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衆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上文爲無盡意的請問,下文爲釋迦佛的解答。這科是佛總答,在全品說,是最重要的,或可說爲全品的綱要,或可說爲全品的中心。因爲有關觀音的深悲弘願,在這經文完全表達出來。而觀音菩薩所以得名觀音菩薩,其名號的來源,亦于此段經文表露。還有衆生稱念名號的方法及所得的利益,也都在這幾句裏面明白表達,所以這是全品的總綱或中心。于中又有叁句話最重要的,就是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皆得解脫,可說又是這文中的綱要。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這是佛對無盡意的稱呼。男子是對女人說的:具有男性的叫做男子,具有女性的叫做女子。善男子,表示這不是普通的男子,而是具有深厚善根的。男的具有深厚善根,叫做善男子,女的具有深厚善恨,叫做善女人。善根是培植來的,不是天生成的。如聽經聞法,布施持戒,都是培植善根的最大方便。能學佛的都有善根,但應更多多的培植。
“若有無量百千萬億衆生,受諸苦惱”,這是指出觀音所要救濟的對象。無量百千萬億衆生,是形容衆生的衆多。如是衆多衆生,生存在這世間,並非是享受種種快樂,而是經常受諸苦惱所逼迫的。如地獄、餓鬼、畜生界的衆生,無不有種種的苦惱。這些苦惱,詳說,是說不完的。且以人類來說,亦有各式各樣苦惱,如通常說的八苦,即爲人類所免不了的。八苦,可以分爲叁類:如生、老、病、死,爲身心界的痛苦;如愛別離、怨憎會,爲社會界的痛苦;如求不得苦,爲自然界的痛苦。“如從根本論究起來,釋尊總結七苦爲:“略說五蘊熾盛苦”。此即是說:有情的發生衆苦,問題在于有情(五蘊爲有情的蘊素)本身。有此五蘊,而五蘊又熾然如火,這所以苦海無邊”。苦痛來襲,身心煩惱,誰不願意即時解除?且不論何人,痛苦來時,口中要作不斷喊叫,內心始稍感覺舒服。現佛告訴我們:衆生受苦逼迫時,不要作無謂的呻吟,最好專心一意的,稱念觀音菩薩的聖號,所以說:
“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這是顯示觀音得名所以。觀世音之所以得名觀世音,是由聽聞衆生稱名的音聲而尋聲救苦得來。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真是所謂無苦不救,無生不度。所以衆生在受苦時,聽到觀音的聖號,若能一心一意的稱名,觀音菩薩,觀其稱名衆生的音聲,即時就去解除他的痛苦,使他獲得不受痛苦纏縛的解脫!
聞這一字,在此最爲要緊:因衆生聽聞觀音名號的音聲,觀音亦聞衆生尋聲救苦的音聲,如是互聞,才能相應相感。即衆生聞其聖號而稱揚,菩薩聞其稱名而救濟,所謂衆生聞觀音,觀音聞衆生。衆生聞觀音是有所求,觀音聞衆生是有所應,如是感應道交,衆生即得解脫!因觀音是盡虛空遍法界的,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地方,只要聽到衆生要求解苦的音聲,菩薩立即大慈大悲的,示現在你的面前,解救你的痛苦,使你得大解脫。所以聞在這裏,實在有它特別的重要性。
衆生聞觀音,觀音聞衆生,都是用耳聞,爲什麼不叫聞世音而名觀世音?衆生不能六根互用,所以只能眼見耳聞;菩薩已能六根互用,所以眼不但能見亦能聞,耳不但能聞亦能觀。觀世音之所以叫做觀世音,因能觀其音聲而尋聲救苦。或解說爲:上觀字,是菩薩的能觀智慧;下世音,是菩薩的所觀境界。菩薩以能觀的智慧,觀察有情世間一切苦惱求救的音聲,然後立刻本其弘誓的悲願,以解除你的痛苦,給予你的快樂,消免你的災難,賜給你的吉祥,無苦不拔,無難不救,所以稱爲觀世音。不唯如此,當其以能觀之智,觀于世界衆生,要求解救其苦音聲之境時,境智唯在一心,所以稱爲觀世音。
再據悲華經對觀音因地的介紹,其發心的經過是這樣的:約在無量劫前那個時候,菩薩爲凡夫,曾爲轉輪聖王的第一太子。當時有寶藏佛出現于世,第一太子對叁寶非常信敬,特地發心供養佛僧叁月。並在寶藏佛的面前,發大菩提心,立大誓願說:假使有世界中的苦惱衆生,爲求解救痛苦,稱念我的名號,而爲我的天眼所見天耳所聞,不能救脫其苦者,那我決定誓不成佛。寶藏佛見他發這樣的大願,覺得極爲難得,所以對他拔苦與樂的弘願,致其高度的贊歎,且爲取名觀世音。從悲華經的介紹,知觀世音的得名,是從因地發心來的,是寶藏佛爲之安立的。
本經解釋觀世音,是約利他說的。楞嚴解釋觀世音,是約自利說的。自利是智,利他是悲,所以觀世音名號,實含有自利利他,悲智雙運的意義在內。關于楞嚴如何解釋觀音,請閱楞嚴可知。
聞名稱念而得解脫,現舉一感應故事證明:
過去中國浙江上虞地方,有位虔奉觀音聖號的米商,家中只有夫妻二人。米商爲人良善,沒事常念觀音聖號,甚至夢中亦記得念觀音菩薩。有天晚上睡覺,菩薩特地托夢給他,說他將有大難到來,爲解救你的大難,我有四句話告訴你,你要牢牢的記住:“逢橋莫停舟,遇油即抹頭,鬥谷叁升米,蒼蠅捧筆頭”。夢中所夢的這四句,到第二天仍清楚記得,與普通做夢不同。米商感到很奇怪,不知有什麼預兆,因相信觀世音,就真牢牢記住。
過了一天,雇船到別處去做米的生意,船行沒有好久,忽遇狂風暴雨。船夫遠遠見一座大橋,則欲將船停在橋下,暫避風雨。在船剛到橋下,米商忽然想起“逢橋莫停舟”的這話,立刻就令船夫將船撐開。說來也很湊巧,該船剛剛過橋,那橋就折斷塌了下來。假定船不離橋,人就決定沒命。米商見這情形,知是菩薩搭救,于是稱念觀音聖號的一念心,就更虔誠而精進了!
