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普明菩薩會〉漢譯諸本對照▪P14

  ..續本文上一頁二。一執著縛。二供養縛。

  

  

  【113】

  01 沙門複有二事中道斷。何等爲二事。一者與白衣厚善。二者見好持戒沙門反憎。

  02 複次迦葉。出家學道有二法障礙。雲何爲二。一者狎習白衣。二者憎嫉師友。

  03 又出家人有二障法。何謂爲二?一者、親近白衣;二者、憎惡善人。

  04 佛告迦葉。有二種法滅出家德。雲何二法。一親近在家。二憎嫌聖者。我今于此而說頌曰

  親近在家人  憎嫌于聖者

  此二非道法  滅彼出家德

  出家菩薩人  彼宜速速離

  05 比丘複有二事。一者與白衣厚善。二者見好持戒沙門反嫉之。

  06 又出家人二種障法。何謂爲二。一者親近白衣。二者憎惡善友。

  

  

  【114】

  01 沙門複有二事墮垢濁中。何謂二事。一者常念愛欲。二者喜交結知友。

  02 出家學者複有二垢。雲何爲二。一者任取二結。二者詣知友家而從乞食。

  03 又出家人有二種垢。何謂爲二?一者、忍受煩惱;二者、貪諸檀越。

  04 佛告迦葉。有二種法爲出家垢染。雲何二法。一心多煩惱。二棄舍善友攝受惡友。我今于此而說頌曰

  若彼出家人  心多于煩惱

  棄背善良朋  親近于惡友

  佛說于此人  爲彼出家垢

  一切菩薩衆  各各宜遠離

  05 比丘複有二事。墮镬湯中。一者常念愛欲。二者喜交結知友。

  06 又出家人有二種垢。何謂爲二。一者忍受煩惱。二者求諸檀越。

  

  

  【115】

  01 沙門複有二事。墮泥犁中。何等爲二事。一者誹謗經道。二者毀戒。

  02 複次迦葉。出家學道有二雹雨。雲何爲二。一者誹謗正法。二者犯戒而食信施。

  03 又出家人有二雨雹壞諸善根。何謂爲二?一者、敗逆正法;二者、破戒受人信施。

  04 佛告迦葉。有二種法于出家人如臨崖險。雲何二種。一輕慢妙法。二信樂破戒。我今于此而說頌曰

  若彼出家人  輕慢于妙法

  信重破戒者  如登于崖險

  墜墮在須臾  此二非律儀

  一切諸佛子  彼二須遠離

  05 比丘複有二事。當墮泥犁中。一者誹謗經道。二者毀傷經戒。

  06 又出家人二種雹雨。何謂爲二。一者毀壞善根違逆正法。二者以破戒身受他信施。

  

  

  【116】

  01 沙門複有二事著。何等爲二事。自有過不肯悔。反念他人惡。

  02 出家學者複有二瘡。雲何爲二。一者觀他短。二者自覆己短

  03 又出家人有二癰瘡。何謂爲二?一者、求見他過;二者、自覆其罪。

  04 佛告迦葉。有二種法爲出家過惡。雲何二種一見他過失。二蓋覆自過。我今于此而說頌曰

  若有出家者  恒見他人過

  覆藏于自罪  此二大過失

  損惱毒如火  智者須遠離

  05 (缺)

  06 又出家人二種癰瘡。何謂爲二。一者求顯他過。二者自覆其罪。

  

  

  【117】

  01 沙門複有二事悔。何等爲二事。一者不應行強披袈裟。二者身不自持戒。持戒比

  丘反承事。

  02 複次迦葉。出家學者有二煩熱。雲何爲二。一者藏濁持袈裟。二者欲令有戒行者承順于己。

  03 又出家人有二燒法。何謂爲二?一者、垢心受著法衣;二者、受他持戒善人供養。

  04 佛告迦葉。有二種法增出家熱惱。雲何二種。一受持袈裟心懷不淨。二恃己戒德诃責非行。我今于此而說頌曰

  雖複披袈裟  心行不淨行

  設身有戒德  而用于惡言

  催伏非行者  此二須遠離

  05 比丘複有二事悔。一者強披法衣袈裟。二者身不持戒不承事持戒沙門。

  06 又出家人二種燒熱。何謂爲二。一者以垢穢心愛著法服。二者持戒人邊受其供養。

  

  

  【118】

  01 沙門複有二事病難愈。何等爲二事。一者心邪亂。二者人有作菩薩道者止斷。

  02 出家學者複有二病。雲何爲二。一者憍慢不觀其心。二者毀呰學摩诃衍者

  03 又出家人有二種病。何謂爲二?一者、懷增上慢而不伏心;二者、壞他發大乘心。

  04 佛告迦葉。有二種法醫出家人病。雲何二法。一行大乘者見心決定。二爲諸衆生不斷佛法。我今于此而說頌曰

  若有出家者  行彼大乘行

  見心恒決定  不斷于佛法

  此二出家人  佛說名無病

  05 比丘複有二事。實難愈。一者心邪亂。二者止人作菩薩道。

  06 又出家人有二種病。何謂爲二。一者懷增上慢而調伏心。二者破壞他人發大乘心。

  

  

  【119】

  01 (缺)

  02 (缺)

  03 (缺)

  04 佛告迦葉。有二種法爲出家人長病。雲何二種。一得阿波谛重罪。二不能發露忏悔。我今于此而說頌曰

  出家比丘衆  犯彼阿波谛

  不能忏滅罪  愚迷不重戒

  剎那剎那實  此惡長爲病

  05 (缺)

  06 (缺)

  

  

  【120】

  01 沙門複有二事。何等爲二事。一者都犯戒。二者于法中無所得。

  02 (缺)

