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普明菩薩會〉漢譯諸本對照▪P12

  ..續本文上一頁切善根福德。如是菩薩得智藥已遍到十方。畢竟療治一切衆生煩惱等病。

  

  

  【97】

  01 何等爲佛法藥。隨其因緣。黠慧中無我無人無壽無命。信空度脫。空無空聞是不恐不懼。持精進推念心。何等心入淫。何等心入瞋怒。何等心入癡。持過去當來今現在心入耶。過去爲盡甫當來未至今現在無所住也。

  02 複次迦葉。雲何爲出世智藥。謂因緣智無我人壽命智。解一切諸法空無恐怖之心。彼作是觀。何者心欲。何者怒癡。爲過去耶。爲未來現在耶。若過去者去心以滅。若未來者來心未起。若現在者現心不住。

  03 何謂菩薩出世智藥?謂知諸法從緣合生;信一切法無我無人,亦無衆生壽命知

  見,無作無受;信解通達無我我所。于是空法無所得中,不驚不畏,勤加精進而求心相。菩薩如是求心:何等是心?若貪欲耶?若瞋恚耶?若愚癡耶?若過去未來現在耶?若心過去即是盡滅;若心未來,未生未至;若心現在,則無有住。

  04 迦葉白言。雲何名爲出世間智。迦葉。彼智從因緣種生離諸分別。無我無人無衆生無壽命。如是智法于空無著。迦葉。汝等正求心莫驚怖發精進心。彼如是求如是住心。雲何住心。雲何不住心。有過去未來現在于何而住。迦葉。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無住。

  05 (缺)

  06 何謂菩薩出世智藥。信知諸法從緣合生。信一切法無我無人亦無衆生壽命知見。亦無作者亦無受者。信解通達無我我所。于是空法無所得中不驚不畏。勤加精進而求心相。菩薩摩诃薩如是求心。何等是心。若貪欲耶。若瞋恚耶若愚癡耶。若過去未來現在耶。若心過去過去已滅。若心未來未來未至。若心現在現在無住。

  

  

  【98】

  01 佛語迦葉言。心無色無視無見。佛語迦葉言。諸佛亦不見心者。本無所有無所因也。自作是因緣。自得是死生。心遠至而獨行。心譬如流水上生泡沫須臾而滅。

  02 如是迦葉。心未來不在內亦不在外。亦不在兩中間。心者非色不可見。亦無對無見無知無住無余倚。迦葉。心者一切諸佛。不已見不當見不今見。若一切諸佛。不已見不當見不今見者。雲何知有所行。但以顛倒想故有諸法行。諸法者如幻化之法。受種種生故。是心如風遠行不可持故。心如流水不可住故。心如燈炎緣相續故。

  03 是心非內、非外、亦非中間。是心無色、無形無對、無識、無知、無住、無處。如是心者,十方叁世一切諸佛,不已見、不今見、不當見。若一切佛過去來今而所不見,雲何當有?但以顛倒想故,心生諸法種種差別。是心如幻,以憶想分別故,起種種業,受種種身。又大迦葉!心去如風,不可捉故。心如流水,生滅不住故。心如燈焰,衆緣有故。

  04 迦葉。又此心法非在內。非在外。亦非中間。迦葉又此心法離衆色相。無住無著而不可見。迦葉。過去一切佛不見。未來一切佛不見。現在一切佛不見。迦葉白言。若過去未來現在一切佛不見者。雲何彼心有種種行相。迦葉。彼心無實從妄想生。譬如幻化。種種得生爲虛妄見。迦葉白言。虛妄不實。其喻雲何。佛言迦葉。心如浮泡生滅不住。心如風行而不可收。心如燈光因緣和合。

  05 (缺)

  06 是心非內非外亦非中間。是心無色無識無形無見無知無住處。如是之心。十方叁世一切諸佛不已曾見。非今現見。非當來見。若一切佛過去來今所不見者。雲何當有。但以顛倒妄想因緣。心生諸法種種差別。善男子。是心如幻憶想分別起種種業受種種身。善男子。心去如風于非境界遠行難收。心如流水生滅不住。心如燈炎衆緣故有。

  

  

  【99】

  01 心譬如天暴雨卒來無期。愛欲亦如是卒來無期心譬如飛鳥猕猴不適止一處也。心

  所因不適止一處也。譬如畫師各各賦彩心各各異。如是隨行所爲。譬如王于衆人中爲上。心于諸功德中無上。

  02 心如電光時不住故。是心如霧外事穢故。心如猕猴貪一切境界故。心如畫師造種種

  行故。心不得住隨衆結故。心獨無侶常樂馳走故。是心如王一切法之首故。是心如母生一切苦故。

  03 是心如電,念念滅故。心如虛空,客塵汙故。心如猕猴,貪六欲故。心如畫師,能起種種業因緣故。心不一定,隨逐種種諸煩惱故。心如大王,一切諸法增上主故。心常獨行,無二無伴,無有二心能一時故。心如怨家,能與一切諸苦惱故。

  04 心如虛空得虛妄煩惱。心如掣電剎那不住。心如猿猴攀緣境界。心如畫師作種種像。心念念不住生一切煩惱。心行體一。無二心用故。心如其王。自在緣一切法故。心如惡友。發生一切苦故。

  05 (缺)

  06 是心如電剎那不停。心如虛空客塵煩惱之所障蔽。心如猕猴取一舍一遍諸境界。心如畫師能造種種業因緣故。心無暫定隨逐種種諸煩惱故。心唯獨一無第二故。心如大王一切諸法增上主故。心常獨行無伴侶故。心如怨家能作一切諸苦惱故。

  

  

