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圓滿前行廣釋 第叁十二課

  

第叁十二節課

  

思考題

  136、在本課中,怎樣思維各種喻義而修無常?請大致說明。

  137、何爲饑馑劫、疾疫劫、戰爭劫?經過這叁種劫之後,人類會變成什麼樣?後來依靠什麼法,人類的福報才開始逐漸增上?你對此有何感悟?

  138、法王如意寶在《無常道歌》中說:“若能觀想一切內外法,乃爲指示壽命無常書。”關于這一點,你有哪些體會?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爲度化一切衆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前行》這次講得比較廣,可能需要兩叁年時間,希望在座的道友,不管城市裏的還是學院常住的,都應該善始善終。極個別人如果要離開學院,回到各個地方之後,還是應該繼續學習。現在依靠種種方便方法,各地均設有學習佛法的道場,誰要是想學的話,都有這個因緣。

  兩叁年對人的一生來講,其實並不長,倘若你不能將《前行》學圓滿,那叁個阿僧祇劫中行持善法、斷除障礙,更是非常困難。所以,我們自他應該發這個願,否則,末法時代的環境十分惡劣,我們所見的、所聽的,會給自己帶來種種違緣,讓修行不能繼續下去。爲此,我個人也經常祈禱,若能將這部法傳講圓滿,實在是不可多得的成就。當然,如是五濁猖獗的時代中,不管是講者還是聽者,真要完成這一巨大任務,還是有一定的難度,但無論如何,我們都要以堅強的心勇往直前。

  要知道,無論是哪個教派的高僧大德、虔誠的居士,學習這部法都不矛盾,這樣的傳承,不管哪個教派都可以接受。比如《前行》中所講的內容,漢傳的天臺宗、淨土宗、華嚴宗,沒有一個不承認的,如果你不承認,那不承認壽命無常還是輪回痛苦?這樣一一剖析就會發現,各大教派對《前行》都可以接受。藏傳佛教中也是如此,只不過是有些竅訣不同而已,實際上內容都大同小異。我們也學過薩迦派、格魯派、覺囊派、噶舉派的種種竅訣,從前輩大德的傳記來看,他們並沒有偏袒執著自己的教派。

  最近有些人關于磕頭的問題經常問我:“除了法王如意寶以外,可不可以觀想我自己的上師?”還有些人很直接地說:“我對您實在生不起信心,可不可以觀其他上師?”我回答說:“從講課開始到現在,我從沒要求對我祈禱、對我起恭敬心。只不過我對法王如意寶有很大的信心,所以勸大家祈禱法王如意寶。但如果你覺得與法王的緣分不太足,信心不太夠,那觀想你的根本上師也可以,續部中並沒有說非要祈禱某一個上師。以前我用過一個比喻:倘若絨草和太陽之間沒了火鏡,絨草便無法燃燒,同樣,我們與佛陀之間如果缺少了上師,就不能得到佛陀的真實加持。當然,這個火鏡必須是真品,若是假的,則無法吸收太陽光,同樣,按照續部和《毗奈耶經》的觀點,上師也一定要具足法相,只要是具相上師,不論他是漢族人、藏族人、蒙古人,甚至其他國家的人,都沒什麼不可以的。”有些人認爲:“某民族的上師才好,我們本民族的不好。”這是孤陋寡聞的一種表現,其實上師不分民族和國界,只要對衆生有悲心、對空性法門有理解,都可以作爲如來傳承的補處。

  在學習的過程中,大家對法一定要重視。現在有些人修行不錯,把瑣事完全抛之腦後,一心一意地修學佛法,而有些人只是挂個名而已,有時間就隨便學一學,沒有時間就不學,這對他雖然或多或少也有點利益,但卻無法令佛法深入內心。比如我要求的每天磕頭,這不是那麼簡單的,尤其對懶惰者來講,身體不願意動,喜歡一直躺著睡著,磕兩叁百個頭就開始叫苦連天。但如果是精進者,就會感到難得的人身太珍貴了,一天磕兩叁千個頭根本不夠。

  我對大家的要求,並不是按特別精進者的要求來衡量,但你們也不能太懈怠,除了吃喝玩樂,覺得什麼都是一種壓力。我經常想,凡夫人做善事就像爬山一樣困難,哪怕是磕十五分鍾的頭,也頻頻看手表,希望時間快點到。但假如是造惡業,或者住于無記狀態中,十五分鍾一晃就過了,根本沒有什麼感覺。好比你跟朋友聊天或打電話,不要說十五分鍾,兩叁個小時也一下子就過了。所以,寶貴的時間在無意義中空耗,對我們來講輕而易舉,而把時間用在佛法上,對自他而言相當困難。以前大城市裏的許多人,對佛法教理一竅不通,如今雖然有點明白了,但也不要留在文字上或口頭上,一定要融入自己的心。一旦佛法融入于心,就會融入生活當中,行住坐臥皆不離佛的慈悲加持。

  學院的有些出家人,有時候看確實不簡單,他們原本在社會上有地位、有名聲、有財富,榮華富貴樣樣俱全,現在卻將一切抛棄,來到這樣氣候惡劣、條件缺乏的寂靜山裏求學,如此發心實在令人稱歎。然而,凡夫人偶爾的出離心很難恒常保持,有些人十幾年後道心不退且蒸蒸日上,這是我們應該希求的,而有些人最初的信心太猛厲了,兩叁天看著上師一直哭,我都擔心他眼淚會不會幹了,以後真需要哭就哭不出來了——當然,個別人是前世因緣蘇醒,相續中的善根自然萌發,這個時候情不自禁、無法控製。但我覺得剛開始的時候,信心不要太大也可以,“君子之交淡如水”,否則,將來會不會變化太快也不好說。

