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是則無行亦無非行。若無有行無非行者,是則無心無心數法。若無有心心數法者,則無有業,亦無業報。若無有業無業報者,則無苦樂。若無苦樂,即是聖性。是中無業無起業者,無有身業,亦無口業,亦無意業。是中無有上中下差別。是性平等,如虛空故。是性無別,一切諸法等一味故。
04 迦葉。若彼聖性。無得戒非無戒。無淨行無穢行。無因行無果行。亦無心意之法。若無心意之法彼無業亦無業報。若無業報亦無苦樂。若無苦樂彼聖者性。若彼聖性無其上下中間。身口意等不可住著。何以故。性遍虛空。平等無分別故無分別故下此處元少一葉梵文
05 (缺)
06 是中無有持戒破戒。若無持戒無破戒者。是則無行亦無非行。若無有行無非行者。是則無有心心數法。若無心心數法者。則無有業亦無業報。若無有業無業報者則無苦樂。若無苦樂是則聖性。是中無業無起業者。無有身業亦無意業。是中無有上下差別。聖性平等猶若虛空。是性平等無有優劣。一切諸法等一味故。
【104】
01 是滅皆等如虛空。是滅適無所莫。亦無是我所。亦非是我所。是滅谛本無谛。是滅本淨無愛欲之瑕穢也。本滅離本滅。是滅隨次至于泥洹。是滅無盡也。本無有生也。是滅安隱用至泥洹故安隱是滅也。常滅常經無本。是滅好去本無死生。
02 如是迦葉。此性遠離舍身口故。此性無爲順涅槃故。此性清淨離于一切諸結垢故。此性無我離我作故。此性平等離虛實故。此性真出要第一義故。此性無不盡至竟不起常如法故。此性樂無爲悉同等故。此性清潔至竟無垢故。此性非我求我不可得故。此性潔白至竟淨故。
03 是性遠離,離身心相故。是性離一切法,隨順涅槃故。是性清淨,遠離一切煩惱垢故。是性無我,離我我所故。是性無高下,從平等生故。是性真谛,第一義谛故。是性無盡,畢竟不生故。是性常住,諸法常如故。是性安樂,涅槃爲第一故。是性清淨,離一切相故。是性無我,求我不可得故。是性真淨,從本已來畢竟淨故。
04 (缺)
05 (缺)
06 是性平等遠離一切身心相故。是性遠離一切諸法順涅槃故。是性清淨遠離一切煩惱
垢故。是性無我離我所故。是性真實順如如故。是性寂靜常安樂故。是性無有高下從平等出故。是性真實第一義故。是性無盡畢竟不生故。是性常住諸法常爾故。是性安樂涅槃第一故。是性清淨離一切相故。是性無我求不可得故。
【105】
01 佛語迦葉言。自求身事莫憂外事。後當來世比丘輩。譬如持塊擲狗。狗但逐塊不逐人。當來比丘亦爾。欲于山中空閑之處。常欲得安隱快樂。不肯內自觀身也。
02 汝等迦葉。當應求內反去求外。當來之世。當有比丘馳走如犬。雲何比丘馳走如犬。譬如有犬搏擲令怖。反走逐之不趣擲者。如是迦葉。當有沙門婆羅門畏色聲香味細滑法。而反樂中不觀于內。
03 又大迦葉!汝等當自觀內,莫外馳騁!如是大迦葉!當來比丘如犬逐塊。雲何比丘如犬逐塊?譬如有人以塊擲犬,犬即舍人而往逐之。如是迦葉!有沙門、婆羅門,怖畏好色、聲、香、味、觸故,住空閑處,獨無等侶,離衆愦鬧,身離五欲而心不舍。是人有時或念好色、聲、香、味、觸,貪心樂著而不觀內,
04 (缺)
05 (缺)
06 善男子。汝等應當內善觀察莫外馳騁。善男子。當來沙門如狗逐塊。雲何名爲如狗逐塊。譬如有人以塊擲狗。狗即舍人而走逐塊。如是善男子。有諸沙門清信士女。怖畏色聲香味觸故。住阿蘭若空閑之處。獨無等侶離衆愦鬧。身離五欲而心不舍。是人存念色聲香味觸等。心貪樂著而不內察。
【106】
01 如是爲不曉色耳鼻舌身。從是何緣得脫乎。從是入城乞丐。若至聚邑。見色聲香味細軟欲得者。便爲墮衰于山中。若多少持戒不內觀。死則天上生。從天上來下生世間。從是以後不離叁惡道。佛語迦葉言。比丘如狗逐塊。人罵亦複罵之。人撾亦複撾之。不製心者亦如是。
02 不知何由得離色聲香味細滑法。不知不覺遂入人間。複爲色聲香味細滑法而得其便。彼在山澤而命終者。因持俗戒得生天中。複爲天上色聲香味細滑法而得便也。身壞命終生四惡趣。雲何爲四。地獄畜生餓鬼阿須羅中。是謂迦葉。比丘馳走亦複如犬。
03 不知雲何當得離色、聲、香、味、觸。以不知故,有時來入城邑聚落,在人衆中,還爲好色、聲、香、味、觸,五欲所縛。以空閑處持俗戒故,死得生天,又爲天上五欲所縛。從天上沒,亦不得脫于四惡道,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道。是名比丘如犬逐塊。
04 (缺)
05 (缺)
