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二乘聖人的自覺;覺行圓滿,揀非菩薩修因,覺行未滿,而是佛果智圓惑盡,福慧具足,叁覺圓明,萬德俱備故名佛。
由于佛性平等,一切衆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故十方叁世無不有佛。現在降生在我們娑婆世界的,是釋迦牟尼佛。梵語釋迦,譯名能仁,是慈悲的代表;梵語牟尼,譯名寂默,是智慧的內容。所以釋迦牟尼佛,是綜臺大慈大悲,大智大慧于一體的大覺聖者。不但給人真理啓示,慈悲教導,還可以運用佛法力量,將困居叁界的苦惱衆生,從六道生死輪迥中拯救出來,置于涅槃彼岸,令一切衆生,皆得究竟離苦得樂,因名佛寶。
法:梵文達摩(DHARMA),譯名法。含有自性、軌則的意義。宇宙一切現象,各有自性,絕不混亂,又定永久不變,如水之濕性,火之暖性等。佛親證平等的真理,與佛所說大小乘教、理、行,果、種種方法,皆是成佛的軌則。我們無論從佛的言教,身教,或道德的感化,行爲的啓示,都能轉迷爲悟,轉凡成聖,因名法寶。
僧:梵文僧伽(SAMGHA),譯名和合衆,指正信佛教,證入法性,能住持佛教,代表佛教的僧團。包括比丘、比丘尼二部僧衆。他們在共一信仰,同一目標,而且法製平等,經濟均衡,和諧喜悅,生活安定的教團中生活,共同荷擔如來家業,續佛慧命,分擔住持佛法、弘揚佛法的責任,作人天師表,世間福田,故名僧寶。
有人以爲出家人,受人供養,不耕而食,不織而衣,實在是社會而分利者;殊不知出家僧衆,正是社會的福田。佛經記載:一天,佛帶領弟子出外化食,來到摩揭陀國一個農夫的家。農夫們正在分發食物,看見佛與弟子們默默站在一旁,知道佛與弟子們是在等待供養,便說:“出家人,我先耕地播種,才有飯吃呀。”佛說:“我也耕田種地啊!”農夫說:“你也耕種?但你的田地、你的耕牛、你的犁具呢?請告訴我,你到底怎樣耕種?”佛說:“出家人以心地爲田地,以敬信爲種子,持戒爲雨水,智慧是鋤頭,反省是鋤柄,禅定是繩子,靜念爲牛鞭,精進是耕牛,這種耕心的結果,是不生不滅解脫涅槃的收獲。”可知出家人是心靈的耕耘者,用智慧的鋤頭,鋤去心中煩惱的雜草,播以佛法種子,然後用戒德雨水滋潤心田, 禅定繩子來束縛妄想,用精進耕牛牽引自己與他人,共同出離生死,走向佛道。既要修心聖道以自利,還要弘揚佛法以利他,工作繁忙,責任重大,是人中之寶。因名僧寶。
由于佛法僧,皆能增長衆生善根,長養衆生法身慧命,令人離苦得樂。産生無量功德,猶勝人間金銀珠寶,故佛法僧被稱叁寶。
(二)叁寶的類別
關于叁寶的類別,賢首國師分爲同相,別相,住持等叁種。藕益大師依四教儀,立四種叁寶,在釋門皈敬儀與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中,皆說有一體,理體,化相,住持等四種叁寶,大乘義章則分爲同體,別體,一乘,叁乘,真實,住持等六種叁寶,歸納而言:不出事理各二,合共四種。
一別相叁寶:指佛在世時,與衆生接觸的叁寶,有大乘與小乘之分。大乘叁寶,指佛初成道時,圓證叁身,說華嚴大教的盧舍那佛,爲佛寶;華嚴經及其他大乘經典,是法寶;諸大菩薩及十地聖人,是僧寶。
若從體起用應小乘機言:現丈六金身的釋迦牟尼佛,是佛寶;四谛十二因等教,理、行、果,是法寶;依法修行,證解脫道的叁乘聖衆,是僧寶。以其各別真實示現人間,教化衆生,故名別相,又名化相叁寶。
二住持叁寶:佛滅度後,流傳于世間,凡用紙絹繪畫,或用金銀銅鐵鑄造,或泥塑木雕的大小佛像,皆能代表釋尊,名爲佛寶;佛弟子結集,佛一代時教所說的叁藏十二部經,是法寶;出家學佛、住持佛法大廈,弘揚佛法的比丘、比丘尼二部僧衆,皆名僧寶。
叁理性叁寶:又名自性叁寶,衆生本具真如自性,圓明覺照,是佛寶覺義;真如自性,能生十法界聖凡諸法,爲一切法軌則,是法寶正義;真如自性,不生不滅,不垢不淨,是僧寶淨義。佛法僧皆依真如自性立,故名自性叁寶。
真如自性,是一切法所依據的理體,故又名理體叁寶。
