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佛學演講
文珠法師講述
因果與輪回
信佛與修行
學佛與青年
因果與輪回
各位:今天是湛江市佛教協會,在宗教局各位長官同意協助下,請本人出席演講佛學。今天的講題是:因果與輪迥,可分以下叁點說明。
一、因果與輪回的意義
因是原因,果是結果。世間一切事物有因必有果,果必由因,因之與果,如影隨形,絲毫不爽。例如,個人受到別人尊重,原因是行爲光明正大,處事公正,待人有禮;個人的事業成功,原因是做事負責認真,有商業道德,有創業精神;做家長的受到子女的敬愛,一定是以身作則,教導有方的好家長;被學生敬佩服從,一定是諄諄善誘,誨人不倦的好老師。在社會受到群衆歡迎,被國家賞識的人,必然是熱愛國家,關心社會的好公民;在世界上受人歌頌贊歎與景仰的人,必然是對人類有貢獻的偉大人物…。總之,世間事無大小,必有原因。縱觀宇宙之大,品物之盛,內則個人身心的演變,外則社會國家的形成,小至個人穿衣吃飯,無一不受因果支配,無一能超越因果範圍。即使是一般學說,亦不能離開因果的法則。
比如:倫理學,推究事物原理,然後判斷其定義;政治學,審察犯罪動機,以判定其犯罪輕重;醫學研究病因,診斷其病勢安危,何曾不涉及因果關系?被視爲萬能的科學,亦不外研究宇宙現象界的因果法則。可以說:科學家埋頭苦幹,不斷研究,不斷分析,不斷演繹與歸納便是因,導致物質文明,醫學昌明,以及種種發明,就是果。誰說科學不談因果?又怎能說:在科學時代講因果是迷信,是落後?
或有人因才貌出衆,品學兼優,竟然懷才不遇,終生寄人籬下,窮得要命;但有人目不識丁,呆頭呆腦,或品德不修,橫行霸道,卻扶搖直上,財運亨通,終成巨富。因而懷疑因果,不信因果,甚至說:“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殊不知因果報應,通于叁世。所以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然則,今生金腰帶的富翁,該是宿世修福善業成熟所致,與今世殺人放火的惡業無關。而沒屍骸的悲慘下場,亦是宿生惡業所追,今世修橋補路的善行,當感來世的福報。因此,佛教根據因果定律,叁世循環,認爲人的貧富貴賤,禍福得失,皆是人自作自受,絕非天賜神與,所謂:“禍福無門,唯人自招。”可以說:人是自己最大的敵人,也是自己無上的恩人。明白此理,對于眼前的際遇,幸與不幸,都應該坦然接受,不應該怨天尤人。
但爲了改善我們的命運,創造未來的幸福,在逆來順受的同時,必須努力改過,積極向善,自求多福。古人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又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或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若然不報,時辰未到。”此皆是勸人明白因果,止惡行善的箴言。
何謂輪回?輪回,指衆生在六道中,輪回往返。六道,即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等六條道路。天,是在人之上,有欲界、色界、無色界之分。欲界共有六層天,其中居民樂多于苦,身有光明,相好莊嚴,飲食如意,壽命特別長,但仍然是憑借物質生存的世界。包括男女愛欲,及物質情欲,因名欲界。
色界的衆生,純有色身而無愛欲及情欲,不但正報莊嚴,美妙殊勝,依報國土、宮殿、亦莊嚴華麗。已斷除男女愛欲,無需飲食營養,僅憑禅悅爲食。同時根據禅定境界的深淺,分爲四級,名四禅天,共有十八層。
無色界的衆生,既無正報的色身,亦無依報的國土宮殿。已脫離物質及情欲的束縛,唯有精神界存在。亦是依據禅定境界的深淺,分爲四層。綜合叁界共有二十八層天。
人,是指人類而言。人的世界,苦樂交參,或苦多于樂,亦有自然界種種災害,以及人事界種種煩惱牽製。內有生理上生老病死苦,與心理上種種憂悲苦惱的沖擊。例如: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以及五陰熾盛,種種苦事逼迫。當然,人亦有享不盡的富貴榮華,有說不盡的賞心樂事,但此皆是無常變壞,往往樂極生悲。何況人命無常,青春不永,一旦死神降臨“萬兩黃金拿不去,一雙空手見閻君。”若然生前能夠持戒修福,當可保持人身不失。否則,作惡多端,死必墮落叁惡道受苦。所以說:人道苦多于樂。
阿修羅,譯名無端正,又名非天。此類衆生,有天之福,無天之德,個性好勇鬥狠,诳妄驕詐。居須彌山空間宮殿的,是天道阿修羅;居海底的毒龍,或潛迹深山的毒蛇猛獸,是畜生道中的阿修羅。人間好戰多嗔,殺害無辜,唯恐天下不亂的人,是人道中的阿修羅。地獄與鬼道中,嗔恨心重的衆生,亦屬阿修羅攝。
