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05 (缺)
06 善男子。具四種法。菩薩摩诃薩一切善根不得生長。何等爲四。自生憍慢。勤求世間文章咒術。勤求利養貪著名聞。以欺诳心而诳于他善男子。具是四法。菩薩摩诃薩一切善根永不增長。
【6】
01 菩薩有四事。求經道及有所求索不中斷。何謂四事。但求索好經法。六波羅蜜。及菩薩毗羅經。及佛諸品。去瞋恚之心。敬事十方天下人。如奴事大夫。樂于經不爲外道自益身也。自守不說人惡及讒溺于人。所不聞經不限佛智也。隨其所喜經者各自聞得。是爲四。
02 複次迦葉。菩薩成就四法善不衰退增長善法。雲何爲四。一者樂聞善法不樂聞非法。樂六度無極菩薩箧藏。二者下意不慢衆生。叁者以法知足除去邪慢。他犯不犯不說其過。不求他人誤失之短。四者所不知法不說是非。以如來證。如來無量境界隨衆生根。佛所說法我不能達。是謂迦葉。菩薩成就四法善不衰退增長善法。
03 複次,迦葉!菩薩有四法,所生善法增長不失。何謂爲四?舍離邪法,求正經典,六波羅蜜菩薩法藏;心無憍慢,于諸衆生謙卑下下。如法得施,知量知足,離諸邪命,安住聖種。不出他人罪過虛實,不求人短。若于諸法心不通達,作如是念:佛法無量,隨衆所樂而爲演說,唯佛所知,非我所解。以佛爲證,不生違逆。迦葉!是爲菩薩四法,所生善法增長不失。
04 佛告迦葉波。有四法具足。令諸菩薩善法不滅得法增勝。迦葉白言。雲何四法。一者願聞其善不願聞惡。求行六波羅蜜及菩薩藏。二者除去我見心行平等。令一切衆生得法利歡喜。叁者遠離邪命得聖族歡喜。不說他人實不實罪。亦不見他過犯。四者若此深法自智不見。而不謗毀彼佛如來。如是而見如是而知。我不能知佛智無邊種種無礙。如來爲諸衆生演說此法。如是迦葉。具此四法。令諸菩薩善法不盡得法增勝。我今于此。重說頌曰
常願聞其善 非願聞諸惡
恒行六波羅 而求菩薩藏
斷除于我見 而行平等心
普令諸衆生 得彼法利喜
活住清淨命 複值聖種族
他罪實不實 終不而言說
設睹諸過犯 如同不見聞
此法甚深奧 少智不能知
唯佛自明了 而不生疑謗
佛智廣無邊 如來爲衆說
行此四法者 勝智法無盡
安住此法中 菩提不難得
05 (缺)
06 善男子。具有四法。菩薩摩诃薩生生世世增長善根。轉勝明淨不複退失。何謂爲四。舍離一切不淨之法。勤求一切清淨正法。夫正法者。所謂六波羅蜜菩薩法藏。于諸衆生心無憍慢。猶若家犬。如法受施而自知量。舍離一切諸邪慢等。安心知足住于聖種。不說他人罪過虛實。不求人短。若于諸法心不通達。亦于世世增長善根轉勝明淨不複退失。
【7】
01 菩薩有四事。心不委曲當遠離。何謂爲四。一者猶豫于佛法。二者自貢高瞋恚。頑佷用加于人。叁者貪嫉谀訑四者說菩薩短。是爲四。
02 複次迦葉。心有四曲菩薩當除。雲何爲四。一者猶豫疑于佛法。二者憍慢不語恚怒衆生。叁者他所得利心生悭[怡-臺+疾]。四者毀呰誹謗不稱譽菩薩。是謂迦葉。心有四曲菩薩當除
