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普明菩萨会〉汉译诸本对照▪P16

  ..续本文上一页于屎中。虽多讽经而不持戒。

  02 譬如摩尼珠堕不净中无所复直。如是迦叶。多有沙门梵志贪着财利。当知亦如摩尼珠堕不净中无所复直。

  03 迦叶!譬如摩尼宝珠堕不净中,不可复着。如是多闻贪着利养,便不复能利益天人。

  04 佛告迦叶。譬如摩尼宝珠堕落不净之中。其珠体触不堪使用。迦叶。如是若彼比丘虽具多闻。堕落不净利养之中。诸天人民不生敬爱。我今于此而说颂曰

  譬如摩尼宝  堕落不净中

  染污得其触  使用而不堪

  比丘亦如是  虽复具多闻

  坠堕于不净  名闻利养中

  诸天及人民  而不生爱敬

  05 譬如摩尼珠堕不净中。虽多讽经。不持戒。

  06 善男子。如摩尼珠堕不净中未即可用。多闻之人贪着利养。未能利益一切天人。

  

  

  【132】

  01 譬如死人着金傅饰。不持戒反被袈裟。像如持戒沙门。

  02 譬如死人着金花鬘。如是迦叶。人不持戒被着袈裟。亦复如是。

  03 譬如死人着金璎珞。多闻破戒比丘,被服法衣,受他供养,亦复如是。

  04 佛告迦叶。譬如有人忽尔命终。以其金冠花鬘庄严头面。迦叶。如是若彼比丘破尽戒律。而以袈裟庄严其身有何所益。我今于此而说颂曰

  譬如命终人  以其好花鬘

  及用金宝冠  严饰尸首上

  彼人无所用  比丘亦如是

  而以破戒身  被挂于袈裟

  严饰作威仪  终无于利益

  05 譬如死人着金银珍宝。身不持戒。反着袈裟像类沙门。

  06 善男子。譬如死人着金璎珞。多闻破戒而被法服受他供养。亦复如是。

  

  

  【133】

  01 譬如长者子服饰。着新衣着新傅饰。多讽经持戒好亦如是。

  02 譬如长者子净自澡浴。被白净衣着薝卜华鬘。如是迦叶。多闻持戒被着袈裟。亦复如是

  03 如长者子剪除爪甲,净自洗浴,涂赤栴檀,着新白衣,头着华鬘,中外相称。如是迦叶!多闻持戒,被服法衣,受他供养,亦复如是。

  04 佛告迦叶。譬如有人洗浴清净以其香油涂润身上及头髻指甲。身着白衣戴瞻卜花鬘

  为上族子。迦叶。如是若彼比丘多闻智慧。身被法服仪相具足为佛弟子。我今于此而说颂曰

  譬如世间人  洗浴身清净

  涂润好香油  头以华鬘饰

  身着于白衣  而称上族子

  比丘亦如是  多闻具总持

  戒德恒清净  被挂于法服

  仪相而具足  此名真佛子

  05 譬如长者子被服庄饰。着好新衣中外洁净。多讽经不持戒如是

  06 善男子。如长者子。若男若女净自洗浴剪除爪甲。以香自熏着新净衣宝饰华鬘庄严身首。如是宝积。多闻之人受持净戒。而被法服受他供养。亦复如是。

  

  

  【134】

  01 佛语迦叶。有四事。不持戒像类持戒人。何等为四。一者若有比丘禁戒所说不犯缺也。虽有是有着呼有人。二者若比丘悉知律经。着行是我所行。三者若有比丘着我是我所。四者常行等心。等心于人着怖畏于死生。是为沙门不持戒名持戒。

  02 复次迦叶。有四不持戒似如持戒。云何为四。若有比丘护持禁戒成就威仪。至微小事当畏惧之。持比丘净戒。成就威仪礼节。身口意行正令清净。而计吾我。是谓迦叶一不持戒似如持戒。复次比丘。诵律通利察住律法不断身见。是谓迦叶二不持戒似如持戒。复次比丘。行慈众生闻说诸法不起不灭。而怀恐怖。是谓迦叶三不持戒似如持戒复次比丘。行十二法净功德行。而起见我有我所。是谓迦叶四不持戒似如持戒。

  03 又大迦叶!四种破戒比丘,似善持戒。何谓为四?有一比丘,具足持戒:大小罪中心常怖畏,所闻戒法皆能履行,身业清净、口业清净、意业清净、正命清净;而是比丘说有我论,是初破戒似善持戒。复次,迦叶!有一比丘诵持戒律,随所说行;身见不灭,是名第二破戒比丘似善持戒。复次,迦叶!有一比丘具足持戒;取众生相而行慈心;闻一切法本来无生,心大惊怖,是名第三破戒比丘似善持戒。复次,迦叶!有一比丘具足修行十二头陀,见有所得,是名第四破戒比丘似善持戒。

  04 佛告迦叶。有四种破戒比丘喻持戒影像。迦叶白言。云何四种破戒。迦叶。有一比丘具足受持别解脱戒。善知禁律于微细罪深生怕怖。恒依学处说戒清净。身口意业具足无犯。食离邪命此有其过。所以者何。执自功能成戒取故。迦叶。此是第一破戒喻持戒影像复次迦叶。有一比丘善知禁律常持戒行。密用三业。彼有身见。执情不舍故。迦叶。此是第二破戒喻持戒影像复次迦叶。有一比丘恒行慈心悲愍有情。具足慈善闻一切法无生。心生惊怕。迦叶。此是第三破戒喻持戒影像复次迦叶。有一比丘行彼十二头陀大行具足无缺。而有我心住着我人之相。迦叶。此是第四破戒喻持戒影像。迦叶。此四种破戒喻持戒影像

