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靈感錄 李圓淨居士原著
演培法師白話講述
第一篇 拔病苦
第二篇 救厄難
第叁篇 興福慧
第四篇 度生死
第五篇 廣勸懲
第六篇 普示現
第一篇 拔病苦
★晉朝有個和尚,名叫竺法義,住在興甯中始甯山上,很精細的研究所有的佛經,從他學習的學生經常有一百多人,當鹹安二年的時候,他感覺生起心氣病來,病得很久,所以他就一心一意的虔誠歸依觀世音菩薩,忽然有一天夢見一個人破開他的肚皮,把他的腸胃都拿了出來,並且洗刮他的五髒六腑,看見有結成一塊塊肮髒的東西很多,都把他洗得幹幹淨淨了,再放進去,還原縫好,對義說,你的病已經除掉了,當他一覺醒來,果然病都好了。宋朝尚書令官員傅亮編撰這件事的奇迹,常常說,他的父親在世時,和義一起遊山玩水,義也常常說這件奇事,聽到的人沒有一個不肅然起敬的。(太平廣記)
★元魏時(即北魏孝文帝亦稱元魏)名道泰,住在常山的衡唐精舍,曾經夢見有個人告訴他說,你的性命將于四十二歲的時候,當壽終正寢,到了那個時候,果然生起很嚴重的病來,他自己憂慮必定會死,將他所有的衣食資産多爲布施,有位朋友對他說,我聽見供養六十二億菩薩,和念一聲觀世音的人,得福恩是一樣的,泰感動醒悟,所以他虔誠歸依誦念觀世音菩薩,不分日裏夜裏都不懈怠一下,精誠勤奮四天四夜,在他所坐的帳子下面,忽然發現一道白光從門外穿了進來,只看見觀世音菩薩的金色雙腳,照著全屋通通光亮,泰馬上扯開帳子出來叩頭頂禮,一會兒光就滅了。他又悲傷又喜懼,周身流汗,便覺得身體輕松,所生的病也就都全好了。(高僧傳二集)
★河西叁沮渠蒙遜,歸依了正法後,生起病來,伊波勒菩薩告訴觀世音菩薩對于這個地方有緣份,教他誦讀普門品,病就好了,從此這普門品特別東行于河西了,名爲觀世音經。(法華傳記)
★劉宋時(指南北朝時劉裕所建之宋朝)有位邵信,吳興地方的人,深信佛法,得了傷寒病,沒有人敢去看他,他就悲痛哭泣口不住念觀世音菩薩,忽然遇見一個和尚,說是杯渡弟子,從他的衣帶頭裏取出一包散藥給他服,病就好了。(高僧傳初集)
★劉宋時有個尼姑名叫玄藻,俗姓路,吳郡人,路安荀的女兒,藻十幾歲的時候,身染重病,服了很多良藥,不但沒有減輕,返而日日加重,當時有個太玄臺寺和尚釋法濟告訴安荀說,你的女兒這種病,恐怕是業障,不是醫藥所能消除,佛經上說,設若有人到了危難痛苦的時候,能夠歸依叁寶忏悔求佛保佑許願的人,都能獲得拯救。你若能給你的女兒洗澡清淨,專心一意的傾向誠懇籲請,必定能夠得到痊愈,安荀當以爲然,就在家裏,供設觀世音像,爲他的女兒洗澡清潔身體,齋戒淨心,扶著病叩頭,專念觀世音菩薩,七日七夜不斷的念,念到第七日初夜裏,忽然看見有一個金像高一尺多,叁摩女兒身,從頭至腳,即覺得久治不愈的大病消除,他的女兒既然獲得靈驗感應,後來就請求出了家,精進勤奮毫不懈怠,誦念法華經,吃長齋叁十七年,常常切望心想,願意將來升到兜率天上去,到了元嘉十六年的時候,她離開京都去造經,從來就不知所終了。(比丘尼傳)