03 複次,迦葉!菩薩有四曲心,所應遠離。何謂爲四?于佛法中心生疑悔。于諸衆生憍慢瞋恨。于他利養起嫉妒心。诃罵菩薩,廣其惡名。迦葉!是爲菩薩四曲心,所應遠離。
04 佛告迦葉波。有四種法。生不正心離菩薩行。迦葉白言。雲何四法。一者疑惑佛法心不愛樂。二者我見貢高瞋恚有情。叁者他得利養貪愛憎嫉。四者于佛菩薩不生信敬。亦不稱贊而複毀謗。迦葉如是四法。生不正心離菩薩行。我今于此。重說頌曰
疑惑諸佛法 作意不愛樂
貢高我見增 瞋恚衆生故
他所得利養 貪愛起憎嫉
于佛菩薩衆 心不生信受
此四不正心 遠離菩薩行
05 (缺)
06 善男子。菩薩有四種谄曲之心。常應舍離。何謂爲四。于諸佛法心生疑悔不決了等。于諸不毀謗當作是念。唯佛作證。佛法無量爲諸衆生隨機所說甚深難解。唯佛自知非我所解。是故不生違逆之心。善男子。是名四法令衆生生憍慢心瞋恨惱等。于他利養起嫉妒心。呵罵菩薩廣其惡名。善男子。是名四種谄曲之心。菩薩摩诃薩常應舍離。
【8】
01 菩薩有四事。直行至誠。何謂爲四。一者自有過惡不覆藏。自悔欲除其罪。二者實谛亡命亡。國亡財不兩舌。叁者設有災變妄起。至罵詈數數輕易及撾捶閉著牢獄。設有是當自悔前世惡所致。四者無恨無瞋恚自信。是爲四。
02 複次迦葉。菩薩有四順相。雲何爲四。一者所犯發露而不覆藏。心無纏垢。二者真言致死終不違真。叁者所說而不相奪一切侵欺呵罵輕易撾捶縛害。一切是我宿命所作。不起恚他不生使纏。四者堅住不信他說。至信佛法亦不信之。內清淨故。是謂迦葉。菩薩有四順相
03 複次,迦葉!菩薩有四直心之相。何謂爲四?所犯衆罪,終不覆藏,向他發露,心無蓋纏。若失國界,身命財利,如是急事,終不妄語,亦不余言。一切惡事:罵詈、毀謗、撾打、系縛,種種傷害,受是苦時,但自咎責,自依業報,不瞋恨他。安住信力,若聞甚深難信佛法,自心清淨,能悉受持。迦葉!是爲菩薩有四直心之相。
04 佛告迦葉波。有四種法。令諸菩薩得柔軟相。迦葉白言。雲何四法。一者所得阿缽羅谛。得已發露終不覆藏遠離過失。二者彼須真實所言誠谛。甯可盡于王位破壞富貴。散滅財利舍于身命。終不妄語所言真實。亦不令他言說虛妄。叁者不發惡言毀謗蔑無一切衆生。乃至善與不善鬥诤相打禁系枷鎖。如是之過亦不言說。恐自成罪得業果報。四者依彼信行深信一切諸佛法教心意清淨。迦葉如是四法。令諸菩薩得柔軟相。我今于此。重說頌曰
所獲阿缽羅 恐成于過罪
不敢自覆藏 洗心而發露
用意要真實 所言須誠谛
甯盡國王位 舍命破資財
不發妄語言 棄背真實行
亦不教他人 令作虛妄事
又不行毀謗 蔑無一切衆
善與不善者 乃至鬥诤等
終不說視他 恐招自業果
心住清淨行 信樂佛菩提
此四佛宣揚 衆生宜親近
05 (缺)
06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具有四種真實之相。何等爲四。所謂于所犯罪終不覆藏。向他發露忏悔。改往心無蓋纏。若以實言應失國土身命財物。如是急事不舍實語。亦不異緣作諸余語。一切惡事罵詈誹謗撾打系縛種種傷害。受此苦時但自咎責推于往業。不瞋恨他不懷其惡。善住信力自心淨故。若于諸佛甚深之法難信難解。悉能信受讀誦受持。善男子。是名菩薩有四真實質直之相。
