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經典中稱爲黑風。黑風究是怎樣一種風,不大知道。要知風災的嚴重,住在臺灣寶島的人,對這都有相當的體驗。臺灣每年到了臺風季,臺風所發生的威力,真是有點駭人聽聞!每年因臺風所受的損失,也是很重大的。這是天災,在科學昌明的今日,還沒有發明消滅臺風的辦法,只有提高警覺,設法預防,以期減少損害而已,所以這是大災難!
“若有百千萬億衆生”,這是形容衆生的衆多。如是這麼多的衆生,“爲求金銀、琉璃、砗磲、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寶,入于大海”。此中所說就是七寶:金是黃金,銀是白銀,琉璃是青色寶,砗磲是白色寶,瑪瑙是紅色寶,珊瑚寶形同樹枝,琥珀是千年松所變成的,真珠是一顆一顆的寶珠。七寶,大都産生海裏,所以求寶的人,往往成群結隊的,到大海中去采寶。入海求寶,定要坐船,這些求寶的百千萬億衆生,乘船入于大海,航行沒有好久,“假使”遇到“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刹鬼國”。羅刹鬼,相傳是吃人的鬼,住在海邊的島嶼,專門等人來吃。其形狀是:“口如血盆,眼如銅鈴,手如鐵叉,青面撩牙”,看來是很令人可怕的。由于他的行動迅速,所以又稱爲捷疾鬼。
求寶的人,不幸遇到黑風,到達羅刹鬼國,不用說,生命是很危險的。正在這時,“其中若有”多人“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刹之難”。有人說:一人念觀音,一人脫難,這是可信的。一人念觀音,百千萬億衆生脫難,不能令人無疑!其實,這沒有什麼可疑的,一個人于怖畏急難中,只要聽到一個人在念,其他的人,口頭雖沒有念,內心已有菩薩的印象,甚至心中已默默的在念,所以無形中同得脫難的利益!現吾人出門,不論乘什麼交通工具,如能一心念觀世音,使同行的人聽了,留下菩薩的印象,逐漸激發他發心學佛,這也是一大功德!
稱念觀音而免羅刹鬼難,現在來說一故事:過去有個采寶商主,率領五百商人,到大海去采寶,真被黑風將船吹墮羅刹鬼國,其中四百九十九人,都是信仰觀音的,現見大難臨頭,沒有別法好想,只有一心稱念觀音菩薩。那知他們這樣一念,羅刹鬼們要想抓人來吃,始終不見一個人影。那不信觀音的,不特口頭不念,且以爲大難來時,念觀音有什麼用?正在他動這念頭時,竟被羅刹鬼見到,一把將他抓去,這才想到念觀音的重要,急急高聲稱念觀音。羅刹鬼聽他念觀音,將手一松,又不見其人,大家乃得同脫羅刹鬼難!所以在事相上,遇到什麼危難,稱念觀音聖號,的確有不可思議的妙用!
大海,是佛法大海;七寶,是佛法所說的七聖財;黑風,是指無明;羅刹鬼,是指殺心;船舫,指有情的生命體。意謂一個深入佛法大海的人,欲求修積七聖財,忽然遇到無明狂風,動起殺的念頭,于是就使生命解體。這,中國向來有則故事:過去有個宰相,到一寺內參觀,寺內有一僧人,很精勤的修道,每天都念普門品。宰相參觀一會,立在僧人後面聽其誦經,當他誦到“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刹鬼國”時,宰相忽問僧道:“你剛才念的這兩句經是什麼意思?請解釋給我聽”。僧人明知他是宰相,故意回答他說:“你這人真沒道理,出家人在念經,念得正要入定時,怎可提出問題來擾亂我?要問應等我念完經再問”!宰相看僧人這樣不客氣的對他,心裏非常氣惱,立刻著令隨從,將僧人捉到衙門去,要處以死刑!僧人這時哈哈大笑說:“我真被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刹鬼國去了”!宰相聽僧人這麼說,覺得很奇怪,乃進問爲什麼這樣笑說?僧人回答說:“你放不下,無明風動,就是黑風,你動殺心,就是羅刹鬼,所以我說遇到黑風,飄墮羅刹鬼國”。宰相聽到這個解釋,不但了解經中的意思,亦了解僧人的用意;不但不殺僧人,反對之很尊敬,親送僧人回寺!這位僧人,可謂是最善說法者。假定當時對他作任何解釋,了不了解是個問題,信不信受亦是問題。這樣爲之現身說法,不但了解得真,亦複信仰得切!
戊叁 結答得名因緣
以是因緣,名觀世音。
無盡意問觀世音得名的因緣,經上種種解說,“以是”種種“因緣”,所以得“名”爲“觀世音”。明白了菩薩的得名因緣,就不會對菩薩有所疑。疑去信生,對菩薩聖號的稱念,自然就更懇切和真誠了。
丁二 廣顯稱名感應
戊一 能脫四難
己一 別明脫難
庚一 能脫戮難
若複有人,臨當被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彼所執刀杖,尋段段壞,而得解脫。
在七難中,這是第四刀杖難。刀爲刀刃,能宰割生命體;杖爲棍棒之類,輕則可損傷身體,重則可傷害生命。所以人們不論走到何處,見到有人在舞刀耍杖,總離得遠遠的,怕碰到刀杖而害及生命。如犯了國法,需受國法製裁,若處以極刑,古代所謂殺頭之罪,就要動刀。若犯法較輕,或打板子,或受夾棍,都稱爲仗。受到刀杖之刑,就等于遇到災難,所以要設法避免,沒有不怕刀杖的。假定遇到這種情形,應當怎辦?經說:
“若複有人”,或因無故的被害,或因犯法的受刑,或因遇強盜而被打,總之,正在他“臨當被害”時,如能一心一意的“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者”,則“彼”欲殺害你的人,手中“所執”的“刀杖,尋段段壞”,“而”使你“得”到“解脫”!尋是很快或立刻的意思。刀杖都是凶器,如真加之于身,其生命一定要受傷害的。現由念觀音聖號的關系,其刀杖立刻就一段段的損壞,失掉傷害的作用,再也不會傷害到生命,所以當下即得解脫!
