都同樣的受法,受如法之法,應該誦習而執持。爲甚麼呢?因爲此法乃如法,乃有法有義,爲梵行之本,能得通得覺,也能得涅槃之故。諸位族姓子,剃除須發,著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爲無家庭牽累的學道的人,則此法乃是如法之法,因此,應當善于受持。」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尊者舍梨子,及諸比丘們,聽佛所說,都歡喜奉行!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二完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二》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