  總之,我們修加行不那麼容易,但這確實很重要。假如沒有修加行,即使你得了非常高深的灌頂、竅訣,對自相續有利無利也很難說。現在我們這樣修加行,對每個人肯定非常有利,只不過有些人煩惱深重,不能圓滿修持而已。還有些人無法將所有的法融會貫通,便自我輕視、自我蔑視,覺得“我這個壞蛋,什麼都修不來”,天天用拳頭打自己的頭,這也沒有必要。畢竟我們不是聖者,肯定有強烈的貪心、可怕的嗔心、迷惑的癡心,以這叁大煩惱爲主的八萬四千煩惱,必定時時纏縛著我們。但即便如此,學習佛法和不學佛法還是有天壤之別,你學了法以後,對生活的態度會有很大差異。所以,大家道心不退非常重要,剛開始信心不強烈也不要緊,但這種信心必須要永恒。

  下面講壽命無常的第五個問題:

  丁五、思維各種喻義而修無常:

  此處是依靠各種比喻和意義來觀修無常。

  有些比喻對觀無常起很大作用,如米拉日巴在《道歌集》中,就用了八種比喻形容無常:一、繪畫的金色佛像終會褪色;二、美麗的鮮花到秋天會被寒霜凍死;叁、高谷奔騰咆哮的瀑布,流至平原會緩緩無力;四、綠綠的稻田終會被鐮刀砍割;五、精美的綢緞也會被利剪裁截;六、精勤積累的珍貴財寶,人死時終會被舍棄;七、初叁的新月清麗動人,但不久就會變得形態臃腫;八、初生的孩子極可愛,突然遭受違緣也會夭折。通過這八種比喻來說明萬法的無常遷變。

  沒受過無常教育的世間人,不會有這種概念,我看到有些出家人、在家人,對這方面一無所知,好像覺得世間恒常不變,自己能住世千萬年一樣。其實這是一種錯覺。如果你修過無常法門,對萬法的執著會相當淡薄,一旦眼前出現巨大無常,也不會措手不及、手忙腳亂。比如親人朋友突然死了,最密切的人行爲有天大變化,沒學過無常的人肯定接受不了,要麼選擇自殺,要麼精神崩潰,這是非常不值得的。因此,作爲世間人,懂得無常也很有必要。

  那天我看了一下,菩提學會成員大多數是四五十歲以上,其實二叁十歲的人學無常最好,因爲在這個年齡段,很多人最執著的就是感情,倘若感情上出現了變故,自己就會痛不欲生。但若明白了無常的道理,即使失去最喜歡的人,心裏也有所准備,知道一切都是無常的,可用“無常”這兩個字來控製自己。然而我統計了一下,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二叁十歲的人基本上都不學,連10%的比例都不到。其實,現在許多年輕人非常可憐,對感情等極度執著,不成功就服藥自殺,這樣倒不如學一下無常,你如果認識到了萬法無常,背一個教證也可以代替許多安眠藥或老鼠藥。

  下面開始講正文:

  總體來思維劫的增減,也同樣是無常遷變的性質。(這個概念對我們來講,不太容易理解。因爲人的壽命相對于一劫來講很短暫,以短暫的壽命來思維漫長的時間,可能會比較難懂。)

  在往昔初劫時,因福報所感,人們的生活非常快樂。那時候空中沒有日月,所有人都是憑借自身的光芒照明,依靠神變行走空中,身體高達數由旬,以甘露爲食,幸福美滿可與天人相媲美。然而由于煩惱和不善業所致,誠如《俱舍論》所雲:“先前有情如色界,而後漸次貪執味。”後來衆生福報日趨直下,人與人之間産生我所執,還出現了男女相,身上的光也自然消失,大地上開始産生莊稼等,逐漸變成了如今這種狀況。如今的狀況是什麼樣呢?人壽不到百歲,而且每個人強烈執著自己的國家、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群體,爲了保護各自的財産名聲、政治經濟等,日日夜夜地忙碌著,所造的惡業層出不窮……(人類這些變化,一般曆史中很難見到。你們也學過國外曆史、中國曆史,裏面敘述的只是短短幾千年的人類文明,除此之外,根本沒有更超勝的時空概念。而相比之下,佛教與此有很大差別。)

  我們現今的壽量、福報等還算是不錯,但隨著人們煩惱越來越粗重,勢必導致福德越來越減弱,壽命越來越短暫。最後到了人壽叁十歲、二十歲、十歲時,饑馑劫、疾疫劫、戰爭劫分別會盛極一時,南贍部洲的衆生幾乎瀕臨滅絕。

  具體而言,疾疫劫出現時,在七個月零七日中,瘟疫疾病到處肆虐,人們得病即死,藥石無效,大多數人都難以幸免,最後人類所剩無幾。

  戰爭劫出現時,並非哪個國家發動侵略戰爭,而是人心殘忍到極點,相續中充滿殺心,自己所見之人猶如…

《大圓滿前行廣釋 第叁十二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