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普明菩萨会〉汉译诸本对照▪P15

  ..续本文上一页令人知;自力读诵,欲令他人知为多闻;自力独处在于闲静,欲令人知为阿练若,少欲知足,行远离行。但为人知,不以厌离,不为善寂,不为得道,不为沙门婆罗门果,不为涅槃:是为名闻沙门。

  04 迦叶白言。云何名为求名闻称赞沙门。迦叶。此一沙门。为求名闻称赞诈行持戒。惑乱他人恃衒多闻要他称赞。或居山野。或处林间。诈现少欲无贪。假行清净之行。于其心内无其离欲。无其寂静无其息虑。无证菩提亦不为沙门。亦不为婆罗门。亦不为涅槃。而求称赞名闻。迦叶。此名求名闻称赞沙门

  05 从因缘多索财物。成其承名。是为谀谄不持戒。不持戒者。但欲令人称誉。谀谄屏处。欲令人称誉。不自克责趣求度脱。但有谀谄之态。是为不持戒。

  06 何谓名闻沙门。有一沙门。伪作相貌现行持戒。欲令人闻努力读诵。欲令他知自为多闻。独处闲静不余杂闹。欲使人知住阿兰若。少欲知足修远离法。欲得人知我是厌离。不为寂静不为得道。不为沙门及沙门果。不为涅槃微妙胜果。是则名为求名沙门。

  

  

  【125】

  01 何等为行不犯真沙门。不惜寿命损身。何况索归遗供养者。若有比丘守空行。常

  劝乐追。及悉见诸法净洁本无瑕秽。自作黠明不从他人持黠明。于佛法亦不着。何况常着色。亦无结者亦无脱者。本无不见泥洹。亦无死生亦无泥洹。是为真沙门佛语迦叶。至诚沙门常当作是念。当效真沙门。莫效哗名谀訑沙门也。

  02 云何为真实沙门。若有沙门不为身命。况复贪财着于名誉。乐听空无相无愿之法。闻则欢喜修行如法。不为涅槃而修梵行。况为三界不作空见。况见我人寿命依法求道。离结解脱不求外道。观诸法性皆悉究竟清净无秽。而自照察不由于他。如法者。不见如来况有色身。不见无欲法况有文饰。不想无为况有众德。不习断法不学修法。不住生死不乐涅槃。不求解脱亦不求缚。知一切法究竟清净不生不灭。是谓迦叶真实沙门。是故迦叶。当学真实沙门。莫习名誉沙门。

  03 复次,迦叶!何谓实行沙门?有一沙门,不贪身命,何况利养!闻诸法空无相无愿,心达随顺,如所说行。不为涅槃而修梵行,何况三界!尚不乐起空无我见,何况我见众生人见!离依止法,而求解脱一切烦恼;见一切诸法本来无垢,毕竟清净,而自依止亦不依他。以正法身,尚不见佛,何况形色!以空远离,尚不见法,何况贪着音声言说!以无为法,尚不见僧,何况当见有和合众!而于诸法无所断除,无所修行,不生生死,不着涅槃。知一切法本来寂灭,不见有缚,不求解脱:是名实行沙门。如是迦叶!汝等当习实行沙门法,莫为名字所坏。

  04 迦叶白言。云何名实行沙门。迦叶此一沙门。不为身命而行外事。亦不言论名闻利养。唯行空无相无愿。若闻一切法已。正意思惟涅槃实际。恒修梵行不求世报。亦不论量三界喜乐之事。唯见性空不得事法。亦不议论我人众生寿者及补特伽罗。见正法位离诸虚妄。于解脱道断诸烦恼。达一切法自性清净。内外不着。无集无散。于彼法身如来明了通达。无其见取。亦不言论色身离欲。亦不见色相。亦不见三业造作。亦不执凡圣之众法无所有。断诸分别自性凝然。不得轮回不得涅槃。无缚无解无来无去。知一切法寂静湛然。迦叶。此说名为实行沙门。作相应行非求名闻故。我今于此而说颂曰

  

  05 何等为真沙门。持戒行道不惜寿命。捐弃身体。不索万物不求供养。若有比丘守空行者。常观净法本无瑕秽。自作慧行不从他人得。于佛法中得泥洹。是为真沙门佛语迦叶。欲求道当于是真沙门。莫效承名沙门谄谀沙门。

  06 善男子。何谓实行沙门。有一沙门。于自身命尚不生贪。何况利养名闻等事。于空无相无取之法闻大欢喜。顺达真如随说而行。不为涅槃而修梵行。岂乐三界无乐之处。空尚不执何况我见众生人见。依止于法而求解脱。夫求解脱不外驰骋。见一切法本来无垢毕竟清净。但依自身不依于他。于佛法身尚不执着。何况色身。以空远离而不见法。何况贪着音声言说。以无为法尚不见僧。何况当见有和合众。于诸法中无所断除无所修行。不生生死不着涅槃。知一切法本来寂灭。不见有得不求解脱。是名实行沙门。如是善男子。汝等当学实行沙门。莫着名字空无利益。

  

  

  【126】

  01 (缺)

  02 (缺)

  03 (缺)

  04   所有身口意  三业不清净

  贪爱不调伏  粗恶行不密

  圆顶服三衣  执持于应器

  佛说此沙门  恒行于色相

  虽然依彼行  虚诳而不实

  诈现四威仪  示同于圣者

  远离和合处  恒餐粗恶食

  无彼清净行  密行于虚诳

  或彼为求名  要他行称赞

  诈修于戒定  示衒行头陀

  内意不调伏  诳赚于信施

  不行离欲善  亦不息攀缘

  见说法相空  怖同登山险

  或居山野间  而无真实意

  佛说此沙门  为求名闻故

  若彼实行者  不为于身命

  妄求名利养  亦无求快乐

  唯修正解脱  救拔诸恶趣

  虽知深法空  不得于寂静

  亦无非寂静  不住于涅槃

  不得于生死  不着于圣人

  不舍于凡夫  本自无所来

  今亦无所去  一切法寂然

  佛说于此人  是名实行者

  05 (缺)