四一體叁寶:叁寶中各具叁寶之義。在佛寶言:佛本身覺照明了,是佛覺義;佛親證諸法實相,是法正義,佛身心清淨,是僧寶淨義。在法寶言,諸法實相,靈明覺照,是佛寶覺義;原本執持萬物,是法寶正義;原本清淨無染,是僧寶淨義。在僧寶言,僧衆修行學佛,能立觀智,是佛覺義;能循正軌進修,破邪顯正,是法正義;能和合共處,清淨無诤,是僧淨義。叁者互具,不可分割,故名一體叁寶。又名同體叁寶。
前別相,住持二種,各有形式相貌可見,屬事相叁寶。後理體,一體叁寶,是據理性言,但可以神會,不可以觀見,屬于理性叁寶。事理各二,合名四種叁寶。
(叁)皈依的意義
皈是皈向,皈敬,皈宿;依是依托,依靠,依賴。如遊子歸家,依靠父母;如浪子回頭,找尋安全的歸宿。又如學生信賴老師,隨從學習;或信賴任何主義,任何宗教,皆名皈依。問題是:我們所歸向依靠的對象,是否真實可靠,能否給人正確的指示與輔導,抑或令人迷失自己,誤入歧途。因此,當我們開始歸依任何宗教,信賴任何主義之前,都要提高理智,慎重考慮。否則,信賴邪知邪見的人,或信仰導人迷信的宗教,皆有害無益。即使是教人行善,志在生天的信仰,亦得益不大。因爲天福享盡,還會墮落。並非真正皈依處。
佛教的真理,純正究竟,純善無惡,能令人出離叁界,解脫生死,永享無窮的福樂。我們皈依叁寶,由事相叁寶的啓示,遠離邪惡,抛棄煩惱,了脫生死,走向離苦得樂的菩提覺道,回歸自性叁寶的家鄉,親證一體叁寶的理體。才是真正的皈依處。印光大師在叁皈五戒十善文中說:“歸者歸投,依者依托,如人墮海,忽有船來,即便趨向,是歸投義。上船安坐,是依托義。生死爲海,叁寶爲船,衆生歸依,即登彼岸。”該是皈依意義最好的說明。
(四)皈依的儀式
皈依叁寶,首先要明白叁寶的意義,以及叁寶一體的聯系作用。例如佛寶,如無法實則無以教化衆生,若無僧寶,則無以弘揚正法。又如法寶,若無佛寶,則無證理的人,若無僧寶,則無修學與弘傳之衆。又如僧寶,若無法寶,則無修學的方法,若無佛寶,則無修學之目的。是以叁寶一體,互攝互用,不可分割。我們學佛信佛,必需同時信仰叁寶。信佛,學法,敬僧,缺一不可。
目前社會很多人,都自稱是叁寶弟子,但能理解叁寶,真正信仰叁寶的人反而不多。或有人不信佛,不敬僧,但能講解佛法,如各地大學的講師,只爲人講解佛學,而不看重實際修持。亦有人只信佛,學法,而不敬僧,如在家人住持佛寺,講解佛經。亦有人只知敬僧,不知佛是何人,法是何義,更談不上學佛修行,但憑師父吩咐,即使違背佛法,亦義無反顧。分割叁寶,破壞叁寶,實在罪過。所以信仰叁寶,一定要同時歸依叁寶。深信佛是親證真理的覺者,四生的慈父,我們歸向依靠佛寶的教導,從顛倒妄想中回頭,體解大道,發無上心,向菩提覺道邁進。深信法寶,是佛親證的真理,成佛的方法,我們歸向依靠法寶的啓示,從邪見迷途中回頭,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走向真理之邦,親證諸法實相義。深信僧寶,是人間導師,世間福田,我們歸向依靠僧寶的提攜與接引,從五濁惡世中驚醒,在物欲洪流中回頭,統理大衆,步著諸佛菩薩的後塵,踏著古聖今賢的足迹,奔向寶所,進趣佛道。如是在深信叁寶的虔誠意識中,不斷止惡向善,淨化身心,甚或志願出家,住在佛法大廈,學佛之行,修佛之法,辦佛之事,紹隆佛種,福利衆生,才是其正的信仰叁寶,歸依叁寶。
至于歸依叁寶的儀式,佛在世時,非常簡單。過去現在因果經,及四分律受戒犍度中都記載,佛初成道,受商賈兄弟二人之供,食後咒願:所爲布施者,必獲其利益,若爲樂故施,後必得安樂。隨即勸商人言:汝等可歸依佛,歸依法,歸依未來僧。商人兄弟言:大德,我今歸依佛,歸依法,便完成歸依儀式。
後來佛到鹿野苑,度憍陳如等五比丘,然後叁寶具足。最初歸依叁寶的是耶輸迦的父親,見佛聞法,心生歡喜,隨即向佛說:我今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唯願世尊,聽我爲優婆塞,自今已去,盡形壽,不殺生,乃至不飲酒。後來耶輸迦的前妻及母親,見佛聞法得益,亦向佛言:自今已去,歸依佛法僧,聽爲優婆夷。是爲在家二衆弟子的開始。可知歸依叁寶儀式簡單,著重個人自動自發,心誠意悅,宣之于口,便算是正式的叁寶弟子。
