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觀世音菩薩靈感錄▪P13

  ..續本文上一頁(王耕心樹庵大師傳)

  ★宋朝有個和尚名叫宗淵,俗家姓宮,是山東省高密地方的人,孤僻耿介,凡俗的人不能夠隨便的見到他。他每日誦念普門品,曾有會看相的人說,淵生命短促,勉勵他受持。在太平興國五年十月預知時至,令木匠做一座位,如鹿頂形狀,連接催促木匠,說來日齋時需用,果然坐著圓寂了,時年八十叁歲。(高僧傳叁集)

  ★宋朝淳熙元年的時候,吳江長橋旁邊居民,有位姓鄭的姥姥,年已八十余歲,每日到市上化募錢財,聚積起來放入瓶中,想將此款建造觀音像,忽然鄰居失火,延燒其家,他以爲瓶子一定燒毀了,對著一片焦土哭泣,于火燼余灰中找到了瓶子,不但沒有燒掉,反而把所有的銀錢熔成了觀音聖像,高約一尺許,身上璎珞,手執柳瓶,均已具全誠神工巧妙所鑄成,乃世上不可經見的,該地方上有富戶姓王的請將聖像供養,並留著姥姥長期侍奉香火,姥姥活到壹百多歲才死。(南海慈航)

  ★明朝蘇州有位姓黃名叫彥士的人,娶了一個婦人顔氏,伉俪情笃。當倭寇來侵時,相偕逃避,被賊兵沖散,顔氏乃驚恐獨自逃走,不知所知,日暮窮途,投宿于荒涼祠寺門內已先有人在,顔氏即驚慌逃避,聞呼喚聲說,娘子你莫要害怕,我是尼姑,因此結爲同伴,到了第二日天明尼姑對她說,少年婦女途中行走多有不便,我的行囊中尚有女僧衣帽,可以換妝,顔氏即從之隨尼前去。彥士既已失婦,量婦一定不免于難,苦苦的尋訪了叁年,毫無消息,孑然一身,流離失所,只好賣字度日,適逢友人宦遊浙江他便往訪,回途又值巡海的兵到來,舟子不敢爲之渡江,彥士乃上岸入廁所,看見枯楊隙縫中好像有一包東西,即往探之而出得金錢一包,顧而喜曰:此天賜我也。打開一看,得緣簿一本,列有施人的姓名,于是凜然的自言,莫謂遺失的金錢可取,須念此從叁寶中來,得之不易,乃停舟等候。過了兩天,看見有一老尼以頭觸樹而哭,彥士上前問其緣由,曰一向發願塑觀音大士像,所募得叁十金,昨因倉徨逃避兵慌馬亂無處藏匿,放之于樹腔中,今已失去,只好死于此了。彥士急忙將金錢還給她。老尼拜謝,感謝救命之恩,邀請彥生到庵中小坐。彥士當即應允隨之行,及抵達庵門老尼叩門,應聲而出的人就是顔氏,夫婦重聚,相持大哭,各述前情,流連了幾天。有鹽商姓汪的聽到這件事,當聘彥士爲館師,以賓禮相待,後來援例選授二尹的官職,轉到府判(官名)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得明經(如清時貢生,因以經取士故稱明經)他們夫婦兩人均活到高壽而終,這是嘉靖間的一段真事。(海南一勺)

  ★清朝康熙的時候,江甯有位始姓呂單名叟,平素行爲純正敦厚,常隱人之惡揚人之善,每天早晨誦念大士經咒百遍。當年到五十二歲時病笃,昏迷不醒,全家倉皇失措,只好焚香祈禱。那天晚上,叟夢見大士對他說,你的生命應當斷絕,因爲你生平好善,念經虔誠,增加你的壽命二紀(一紀十二年),今後更應當普遍勸導世人,爲善得福報,作惡必遭殃。報應的道理,是絲毫不爽的。待他清醒後,病也痊愈了。行善益發努力,後來享年七十六歲,無疾而終。(南海慈航)

