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觀世音菩薩靈感錄▪P21

  ..續本文上一頁“你們不要乘那條船,快點來乘這個船,這個船很安穩。”穿巡之間又好像有人從後面推他,于是帶著孫兒登上了船,方坐定下來則呼叫的人推他的人都不見了。到了天黑潮起白浪濤天,如同排山倒海,前兩船所載的乘客多是走江湖賣藝的人,駕船的人不善于迎潮即時覆沒,兩船的男女沒有一個

  能得生存的。但老頭所乘的船安然渡過無恙。過了叁天之後,仁和縣會出巡到了江口,檢看所淹死的一群人,每個人腰中都纏有繩索,並各有兩大錫錠小剌刀一把,查驗都是爲非作歹的工具,深信是無賴惡徒誠爲菩薩所不容。(狯園志異)

  ★明朝崇祯時有一少年姓趙,是蘇州阊門地方的人,家中富有而且驕傲,沈迷女色,每逢婦女燒香拜佛他必乘機去。時在六月十九日正值大士誕辰,他到此寺閑逛,適有一少女來爲母病祈禱而哭泣,趙見其女貌美年輕,佯裝絆跌狀從少女頭上跳過,大家不知其詐僞也都原諒了他。然而趙某忽覺腎囊腫痛,十日之間漸漸的腫得鬥大,蹒跚而行羞愧的不敢再進城,腐爛了數年而死。(自求集)

  ★明朝萬曆年中,有位姓焦名甲,以江隱縣府一名官吏,被選爲湖廣典史,升爲知事(今縣長),離居處僅叁四程的路,停舟泊至江岸有一南方僧人從蜀江而來,求搭附其舟舟人不許,僧因吐實情告訴焦說:“貧僧募有金六百兩,將往普陀去爲觀世音菩薩建寺,如幸能附載而南此功德無量。”焦允與之同行了幾天,忽萌惡念,一夜風浪大作焦竟推僧入江中,打開其行囊果有六百金悉私納入囊。第二天清晨早起,看見僧從水中出來向前索命,從此以後不論晝夜,僧都現形攪鬧,焦憂懼成疾晝夜不得安甯,于是求神超渡拜謝天地,無所不爲但毫無效果,而僧影仍時至,病已將近一年所得僧之錢財都用完了。忽然一天,亡僧持名刺(名片)造訪對焦說:“我還是人不是鬼,請你不要害怕,當我去年遊魂于風浪中時,自料必會死的忽然之間見到觀音菩薩,從空中而降手持著一燈籠,引導我進入一蘆叢遇到一漁人,將我救起,脫離險境。六百金雖被你取去,隨後我複募化已足其數,今將往普陀以償此宿願,頃過江隱聞人傳你病得奇怪,特來拜訪爲你解釋杯弓蛇影的迷惑。”僅僅吃了一餐飯而去。焦使人跟蹤晤見其僧乘海船而往,從此鬼形遂絕迹,然焦之病終未痊愈不數月而死。焦只生有一子少有文名,方將科舉應試以父喪不能奔赴,偶爾步行江岸忽然跳入浪中而死。僧從南海回來,聽到此種消息不勝悲歎。(感應篇增注)

  ★安徽省休甯縣城小南門外,有落石臺懸崖峭壁前俯深溪,岩中供有銅鑄觀音大士像,在天啓壬戌年間,有盜賊利用梯子爬上取其銅,敲碎法身唯頭獨存,將取下之銅塊藏于褲中,奔逃疾走迷失出路,往複輾轉稻田之中,行人覺得奇異,問他答應支吾,大家搜得其銅塊于是送交縣府究辦治罪。山僧捧佛頭化募重鑄聖像。(覺世經說證)

