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圓滿前行廣釋 第叁十叁課▪P2

  ..續本文上一頁發生這些變化。

  從有錢人身上,我們輕易即可觀察到無常。以前亞洲女首富叫龔如心,她與丈夫白手起家,共同建立一個地産王國。後來她丈夫不幸死了,爲爭奪巨額遺産,她和公公打了九年官司,並最終獲勝。1997年7月,美國《福布斯》雜志公布的世界超級富豪榜中,龔如心以70億美元個人資産,名列世界華人女首富,比英女王還要富有7倍。據香港市場人士估計,龔如心的身價可能超過400億港元,穩居亞洲女富豪榜第1位。但沒有想到,爭取到遺産一年半後,她就因患癌症而離世了。

  江蘇有個富翁叫包存林,幾年前公司産值已達6至8億人民幣,然而2008年11月他突然身亡。關于他的死因,有人說是自殺,有人則說不是。但不管怎樣,他辛辛苦苦地積累了一輩子,死後全部都留在人間,可見財富並不值得追求。

  麥彭仁波切在《二規教言論》中雲:“衆生財富如閃電,身如浮泡無常性。”在《君規教言論》中也說:“身體猶如水中泡,財富宛若秋雲飄。”然而,世人耽著榮華富貴,真正能明白此理的寥寥無幾。憨山大師在《醒世歌》中說得好:“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榮華終是叁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春天才看楊柳的綠色,秋天又見菊花的黃色,通過綠和黃這二者的對比,可看出春天和秋天的無常變化,同理,榮華猶如叁更的夢,很快時間就會醒,富貴也如同九月的霜,一下子就會化爲烏有。因此,大家應經常思維這些大德的教言,若能對內在的身體、外在的財富看得淡,修行就不會很困難。

  我們今日死還是明日死,其實誰也決定不了。《因緣品》雲:“上午見多士,午後有不見。午後見多士,翌晨有不見。”上午見到的很多人,下午有些就看不見了;下午見到的很多人,明早有些就看不見了。死亡有時候來得很突然,我隔壁有一個喇嘛,可能七十多歲了,昨天還好好的,今天上午就圓寂了。不過,修行人的圓寂,跟世間人完全不同,他在上師如意寶住世時,修行就比較好,今天他正在念《系解脫》,告一段落時,金剛跏趺坐而圓寂了。我們暫時不讓別人去見,因爲修大圓滿的人,死後不能馬上動屍體、去念經、很多人看,起碼要在七八天內把門關上。學院也有許多道友得過灌頂、修過密宗教授,像這些人死了的話,一段時間內最好不要跟人說。剛才有個堪布對我講:“如果我死了,先提前跟你打個招呼,最好七天中不要開我的門。”我開玩笑說:“你不要這樣講,不然,過段時間真死了也不好說。”

  正如剛才《因緣品》所言,上午很多人在,下午有些就死了。但這樣的無常,世間人並沒有注意,人一死覺得很奇怪,然後就接受不了,馬上又哭又鬧。但你如果修過無常觀,父親死了也好、母親死了也罷,都覺得很正常,因爲在漫長的輪回中,每個人曾死過無數次,生過無數次,生死流轉接連不斷,這沒什麼可傷心的。

  乃至觀察自家牲口圈裏的牛羊狗,以前已死去了多少,現在又剩下多少,這一切最終又變成什麼樣,皆不超出無常本性。尤其在藏地,這種感覺比較深。以前我去上學,幾個月回來後,經常會發現很多牛羊已經死了,那時雖沒學過這樣的甚深教言,但可能是前世修過還是什麼,無常觀念比較強,從小對此就有一些認識。