  

  

  05 佛语迦叶。有四事像持戒人。何等四事。一者有比丘。禁戒所。语言我不犯。虽有是语。为有着自呼有善。二者若有比丘。悉知深经着行。自言是我所行。三者若比丘多着言是我所着。四者自言我常行等心。着恐畏于生死。是为沙门自称誉为持戒。

  06 善男子。有四种破戒似善持律。何谓为四。设有一人具足持戒。大小罪中心常怖畏。所闻戒法皆能履行。身口意业悉皆明白正命清洁。如是之人说有我论。是初破戒似善持律。善男子。复有一人诵持戒律。随所说行身见不灭。是二破戒似善持律。善男子。复有一人具足持戒。取众生相而行慈心。闻一切法本来无生心大惊怖。是三破戒似善持律。善男子。复有一人。具足修行十二头陀。见有罪相。是四破戒似善持律。

  

  

  【135】

  01 佛语迦叶言。禁戒无形不着三界。何因名为戒。无吾无我无人无命无意无名无种无化无教。无有作者。无所来无所去。无制无灭。无身所犯无口所犯无心所犯。无世无计无世所住。亦无有戒亦不无戒。亦无所念亦无败坏亦无坐立。是故为禁戒矣。

  02 如是迦叶。戒称戒者。谓无我亦无我所。无作不作。无事非事。亦无威仪无行不行。无名色相。亦无非相。无息不息。无取无舍。无可取者。亦无不可舍。不施设众生。亦不施设无众生。无有口行无不口行。无心不心。无倚不倚。无戒不戒。是谓迦叶无漏圣戒。而无所堕。出于三界离一切倚。

  03 复次,迦叶!善持戒者,无我无我所,无作无非作,无有所作亦无作者,无行无非

  行,无色无名,无相无非相,无灭无非灭,无取无舍,无可取无可弃;无众生无众生名,无心无心名,无世间无非世间,无依止无非依止;不以戒自高,不下他戒,亦不忆想分别此戒,是名诸圣所持戒行,无漏不系,不受三界,远离一切诸依止法。」

  04 复次迦叶。若说此戒。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命。无行亦无不行。无作亦无不作。非犯非非犯。无名无色非无名色。无相非无相。无息念非无息念。无取无舍非无取舍。非受非不受。无识无心非无识心。无世间亦无出世间。无所住亦非无住。无自持戒无他持戒。于此戒中离诸毁谤。无迷无执。迦叶。此说圣着无漏正戒。远离三界一切住处。

  05 佛语迦叶。禁戒无形。不着三界。无常无吾我无人。无命无意无名无称。无化无教作者。无所从来。无所从去。无形无灭。无身无所犯。无口无所犯。无心无所犯。无世间无计。无世事无所住。亦无戒亦无所念。亦无败坏。是名为禁戒。

  06 善男子。夫持戒者。无我无我所。无作无非作。无有作法亦无作者。无行无非

  行。无色无名无相无非相。无成无不成。无取无舍无可取无可弃。无众生无众生名。无心无心名。无世间无非世间。无依止无非依止。不以持戒而自矜高。亦不轻蔑毁破戒者。亦不忆想分别此戒。宝积。是名圣戒无流之戒。不着三有无所依戒。

  

  

  【136】

  01 尔时佛说曰。戒无瑕秽着也。戒者无奢无瞋恚。安定就泥洹。如是为持戒。不爱身亦不爱命。不乐于五道。悉晓了人于法。于佛法中是故为戒。适不在中边止也。中边不着不着不缚。

  02 于是世尊。说此颂曰

  持戒不有亦无垢  持戒无憍而不倚

  持戒不暗无所缚  持戒无尘无污秽

  究竟止息无上寂  无想不想亦无秽

  诸恸众倚一切断  是为迦叶持佛戒

  不着身口不倚命  不贪一切受生死

  以正去来住正道  是为迦叶持佛戒

  不着世间不倚世  得明无暗无所有

  无有己想无他想  断一切想得清净

  无此彼岸无中间  于此彼岸亦不着

  无缚无诈无诸漏  是为迦叶持佛戒

  03 尔时,世尊欲明了此义,而说偈言:

  清净持戒者  无垢无所有

  持戒无憍慢  亦无所依止

  持戒无愚痴  亦无有诸缚

  持戒无尘污  亦无有违失

  持戒心善软  毕竟常寂灭

  远离于一切  忆想之分别

  解脱诸动念  是净持佛戒

  不贪惜身命  不用诸有生

  修习于正行  安住正道中

  是名为佛法  真实净持戒

  持戒不染世  亦不依世法

  逮得智慧明  无暗无所有

  无我无彼想  已知见诸相

  是名为佛法  真实净持戒

  无此无彼岸  亦无有中间

  于无此彼中  亦无有所着

  无缚无诸漏  亦无有欺诳

  是名为佛法  真实净持戒

  04 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所持离垢戒  非住我人相

  无犯亦无持  无缚亦无解

  微妙甚深善  远离于疑惑

  迦叶此戒相  如来真实说

  所持无垢戒  而于彼世间

  非为自身命  普济诸群生

  同入真如际  迦叶此戒相

  如来真实说  所持离垢戒

  于彼我人中  无染亦无净

  无暗亦无明  无得亦无失

  不住于此岸  不到于彼岸

  亦非于中流  缚脱而平等

  无住如虚空  非相非非相

  迦叶此戒相  如来真实说

  …

《〈普明菩萨会〉汉译诸本对照》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