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觀世音菩薩靈感錄▪P10

  ..續本文上一頁裏余,有一溪水清晰而且很淺,一天忽然來了一位美貌的婦人,在溪中洗澡,居住的人大家都空著屋子前往觀看,將走近溪畔的時候,忽然聽到轟然一聲山岩崩塌了。所有房屋都已陷落,幸而男女老幼均已出來了,皆能避免這種劫難,然而溪中洗澡的那個婦人卻無蹤迹。過了叁年多,村裏居民到那岩石崩墜的地方,搜掘藥材,聽到石縫中呼喊求救的聲音,大家以爲是鬼,叱吒他應聲說,我是寨西趙二呀!從前山崩被石頭困住,幸而避進隙縫的地方,得以不死。大衆齊力將石頭搬開,才把他救出來,據他自己告訴大家,從山起初震動倒塌的時候,他不省人事及到他醒過來,看見四面都是石頭,僅僅足以容身,無法出來而且苦于饑餓,突然之間有一只白老鼠伏在身旁,長約一尺多,目光好像閃電一般,照著石上有一個個的字,注意一看確實是寫著觀音經,老鼠伸出舌頭舐字,作出吞咽的狀態,很奇怪,他于是仿效試試,饑餓頓然消減,後來他每舐一字,果然飽腹一天,叁年以來經字幾乎舐完了。今天只剩下幾行字。趙平日爲人很誠實樸質,信奉觀音經咒,每天早晨,洗臉漱口後,必誦念數遍,經過幾十年,不稍停頓,當回到家裏出經一看,字迹大半都滅沒了,僅僅只存後面一頁幾行字了。如同在石洞中所見到的一樣。(異譚可信錄)

  ★河西六都地方有位姓吳名士啓的人,畢生虔誠誦念觀音經,年八十余歲,他死後將所誦念的經卷放置于空樓之上,他的童孫輩時常到樓上嬉戲,往往失足墮于樓下,樓很高墮下後沒有受傷,家裏的人詢問其情形,據說,看見一位白衣老婆婆從空中將他們抱起,所以沒有受傷,因此始覺悟是觀音大士所救護,于是全家裏的人都禮拜誦念觀音經。(觀音經近征)

  ★明朝有位姓雷名叫法振,是福建省人,在萬曆年間居住在深山裏,以燒炭爲職業,家中有一根鴨欄木,紋理非常細致,法振偶然發生一念之心,想雕刻這根木頭成爲觀音大士像,因爲做些雜務上的事情,而沒有刻成。有一天,進到山裏去燒炭,獨自一個人走到樵木的途徑,突然沖出一只饑餓的老虎,忽然又看見一位很華貴的婦人,對著老虎叱吒,虎即降伏,向她叩頭而退去,法振也向她道謝,並問她的姓名。她答說,我的身體是你家的鴨欄木,話一說完就不見了。法振大爲覺悟,于是擇了一天好日子,如法雕刻了一座觀音大士菩薩像,終身頂禮,不敢吃葷。(南海慈航)

  ★清朝有位姓沈名叫均安,別字際可,是江蘇省高郵縣人,爲江西蓮花廳官(官名)以廉潔號稱。他的祖父崧公爲山東沾化縣官的時候,有位很相好某同官(六縣官),以雙親年老,而又無兒子,將要奉差事到西藏去。崧慨然代爲前往,聽聞的人無不驚訝贊歎他的義氣,跋山涉水叁年多,始回到內地來。在路途中,冰雪寒苦,往往行走一個多月,沒有人煙,隨從去的有兩個仆人,其中一個名叫夏祥的,侍奉主人最忠實,經常住到營帳裏的時候,就不見到他,不一會兒,必定雙手捧粟來,炊熟了侍奉主人,但不知粟是從那裏得來的。有一天天氣黑暗有霧,行到陡坡,向下俯看,崖深萬丈,兩個仆人都墮到崖中,崧的馬腳也已陷落,忽然仰見雲霧中,觀音大士手拿著青蓮花,向崧指導,馬上他的身體已越過深崖到達平地,痛哭喪失了兩個仆人,馬也嘶啼不肯前進,很久天更黑了,聽見有人說話的聲音,急忙呼喚,夏祥獨自一人走來,據他說,當他墮到深崖的時候,有一個全身綠毛的人長約一丈多高,將他從崖中背著出來,主仆相抱著大哭。崧回到家後,告訴一位高文良公,高聽後爲之歎息動色,繪了一幅觀音大士在雲霧中手持青蓮花指出險圖,並寫明當時年月紀念給他供