  ★嶺南地方産沈香而價廉,凡官廳公座位多以沈香所雕做,市上雕刻工匠製造沈香佛像最爲精工。有歹徒數十人,扮作僧人模樣借法像以遂其奸謀鬼計。命刻工雕製沈香觀世音菩薩,外面裝成丈六金身,而空虛其中巧設開關,中藏刀釜等凶器,經常駕著聖像出巡,誘惑無知的男女,因此藉以殺人劫貨無所顧忌。會有鎮江郡守到任不久,忽夢見白衣婦人到他面前告狀說:“我腹中晝夜都不安,痛苦萬分官人請你設法相救。”既而醒來心中很奇怪這件事,于是升堂而問左右,境內有無婦女被侮辱的事件發生嗎?邏人巡兵(如同現在偵探人員)從旁進言,近日來河下有沈香菩薩,不分男女從者如歸。足以一新府君之視聽,郡守即命令駕車出巡,搜查其舟中于是將奸人一網打盡,決殺無論消滅其黨羽無一漏網。江左的人民皆稱神明所致衆口一詞,此系督撫中軍(官名)向陳嘉謀(人名)所述之事實。(狯園志異)

  ★明朝正德年中有位王某爲江隱縣令,一天召其屬,胥吏(舊時官廳辦理文案的人)不到甚怒。因其附近有觀音寺,寺中供有沈香聖像,平時頗著靈驗,那一天爲觀音法會,胥吏亦前往參加,縣令探而知之遂焚其像。行至中途忽然心痛,乃迎戒僧忏悔其罪,僧曰:“大士普照十方幻軀猶能舍棄,豈肯爲一像生嗔恨心,但護法諸神想表彰現前的報應,恐怕這是不能免的。”後來縣令果然一病不起。(陰骘文勸戒編)

  ★明朝末年有位姓陳名叫荊山的人,爲兵道廳事吏,性情暴燥而嗜好賭博,家中供奉觀音木像。出外賭博贏了回家則焚香禮佛,如果賭輸了則肆口咒罵。有一天輸多了回家很生氣,舉起聖像投入溷溺之中,又以便器蓋放置于家祠神位之上。在崇祯十七年四月廿七日夜半,鄰家失火延燒至荊山家,荊山逃出後又複入,端坐廁中焚死。(蚓庵瑣語)

  ★明朝大倉地方有位姓徐的秀才名叫骥生,博學笃行鄉裏的人都很器重,其長子坤小名佛舍別字成民年方十五歲,孝謹忠直奉佛持齋,連昆蟲草木都不忍傷害。癸酉六月十二日夜間,被召至天上敕令他代辦冥中第五殿事務一百天。嗣後每夜或赴隱府或赴本殿,因念衆生積孽太重,陰陽相隔開導無由經常悲思憫痛,于是運用神通在他審判的時候,俾得在旁聽聞者現身說法普渡迷津。由是觀者如堵毛骨聳然,或口傳或筆錄他在冥中斷案著成一本書,後來他說冥中光景最爲淒慘。到處都是監牢有十八層地獄,刑罰萬條,諸菩薩阿羅漢以及曆代祖師,時來救拔宿有善根的人,佛光才能照及,否則面與開示昏然不醒。唯每年七月十五爲佛歡喜日,普天之下當禮忏施食,觀音大士親領衆囚赴食,法力所施諸罪得以消滅。(活閻羅冥判按上海醫學書局刊行此書改名死後之審判)

  ★明朝溫州地方有個知醫的和尚法名法程,別字無柱少年失明,百方治療均不見效成了一個瞎子。但是他晝夜都誦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如是有十五年之久,一次在睡夢中聽到菩薩呼喚他的聲音,好像有一件東西在腳旁不能行動。菩薩歎息著說:“你前世爲針灸師,誤損害了人的眼睛,今生當受這個報應,我憐憫你誠心,當給你衣食豐足。”于是從懷中掏出珠寶滿手給他,既而醒來,醫道大行其時所以衣缽甚爲豐富,後來享到高壽。(唐宜之醫勸)

  ★山西有位姓張名玉的人,有個女兒名字叫佛兒,好誦觀音經,年方到十五歲時,忽然暴死半日之後又蘇醒。說她被兩個陰司役卒挾她越過了叉嶺(地名),見到有黑被先裹著兩個人納到陳家,次裹佛兒以花被。對她說:你欠他錢一千五百今天應該還給他。有位穿綠衣服的人前來說,這個女孩念觀音經姑且放了她。因此失足墜到地上而驚醒,告訴了她的父親。第二天,她的父親訪問叉嶺地方,果有陳姓一位人家,昨夜生産叁條狗,兩條黑的一條花斑的,花斑的生下即死了。回來家裏拿錢如數還給陳家,陳家不肯接受,以錢爲陳家作功德。(南海慈航)

