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人事,設法予以撲滅。另應鎮靜自己內心,不要過分害怕恐懼,因唯有內心鎮靜,才不致受大損失。若心不鎮靜而驚慌失措,那所受的損失就更重大。所以遇到大火災時,最要就是鎮靜不驚。如果心慌意亂,不但無濟于事,而且是有害的,切記予以避免!
在佛教說,還有一個最好辦法,就是一心稱念觀音聖號,所以說:“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于中“持”字最爲重要,如前文說的一心。普通講持,如手中拿著東西,牢牢抓住不放,叫做執持。現在把它運用在念誦觀音名號上,名爲執持名號。一般所執持不放的,大都是貴重東西,但世間最寶貴的,莫過于佛菩薩,所以稱念佛菩薩的名號,要牢牢的執持。怎樣方算執持?即前念後念相續不斷的蓦直念去,是爲執持。如這樣執持,內心定很虔誠。內心虔誠,就得菩薩感應。縱然不慎入于大火,大火亦不可能會燒到你。爲什麼火不能燒?是因觀音菩薩的威德神通之力,在冥冥中加被你的關系。所以說:“由是菩薩威神力故”。
這,可從事實與道理兩方面說明:事實方面所講的,如爲佛教徒,當然是信的;如非佛教徒,可能會不信。不論信與不信,觀音菩薩的靈感,的確是有的。
在我國滿清時,有一做運糧官的人,名蔡恩襄。他住的地方,與民房相鄰,四圍沒有一點間隔。一次鄰人忽然失火,其他人家都在搶救東西,獨有這位糧官,端坐家裏不動,有人勸他亦不出去,好像要與屋共存亡。可是說來也怪,火從這家燒到那家,左右鄰舍都被火燒,獨有他家沒有燒掉!事後有人問他,爲什麼會如此?他的回答是:當大火燃燒時,我一心一意的念大悲咒,再沒有其他的念頭。我家,不但我是念大悲咒的,幾代以來都是念大悲咒的。而且每代都有不可思議的靈驗,得脫種種不同的災難!我個人念大悲咒,已有一二十年,每遇什麼急難,都能化險爲夷!今天這情形,過去已經驗過,亦由念大悲咒而免火災的!因爲我有這樣的信念,相信菩薩定會在冥冥中加被。所以大家應信任菩薩,多念觀音菩薩的聖號!
其次,在中國姚秦時代,有位法智法師,一向專心稱念觀音聖號。一次,因事到別地方去,所經的路途,要通過蘆葦,正在這時,有人來燒亂草,火從四面燒來,把法智法師包圍在火網中,無論怎樣,沒法逃出火海。于是靜心一想,我是信奉觀音的,現將生命交于觀音。乃端坐在蘆葦中間,一心一意的念觀音聖號,念了沒有好久,大火漸漸迫身,竟被熏昏過去,以爲生命從此結束!可是等到大火熄滅,一陣涼風吹來,乃又漸漸蘇醒,看看周圍,所有荒草都被燒光,唯有自己身邊,一尺左右的草,沒有被火燒到,因而未被燒死!
根據這些事實來看,證知念觀音聖號,是可免除火難的。諸位切匆以爲念了沒有靈感,問題在于是否一心稱名。
再從道理上說:設入大火的火,不要看成是有形有相的火,而應視爲無形無相的火,亦即通常講的嗔恚之火。不是外面的火,是內心中的火。內心的嗔火,亦有燒的功用,如說:“嗔恚之火能燒功德之林”,這是最極可畏的!妙慧童女經說:“嗔壞善根勿增長”!普通人只知外面的火厲害,能燒掉房屋樹木,從未想到內心的嗔火,更有勝于外面的大火。外火只能燒壞身外之物,最多不過是燒壞身體,對所修積的功德善根,無論如何是燒不掉的;能燒掉善根功德的,唯有自己內心中的嗔火。所以,外火固然要防,內火更加要防。怎樣防範內火?即當內心正要發火時,忽然想起觀音大士,虔念觀音聖號,那就等于潑了一盆冷水透入心中,撲滅嗔火,自然不會燒壞善根及功德林。“設入大火,火不能燒”,如果改說“設入嗔恚之火,火不能燒”,豈不很合道理?不信佛法者豈不也就相信?所以,佛法是最合情合理的,不是講故事說大話的。
嗔火能燒一切,嗔恚對人不利,很多經中都有說到。現引遺教經說:“嗔恚之害,則破諸善法,壞好名聞,今世後世人不喜見,當知嗔心甚于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真的,人如常發脾氣,其他方面縱然很好,人家亦不喜歡見他。如常聽人說:某人辦事力強,對人亦肯幫忙,能講善說,能書會寫,就是脾氣大點。若有人欲去見他,別人就說我不去見他,因他脾氣太大,所以嗔火是最厲害的!其實,有時脾氣不應發的,但因控製不住自己,不期然的大發脾氣!這時,假定能想起觀世音菩薩,嗔恚立刻會化爲烏有!