  總之,百年以前在世的人,如今沒有一個未死而遺留下來的,現今南贍部洲的所有人,在百年之內也會一個不剩地全部死亡(2)。無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中也說:“如今世間多數衆,百年之內定死亡。”因此,上至非想非非想天、下至無間地獄,內外器情所攝的萬法,恒常堅固的一事一物也不存在,這些可概括爲生際必死、積際必盡、合久必分、堆際必倒、高際必墮。高際必墮與堆際必倒若合爲一體,這四者即是所謂的“無常四際”,也就是無常的四種觀察方法。

  這四種觀察方法,其實在佛經中也有記載,如《律本事》中說:往昔,舍衛城有四位商人,這四人各有所好:一位喜歡積財,一位好建房屋,一位愛與親友聚會,最後一位沈迷于養生。後來,佛陀針對他們所希求的事物,依次宣說了四句教言:“積聚皆消散,崇高必墮落,合會終離別,有命鹹歸死。”意即積聚的盡頭只能是消散,崇高的盡頭只能是墮落,會合的盡頭只能是別離,生的盡頭只能是死亡。你們記得吧,在《釋尊廣傳》和《百業經》、《賢愚經》中,釋迦牟尼佛于因地時,曾曆經了千辛萬苦,才獲得這樣殊勝的教言。所以,僅僅對此四種邊際,或五種邊際進行思維,也有非常不可思議的加持。

  此外,親怨、苦樂、賢劣及一切分別念也是無常的。今天兩個人親密無間,明天就可能反目成仇;今天彼此不共戴天,明天又可能和好如初;還有人上半生無惡不作,下半生卻成了好人……下面會講很多這方面的道理,因而好壞、親怨等都是無常的。

  我平時也常遇到這種現象:有些道友不聽話,我對他發脾氣,當時我會想:“今天對他發脾氣,但過兩天,我們兩個關系可能是最好的。”有時候我對有些道友印象很好,覺得他特別不錯,但也一直提醒自己,或許他過兩天會做出令我最失望的事,不能對他太信任了。所以說,人的心態也好、行爲也好,全部是無常的,世間上沒有一個恒常不變的法。

  下面對此稍作敘述:

  生際必死:無論是任何人,即便他高如天空、厲如霹雳、富如龍王、美如天仙、豔如彩虹,可當死亡突然到來時,他也沒有刹那的自由,只能赤身裸體(3)、赤手空拳地離開人間,在對財産、飲食、親友、眷屬、受用等依依不舍中抛下一切,就像從酥油中抽出一根毛般獨自而去。

  “高如天空”:在這個世間上,有些人地位高不可及,像聯合國秘書長、美國總統、中國主席,以及各大宗教的教主等,可謂萬人之上、權傾一時,可是他們死時跟一般人沒有兩樣。

  不說死的時候,即使他下臺之後,也跟普通人沒什麼差別。我曾看過一本書,裏面講了美國的曆代總統,比如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引退後回老家經營農莊,裏根卸任後也當了農夫,等等。看了以後,令人唏噓不已、感慨萬千。他們在位時呼風喚雨、無所不能,最後竟然也變成這樣,實在是太無常了。

  “厲如霹雳”:有些人十分厲害凶殘,如二戰的頭號戰犯希特勒,冷血殘忍、殺人如麻,當時很多人連他的名字都不敢提。我家有本寫希特勒的書,有時候翻一翻,也了解到一些這個人的無常。在二戰期間,因爲他實行種族滅絕政策,約有600萬猶太人慘遭屠殺,不可勝數的其他種族者遭受滅頂之災。但看後來的有些照片,縱然是這麼厲害的人,也依然難逃無常之網。

  還有中國的秦始皇、成吉思汗,也曾叱咤風雲、不可一世。就拿秦始皇來說,他吞並了齊國爲主的六個鄰國,結束了戰國割據的局面,真正做到了一統天下。他認爲自己的功績比叁皇五帝都要大,理應用一個更尊貴的稱號,于是自稱爲“皇帝”。他是中國第一個皇帝,並規定:接替他皇位的子孫,應按照次序排列,第二代叫二世皇帝,第叁代叫叁世皇帝……這樣一代一代傳下去,一直傳到千秋萬代。結果才到了第二世,秦朝就滅亡了。