  【100】

  01 譬如蒼蠅在糞上住自以爲淨。心亦如是入愛欲中自以爲淨。心譬如怨家擲人著惡道中無有期也。譬如持灰作城。持無常作有常。譬如持鈎行釣魚得。心持非我所是我所。

  02 是心如炎聚散一切諸善根故。是心如魚鈎苦有樂想故。是心如夢無我有我想故。是心如蠅不淨有淨想故。是心如怨家所作不可故。是心如羅剎常樂求便故。是心如憎嫉常樂求過故。

  03 心如狂象,蹈諸土舍,能壞一切諸善根故。心如吞鈎,苦中生樂想故。是心如夢,于無我中生我想故。心如蒼蠅,于不淨中起淨想故。

  04 心如大海。漂溺一切善根故。心如釣魚之人。于苦生樂想故。心如夢幻。妄計我故。心如青蠅。于其不淨生淨想故。心如鬼魅。作種種不善事故。心如藥叉。貪著境界飲人精氣故。心如冤家。恒求過失故。

  05 (缺)

  06 心如狂象踏小兒諸土舍。能壞一切諸善根故。是心貪著如魚吞鈎。于苦受中生樂想故。是心如夢于無我中生我想故。心如青蠅于不淨中起淨想故。

  

  

  【101】

  01 心譬如賊。所作功德反自辱。譬如阪上上下。心須臾有愛須臾有憎。心譬如怨家但伺人便。心常欲聞香。譬如畫瓶盛屎。有何他奇心喜味。譬如奴隨大夫使心樂對。譬如飛蛾自投燈火中

  02 是心不可愛恩愛癡故。是心如賊斷一切善根故。是心著色如蛾投火故。是心愛聲如軍樂戰鼓音故。是心愛香如豕樂臭穢故。是心著味如使人樂余食故。是心愛更樂如蠅樂膻故。

  03 心如惡賊,能與種種考掠苦故。心如惡鬼,求人便故。心常高下,貪恚所壞故。心如盜賊,劫一切善根故。心常貪色,如蛾投火。心常貪聲,如軍久行,樂勝鼓音。心常貪香,如豬喜樂不淨中臥。心常貪味,如小女人樂著美食。心常貪觸,如蠅著油。

  04 心不靜住。或高或下進退不定故。心如狂賊。壞一切功德善財故。心如蛾眼。恒

  貪燈焰色故。心著于聲。如貪戰鼓聲故。心如豬犬。于其不淨貪香美故。心如賤婢。貪食殘味故。心能貪觸。如蠅著膻器故。

  05 (缺)

  06 心如債主生苦楚故。心如惡鬼求人便故。心常高下貪瞋逼故。心如偷劫奪善根故。心常貪色如蛾投火。心常貪聲如戰鼓響。心常貪香如豬樂廁。心常貪味如駝愛蜜。心常貪觸如蠅著油。

  

  

  【102】

  01 佛語迦葉。心索之了不可得。雖不可得是爲無有。雖無有因爲無所生。雖無所生亦無所出。雖無所出亦無所壞。雖無所壞亦無有死亦無有生。雖無所生無所死本無因緣死生。雖本無因緣無生亦無願也。雖無願亦無所持。雖無所持是爲羅漢滅。

  02 求心無有亦不可得。設無不可得者。則無過去未來現在。設無過去未來現在者則過叁世。設過叁世者。是則不有亦不無。若不有不無者是爲不生。若不生者是爲無性。若無性者是爲無起。若不起者是亦不滅。若不滅者則無敗壞。若無敗壞者則無來無去。若無來去者則無有生死。若無去來無生死者是則無行。若無行者則是無爲。若無爲者則是聖賢之性。

  03 如是迦葉!求是心相而不可得,若不可得,則非過去未來現在。若非過去未來現

  在,則出叁世。若出叁世,非有非無。若非有非無,即是不起。若不起者,即是無性。若無性者,即是無生。若無生者,即是無滅。若無滅者,則無所離。若無所離者,則無來無去,無退無生。若無來無去無退無生,則無行業。若無行業,則是無爲。若無爲者,則是一切諸聖根本。

  04 迦葉。心不可求求不能得。過去非有。未來亦無。現在不得。若過去未來現在不可得者。叁世斷故。若叁世斷故彼即無有。若彼無有彼即不生。若彼不生是即無性。若彼無性無生無滅。若無生滅亦無往來。若無往來而無主宰。若無主宰無假無實。是即聖性。

  05 (缺)

  06 善男子。菩薩如是求于心相而不可得。若不可得則非過去現在未來。若非過去現在

  未來則出叁世。若出叁世則非有無。若非有無則是不起。夫不起者則是無性。若無

  性者則是無生。若無生者則是無滅。若無滅者則無所離。若無離者無來無去無退無生。若無來去無退無生則無諸行。若無諸行是則無爲。若無爲者是爲一切諸聖根本。

  

  

  【103】

  01 是爲羅漢滅無誡禁也。若死生若計所作罪本了無有。是無死生是爲羅漢滅。羅漢滅亦無身行無口行無心行。是滅無有異也。何以故。諸經一味故。

  02 若聖性者則無戒不戒。若無戒不戒者則無威儀行亦無不威儀。若無行無威儀不威儀者。是則無心無心數法。若無心心數法者則無業無報。若無報者則無苦無樂。若無苦樂者是聖賢之性。若聖賢性者則無業無作。如此性中無作身業。亦無作口意業。此性平等無上中下。亦無差別。一切諸法悉平等故。

  03 是中無有持戒,亦無破戒。若無持戒無破戒者,…

《〈普明菩薩會〉漢譯諸本對照》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