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普明菩薩會〉漢譯諸本對照▪P15

  ..續本文上一頁令人知;自力讀誦,欲令他人知爲多聞;自力獨處在于閑靜,欲令人知爲阿練若,少欲知足,行遠離行。但爲人知,不以厭離,不爲善寂,不爲得道,不爲沙門婆羅門果,不爲涅槃:是爲名聞沙門。

  04 迦葉白言。雲何名爲求名聞稱贊沙門。迦葉。此一沙門。爲求名聞稱贊詐行持戒。惑亂他人恃衒多聞要他稱贊。或居山野。或處林間。詐現少欲無貪。假行清淨之行。于其心內無其離欲。無其寂靜無其息慮。無證菩提亦不爲沙門。亦不爲婆羅門。亦不爲涅槃。而求稱贊名聞。迦葉。此名求名聞稱贊沙門

  05 從因緣多索財物。成其承名。是爲谀谄不持戒。不持戒者。但欲令人稱譽。谀谄屏處。欲令人稱譽。不自克責趣求度脫。但有谀谄之態。是爲不持戒。

  06 何謂名聞沙門。有一沙門。僞作相貌現行持戒。欲令人聞努力讀誦。欲令他知自爲多聞。獨處閑靜不余雜鬧。欲使人知住阿蘭若。少欲知足修遠離法。欲得人知我是厭離。不爲寂靜不爲得道。不爲沙門及沙門果。不爲涅槃微妙勝果。是則名爲求名沙門。

  

  

  【125】

  01 何等爲行不犯真沙門。不惜壽命損身。何況索歸遺供養者。若有比丘守空行。常

  勸樂追。及悉見諸法淨潔本無瑕穢。自作黠明不從他人持黠明。于佛法亦不著。何況常著色。亦無結者亦無脫者。本無不見泥洹。亦無死生亦無泥洹。是爲真沙門佛語迦葉。至誠沙門常當作是念。當效真沙門。莫效嘩名谀訑沙門也。

  02 雲何爲真實沙門。若有沙門不爲身命。況複貪財著于名譽。樂聽空無相無願之法。聞則歡喜修行如法。不爲涅槃而修梵行。況爲叁界不作空見。況見我人壽命依法求道。離結解脫不求外道。觀諸法性皆悉究竟清淨無穢。而自照察不由于他。如法者。不見如來況有色身。不見無欲法況有文飾。不想無爲況有衆德。不習斷法不學修法。不住生死不樂涅槃。不求解脫亦不求縛。知一切法究竟清淨不生不滅。是謂迦葉真實沙門。是故迦葉。當學真實沙門。莫習名譽沙門。

  03 複次,迦葉!何謂實行沙門?有一沙門,不貪身命,何況利養!聞諸法空無相無願,心達隨順,如所說行。不爲涅槃而修梵行,何況叁界!尚不樂起空無我見,何況我見衆生人見!離依止法,而求解脫一切煩惱;見一切諸法本來無垢,畢竟清淨,而自依止亦不依他。以正法身,尚不見佛,何況形色!以空遠離,尚不見法,何況貪著音聲言說!以無爲法,尚不見僧,何況當見有和合衆!而于諸法無所斷除,無所修行,不生生死,不著涅槃。知一切法本來寂滅,不見有縛,不求解脫:是名實行沙門。如是迦葉!汝等當習實行沙門法,莫爲名字所壞。

  04 迦葉白言。雲何名實行沙門。迦葉此一沙門。不爲身命而行外事。亦不言論名聞利養。唯行空無相無願。若聞一切法已。正意思惟涅槃實際。恒修梵行不求世報。亦不論量叁界喜樂之事。唯見性空不得事法。亦不議論我人衆生壽者及補特伽羅。見正法位離諸虛妄。于解脫道斷諸煩惱。達一切法自性清淨。內外不著。無集無散。于彼法身如來明了通達。無其見取。亦不言論色身離欲。亦不見色相。亦不見叁業造作。亦不執凡聖之衆法無所有。斷諸分別自性凝然。不得輪回不得涅槃。無縛無解無來無去。知一切法寂靜湛然。迦葉。此說名爲實行沙門。作相應行非求名聞故。我今于此而說頌曰