  實際上,曆史是最好的無常教言。可現在學校裏講的曆史幹癟無味,只是讓學生記住某個朝代出生了什麼人,一點無常的感覺都沒有。那天我去一個學校時,順便聽了一下曆史課,自己當時對各個朝代的更替,還是有很多感觸。但可惜的是,由于教育體製和授課方式所限,老師並沒有將學生往這方面引導。

  “富如龍王”:往昔,世間上有許多富可敵國的富貴者;如今,比爾·蓋茨、巴菲特等是舉世公認的大富豪,但這些人最終也要面臨無常。

  “美如天仙、豔如彩虹”:貌美如天人般的美女俊男,就算多麼閉月羞花、沈魚落雁,受到無數人的愛慕,但臉上的皺紋也會日益增多,再怎麼做整容手術,用什麼工具也沒辦法熨平,(他們應該學學藏族有些人,一聽說自己有好多皺紋和白頭發,就特別高興,沒必要別人一說“你老了”,就開始火冒叁丈、大發脾氣。)

  總之,不管是什麼人,死亡突然來臨時,只能放棄一切,隨業力飄往後世,此時財産、眷屬一個也帶不走,只能在戀戀不舍中獨去獨來。《無量壽經》雲:“人在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寂天論師也說過:“因吾不了知,死時舍一切。”“命絕諸苦痛,唯吾一人受。”人死的時候,命絕的痛苦,唯有自己一人承受,縱有多少親友圍在身邊,也無法讓他們分擔絲毫。此時此刻,就像從酥油裏拔出一根毛般,自己孤孤單單地離開人世,除了念經對自己有幫助外,財産、地位、名聲等沒有任何用處,全部都要統統放棄。

  縱然是數以千計僧人的上師,也不能帶走一僧一徒;即便是數以萬計部落的首領,也不能帶走一奴一仆;哪怕是擁有南贍部洲一切財産的主人,也無法帶走一針一線。就連自己最爲珍愛、精心保護的身體,也必然要舍棄。

  像我們上師如意寶,以前不管到印度、美國,還是新龍、五臺山,都有很多眷屬跟隨。比如去五臺山時,隨行的藏族出家人和在家人,就有1萬多名;去新龍時(那時我剛來學院),60多位高僧大德隨同前往;1986年,上師去五臺山之前,依次走訪了道孚等地的73所寺院,當時帶了25位法師;上師去印度、美國等地時,也帶著不少隨從。但他老人家最後示現圓寂時,卻把我們所有弟子全部留在人間,顯現上一個人離開了。前幾天甯瑪巴的貝諾法王也圓寂了,他老人家在印度、藏地有幾百座白玉派的寺院,眷屬也成千上萬、不計其數,然而示現涅槃時,只是一個人離開了。

  要知道,面對死亡,唯一佛法才有幫助,其他一切都派不上用場。以前上師如意寶常引用《教王經》的一個教證:“國王趨入死亡時,受用親友不隨身,士夫無論至何處,業如身影緊隨後。”希望每個道友把它好好背下來。這雖然是佛陀對國王的教言,但實際上對每個人都同樣適用,當你趨入死亡時,財産、眷屬等世間美好不會跟隨,緊緊跟著你的是什麼呢?就是生前造的善業惡業。造善業會獲得快樂,造惡業則感受痛苦。《千字文》中也說:“禍因惡積,福緣善慶。”禍害是多次作惡積累而成,幸福是常年行善得到的獎賞——有個老師講的時候,說:“這只是封建社會的傳統說法罷了。”我聽後很生氣,她什麼都不懂,就在那兒多此一舉地解釋。