  奉。(可信錄)

  ★山東省濟甯縣南關地方有座廟宇,一向是供奉觀音大士和關帝、文帝等像。年久失修,致于倒塌。有位秀才姓陳名叫益修,別號玉筍,募集了些資金重行建造廟宇,因爲與清真寺相毗鄰,回教人有楊生花等乘機阻撓,想將廟宇毀掉,以擴大他的清真寺。陳極力訴訟于官府,得以製止。癸未年春天,流寇前來攻擊打陷城邑,生花等聚集乘變作亂,中途遇到了陳,以前事忿恨,指使回衆將陳擊仆于地,並且剜去雙眼,然後將屍首抛棄他的家裏。陳的靈魂見到關帝慰問,對他說:當請觀音大士前來賜給你一雙眼睛,一會兒就看見了披白衣的女天使,相貌頗爲端莊美好。賜給他羊的眼睛二枚,令他吞服,並且拿出甘露水給他喝,于是他就蘇醒,都爲之驚駭。急忙拿臘燭來看,見到他的兩只眼睛重複的生出來了。等到了明天,全縣老百姓,都遍傳這件奇事。回教大衆因此也悔恨恐懼。到明年已西年,益修兄弟和同事王宏、王道等都同時報捷學人,益修本人又成丙戌年的進士。出任貴池縣令,一直做到戶部郎中的官職。然而生花則被流寇所殺死,不但剜去了他的兩只眼睛,同時還被破腹剖心,其遭受殺戮慘狀莫可能比的了。(兖州志及西河合集)

  ★清朝有位姓邵名叫以貞的人,是廣州府的學生,歸心佛教,戊子年,廣州城有新兵,強迫交易,商人和他們言語反抗,兵于是告訴開府(即府臺官名)李公,謂人民想叛亂,以穿短衫爲號。馬上關閉城門搜捕,只要見到穿短衫的人就格殺不論。然而嶺南(廣州也稱嶺南)的風俗,內以多系短衫,李公不容任何分辯,如是已斬殺了幾十名,當時貞也被捕在行列之中,他唯一誠心懇念大士名號,輪到貞的時候即刻停止了,而大衆被捕受冤枉的人,也從此得以免脫了。(觀音慈林集)

  ★清朝有個和尚,名叫行仁,別號指一,他是河南省光山縣張家的子弟,當他十五歲在白鹿洞讀書的時候,遇到一個異僧對他告戒的說:你將有大難來臨,能夠持念大悲聖號可以解脫。這位法師一心受持誦念大士聖號,在崇祯辛已年,當張獻忠作亂,破及縣城,奸虜燒殺無算,將屠戮及法師時,刀忽然自己斷掉,賊都奇怪,師得以不死,于是剃發爲僧,甲申年抵達金陵(今之南京,隨從千華昧和尚受了具足戒。(法華感通)

  ★清朝有位姓黃名叫可明,是東莞地方富家子弟,旅行至海上被賊寇俘虜,關到賊的巢穴裏,鎖連到戶內門扇,賊又去他處搶劫,令一婦人看守著。當時明的家裏正在延請了許多僧人誦念普門品經,賊婦見明的身邊有奇異色光,到了天明,就請問他的一切,明知道可以獲佑,等到賊婦去鄰家,他即刻背負門扇而逃,離開賊巢跑到山嶺之上,看見一樵夫,求其爲他破壞門鎖,逃過了幾十裏遠,始得逃脫。(觀音慈林集)