  ★晉朝山東省琅琊縣有位姓王單名泯,沒有兒子,他的妻子時常祈禱觀世音以求子嗣,泯後來離家外出,在路途中遇著一個胡僧,很敬重他,對他說:我死後當你的兒子。不久僧死,泯妻果然懷身孕,孩子出生後就會說話,而且即能了解西域(印度)十六國梵音,聰慧過人、器度不, , 凡,就是晉朝尚書(當時宰相)王洪明。他的小名叫阿練,講述自己前生的事迹,曆曆分明一點都不遺漏。(辨正論)

  ★劉宋時代,有位姓孫名叫道德,是益州的人氏,平素信奉道教,年紀已過了五十歲,膝下尚無兒子,居住靠近精舍(當時和尚所集居之處)在景平年中,有個和尚對他說,你當至誠發心禮拜誦念觀世音經,必定可以求得兒子,德于是退出道教虔誠發心歸依觀世音,有一日得著奇異的夢,夢見他妻子懷有身孕,後來果然生了一個男孩。(冥祥記)

  ★劉宋時代有位姓王名叫恍之,是山東省濟陰地方的人,年紀到了五十歲,還沒有兒子,他的太太爲他娶了個小老婆,過了幾年還是不孕,他祈求子嗣,發願誦念觀音經一千遍,其數將完畢,他的小老婆果然懷孕,生了個男孩,時在元嘉十八年。(冥祥記)★唐朝有個慈藏禅師,俗家姓金,他的父親名叫武林,沒有兒子。造印觀音經一千部,祈求生一男孩,願發道心,普度衆生。他的母親夢見一星宿墜入懷中而懷孕,以四月八日而生,禅師年歲既長,能深深體會無常的道理。于貞觀年中出家,感受二菩薩從天降下,親與授戒,大弘佛法,廣利人天,果如其父所祝禱。(高僧傳二集)

  ★唐朝有位萬回法師,他是河南省人,俗家姓張,當初是他的母親在觀音像面前祈禱而懷孕,回生後非常的愚鈍,到了八九歲才能講話。待他長大成年,父親命令他耕田,回即一直耕種幾十裏路不轉變方向,遇著了溝坑乃停止,口中連稱平等,父親發怒打了

  他,回說:“彼此總耕,何須異相。”回的哥哥後來遠去,住在西安,很久沒有音訊,父母都以爲他的哥哥死了,早晚都爲之憂愁哭泣。回因爲深愛他的父母,跪著禀告他的父母說:“今日爲哥哥憂愁哭泣無益,不如計算哥哥所需要的衣服糧食,請速准備好我將持往探望他。”一天早晨他起來,告別了雙親前往,晚間即行返家,回來說哥哥很平安,並且有書信問候父母。拆開信一看果然是他哥哥親筆所寫的,一家人都很驚異。弘農(回住的地方)到安西,相距很遠約有一萬多裏路程,以其萬裏一日可以來回,所以號稱他爲萬裏師。首先是玄奘大師向佛國(指印度)取經的時候,看見“佛籠”旁邊柱子上題有“菩薩萬回谪向阌鄉布化”,所以後來玄奘大師回國後,就到阌縣去訪問萬回,大師以禮待他,並且施送他叁衣瓶缽而去。(高僧傳叁集)

  ★宋朝有位姓翟單名叫楫,京師的人,居住在浙江省湖州縣四安鎮,到了五十歲還沒有兒子,他自畫觀音像供奉,很虔誠的祈禱,其妻方懷有身孕時,夢見有個白衣婦人以盤子裝著一個小兒送給他,容貌很清秀,正想抱過來,但有一個牛橫隔在中間,因此不可以抱得到。既而生了一個男孩,滿月就死了。他又向觀音像前很虔誠祈禱,複在夢中有人告訴他說:“你好喜歡吃牛肉,豈能生兒子呢?!”楫醒來後頗爲恐懼,于是發誓全家都不再吃牛肉了。複夢見前白衣婦人又送來一個小兒,不久果然他的太太又生了一男孩,後來成爲顯貴。(廣嗣錄及觀音慈林集)