★劉宋時長幹寺昙穎和尚會稽人,少年即出家,謹慎修持,戒行,誦讀佛經十余萬字,在寺內行善常給人方便,宣揚佛法,攝化無量,穎常常身生癬病,久治不愈,在禅房裏經常供一觀世音像,早晚頂禮叩拜,懇求保佑瘡疾痊愈。一日忽然看見一條蛇,沿著牆壁爬上屋頂,不一會兒有個老鼠從屋頂墜到地下,滿身都是蛇的涎液,其形狀好像死了,穎心裏希望它再活,即刻取竹片刮除涎液,忽然想起曾經聽到別人說過,蛇所吞了老鼠身上的涎液,能夠治療瘡疾,當即將刮下來的涎液敷到自己的瘡上,把所有的瘡敷遍了,老鼠也即刻複活了,馬上很快的逃去,一夜功夫,他
的瘡疾就都痊愈了,方才覺悟到蛇和老鼠,都是他祈禱得來的,于是宣傳到遠近各處,名聲震動了王公大人,活到八十一歲,就死在這寺裏。(高僧傳初集)
★齊國建安王生瘡,念觀世音菩薩名號,至誠不停的念,有一天晚上夢見大士(觀世音亦稱大士)親手爲他敷藥,到了第二天一早瘡就痊愈了。見到聽到的人,無不驚異的相傳爲奇事,一時發信心的人不少。(感應傳)
★梁朝時代有個和尚名叫法橋,是中山地方的人,少年的時候就出了家,喜歡誦念經典,苦于發出來的聲音不夠清楚暢快!于是乎他就絕食(不吃飯),忏悔自己的罪過,經過了七天七夜,一心一意皈依觀世音菩薩,虔敬的,誠懇的不懈怠一下,刻苦的祈禱菩薩現時報應!同學們苦苦的勸告他不要絕食他卻發誓不改變他原來的意思志向,到了第七天,覺得喉嚨裏面裂開了,即刻拿水來洗漱著說:“我有感應了!”于是作“叁契經”,就是叁段誦念經典的聲音,相隔數裏遠近地方的人聽得很清楚,都來看他誦經,非常驚奇歎償,後來每每誦經數十萬字,無論日裏夜裏誦念不停,他的聲音悲憤婉轉通于神明,活到九十歲,他的聲音還沒有改變一點。(高僧傳初集)
★隋朝時代有個和尚名叫滿,安定地方的人,當他起初在俗家的時候,因爲染上了時症,雙腳不能伸縮,常常念觀世音菩薩。有一天忽然看見一個和尚,拿著很潔淨的瓶子在他面前站著,滿就問:“師傅從那裏來呀?”和尚答道:“因爲你常常懇求,所以我才來,你前生捕殺過生物的性命,遺留下來的禍殃以致于此呵!你將眼睛閉著,我當爲你治療。”滿照他的吩咐,請求醫治,但覺得膝蓋上好像拔去了幾個寸把長的釘子,腳就好了,當他睜開眼睛起來道謝,不知和尚的去向,因此滿更精進誠懇信奉觀世音菩薩,發誓不娶妻室,後來忽然自通禅觀,安坐不動,經過了七天。在開皇初元年間出了家,住在救度寺裏。(高僧傳二集)
★有位姓史名叫隽的,他的天才學識都是超群,惟不信佛法,時常對人說,佛法不足以事奉,後來雙腳生病寸步難行,睡在床上不
能下來,請醫求神,均感無效,他的朋友龍文對他說:“觀音大士尋著懇求祈禱的聲音,他就會來救濟苦難,只要你能誠心誠意必能感動,他沒有不靈驗感應,何不建造大士的像供奉”。隽以病勢急迫,照他朋友的話鑄造觀世音菩薩像,當像造成,果然在夢裏見到觀音,他馬上向觀音大士忏悔他的罪過,信奉佛法,他的腳病不用藥醫,自然而然的就痊愈了。(宣驗記)