人們得遇刀杖之難,都是一種惡業因緣,或現生所造的,或過去造成的。依通常說,有了這種惡業,本是在劫難逃,業力躲避不了。現因稱念觀音聖號的善業因緣力量,勝過所造的惡業因緣力量,所以能對消所有的惡業。惡業對消了,縱以刀杖加害亦加害不到,因此而得解脫!
刀杖,可從有形的刀杖與無形的刀杖來說:
以有形刀杖說:中國佛教史上,有一個故事:在我國唐朝時,有位智覺禅師,沒有出家前,做過太守官。當其做太守時,轄區遇到一次空前未有的大饑荒,百姓餓得不但沒有飯吃,甚至連草根都吃不到,真是苦到極點!可是政府的谷倉中,存有很多的糧食。國家存糧,本爲救饑荒用的,但要動用,得先請示皇上,太守恐怕奏請需時,等到聖旨下來,百姓恐已餓死。于是動起悲心,先發谷米救濟,後再奏報皇上,用心當然是好的。但未得皇上許可,總是犯國法的,于是皇上除去他的官職,並解往國都予以殺頭處罰!但這太守是位清官,素有令譽,國王知其爲人,所以到臨刑時,特別關照行刑的人,注意太守的言行態度。做官自然知道這樣做是犯法的,可是爲了急救饑餓中的老百姓,明知故犯,早將生死置之度外。所以臨受刑時,不特沒有痛苦表情,且很歡喜的說:“將此一命,供養衆生”!拿刀的人聽他這樣說,覺得很奇怪,就不殺他,去報國王。國王得報,立刻叫他回到王前,問他爲什麼這樣做?他很幹脆的回答說:“沒有別的什麼因緣,只是不忍見百姓受饑餓之苦,出于一念同情心而已”!國王知他爲善,赦免他的犯罪。太守經過這次事故,覺得人生沒有意義,于是發心出家,法名叫做智覺。由此可知:一個人臨當被害,只要生起一念善心或慈悲心,其心與菩薩心相應,就可得菩薩救濟,而免刀杖之難。
再說一個因念觀音而得免難的故事:過去中國有一地方人家,夫婦感情很好,妻子除將家庭照應得有條有理,就是專門念觀音聖號。其夫對妻子亦很好,到外做生意,每與朋友談到妻子,總是贊不絕口,說妻子如何賢淑,如何貞節,如何具有婦道。有個朋友想開他的玩笑,特借故到他家去,其妻見是丈夫朋友來訪,對他很禮貌的歡迎與招待。古時女人穿的服裝,袖子很大,手一舉動,袖子向上,臂膀就露了出來。其妻臂上有一顆痣,被這友人偷偷見到。其友後來見到她的丈夫,對他開玩笑的說:“平時你說你的妻子怎樣賢良而守婦道,可是你妻手臂某處有顆暗痣,我已清楚知道,則你妻所守婦道如何?由此可知”。其夫聽了那還得了,心想我這樣的信任你,你原來是這樣的女子,真是豈有此理!于是氣憤憤的,半夜持刀回來,喚妻開門,當門開時,不問情由,見到妻子就是一刀,殺了就跑,免爲官捉。
在逃跑的期間,想到妻子貞良,不會有這行爲,知是受人所愚弄,內心深爲懊悔!過了很多天,不聽有捉殺人犯的消息,就偷偷的回家去看,到家見自己太太,正在念觀音聖號,感到奇怪,于是就問:“在前幾天晚上,有沒有人到家來敲門”?妻回答說:“最近從沒有人來敲門,每晚我都在佛堂念觀音聖號,怎會去開門”?丈夫聽了深以爲怪,乃將經過情形詳告妻子。夫婦同認是觀音的感應,特將所供的觀音請出來看,果見觀音像的頸項上,有個明顯的刀痕,乃證實觀音來開門救難的。從此,夫婦更加虔誠的稱念觀音菩薩。
以無形刀杖說:所謂刀杖,是指每人內心所蘊藏的嫉妒障礙以及怨恨惱亂的心理。嫉妒心,確是一把極爲厲害的刀。如見別人有什麼勝過自己,或錢財多,或地位高,或名聲大,自己自然的生起嫉妒,且如刀劍在割自己身體一樣的難受,所以說嫉妒如刀。忿惱,是從嗔恨心中産生出來,有了忿惱在內心中燃燒,一遇不如意事,沒有辦法對付,只好在自己心中忿惱,亦如一把利劍在身上那樣的難受,所以說忿惱如刀。有了這種心理,如能虔念觀音,忿惱嫉妒,立刻就將煙消雲散。同時更要想到:衆生與我有密切的關系,我爲什麼要對他嫉妒忿惱?這樣一想,心胸開朗,就得解脫。
法華經中有位常不輕菩薩,很可做爲我們榜樣。常不輕行菩薩道時,不論見到什麼人就拜,並且說:“我不敢輕于汝等,汝等皆當作佛”。衆生聽了,不但不信,且很討厭,然菩薩仍這樣說。于是人們就不客氣的以瓦礫石塊回敬菩薩,菩薩跑得遠遠的,仍那樣歡喜的說:“我不敢輕于汝等,汝等皆當作佛”。這是對每個人的人格尊重,不是說…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