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n="center">起始刹那若不滅,粗大改變焉容有?
這裏是說:如果一開始都不是刹那性,那麼後來的粗大變化也絕對不可能存在。爲什麼呢?因爲,第一刹那的事物本質如果沒有改變,那實際上,最後也不會有改變。比如說某個人活到五十九歲,如果你認爲,從第一歲到五十九歲之間,這個人的相續沒有什麼改變,只不過到五十九歲最後一刹那有改變,那就不合理。以我們昨天的推理可以進行觀察:如果第一歲到五十九歲沒有改變,是一體;那五十九歲的這個人,就還可以再活五十九歲。爲什麼呢?因爲這個人的第一歲跟五十九歲沒有他體之故。一歲的他,決定可以活五十九歲,這是決定的;所以,這個人五十九歲的時候,還會活五十九歲,有這個過失。以這樣的方式來進行觀察也可以。
或者說,如果我們認爲大的改變是有的,比如人一年一年的衰老。但是,如果一個月或一天的衰敗不存在,那這種說法也是不合理的。如果一天一天沒有衰老,那麼,過了叁十天這個人也不會老,也就是說,過了一個月也不會老。如果過了一個月不會老,那過了十二個月也不會老。十二個月實際上是一年,那這樣,怎麼會有一年一年的衰老呢?因爲,細微的時間沒有改變,也就不會有粗大的改變。當然,這些也並不是特別細微的理證。
但世間人,因爲事物有一種相續存在,所以他們就始終覺得,有大的改變的時候,才算是一種無常,“啊!無常來了。”他們根本不知道,每時每刻,我們人的心也好,外境也好,所作所爲全部都在不斷地運動,不斷地趨向滅盡。對于這一點,他們絲毫也未意識到。這就是衆生的愚笨,衆生的一種愚昧無知。
所以我們應該了解,了解什麼呢?一切萬法絕對是無常的,並不像外道所承認那樣,個別法的常有是成立的,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我們應該從內心深處,了解一切萬法無常的道理。
這以上是建立宗法,建立宗法是從破他宗和建立自宗兩方面來進行宣說的。下面是建立周遍。
午二、建立周遍:
意思就是說:外道所承認的大自在天作爲有法,它是無有實法的,因爲遠離一切功用,猶如虛空。大家應該知道,遠離一切功用的話,無有實法,這是同品遍;如果是有實法,它就會起作用,這是違品遍。所以周遍成立。
遮破能起功用者,周遍成立無實法。
大家應該清楚,能起作用是有實法的法相,不能起作用且是假立,這是無實法的法相。凡是能起作用的法就叫做有實法,而遮破了起作用,那絕對不是無常法(或有實法),這兩者有一種同等性的關系。如果不能起作用,那絕對是無實法;如果是無實法,那就絕對不能起作用:這兩者絕對是周遍的。就像柱子是無常,所作之故,如果是所作,就是無常;如果是無常,就是所作:這兩者是決定性的。並不是說,所作性當中有些是無常的,有些不是無常的。如果這樣,就叫做不遍。
我們剛才說的,大自在天它是無實有的,因爲遠離起功用。如果無實法當中,有些起功用,有些不起功用,那就叫做不遍,這個推理就沒有成功。但是,我們通過觀察就完全知道:凡是起作用的東西,就是有實法;而不能起作用的就是無實法,無實法不能起作用。所以,我們就可以在外道面前說,你們所承認的常法,肯定是無實法,它是絕對沒有的,因爲它遠離起作用之故。這樣的話,對方說不遍也不行,不成也不行,不定也不行,當然,相違也就更沒有什麼可說的了。這樣以後,我們對他們進行的推斷或者推理,就完全是正確的。
因此,我們與別人進行辯論的時候,應該運用這樣的叁相齊全的推理。如果你對別人沒有用叁相齊全的推理,那別人就可以馬上給你反駁說不遍,並講出不遍的真實理由,你就根本沒有辦法回答。那這是一種錯誤的論式,不叫真正的推理。
我們這裏的推理,應該說是周遍的。凡是遮破起作用,那肯定是無實法,就像虛空一樣。虛空不能起作用,因此它可以安立在無實法的範圍當中,這也是成立的。
這以上,剛才的推理如何運用的道理已經講完了。下面宣說這兩個推理(不觀待因和有害因)的必要。
醜叁、彼二因之必要
言有害因之前行,無觀待因非密意。
有些論師這樣認爲:通過有害因能觀察一切萬法無常,要知道一切萬法無常,應該以有害因在外道面前進行運用,這樣就能抉擇萬法無常。但在有害因的前面,或者說它的前提,應該有一個不觀待因來證實,一切萬法的無常是不觀待而滅的。
但這種說法,實際上並不是法稱論師的究竟密意。法稱論師的究竟密意你們並沒有懂,他的密意並不是這樣的。爲什麼呢?因爲,這兩種因完全是爲了遮破兩種邪分別念而已,並不是一個是正行,一個是前行,哪裏有這樣的,沒有必要。
持有這兩種觀點的對方,完全是兩種不同的邪見者。不觀待因所破的邪見者,他們認爲:一切萬法不一定都是無常的,即使無常,暫時在一個階段當中,也不會是無常的,只是到了最後的時候,依靠其它的毀滅因才滅掉的。有害因所破的邪見者,他們認爲:一切萬法中大多數都是無常的,但裏面也有特殊情況,就像白色烏鴉一樣,有極個別的情況。外道所承認的常我、神我、大自在天等,就是這種極個別常有法的代表。在他們面前,法稱論師運用了無觀待因和有害因。
因此並不是說,首先要不觀待因好好學好,然後再在這個基礎上以有害因進行了解,這種說法肯定不是法稱論師的密意。
是故對治二邪念,方宣說此二種因。
我剛才所講的一樣,有兩種邪見:一切萬法本來是無常的,但它們的無常,是遇到毀滅因後才滅亡的;以及,一切萬法中有個別的法即使遇到它的滅因也不會摧毀。爲了對治這兩種邪見,法稱論師在有關因明論典當中宣說了有害因和不觀待因。但有些人在解釋法稱論師的密意的過程中,並沒有了解最深奧的那一層。因此,我們要認認真真學習有關因明論典,一定要通達法稱論師等因明大德的究竟密意。
好!講到這裏。
回向偈:
所南德義檀嘉熱巴涅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內尼波劄南潘協將摧伏一切過患敵
傑嘎納齊瓦隆徹巴耶生老病死猶波濤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願度有海諸有情
《第叁十六課》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