後來有天晚上,他在家禮拜觀音,正在拜下還未起身時,佛堂懸挂的琉璃燈忽然跌落,潑得滿地都是油。米商想到第一句的靈驗,相信第二句一定也有其理由,所以遇到滿地是油,就老實的將油抹在自己頭上。過了一會就去睡覺,不意午夜一覺醒來,聞到房中有股血腥氣味,于是起身點燈察看,發現自己的太太已爲人殺死。雖感莫名其妙,但也沒有辦法,只好去告訴嶽父。嶽父問他有什原因,他說不出一點所以,乃去他的家中調查,發現女婿是信佛的,女兒是不信佛的,因而懷疑他們夫婦感情不好,斷定女兒爲女婿所殺,于是就告到官廳裏去。
官方認爲人命關天,就傳米商訊問,但看米商老實,不像是個殺人犯,就問其妻子被殺這晚,家中有無財物損失?米商說沒有,證明不是劫賊所殺。又問鄰裏有無冤仇?米商亦答沒有。訊案人員訊到這裏,覺得這件殺案很怪,既非仇殺,又非盜殺,事又出在深夜,不是米商自己所殺是誰?因此,辦案人員乃提筆欲判米商死刑!
正在這緊要關頭,忽有一大群蒼蠅飛來聚集在筆頭上,當法官正覺奇怪時,米商忽欣喜若狂的大聲叫道:好得很!好得很!“蒼蠅捧筆頭”,真的又應驗了!法官聽到這樣一叫,知道其中必有道理,于是就問米商爲什麼這樣歡喜?米商想想四句已有叁句應了,菩薩一定會加被我,因而就將夢中所夢的經過情形,告訴法官。法官是有學問的,想想這四句話,重要關鍵在第叁句,經過大家互相研究,了解“鬥谷叁升米”的意思是:一鬥谷有叁升米,多余的自然是糠,因而認爲凶犯,不是康七,就是七康。經過一度密查,地方果有康七其人,捕來問了幾句,康七不得不承認自己是殺人犯!
康七爲什麼要殺她?原來康七與她有染,本想殺死米商的,因在暗中摸到油頭,以爲是米商的妻子,所以就舍有油的去殺無油的,那知這麼一來,恰好是殺錯了!凶案真相既然大白,法官就判康七死刑,米商無罪釋放回家。米商經過這麼一個變故,既感菩薩的慈悲廣大,複覺人生的虛幻不實,于是發心出家而得道果!法官亦感菩薩的廣大靈感,從此深信佛法。所以稱念觀世音菩薩,是能得到救濟和解脫的!
在此或有人問:觀音是大慈大悲的,念觀音的人亦很多,但得解脫的爲什麼很少?關鍵在于念法的如何。本文說的“一心稱念”,是最重要的一著。稱念不能一心一意,不論念多少,效果都很微。古德說:“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徒然”。念彌陀如此,念觀音亦然。我們不要以爲一天到晚在念觀音,也不要以爲很多人在念觀音;如果口念而心散亂,心口不能相應,念了難得解脫!所謂一心稱名,就是專心一意的念,集中全副精神在觀音的聖號上,不容有任何其他雜念夾雜在裏面,一句頂一句的淨念相繼,忘掉外面所有的一切,使能念的我與所念的觀音融而爲一,方可說爲一心稱名。這樣一心稱名,念得時間久了,自能得到利益,自然獲得解脫!
衆生在生死中沈淪,受諸衆苦逼迫,總是不得自由自在。若欲免除輪回,不受諸苦所迫,還我身心自由,在這末法時代,最殊勝的方便,無過一心稱念觀音聖號,相信菩薩大慈大悲,會尋聲來救苦而使我們獲得解脫的!
戊二 別示持名感應
己一 救火難
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
上文佛爲無盡意總答,此下再來說明種種利益。如本品說,觀音利益衆生,大體有兩方面:一叫“冥益”,即在冥冥中給予衆生利益;一叫“顯益”,即明顯的給予衆生利益。在兩大利益中,現在先說冥益。于中又分叁段:一、救七難,二、解叁毒,叁、應二求。七難是:火難、水難、黑風難、刀杖難、羅刹難、伽械難、怨賊難等。世間的災難本來很多,但最重要的是上列七難。七難中第一是火難,就是從大火所産生的災難。遇到這樣的災難,假定能念觀音的聖號,就能獲得解脫!
在這世間,不論走到什麼地方,不論是在什麼時候,我們都可能會遇到一場大火災。小而可使我們傾家蕩産,大而可使我們喪身失命,所以無論何人,都怕遇到火災。怕火是一回事,火來又是一回事,且火縱非所願,每由偶不小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假定遇到這大火災時,應當怎辦?從世俗說,應盡最大…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