過去有個俗人,向位出家法師,提出一個問題:“法師!我向來有一種病,什麼人都醫不好,不知法師能不能爲我醫治”?“你有什麼病”?法師問。“真實說來,我生理上是沒有什麼病的,只常常的愛發脾氣,脾氣來時,如雷霆般,別人見了都怕,我本不想發脾氣的,可是事情到時,自然就發作出來,如天生一樣,要來就來,真沒辦法”,俗人這樣告訴法師。“奇怪!很多病都聽說過,就沒聽過像你這樣的病”,法師又對他說。“你這和尚真沒道理,發脾氣都不懂”?法師說:“不是不懂,你說脾氣天生成的,不妨請你拿來給我看看”!俗人聽到這話,不禁呆住,並且想道:“病拿來給我看看,可是內心雖有這病,但怎能拿來給他看呢”?想來想去,總沒辦法拿出來,所以就對法師說:“你要我拿病給你看,這怎麼做得到”?因此,法師說:“病既沒法拿出來給人看,你說天生成的,自然靠不住了”!“對!如是天生成的,應可拿給人看,因不是天生成的,所以自己應多注意”!他了解到沒有天生成的脾氣,唯有從修養中控製住自己感情,不讓脾氣濫發,脾氣自然不來!由此,該俗人的脾氣病,也就不藥而愈。真的,爲人在世,無論什麼事情臨頭,只要肯得退一步想,天大脾氣也不會發作。脾氣之來,不是別的什麼原因,大都由于感情的不能控製,果能善爲控製感情,一定不會亂發脾氣!
控製嗔火使不燃燒,念觀音聖號是一最好辦法。另外控製發脾氣的方法是:脾氣大都因人而發,如有人來觸怒、批評、譏諷、漫罵等,最易使人發脾氣。這時,你能用下面說的辦法,脾氣就不致發生:首先觀察說這話的是怎樣的人,即是君子還是小人?若是極爲規矩的君子,自己就得反省!君子是不隨便批評人的,現在來批評我,一定是我有很多缺點。否則,君子絕對不會來批評我的。我應該接受他的批評,改正我的缺點,怎麼還能對他發脾氣?在正人君子前發脾氣,那是多麼難爲情的事!若是小人的批評,小人說話何必計較?如與小人計較,自己豈不也成小人?甚至不如小人!這樣一想,即使要發脾氣,也就發不出來!總之,觀察對方,不論君子小人,都不應發脾氣!
己二 救水難
若爲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
這是七難中的第二水難。大水,確實亦是一個不得了的大災難。如民國四十八年臺灣發生的“八七”大水災,四十九年臺灣發生的“八一”大水災,都是空前慘重的災難!諸位在報紙上所看到的報導,只知災難很重,究竟重到怎樣程度,恐難想像得到。四十八年“八七”大水災發生,我正在臺中,大水來時,一幢幢的房屋被水沖去,一棵棵的樹木被水沖倒,大好禾田立刻被水沖得變爲亂石荒山,鐵路被沖斷了,鐵橋被沖跑了,牲畜隨流而滾,人被水溺而死!所以大水災來時,能使人傾家蕩産,會使人喪身失命,沒有人不怕水災的。可是天然水災,有時無法防治,因而遇大水災,除盡人事沒法避免!佛法認爲最好虔念觀音,所以經說:“若爲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一個人爲大水所漂蕩時,生命是很危險的。在這緊要關頭,果能一心稱念菩薩聖號,馬上就會從很深的地方,回到很淺的地方,得到生命的脫險!所以爲大水所漂時,最要緊的是不要忘記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
先從事相舉例說明得免水難。據法華感通說:中國唐朝時,有位岑景仁君,自幼就念普門品。一次,因事乘船去蘇州,航行沒有多久,該船忽然翻了,人都落在水中。岑景仁在水裏,聽到有人在說:平時念普門品的,現在定得免水難!像這樣的聲音,一共聽到叁次,然後自己浮到水面上來,漂到了岸邊,真脫離了水難。像這類事,在中國發生很多,我們不可不信!水災,隨時隨地都可發生,我們在心理上應有這樣的准備,更應有這樣的信念,就是萬一遇到水災,千萬記得觀世音菩薩聖號。
次從道理講:大水亦不是外面波浪滔天的大水,而是指的我人內心的愛欲之水。人類衆生,很多沈溺在愛欲水中,喪身失命!佛法說:“愛河千尺浪,苦海萬重波”,可知愛欲水的力大。試看現在多少男女青年,違背父母及有關系的人,在愛河的漩渦裏打滾,不達目的不止,甚至雙雙自殺!所以大水,應知是貪愛之水。衆生如沈溺在愛欲水中,挽救的辦法,佛告訴我們,唯有提起正念一心稱念觀音聖號,以求啓發智慧,然後用智慧火,銷溶愛欲之水,就可挽救不必要的犧牲!所以修學佛法的人,應常常念觀世音菩薩,這對我們絕對是有益的。
愛欲,在佛法中,認爲是生死的根本。衆生所以不能脫出生死的掌握,病根就在愛欲。四十二章經說:“人懷愛欲,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擾之,衆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舍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世人被愛欲之所迷惑,所以一生不能見到真理,沒有辦法解脫生死!如一盆清淨水,本是可照面的,因被人用手擾動,起了很多微波,所以不論誰走到水前,都不能見到自己容貌。人們一念心,被愛欲所迷,終日妄想紛飛,怎能見到真理?因爲如此,不但出家的沙門,就是每個學佛者,都應割舍愛欲,截斷愛欲之流,本心恢複清淨,就見真理而得解脫了!
己叁 救羅刹難
若有百千萬憶衆生,爲求金銀、琉璃、砗磲、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寶,入于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刹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刹之難。
這是七難中的第叁羅刹鬼難。風災,在…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