06 不知雲何當離五塵。以不知故。有時來入城邑聚落在人衆中。還爲五欲之所系縛。若空閑處持有漏戒死得生天。又爲天上五欲所縛。從天上墮終不得脫于叁惡道。所謂地獄畜生餓鬼。是名沙門如狗逐塊。
【107】
01 (缺)
02 雲何比丘不走如犬。若人撾罵默受不報。呵責瞋怒比丘不報怒。但觀內身罵誰打誰。誰受恚責。是謂迦葉。如此比丘不走如犬。
03 又大迦葉!雲何比丘不如犬逐塊?若有比丘,爲人所罵而不報罵,打、害、瞋、毀亦不報毀,但自內觀,求伏其心。作如是念:罵者爲誰?受者爲誰?打者、害者、毀者、瞋者,亦複爲誰?是名比丘不如犬逐塊。
04 (缺)
05 (缺)
06 善男子。雲何沙門不如于彼逐塊之狗。若有沙門爲人所罵而不加報。打害瞋毀亦不報之。但自內責求伏于心。作如是觀罵者是誰受者是誰。打者害者毀者瞋者亦複是誰。是名沙門不如于彼逐塊癡狗。
【108】
01 譬如調馬師。馬有[跳-兆+棠][跳-兆+盾]者。當數數教之久後調好。比丘時時法觀製心調。亦不見其惡如是。
02 譬如禦者。若馬放逸即能製之。修行比丘亦複如是。若心馳散即隨製止令順不亂。
03 迦葉!譬如善調馬師,隨馬[怡-臺+龍]悷,即時能伏。行者亦爾,隨心所向,即時能攝,不令放逸。
04 佛告迦葉。譬如有人善解習馬。其馬性惡難以製伏。此人調習自然良善。迦葉。如是相應比丘能守禁律。心識囂馳難以製伏。被此比丘調伏製禦。離瞋恚等如如不動。我今于此而說頌曰
譬如惡性馬 遇彼調習人
種種被製伏 不久而調善
相應行比丘 善持于禁律
調伏于識心 令彼淨安住
05 (缺)
06 善男子。如調馬師。馬若[怡-臺+龍]悷即爲製伏。行者亦爾。隨心所向則能收攝不
令放逸。
【109】
01 譬如人病喉咽痛。舉一身皆爲痛。人心系于是我所非我所。隨外道亦如是。
02 譬如絞人必斷其命。如是迦葉。一切諸見有計我者必斷慧命。
03 迦葉!譬如咽塞病,即能斷命。如是迦葉!一切見中唯有我見,即時能斷于智慧命。
04 佛告迦葉。譬如有人于其咽喉而患瘿病。致壞命根得其苦惱。迦葉。如是若複有人深著我想于自身命後得大苦。我今于此而說頌曰
譬如瘿病人 苦惱于身命
于其晝夜中 無暫得安樂
著我之衆生 其義亦如是
見倒壞其身 于後生諸苦
05 (缺)
06 善男子。譬如有人咽喉閉塞則能斷命。如是善男子。一切諸見唯有我見。則能斷
于智慧命根。
【110】
01 (缺)
02 譬如有人隨其所縛則悉解之。比丘如是隨心所縛當即除之。
03 譬如有人隨所縛處而求解脫。如是迦葉!隨心所著,應當求解。
04 佛告迦葉。譬如有人身被纏縛。巧設方便而得解免。迦葉。如是若彼有情作善相應。製止心猿令得離縛。我今于此而說頌曰
譬如纏縛人 能設巧方便
解彼身邊縛 令身得自在
相應善有情 禁止于心識
令彼離纏縛 其義亦如是
05 (缺)
06 善男子。譬如有人隨所縛處而求解脫。如是善男子。隨心所著當應求解。
【111】
01 沙門複有二事縛。何謂二事。一者學外道。二者多欲積衣被及袈裟缽。
02 如是迦葉。出家學道有二重縛。雲何爲二。一者學世經典。二者執持衣缽而不精進
03 又大迦葉!出家之人,有二不淨心。何謂爲二?一者、讀誦路伽耶等外道經書;二者,多畜諸好衣缽。
04 佛告迦葉。譬如虛空本自廓然。彼有二物可以蓋覆。何等二物。是彼雲霧。迦葉。如是出家之人。本自寂靜而求世間咒術之法。又于衣缽財利畜積受用。此爲覆障。我今于此而說頌曰
譬如于雲霧 覆障于虛空
比丘亦複然 行彼世間法
習學于咒術 積聚于衣缽
此二障行人 菩薩須遠離
05 比丘複有二事。一者反聽外道。二者多欲積衣被袈裟缽。
06 善男子。出家之人則有二種不淨汙心。何謂爲二。一者讀誦世間文章外道諸術。二者多畜諸好衣缽種種服飾。
【112】
01 佛語迦葉言。沙門有二事。墮牢獄中。一者言是我所。二者求人欲得供養。
02 複次迦葉。出家學道有二堅縛。雲何爲二。一者見縛。二者貪財名譽所縛。
03 又出家人有二堅縛。何謂爲二?一者、見縛;二者、利養縛。
04 佛告迦葉。此出家人有二種纏縛。雲何二種。迦葉。一爲利養纏縛。二爲名稱纏縛。彼出家人宜各遠離。我今于此而說頌曰
若彼出家人 貪著于利養
及愛好名聞 此二重纏縛
亦障聖解脫 出家須遠離
05 是時佛語摩诃迦葉比丘言。比丘有二事。身墮地獄中。一者言是我所。二者求人欲得供養。
06 又出家人二種堅縛。何謂爲…
《〈普明菩薩會〉漢譯諸本對照》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