  ★江西省臨江地方有個學生姓高單名叫蕃,少年時很聰明,十四歲進入學校讀書,後娶樊氏小字江城美麗而且凶悍,蕃非常怕她。不久,淩辱萬狀公公婆婆都不能禁止,于是分居蕃苦惱不堪日漸枯瘦,其母看見甚爲憂愁。忽然夢見一個老頭告訴她說:“這是宿世的因果報應。江城的前生是淨業和尚所養的長生鼠,你的兒子前生是個讀書人,偶到寺中擊斃了鼠,所以惡報在今世不可以人力挽回,唯每早虔誦觀音咒百遍,當可有效。”既而醒來告訴了蕃的父親,于是他們兩老夫婦都遵其教導,弘法虔誦觀音咒,過了兩個多月江城仍然蠻橫如故更加狂縱。有一天有個老僧在門外宣講佛法因果,圍著觀聽的人很多,江城亦出外探視,俄而僧向其敷衍完畢,索得清水一杯,持向江城面前宣說:“莫要嗔,前世也非假,今世也非真,咄,鼠子縮頭去,勿使貓兒尋”。宣畢,吸一口水噴向江城的臉,襟袖也都濕透了。大衆都爲之驚訝,唯江城不言語擦臉自歸,僧也離去。江城自此痛悔前非忽然變的乖順。(聊齋志異)

  ★清朝徽州商人姓程名伯麟,居住揚州很久,供奉觀音大士很虔誠。乙酉年夏天亂兵將經過揚州,程在大士像前禱告求救,夜裏夢見大士對他說:“你家裏十七口人,十六口都可以得免,唯你一人在劫難逃。”程醒後又複懇禱。仍夢大士對他說:“你前生殺過王麻子廿六刀,今日必須償還他的殺債,可令你的家中十六口並住東廂,汝獨自一人在中堂上等候,切勿連累家人。”程深信之。過了五天之後,亂兵果然至其家門,程即出迎接問說,你是不是王麻子?我欠你廿六刀你可以殺我。亂兵驚異的說:你何以知道我的姓名?程即以夢中之事俱實告訴了他。亂兵歎息的說:你前世殺了我廿六刀,致我今世報複于你,如今我若殺你,你來世豈不是又要報複于我嗎?”王麻子于是以刀背砍了程廿六下而將他釋放了。唐宜之因而謂:“記這件事實有叁個意義:第一、見到菩薩發大慈悲,能回定業;第二、見到宿業既熟,難脫如是;第叁見到目前果報,皆是往昔之因,應當歡喜領受,不當怨尤,亦可不必苦苦的以趨避亂的心理。(唐宜之已求書)

  ★清朝有位姓淩名叫聚吉的女兒,忽然遇到一種奇病,口中常作诟罵的聲音。聚吉問她,答說:“我姓倪名瑞龍,是揚州的人,有地五十畝被人侵占了,你的女兒前身即察院(官名)劉某,接受了我的銀錢,複害死我的生命于監獄之中,使我含冤了六十載,今日特來索回我的性命。”說完了,就押著淩女赴地府去了,因爲她口中喃喃的述說冥府的事情。聚吉憂愁的很,乃命他的女兒虔誠祈禱觀音大士,每天誦念聖號叁千聲,以求解釋冤枉。淩女看見鬼來差示審訊的時期,及期赴審倪提出告訴受髒斃命的罪狀,淩女極力辯護,並非是由她害死的。宣判說:“害命雖然是虛,而受財則是實,理當科罰治罪,仍命聽候殿訊定奪。”過了叁日之後,複被押赴殿審訊,淩女惶恐乞命,王對她說:“念你忏悔持誦觀音,姑且釋放但以後需要力求行善,以延你的天年。”仍令二鬼送女回。陸圻(系作冥報錄之人)曰:按淩女之病發于癸巳,距前六十年,遍查資料果…

《觀世音菩薩靈感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