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福修慧修淨土▪P3

  ..續本文上一頁淨業者,二六時中,皆應提起正念,念念彌陀,聲聲佛號,朝朝暮暮,無時或忘。

  六記數念:爲防懈怠,爲提起正念,可手執佛珠,口稱聖號,念佛一聲,手過一珠,念得分明,記得清楚,或在阿字上過珠,或在陀字過珠,劃定規格,不得錯亂。這種借珠束心的方法,僅可用于行住二時,若然靜坐,或睡眠時,皆不可用,因手動則神不甯,神不甯則有礙靜坐,及傷身體,行者切記。

  因持珠念佛,所持之珠,被稱佛珠或念珠。念珠的種類,有用七寶,有用香木,或用菩提樹根製成。其中以菩提樹根所製之佛珠,持誦功德最大。念珠的數量,有千零八十顆,有一百零八顆,有五十四,二十七、十四等。文殊儀軌經數珠儀則品:“上品壹百八顆珠,中品五十四顆珠,下品二十七顆珠,最上品一千八十顆珠。”現在,亦有人用十八顆或廿一顆的。手持念珠,功德很大,如作數珠法相品略說:“行者若持此諸寶數珠,誦經持咒念佛,當能滿足十種波羅密功德,現身即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果。”又金剛頂念珠經偈言:“若安頂髻淨無間,由戴頂上滅四重,手持臂上除衆罪,能令行人速清淨。”又數珠功德經亦說:“若人手持數珠,雖不誦念佛名及陀羅尼者,此人亦獲福無量。”根據以上諸經,念珠的種類及其數量各異,然其念誦功德,亦有勝劣的差別。持珠的人,當知有所選擇。

  七臨終念:臨終念佛,最爲重要。但切勿誤會,以爲平常無需念佛,直待臨終時念。當知臨終之人,能否念佛,全視其平常念佛功夫淺深而定。若然平常念佛不綴,行、住、坐、臥、出入作息皆不忘佛號,甚至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則臨命終時,自然不忘念。隨著念佛正念,便得往生佛國。否則,人之將死,種種業境現前,即使平常念佛功夫到家的人,尚恐迷失正念,何況平常毫無修養功夫的人?是以臨終助念,非常重要。臨終人若聞親屬朋友,或善知識助念佛號音聲,必能提起正念,跟著念佛,藉此念佛因緣,即生極樂。切忌觸摸移動遺體,或撫屍痛哭,以擾亂亡者神識,增其貪戀之念,障礙往生。助念,雖說爲他人念佛,利益他人,其實,得益最大,還是自己。希望各位,多多發心,助念。

  無論采用何種方式念佛,皆可高聲念,低聲念,默念,或金剛念。念佛之人,當神志昏沈,或妄想紛飛時,可高聲唱念佛號。業報差別經言:“高聲念佛,有十種功德。一、能排睡障;二、天魔驚怖;叁、聲□十方;四、叁途息苦;五、外聲不入;六、心不散亂;七、勇猛精進;八、諸佛歡喜;九、叁昧現前;十、往生淨土。”但若長時高喝,恐傷元氣,致喉痛音啞,不宜久持。所以,當人精神疲倦,或人地有礙時,可低聲念。但能心口念得清楚,耳根聽得明白,或使兩傍之人隱聞,如是懇切至誠,念之無間,亦可證念佛叁昧。然長時低聲,又恐昏沈,或起妄想,故待精神複原,人境無礙時,可再高聲唱念,使天神聞聲歡喜,叁塗聞聲解脫。

  若高聲低聲俱不宜,可半明半默念,綿綿密密,聲在唇齒之間,字字從心起,句句從耳入,謂之金剛念。若處于汙穢不淨之處,或沐浴更衣及便溺時,不宜出聲,可無聲默念,以舌根敲擊前齒,心念口移,聲不出竅,但音聲曆然,耳根內聞,句句分明。日久工深,便可旋聞倒機,反聞自性,使一根返元,六根解脫,斷惑證真,轉凡成聖。

  又晝夜六時,皆可念佛。日間念佛,可采用以上種種方式,或高聲唱,低聲念。至于夜間睡眠時,但可心念,不宜出聲,因出聲一則不恭敬,二則傷氣。所以在睡眠時,身則吉祥臥,心則系念聖號,並觀想自己,跪在佛前,恭敬默念。如是一心系念,更無雜念,直至倦極則眠,醒時繼續再念,持之以恒,可在夢中得見阿彌陀佛,親來授記,臨終必然往生極樂世界。

  至于助行,即是發叁心(至誠心、深心,回向心)以及修叁福。何謂叁福,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言:“欲生彼國,當修叁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叁皈,具足衆戒,不犯威儀。叁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是叁事,名爲淨業。”可以說,發叁心,修叁福,就是福慧雙修,我們若能福慧雙修加上一心念佛,資糧具足,求生淨土,必然如願以償。

  各位,若想福慧雙修,一心念佛,求生淨土,請立即發心,馬上起行,切莫等待明天或將來。當知人命無常呼吸間,若不把握時光,精進修持,等到一息不來,便空過一生,將追悔莫及。古人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等何幸!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待何時度此身?所以,希望各位把握現實寶貴生命,修福,修慧,修淨土。生前利己利人,身後往生極樂,在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的世界裏,在無有衆苦,但受諸樂的環境中,專心修行,速證無生,位登補處。然後乘願再來,廣廣衆生,大作佛事,才是人生應該走的道路,也是人生充滿希望與快樂的前途。否則,苦海茫茫,不知何處是家鄉,能不悲哀?與其空悲切,毋甯提起精神,福慧雙修,一心念佛,朝向極樂之邦邁進,願與各位共勉。

  

  

《修福修慧修淨土》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