畜生,是指個性愚癡,背天而行,不能自立,賴人畜養的生命。有胎、卵、濕、化四種。大自龍、獸、禽、畜,小至昆蟲螞蟻,與水族中微生物,遍滿人間,山野澤沼。無論欲界、色界、或阿修羅,或地獄與餓鬼道中,無處不有,不一定需要人畜養,故又名傍生。
餓鬼,是鬼道中的衆生,但有靈性,而無色身。概括而言,可分爲無財,少財,多財叁種。無財鬼,是指餓鬼的一類,貧窮無福,常受饑餓逼迫之苦。少財鬼:雖得人間飲食,但常感不足,相當苦惱,即是夜叉羅刹之類。多財鬼:受人間祭祀,福樂類似人天,屬鬼道中的神類,亦即是俗人所拜祭的鬼神。此外,還有沈冤待雪的冤鬼,枉死等待超生的厲鬼,或生緣未具,無人供奉,終日遊蕩閑散的孤魂野鬼。此類多住幽室空房,人進則害。鬼道衆生,與人道雜居;午前陽盛,多藏慝于陰暗處;午後陰盛,則四散遊行,幢幢鬼影,往來人間,可穿牆逾壁,不由門戶,畏人陽氣,遇人即閃避,不將人害。除非互有宿緣或宿怨,遇之則或爲禍爲福。
中國古人,每以爲人死爲鬼,或鬼是人的歸宿,因而連想到鬼的世界,既要生活,亦需要金錢。故孝子賢孫,燒大量紙錢,或紙劄洋房,汽車、飛機、司機、僮仆之類。用火梵燒,供給親人使用。更有因宗教或民族不同,不但用畜牲拜祭,甚至用生人殉葬,這都是迷信行爲。其實人死爲鬼,機會不多,因鬼道只是十法界衆生之一,由中品十惡業引生。業報受盡,或親人做佛事超薦,即可脫離鬼道,轉生爲人,或上生天界,或轉凡入聖,甚至覺悟成佛。所以鬼道,絕非人死的歸宿處。
地獄,位居人間地下,苦如牢獄,因名地獄。佛眼觀見,地獄衆生,受苦無量,及其受苦之處,有根本地獄,近邊地獄,及孤獨地獄等叁大類。根本地獄,又名無間地獄,其中有八大寒冰,及八大炎熱地獄,隨人所犯罪業輕重而受苦大小,及時間長短不一。凡人間罪大惡極的人,死由業牽,即墮地獄受苦。總之,衆生被善惡業力驅使,在天、人、阿修羅等叁善道,以及地獄、餓鬼、畜生等叁惡道中,輪回不息,時而做人,時或做鬼,時而牛胎,時而馬腹,此死彼生,彼死此生,生生死死,循環不已,如車輪的旋轉不停,因名六道輪回。
二、因果與輪回的關系
是誰主使衆生在六道輪回,生死循環不息?佛經的答案:是因果,是業力。衆生由身口意叁業,造作一切善惡業因,在因緣成熟時,能引生同類的結果。所謂:善因善果,惡因惡果,是以因果與輪回的關系,非常密切。可以說:因果與業力,是六道輪回的軸心,亦是衆生生死循環的主因。衆生無論上升或下沈,或苦或樂,皆由自己所作的善惡業力所主使。故欲想上升不墮,純樂無苦,應當從人道開始止惡修善。
因爲人是萬物之靈,思想敏捷,頭腦靈活,忍耐力強,進取心勝;上有天堂快樂的鼓舞,下有地獄苦惱的警惕,旁有畜生餓鬼的借鏡,最易激發道心。至于其他五道,欲界諸天,耽戀塵勞,身心放逸,無心修道。修羅嗔重,障礙修道,畜生愚蠢,不懂修道,地獄餓鬼太苦,無法修道,唯有人類,苦樂交參,最宜修道。人若立品修身,敬信叁寶,布施持戒,奉行十善,修心聖道,何止可保持人身不失,或上生天界,還可以解脫生死,超越輪回,轉凡入聖,覺悟成佛。
可惜一般人,不識因果,不信叁寶,不肯止惡行善,煩惱特別多,貪嗔特別強。不是貪名,貪利,便是貪財,貪色,貪無止境。每爲滿足個人名利財富,或爲鞏固個人權位勢力,不惜損人利己,薄人厚我,抑人揚我……不自覺走向邪惡之途。身則殺盜淫,口則妄言绮語,兩舌惡口,心則貪嗔癡。若是上品十惡業,死即墮地獄;中品十惡業,死則淪爲餓鬼,下品十惡業,投入畜道。一失人身,萬劫不複。此皆是由十惡業所招致的惡報,故名叁惡道。
如果人能夠仁慈忠厚,遠離邪惡,身不殺、不盜、不淫,口不妄言绮語,不兩舌惡口,意不貪,不嗔,不癡,做上品十善業,加以布拖持戒,修福修定,死即生天,享受天福。若做中品十善業,加以受持五戒,可保人身不失,隨其業力,報生人道,苦樂各殊。下品十善業,加以嗔恨心重,妒忌障礙,報生五趣阿修羅道,其果報體大小不一,苦樂懸殊。但同由十善業得生,故與天道、人道,合名叁善道。可見因果報應,與六道輪回關系密切,而且對人生的影響重大。
叁、因果輪回對人的影響
很多人不信因果報應之理,不肯接受佛教六道輪回之說,更懷疑鬼神存在的真實性。其實,只要我們細心觀察,不難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六道輪回就在人間。例如:人間富豪,享用如意,一擲千金。其財富之多,環境之美,簡直是人間天堂。及其財盡勢去,一夜之間,變成窮漢,加以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個中苦惱,又何異人間地獄?
在落後國家,糧食奇缺,醫藥欠缺,與物質富裕,醫藥進步國家比較,正是人間天堂與地獄的寫照。目前世界上,不知多少人在饑寒交逼中掙紮,無以爲生。特別是中東地區的兒童,餓到骨瘦如柴,非人間餓鬼是甚麼?還有社會上,行爲鬼鬼祟祟,居心不正的人,就是人間牛鬼蛇神。至于陰險好戰,奸詐多嗔的人,就是人道中阿修羅,而人面獸心,不修品德,奸淫邪盜,弑害父母,殘害兄弟…
《湛江市佛學演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