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的原則▪P2

  ..續本文上一頁能夠訓練成清淨的境界,也沒有心的造作所生的業時,業的線自然就會切斷,輪回的輪子也會停轉了。這時,就稱爲解脫或涅槃。不是有心的造作所生的業,就不會有輪回的結果;沒有心做的業,只有沒有心所做的結果,不會有輪回的業果。

  ◎無我的原則——這個觀點是佛教才有的教理,說明一切都不是我沒有我或我所,所有的一切,只不過是因緣和合而成。隨著因緣的和合,不斷地生死、演變、消滅,直到流轉的因素完盡爲止。我們一般人,大都執著于自然變化的東西,認爲有一個實體,于是,只執著于因緣和合的結果,然後將因緣和合的自然之物,據爲一己所有,因而産生了細苦和粗苦【注】。我們不只執著色身是自我,而且,還希望它符合自己的欲望;不如意的時候,就會感到痛苦上廈是因爲還不明白自然法則(因緣和合法):大自然還是大自然的緣故。但是大多數人仍然愚昧不覺知(無明),依然認爲有一個我在。如果智慧尚未光明(明),認爲自我還存在的話,則表示依然是在受苦、執著中,巴利文叫做Upadana,一切的苦就會總集在一起。

  【注】細苦——執著苦,指喜、怒、哀、樂等心裏情緒變化的苦。

  粗苦——身苦,指身體的冷、熱、病、痛等苦。

  ◎聖谛的原則——這個原則是幫助我們明了一切事實的真理,只是苦與樂而已,而我們應該知道的道理,也就是這些。愚癡會造成執著,執著會産生欲望,欲望會生起苦惱;知道苦是果,欲望是因、這就算是聖谛了,也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了解的事。以上的說明是四聖谛中的前面兩個聖谛,爲苦的道理。我們只要依著八支聖道或中道來修行,就能止息欲望,當欲望止息了,樂就會産生,苦也止盡了,就是涅槃這是第叁及第四個聖谛,屬于樂的道理。

  總而言之,第一聖谛是苦,是欲望的結果,應該認識;第二聖谛是苦之因,即欲望,應當遠離舍棄;第叁聖谛是滅苦,即減盡欲望,應該澈底實行;第四聖谛是滅苦之道路,即八支聖道,而「道」Magga,應該精進的培養,這四種聖谛,佛陀教導我們要在自己的身體裏去探究。這樣,將可找到無上的真理了!

  ◎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的原則——空,其實是一個沒有自我實體的東西,有的人將它誤當成實體來執取,這就是集苦的開始;自己爲自己造苦,一般的衆生大抵相同。而所謂的衆生,就是指擁有世間法性質的人。世間法是因爲無明、欲望,然後努力勤奮以達到自己所求的目的;出世間法剛好相反,而是想要舍棄欲望和努力想要放下一切的

  「欲」Kama,及過去一切的執取。因此,世間法只是平凡、反反複覆的生命,而出世間法則是想出離表相的生命,以達到所謂的「滅無余」(涅槃)。

   佛法的原則教導:因緣和合時必有生,有生必有演變,有演變必有滅、滅未完必再生。所以一定要等到「滅無余」,才能不再被世俗牽絆,這就是「出世間」lokuttara了。世間是苦,苦即是世間,世間除了苦之外,再也沒有別的了!因爲世間隨時都在變動,有的時候,世間會呈現出樂的樣子,但這就好像是包住勾子的魚餌,只是爲了勾住衆生留在世間。樂的另外一種比喻,也可說是魔王的花,專門引誘衆

  生沈醉在娑婆世界裏,而不覺得厭倦。

  ◎符合科學的宗教——佛教是有條有理的宗教,如果沒有條理可供證明,就不是佛教。佛陀說:「佛教的教理,在任何的時候或情況下,都能被證明,否則就不是佛教了【注】」。有人說,佛教之所以符合科學,是因爲它能夠分析、驗證一切的事物,但是這個理由還不夠充分。其實是因爲無論在任何情況下,佛教都能像科學一樣被驗證出來,且每一種科學都能夠驗證,理論非常的完整。它不只是可以分析化學的種種性質,連數學也是一個能符合佛教的科學。

   換個角度來說,通過研究實驗後的科學規則,都能和佛教的教理符合,除非將佛教的教理誤解了。所謂科學的原則,系指一切物質漸漸地組成,也慢慢地改變(Revolutoin)這也是佛教中二十四種因緣和合的原則。

  作用及反作用的原則(Action&Reaction)誰也不能改變,這又說明了佛教中所說的業的原則——一切因緣和合法的原則,不可能平白地産生結果(Cause&Effect),這個原理,正是佛教用來尋找滅苦的根源。所以,佛教的一切教理非常圓滿,時時刻刻都可驗證。佛教是一個有條有理的宗教,抱著疑心來試驗的人,到最後一定會改變原來的錯誤觀念,而自動地接受佛教。但是我們必須注意的是,不要以佛教的外皮作證明!

  【注】泰巴利藏第十叁本第六百零五頁。

  ◎國際性的宗教——現在全世界的人都崇拜科學,而佛教就是科學的宗教。因爲它的教理原則,非常的齊全,所以任何人都能夠體會到。又,佛教的教理包含了其它教派的教理,更有超出世間的法,所以佛教是最適合當世界的宗教。其實,佛教本來就具足了這個條件;因爲它是一個實實在在、有條有理的宗教,是一個和大自然與世界並存的宗教這些,都不用探尋到底是誰說的,因爲只要仔細觀察世間的種種現象就可得知。佛陀,首先找出了世間之真相與出世間之法,也就是澈底的找到一切的真理。

  所以,佛教是世界性的宗教,當之無愧,不用誰來封名,因爲它時時刻刻都有條理!

  

《佛教的原則》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生命之囚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