  06 (缺)

  

  

  【127】

  01 譬如贫人号名大富。但得富名无所有也。佛语迦叶。是人应得为有是字不。迦叶言不也。佛言如是。迦叶。虽有沙门字。不行沙门法也。亦如贫人自称大富。

  02 譬如贫人外有富名。于意云何。彼名有实不。答曰。不也世尊。如是迦叶。有沙门名无沙门德。我说此人是为极贫。

  03 迦叶!譬如贫穷贱人,假富贵名。于意云何?称此名不?」「不也,世尊!」「如是迦叶!但名沙门婆罗门,而无沙门婆罗门实功德行,亦如贫人为名所坏。

  04 佛告迦叶。譬如贫人家无财利。自发其言告众人曰。我家之内有大库藏财物盈满。迦叶。于意云何。此贫人言是事实不。迦叶白言。不也世尊。佛言。迦叶亦复如是。彼沙门婆罗门自无戒德而复发言。我身具大德业。此言不实是事难信。我今于此而说颂曰

  譬如贫穷人  言自有库藏

  盈满七珍财  彼语不相应

  沙门婆罗门  虚妄亦如是

  三业无清净  自言具戒德

  05 譬如贫人称名大富。但有富名内无所有。佛问迦叶。是人应有不。迦叶言不应。佛言如是。虽有沙门名者。不行沙门法。如贫人称大富。

  06 善男子。譬如贫穷下贱之人。强为作字名为富贵。于意云何。是贫贱人称此名不。不也世尊。如是宝积。虽为沙门而无沙门实行之德。如彼贫人空荷名字。

  

  

  【128】

  01 譬如人为水所没溺反渴欲死。沙门如是多讽经。高才不去情欲。于情欲中渴欲死。

  坐入泥犁禽兽薜荔中。

  02 譬如有人大水所漂渴乏而死。如是迦叶。有沙门梵志习学多法。而不能除淫怒痴渴。彼为法水所漂结渴而死。生恶趣中亦复如是。

  03 譬如有人漂没大水,渴乏而死。如是迦叶!有诸沙门,多读诵经而不能止贪恚痴渴,法水漂没,烦恼渴死,堕诸恶道。

  04 佛告迦叶。譬如有人入大水内而不专心。恣意戏水不觉溺死。迦叶。亦复如是。此沙门婆罗门多知乐法。入大法海不能制心。好行贪瞋痴。被烦恼贪引生恶趣。我今于此而说颂曰

  譬如戏水人  入于大水内

  不自用其心  被水溺其命

  沙门婆罗门  贪入大法海

  恣行贪瞋痴  沉坠于恶趣

  05 譬如有人为水所没漂反渴欲死。沙门虽多讽诵高才智慧。不去情欲。为是情欲饥渴欲死。坐是入泥犁禽兽薜荔中。

  06 善男子。譬如有人漂溺海中渴乏而死。如是宝积。有诸沙门虽多读诵种种经典。而不能止贪恚痴渴。在法水中烦恼渴死堕诸恶道。

  

  

  【129】

  01 譬如医满一具器药。不能自愈其病。虽多讽经而不持戒。

  02 譬如医师持种种药疗他人病而不自治。如是迦叶。有沙门梵志。多讽诵法而不自除淫怒痴病。亦复如是。

  03 譬如药师,持药囊行,而自身病不能疗治。多闻之人有烦恼病,亦复如是。虽有多闻,不止烦恼,不能自利。

  04 佛告迦叶。譬如医人修合汤药将往四方欲疗众病。忽自得疾而不能救。迦叶。如是若彼比丘修彼多闻。欲化有情忽尔之间。自起烦恼而不能伏。我今于此而说颂曰

  譬如良医人  修合诸汤药

  持往于四方  治彼众生病

  自忽有疾苦  不能自医疗

  比丘亦如是  修学于多闻

  欲行于化导  自忽烦恼生

  不能善制止  虚施于辛苦

  05 譬如贤医师。满一器药。不能自愈其病。虽多讽经。不持戒。

  06 善男子。譬如医王多畜众药。自身有病而不能治。多闻之人有烦恼病。亦复如是。虽有多闻不止烦恼何能自利。

  

  

  【130】

  01 譬如人病得王家药。不自护坐死。虽多讽经而不持戒如是。

  02 譬如病人服王妙药。不自将节而致终没。如是迦叶。多有沙门梵志。行不如法起诸结病。终生恶趣亦复如是。

  03 譬如有人服王贵药,不能将适,为药所害。多闻之人,有烦恼病,亦复如是。得好法药,不能修善,自害慧根。

  04 佛告迦叶。譬如有人身有重病。服彼上好名药不免命终。迦叶。如是若彼有情具烦恼病。而欲多闻修行亦不免坠堕。我今于此而说颂曰

  譬如重病人  久患而不差

  设服于良药  终不免无常

  众生亦如是  恒染烦恼病

  设乐修多闻  不免于坠堕

  05 (缺)

  06 善男子。譬如有人服王贵药。不能将节为药所害。多闻之人有烦恼病亦复如是。得好法药不能修行自害慧命。

  

  

  【131】

  01 譬如摩尼珠堕…

《〈普明菩萨会〉汉译诸本对照》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