  

  05 何等爲真沙門。持戒行道不惜壽命。捐棄身體。不索萬物不求供養。若有比丘守空行者。常觀淨法本無瑕穢。自作慧行不從他人得。于佛法中得泥洹。是爲真沙門佛語迦葉。欲求道當于是真沙門。莫效承名沙門谄谀沙門。

  06 善男子。何謂實行沙門。有一沙門。于自身命尚不生貪。何況利養名聞等事。于空無相無取之法聞大歡喜。順達真如隨說而行。不爲涅槃而修梵行。豈樂叁界無樂之處。空尚不執何況我見衆生人見。依止于法而求解脫。夫求解脫不外馳騁。見一切法本來無垢畢竟清淨。但依自身不依于他。于佛法身尚不執著。何況色身。以空遠離而不見法。何況貪著音聲言說。以無爲法尚不見僧。何況當見有和合衆。于諸法中無所斷除無所修行。不生生死不著涅槃。知一切法本來寂滅。不見有得不求解脫。是名實行沙門。如是善男子。汝等當學實行沙門。莫著名字空無利益。

  

  

  【126】

  01 (缺)

  02 (缺)

  03 (缺)

  04   所有身口意  叁業不清淨

  貪愛不調伏  粗惡行不密

  圓頂服叁衣  執持于應器

  佛說此沙門  恒行于色相

  雖然依彼行  虛诳而不實

  詐現四威儀  示同于聖者

  遠離和合處  恒餐粗惡食

  無彼清淨行  密行于虛诳

  或彼爲求名  要他行稱贊

  詐修于戒定  示衒行頭陀

  內意不調伏  诳賺于信施

  不行離欲善  亦不息攀緣

  見說法相空  怖同登山險

  或居山野間  而無真實意

  佛說此沙門  爲求名聞故

  若彼實行者  不爲于身命

  妄求名利養  亦無求快樂

  唯修正解脫  救拔諸惡趣

  雖知深法空  不得于寂靜

  亦無非寂靜  不住于涅槃

  不得于生死  不著于聖人

  不舍于凡夫  本自無所來

  今亦無所去  一切法寂然

  佛說于此人  是名實行者

  05 (缺)

  06 (缺)

  

  

  【127】

  01 譬如貧人號名大富。但得富名無所有也。佛語迦葉。是人應得爲有是字不。迦葉言不也。佛言如是。迦葉。雖有沙門字。不行沙門法也。亦如貧人自稱大富。

  02 譬如貧人外有富名。于意雲何。彼名有實不。答曰。不也世尊。如是迦葉。有沙門名無沙門德。我說此人是爲極貧。

  03 迦葉!譬如貧窮賤人,假富貴名。于意雲何?稱此名不?」「不也,世尊!」「如是迦葉!但名沙門婆羅門,而無沙門婆羅門實功德行,亦如貧人爲名所壞。

  04 佛告迦葉。譬如貧人家無財利。自發其言告衆人曰。我家之內有大庫藏財物盈滿。迦葉。于意雲何。此貧人言是事實不。迦葉白言。不也世尊。佛言。迦葉亦複如是。彼沙門婆羅門自無戒德而複發言。我身具大德業。此言不實是事難信。我今于此而說頌曰

  譬如貧窮人  言自有庫藏

  盈滿七珍財  彼語不相應

  沙門婆羅門  虛妄亦如是

  叁業無清淨  自言具戒德

  05 譬如貧人稱名大富。但有富名內無所有。佛問迦葉。是人應有不。迦葉言不應。佛言如是。雖有沙門名者。不行沙門法。如貧人稱大富。

  06 善男子。譬如貧窮下賤之人。強爲作字名爲富貴。于意雲何。是貧賤人稱此名不。不也世尊。如是寶積。雖爲沙門而無沙門實行之德。如彼貧人空荷名字。

  