  有些人活著的時候,身著綢緞、口飲茶酒、地處高位、美如天仙,但死了以後,身體也只是一具屍體,東倒西歪地放在那裏,令人見而生畏。以前張國榮死後,很多記者說屍體爲什麼那麼難看;鄧麗君在泰國死後,也有一部分記者過兩天後紛紛拍照,說她的屍體不太漂亮。其實這不值得大驚小怪,人死了以後,沒有一個好看的。

  《四百論廣釋》中曾有個故事說:有一國王對王妃極爲寵愛,忽有一日王妃死了,群臣爲了不讓國王太悲傷,便啓奏:“王妃沒有死,她變成魔鬼了,屍體已經起來了!”國王一聽特別害怕,立即下令將王妃碎屍萬段。不久又禀告:“王妃死了!”國王大喜,令群臣敲鼓慶賀。其實,若觀察任何一個人的身體構造,就會明白死人與活人沒什麼差別。誠如米拉日巴尊者所言:“見而生畏之屍體,本爲現在之身體。”我們見後特別怖畏的屍體,實際上就是生前愛執不舍的身體,只不過有一息尚存罷了。有些人對屍體不敢接近,給死人守靈時特別害怕,擔心屍體突然站起來。其實這沒有什麼,他生前站著時你都不害怕,如今暫時“睡”下去了,也沒什麼可害怕的。

  按照藏地傳統和伏藏品的儀軌,人死以後,屍體會被繩子捆綁,用布幔遮蓋,以土石墊靠,生前用的碗也被扣在枕邊(4),(噶當派有些格西無常觀得好,晚上睡覺時認爲自己肯定會死,也會把碗扣下。但一般而言,人活著的時候,盡量不要扣碗,不然父母會不高興,認爲這不吉祥。)無論活著時是多麼端嚴可愛,到那時都將成爲令人發嘔之處。以前你在世時,躺在層疊舒適的床上,身穿溫暖羔皮或名貴華服,頭枕柔軟皮毛,甚至睡醒後稍有不適,也會翻來覆去、輾轉反側,覺得:“這個床上有一粒小青稞,好不舒服啊!”但死了以後,只是在身下墊上一塊石頭或草坯,或者躺在硬硬的棺材裏,頭上布滿灰塵,你一句抱怨都沒有,好像睡得特別舒坦。

  現在的殡儀館,據說專門有一項業務——給死人化妝,化妝費要花好多錢。有些人活著時從來沒有化過妝,死後卻被塗得五顔六色。不過,此舉根本沒有意義,你拿錢給屍體化妝,還不如給他供一盞燈、挂一點經旗,或者刻一個觀音心咒。一般在藏地,人死了以後,放骨灰或屍體的地方,通常會挂經旗、刻觀音心咒,這樣依靠叁寶的加持護佑,靈魂就不會害怕。這一點非常重要。你們以後若有親朋好友過世,應將他的骨灰送至諸佛菩薩、高僧大德加持過的屍陀林,然後爲他在不同的地方挂些經旗。即使你沒拿到他的骨灰,那麼一邊念他的名字,一邊挂經旗或刻觀音心咒,對他的利益也非常大。關于這一點,一些伏藏品和佛經中專門有記載。

  講不完了,怎麼辦呢?外面有些居士常抱怨:“哎喲,聽課好累啊!我們希望快點結束,可您好像還要一直講,講這麼多幹嘛,早一點下課多好。保佑保佑,上師叁寶加持,馬上下課!”哎,今天可能講不完了,本來還有一段,算了吧,講到這裏。

  

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複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

  

叁世諸佛所稱歎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爲得普賢殊勝行

  (1)人間之莊嚴:人間具有名望、德勢之人。

  (2)這是一種低劣加否定,由于微乎其微、極不明顯,故表達時用了完全否定的語氣,但並不一定一個也沒有。

  (3)這是一種形象化的比喻,意思是什麼都帶不走,並不是真要把衣服脫光而前往後世。

  (4)將死者生前用的碗扣在他枕邊,這是藏族民俗。

  

《大圓滿前行廣釋 第叁十叁課》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