  03 (缺)

  04 (缺)

  05 比丘複有二事。一者于都犯戒。二者于法中無所得。

  06 (缺)

  

  

  【121】

  01 佛語迦葉。沙門何故。正字沙門。有四事字爲沙門。何等爲四。一者形容被服像如沙門。二者外如沙門內懷偷[女*閻]。叁者求索嘩名自貢高。四者行不犯真沙門也。

  02 複次迦葉。沙門稱說沙門者。雲何沙門稱說沙門有四沙門。雲何爲四。一者色像沙門二者詐威儀沙門。叁者名譽沙門。四者真實沙門。

  03 又大迦葉?謂沙門者,有四種沙門。何謂爲四?一者、形服沙門;二者、威儀欺诳沙門;叁者、貪求名聞沙門;四者、實行沙門。

  04 佛告迦葉。此有沙門爲沙門名。迦葉白言。雲何沙門爲沙門名。迦葉。此有四種沙門。雲何四種。一行色相沙門。二密行虛诳沙門。叁求名聞稱贊沙門。四實行沙門。迦葉此是四種沙門。

  05 佛語迦葉。沙門何故。正字沙門。有四事爲沙門。一者形容被服像類沙門。二者外如沙門內懷谀谄。叁者但欲求索承事名譽自用貢高。四者行戒不犯。是爲真沙門。

  06 善男子。夫沙門者凡有四種。何謂爲四。一者形相詐現沙門。二者威儀欺诳沙門。叁者求名沙門。四者實行沙門。

  

  

  【122】

  01 何等爲形容被服如沙門者。髡頭剔須。著袈裟持缽。心不正不持戒。但欲作惡喜學外道。是爲被服如沙門。

  02 雲何色像沙門。若有沙門成就色像。剔除須發被著法服手持應器。彼身惡行口意

  惡行。不習調禦亦不守護。犯戒作惡貪不精進。是謂迦葉色像沙門。

  03 何謂形服沙門?有一沙門,形服具足,被僧伽梨,剃除須發,執持應器。而便成就不淨身業、不淨口業、不淨意業;不善護身,悭嫉、懈怠、破戒爲惡:是名形服沙門。

  04 迦葉白言。雲何名行色相沙門。迦葉。此一沙門。雖複剃除須發著佛袈裟受持缽器

  色相具足。而身不清淨。口不清淨。意不清淨。不自調伏粗惡不善。廣貪財利命不清淨。得破戒罪法。迦葉。此名行色相沙門

  05 何等爲形容被服者。除須發。被法衣。持應器。心不自政。但欲作惡。喜學邪道。是爲外被服像類沙門。

  06 何謂形相詐現沙門。有一沙門。形相具足服僧伽梨。剃除須發執持應器。而便成就不淨身業。不淨口業。不淨心業。不善護身悭嫉懈怠。破戒懷惡。是名形相詐現沙門。

  

  

  【123】

  01 何因外如沙門內懷偷[女*閻]者。安徐而行。安徐而出安徐而入。外道粗惡于山間草

  屋爲廬。內無信著我著我所。中有因苦直信者反自嫉妒。

  02 雲何詐威儀沙門。若有沙門成就禮節。遊步正智。食知止足。行四聖種。不樂衆聚道俗之會。少言少睡。然彼威儀詐不真實不期淨心。不習止息而有見想。于空便起如坑之想。諸有比丘習行空者。發怨家想。是謂迦葉詐威儀沙門。

  03 何謂威儀欺诳沙門?有一沙門具,足沙門身四威儀,行立坐臥,一心安詳;斷諸美味,修四聖種;遠離衆會,出家愦鬧之衆;言語柔軟。行如是法,皆爲欺诳,不爲善淨,而于空法有所見得;于無得法生恐畏心,如臨深想;于空論比丘生怨賊想:是名威儀欺诳沙門。

  04 迦葉白言雲何名密行虛诳沙門。迦葉。此一沙門。雖知行業亦具威儀。吃粗惡飲食。詐歡詐喜。于行住坐臥。恒構虛诳。又不親近在家出家四聖種族。詐默無言诳賺有情。心無清淨亦無調伏。亦不息念虛妄推度。住著我人之相。若遇空法而生怖畏如登崖險。若見比丘善談空者如遇冤家。迦葉。此說名爲密行虛诳沙門

  05 內谀谄者。安徐而行徐出徐入。外衣食粗惡。內欲甘美。外居山間草苗爲廬。內無信意自寬賈。若內嫉忠直。

  06 何謂威儀欺诳沙門。有一沙門。具足沙門身四威儀。行立坐臥一心安詳。斷諸美味修四聖種。遠離衆會愦鬧之所。言語柔軟。如是德行欲爲欺诳不爲寂靜。而于空法見有所得。于無所得而生怖畏如臨坑想。于說法者而生忿怒如怨賊想。是名威儀欺诳沙門。

  

  

  【124】

  01 何因爲求索嘩名者。偷[女*閻]持戒令他人稱譽。偷[女*閻]學經令他人稱譽。

  偷[女*閻]僻處令人稱譽。不自克責求度脫。但有偷[女*閻]

  02 雲何名譽沙門。若有沙門奉持禁戒。欲令他人知奉持戒。精進學問欲令他人知精進學。住止山澤中欲令他人知住山澤。少欲知足精勤獨住欲令他知。不厭至死。不求離欲。不樂盡止。不欲求道。息心梵行。不爲泥洹。是謂迦葉名譽沙門。

  03 何謂名聞沙門?有一沙門,以現因緣而行持戒,欲…

《〈普明菩薩會〉漢譯諸本對照》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