  ★清朝有位姓麥名叫傳晟,是順邑地方麥村的人,平時禀持六齋,在康熙甲辰年八月初二日被虜到賊巢裏,以鐵鏈四條鎖到他頸項和腿腳。晟白天夜晚都默念大士洪名,專心誠虔不亂,過了四天,賊送飯來沒有筷子,折斷竹枝給他,然後鎖門而去,賊每天都幾次開門來檢查,那天以後,即失去了鑰匙,但僅在門外探視。晟即劈開這枝竹枝,試開其鎖,一連打開了叁個,唯有項上一鎖打不開,自己知道已被大士垂救,所以他懇求祈禱尤爲殷切,到了初八那天,又以竹枝試試,果然把項上的鎖也打開了,他想逃走尚未決定,于是以身邊所帶的生姜爲茭杯,向觀音大士禱告的說,弟子蒙菩薩保佑,所有拘鎖系鏈都已打開,今想逃走又恐再被捕回,就不得活命了,倘蒙許即刻逃走,乞連示五勝杯,除去我的憂慮疑惑。果然如他所禱,即刻攀緣到屋頂上,看見隔溪就是他的嶽父家裏,馬上奔逃過去,將越過溪到岸,複爲賊黨攔截,晟以兩肘掣開,好像豕突羊群,沒有人能夠捉到他,即刻投到嶽父家裏,賊黨也來到其家索取。他的嶽父告訴賊黨說:晟家貧窮乞寬限十天,當極力籌備銀錢。過了一天,官軍來剿,賊徒都已奔逃潰散了。不費一文而得以逃脫。晟的叔父名叫連峰,平素也奉齋持戒,于是年正月也被賊虜去,乘間逃進村邊空房子裏,以破竹枝編成蠶簿覆蓋在身上,賊追到村裏來,對村裏的人說,有個麻面的胡子,逃到你們村裏,可以速急獻出來,不然就要掃平你們這一村裏住戶,峰親自聽到非常害怕,他很懇切的誦念大士名號一聲,拔去胡子數莖,不一會兒俱已拔完,竟不覺疼痛,忽有一人從他處來,說胡子已過山去了,群賊因此散去。峰于是出來告訴空房子的主人,主人當贈送他衣帽,認他爲親戚,雇船送他回去。(觀音慈林集)

  ★清朝有位姓劉名叫荔叔,是廣州順邑司李中雷公的兒子,幼年在家承受家庭教訓,敬信叁寶。他自己講述當他少年被俘虜的故事,自辰時到中午即獲得逃脫。又于順治丁亥年秋天,往香山去,複爲賊寇所捕,勒索錢財不遂,把他推墜到海裏,自己想念唯有菩薩可恃,即至誠專心默念觀音名號,當時手臂還被捆綁,將要沈沒到海底,困苦萬分,而他更加笃實懇切,忽然覺得腳上大拇指抵達沙灘,漂流不久漸漸到了淺處。賊寇看見即刻救他上船,暫將他留著,等他家人拿錢來贖回去。賊寇沿著河岸殺戮無算,惟荔個人竟然獲得安全,過了五、六日暴風大作,賊船無處可以停泊,于是將他釋放,並且對他說:恐怕是你和家人齋戒所感召吧!那個時候正是發生變亂,遭到殺害的人不知道有多少,獨荔的家裏安然無恙。(觀音慈林集)

  ★那連提黎耶舍(譯義尊稱)叁藏法師,是北天竺烏長國的人,他年十七歲的時候,發心決意出家,修行教化于雪山的北面,達到峻頂看見頂上分有人和鬼的兩條道路,人道荒涼危險,鬼道便利通暢,旅行的客人心被迷糊,多半尋著鬼道行去,漸漸進入境內,即便遭受殺害。從前有位聖王,在其路口,作了一個毗沙門天王石像,以手指著人路。當時有一個同伴的和尚,錯進了鬼道,耶舍察覺了,口誦觀音神咒。相差一百步遠,馬上趕到,那個和尚已經被鬼殺害了。他自己因爲持有神咒的力量,所以得逃脫了這種厄難。因此他更向前進行,又逢到了山中的寇賊,他更專心的誦念神咒,便蒙菩薩顯靈保佑。突然遇到寇賊,寇賊相對都看不到他。循著道路向東走,遙遠的投到齊國的邊境,在天保七年才到達京都。(高…

《觀世音菩薩靈感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