【9】
01 菩薩有四事難調也。何謂四事。一者學經自用不隨師法。二者所受教不用也。不慈孝于師。叁者受比丘僧所信句。妄與他人。四者不敬于成就菩薩。是爲四。
02 複次迦葉。菩薩有四惡。雲何爲四。一者多聞調譺行不如法。不順教誡。二者離于正法不敬師長。不消信施。叁者失戒定慧癡惘受施。四者見于調禦智慧菩薩。不敬。貢高而輕慢之。是謂迦葉。菩薩有四惡
03 複次,迦葉!菩薩有四敗壞之相。何謂爲四?讀誦經典而生戲論,不隨法行。不能奉順恭敬師長,令心歡悅。損他供養,自違本誓而受信施。見善菩薩,輕慢不敬。迦葉!是爲菩薩有四敗壞之相。
04 佛告迦葉波。有四種法。令諸菩薩心意剛強。迦葉白言。雲何四法。一者所聞最上勝法心不樂行。二者于法非法雖知淨染。淨法不行而行非法。叁者不親近阿阇梨及師法等。信受妄語不知食處。四者見諸菩薩具其勝德。都無恭敬我見輕慢。迦葉如是四法。令諸菩薩心意剛強。我今于此。重說頌曰
聞彼最上法 心意不樂行
淨法而不修 非法生愛樂
棄背阿阇梨 不敬于師法
受食處不知 信行于妄語
菩薩有勝德 不生于尊重
下劣我見增 剛強心輕慢
此四佛自宣 我常亦遠離
05 (缺)
06 善男子。具有四法。[怡-臺+龍]悷難調難伏之相。何謂爲四。讀誦經典翻爲戲論。雖口說法不隨順行。于諸教誨違逆不信。不能隨順恭奉供養和上阇梨諸福田等令心喜悅。損他信施恭敬供養自違本誓而受信施。見諸調禦菩薩大士。輕欺生慢而不恭敬。善男子。是名菩薩有四種法[怡-臺+龍]悷難調難伏之相。
【10】
01 菩薩有四事易調也。何謂爲四。一者所聞經法隨教不過。所聞者但聞取法不取嚴
飾。二者當恭敬于師無谀谄。叁者食知足持戒叁昧如法。四者見成就菩薩。持善心向心口身亦爾。亦欲及其功德。是爲四。
02 複次迦葉。菩薩有四智。一者未聞者聞行如法。二者依義不以文飾。叁者順教戒善語。所作皆善孝順師尊。得戒定慧而食信施。四者見于調禦智慧菩薩。興善敬心。是謂迦葉。菩薩四智
03 複次,迦葉!菩薩有四善順之相。何謂爲四?所未聞經,聞便信受,如所說行:依止于法,不依言說。隨順師教,能知意旨,易與言語,所作皆善,不失師意。不退戒定,以調順心而受供養。見善菩薩,恭敬愛樂,隨順善人,禀受德行。迦葉!是爲菩薩有四善順之相。
04 佛告迦葉波。有四種法。令于菩薩知見明了。迦葉白言。雲何四法。一者聞善樂行聞惡樂止。知法真實棄背邪僞受行正道。二者遠離毀謗純善相應。美言流布衆所愛敬。叁者親近師教知彼食處。調伏諸根戒定不間。四者自得菩提不舍衆生。行實慈愍令彼愛樂廣大真德。迦葉。如是四法。令于菩薩知見明了。我今于此。重說頌曰
聞善樂欲行 聞惡心欲止
業背邪僞因 受行八正道
毀謗恒遠離 善業得相應
流布善言音 令衆生愛重
親近于師教 知彼食來處
製伏取…
《〈普明菩薩會〉漢譯諸本對照》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