  

  【128】

  01 譬如人爲水所沒溺反渴欲死。沙門如是多諷經。高才不去情欲。于情欲中渴欲死。

  坐入泥犁禽獸薜荔中。

  02 譬如有人大水所漂渴乏而死。如是迦葉。有沙門梵志習學多法。而不能除淫怒癡渴。彼爲法水所漂結渴而死。生惡趣中亦複如是。

  03 譬如有人漂沒大水,渴乏而死。如是迦葉!有諸沙門,多讀誦經而不能止貪恚癡渴,法水漂沒,煩惱渴死,墮諸惡道。

  04 佛告迦葉。譬如有人入大水內而不專心。恣意戲水不覺溺死。迦葉。亦複如是。此沙門婆羅門多知樂法。入大法海不能製心。好行貪瞋癡。被煩惱貪引生惡趣。我今于此而說頌曰

  譬如戲水人  入于大水內

  不自用其心  被水溺其命

  沙門婆羅門  貪入大法海

  恣行貪瞋癡  沈墜于惡趣

  05 譬如有人爲水所沒漂反渴欲死。沙門雖多諷誦高才智慧。不去情欲。爲是情欲饑渴欲死。坐是入泥犁禽獸薜荔中。

  06 善男子。譬如有人漂溺海中渴乏而死。如是寶積。有諸沙門雖多讀誦種種經典。而不能止貪恚癡渴。在法水中煩惱渴死墮諸惡道。

  

  

  【129】

  01 譬如醫滿一具器藥。不能自愈其病。雖多諷經而不持戒。

  02 譬如醫師持種種藥療他人病而不自治。如是迦葉。有沙門梵志。多諷誦法而不自除淫怒癡病。亦複如是。

  03 譬如藥師,持藥囊行,而自身病不能療治。多聞之人有煩惱病,亦複如是。雖有多聞,不止煩惱,不能自利。

  04 佛告迦葉。譬如醫人修合湯藥將往四方欲療衆病。忽自得疾而不能救。迦葉。如是若彼比丘修彼多聞。欲化有情忽爾之間。自起煩惱而不能伏。我今于此而說頌曰

  譬如良醫人  修合諸湯藥

  持往于四方  治彼衆生病

  自忽有疾苦  不能自醫療

  比丘亦如是  修學于多聞

  欲行于化導  自忽煩惱生

  不能善製止  虛施于辛苦

  05 譬如賢醫師。滿一器藥。不能自愈其病。雖多諷經。不持戒。

  06 善男子。譬如醫王多畜衆藥。自身有病而不能治。多聞之人有煩惱病。亦複如是。雖有多聞不止煩惱何能自利。

  

  

  【130】

  01 譬如人病得王家藥。不自護坐死。雖多諷經而不持戒如是。

  02 譬如病人服王妙藥。不自將節而致終沒。如是迦葉。多有沙門梵志。行不如法起諸結病。終生惡趣亦複如是。

  03 譬如有人服王貴藥,不能將適,爲藥所害。多聞之人,有煩惱病,亦複如是。得好法藥,不能修善,自害慧根。

  04 佛告迦葉。譬如有人身有重病。服彼上好名藥不免命終。迦葉。如是若彼有情具煩惱病。而欲多聞修行亦不免墜墮。我今于此而說頌曰

  譬如重病人  久患而不差

  設服于良藥  終不免無常

  衆生亦如是  恒染煩惱病

  設樂修多聞  不免于墜墮

  05 (缺)

  06 善男子。譬如有人服王貴藥。不能將節爲藥所害。多聞之人有煩惱病亦複如是。得好法藥不能修行自害慧命。

  

  

  【131】

  01 譬如摩尼珠墮…

《〈普明菩薩會〉漢譯諸本對照》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