  ★宋朝有位姓華名叫庭相的人說:他的堂弟名叫敦叁的,結婚已經十九年,從未生育。弟婦遇氏很虔誠的供奉大士,常常的參拜像前哭泣哀禱。有一天晚上,夢見大士抱來男女孩各一個,告訴遇氏:爲憐愍你虔誠,所以把這兩個小孩子送來給你。到了第二年果然生了一個男孩,再過一年又生了個女孩,後來就不複懷孕了。(海南一勺)

  ★宋朝汴京(現河南省汴京縣)有位姓張名慶,是祥符年中的人,他曾經做監獄裏的司獄,平素爲人很慈祥謹慎,常常親自掃除監獄中的一些汙穢,到了夏天炎熱的月份,更打掃的勤快,對于囚犯的飲食湯藥臥具必須清潔,每每告誡他的部屬說:“爲人不幸罹于法網,我們設若不加憐恤,受罪的人到那裏去申訴呢?!”他生平持誦法華經,凡遇著囚犯被處死了後,必定吃齋茹素,並且爲之誦經一個月。常常教導監獄裏的囚犯,有罪的應當自己承認,切勿埋沒了良知,加重了自己的罪業。他的妻子袁氏,年到四十八歲的時候,感染瘟疫死了已經叁天,忽然醒過來,告訴他說:“我起先走到一汙穢的地方,忽然見到白衣大士,對我說:“你的丈夫做了很多善事,現在雖然沒有子嗣,將來當有子孫興旺”乃以手把她拖了出來,于是就活了過來了。到了第二年生了一個孩子單名叫亨,後來讀書做官,慶活到八十二歲無疾而終,六個孫子都成了顯貴。(觀音持驗記)

  ★宋朝有位姓徐名叫熙載是江西省樂平縣人,生有一子,在淳熙甲午年八月廿四日死亡,夫妻極爲恸心。第二年載到安徽省宿松縣長鍾照家裏教書,正值他兒子亡故的日期,到南臺寺去禮佛,該寺的長老宗悟法師,爲他講學唐朝時願況的兒子非熊,死後再又投去爲願氏的兒子故事,並且說:“我有觀音聖像一幅,極其靈驗,現今贈送給你,若更能誠心刊印觀音經贈送,必定獲得美滿的果報。”徐拜而受之,他帶回書房裏供養。到了明年,果然于八月廿四日生一男孩,繼而又連續生得兩個男孩。(南海一勺)

  ★宋朝有位姓元名叫朝善,家裏很富有,因爲沒有兒子,但是供奉大士很虔誠笃敬,果然連接生了幾個孩子,招請乳母爲之撫養。有一乳母白氏,常常于哺乳的時候,對朝善戲弄,朝善假裝沒看見而避之,不久以其他的事故遣離,務使保全她的名節,後來所有兒子均已長成,嗣續也很多,成爲一大家族。(海南一勺)

  ★元朝南京大甯地方有位姓王單名叫玉的人,年紀已過四十歲,尚無孩子,到了至元二年乙醜的時候,他在朋友馬公酌的家裏神像前,看見白衣觀音經,玉向友人請回家來,專心持誦不稍懈怠,到了丁卯年四月十四日夜裏,他的嶽母劉氏夢見穿白衣的人頭戴著金冠,手牽著一童子來對他說:“我爲你送一個聖奴”,劉氏接抱。恍然間一下醒來,第二天王玉的妻子生了一個男孩,容貌清秀,果然應驗夢中所言,即命名爲“聖僧奴”,他們夫婦倆發願,刊印了白衣觀音經五百卷,以酬謝抱送聖奴之恩。(白衣經記驗)

  ★元朝有位念常禅師,別號海屋,是江蘇省華亭縣人,俗家姓黃,其母楊氏,求生兒子祈禱于觀音大士像前,夢見龐眉老僧托宿而懷了孕,當他誕生的那天,祥瑞的光照耀一室,尤有奇異的香味。後來在平江圓明院出了家,博覽群書,嗣續法晦機熙和尚,著有佛祖通載集二十卷傳行于世。(釋氏稽古略)

  ★元朝末年有位寶金禅師,別號壁峰,是陝西省永壽…

《觀世音菩薩靈感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