現代人喜歡隆重,故歸依儀式,有敷座,請師,唱贊,禮佛,開示,請聖,忏悔,受歸,發願,勸囑,回向等一連串活動。還加插其他余興節目,甘露灌頂等等,都是接引衆生的方便。其實歸依叁寶,最重要的是明白叁寶意義,信仰叁寶功德,自動歸向,如說修行:進而負起叁寶弟子學法,修法,護法,弘法的責任,才算是真正的叁寶弟子。
(五)歸依的功德
歸依叁寶的功德殊勝,優婆塞戒經說:“是叁歸依,乃是一切無量善法,至阿褥多羅叁藐叁菩提之根本。”又說:“若能受叁歸依者,當知是人,所得福報,不可窮盡。”俱舍論言:“歸依叁寶,能永遠解脫一切苦難。”文殊師利問經:“若歸依佛法僧,及以四聖谛,勝安隱歸依,一切苦解脫。”佛說因緣僧護經言:“歸依佛者,得大吉利,晝夜心中,不離念佛;歸依法者,得大吉利,晝夜心中,不離念法;歸依僧者,得大吉利,晝夜心中,不離念僧。”此外,佛說叁歸五戒慈心厭離功德經,灌頂叁歸五戒帶佩護身咒經,希有校量功德經,木串子經等,無不贊歎歸依叁寶功德弘大,微妙難思。
筆者認爲歸依叁寶的功德殊勝,歸依叁寶的人,可以增進人天福報,甚至遠離生死,終成佛道。因爲叁寶是黑夜的燈塔,佛是塔主,法是燈光,僧是掌燈人。憑借叁寶燈塔光輝的照耀,令人迷途知歸,自動自覺,遠離邪惡,趨向菩提覺道。故歸依叁寶,能令人改邪歸正,斷惡修善,得生善處,永升不墮。折伏羅漢經記載,忉利天中有一天人,天福享盡,五衰相現,將墮豬胎,求佛救護。佛教他歸依叁寶,得免墮落畜道,轉生人間。後遇舍利弗接引見佛,請佛說法,即證阿羅漢道,永斷煩惱生死。
嗟襪曩法天子受叁歸依獲免惡道經說:過去有一位叁十叁天子,天福享盡,天主教他誠心歸依叁寶,口念歸依佛,兩足尊,歸依法,離欲尊,歸依僧,衆中尊。七日後命終,天主不知其神識生在何處,來請問佛。佛言:因歸依叁寶功德,轉墮爲升,已生兜率陀夭。可知歸依叁寶,永離惡道,得生善處。
綜上可知:叁寶,是生死苦海的慈航,佛是航主,法是舟航,僧是水手。在叁寶慈航普度中,能令人橫度生死苦海,躍登涅槃彼岸。歸做叁寶,乘佛法船,截生死流,永別六道輪回,回返真理的故鄉。
叁寶:是設備完善的超級診所,佛是無上大醫生,法是無上聖藥,僧是精明的藥劑師,也是仁慈的護理人員。在叁寶悉心治療與照顧中,能令人卻病延年,身心健康。歸依叁寶,接受佛法治療,身心重病;可以徹底改善人不良的思想,取消人不規則的行爲,淨化人間,福利社會。
叁寶是高級的教育學院,佛是慈悲的院長與監督,法是教育的目的與方法,僧是助教兼管理人員。在叁寶德智並重的教育培訓中,能令人擴展智慧,提高德性。歸依叁寶,福慧雙修,品學兼優,學業成功,必然成佛。
叁寶是佛道的父母,佛是散播菩提種子的慈父,亦是提供法乳的慈母;法是精神補品,高級營養素;僧是仁慈勤勞的褓姆。在叁寶慈悲博愛的懷抱中,能令人善根增長,福慧具足。歸做叁寶,住入佛家,營養豐富,法身道體,日益壯大,將續佛慧命,紹隆佛種,登法王位,利益無量衆生。
所以,我們欲想上升不墮,享受人間天上的福樂,當歸依叁寶。想度生死海,登涅槃岸,當歸依叁寶。想卻病延年,身心健康,淨化人間,福利社會,當歸依叁寶。想充實佛學知識,進德修業,利己利人,廣度衆生,當歸依叁寶。想獲叁寶加被,善神擁護,繼承佛志,荷擔如來家業,當歸依叁寶。而且是正信的,堅定的歸依,盡形壽,獻身侖,永不轉移信仰的歸依。否則,今天歸依叁寶,明天歸依天仙;或今日拜這位師父,明天又跟另一位金剛上師,如是轉來轉去,很容易轉入歧途,迷失方向,或走向罪惡,毀滅自己。所以本人希望各位,在認識佛教曆史,認識佛教真理,認識佛教精神,以及明白歸依叁寶的意義之後,能發心歸依叁寶,堅定自己的信仰,永不轉移,然後可以獲得歸依叁寶的真實利益,才能改善自己的命運。
《堅定自己的信仰》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