★唐朝有個和尚名叫神智,婺州義烏地方的人,每天只吃一頓飯,(很多和尚修持每天只吃一頓飯,所謂過午不食以示大悲)他經常以茶杯裝淨水,念大悲心咒,以救治百病,凡是有病的人,喝了他念過大悲咒的水,病就好了。所以老百姓一傳十十傳百,不斷的來向他請求大悲咒水,每天不知道有多少供給人家,故此稱他爲大悲咒和尚。在大中那年裏,一位裴休的女兒,被鬼神作崇生起病來,神智和尚,爲她念了七天大悲咒,鬼神平服了,病也複元了,于是奏禀道院,給他匾額題了,“大中聖壽”四個字。(高僧傳叁集)
★唐朝麟德年間,京城裏永興坊有位姓許名叫俨的人,以捕魚爲職業,後來生了大病,病得像死人一樣。身上發紅病得好似火燙,自己醒過來說:“在陰間看見一車炭火推來燒身體,閻王爺責備我捕魚罪業重大,罰我現在活生生的受罪。”已經過了好幾天,病的死去活來,一會兒活了,一會兒又死了。他的親戚們都勸他做功德,于是鑄造觀世音像兩尊,供養菩薩忏悔自己的罪過,並且令他全家裏人都吃素,他的病也就好了。(法苑珠林及轉因錄)
★唐朝有個和尚名叫法朗,是姑蘇地方的人,常誦觀音明咒(即觀音聰明咒)無不神效,到了龍朔二年的時候,城陽公主生了重病,皇帝聽說法朗能夠誦持秘咒,醫好了很多病人,請他到宮裏布置經壇,持誦了一晝一夜,公主的病果然安好了。(高僧傳叁集)
★唐朝有個和尚名叫法通,俗家姓關,京城鄂縣人,少小時就出了家,身體很瘦弱,風都吹得倒的人,同伴多輕視他,通時常暗自流淚,有一天他對著觀音聖像禱告說:“我聽說菩薩聖明,凡是許願的,馬上靈驗,乞求菩薩垂憐我,提拔誘導,使我的身體強壯起來。免受他人輕視侮辱呵!”因此誦念觀音經,晝夜不停,一年有余,通回家去看他的母親夢見有人送來叁驢背筋,剛剛吃了一根,就被母親把他叫醒了,從此他的體力雄偉壯健,肌膚也堅強結實,私自秘密的舉起很大的木頭和石塊,都不覺得沈重。同在寺裏有個和尚名叫戡的,氣力最大,稱雄一時,通將袈裟安放在柱子的下面,戡起初沒有看見是通放的,他以爲是鬼神所做的。通笑著將屋梁舉起,抽出袈裟,戡大爲驚駭,同時也佩服,不敢再輕視他了。(高僧傳二集)
★唐朝有個姓王名琦的,山西省太原縣的人,居住在榮陽地方,從小的時候就不吃葷和有血的動物,大曆年初,爲衢州司戶官,性情好做善事,常常誦念觀音經,從少到老幾次生過很嚴重的大病,因爲他一生誠心誦念觀音經的緣故病都不久就好了。(廣異記)
★唐朝有個知玄法師,俗家姓陳,眉州洪雅地方的人,常常講演佛法經論,和尚居士都很敬仰佩服,每每恨他的鄉土聲音不大正確,于是到象耳山誦念大悲咒,有天夢見一個有神通的和尚把他的舌頭截了下來,另換上了一個,第二天說話就變成了秦語。(高僧傳叁集)
★唐朝有個和尚名叫智益,長沙地方的人,俗家姓吳,常常爲征服蠻子的兵,喜歡捕魚、打獵,有次得到一個白烏龜,把它煮來吃了,于是生起瘡來全身都漬爛,連眉毛胡須手指腳趾,通通都爛掉了,落得一點不存,號淘痛哭呼救不得,幸而沒有即刻死去,不能再去當兵,只好當叫化子,討飯走到安南市中,有一個和尚看見很憐憫他,對他說:“你可回心轉意,念念大悲咒,我當以口頭傳授給你,假若你能夠精進不懈怠,必定能夠獲得善報。”智益果然照他的話接受,一心一意的念誦大悲咒…
《觀世音菩薩靈感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