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七月禮忏幽溪(地名)夜間夢見大士以楊枝灑甘露,點其眼睛,次日早起豁然見物,兩眼複明。後來遊曆雲棲場山門下,真參實證,再生了十二年,法號壁如大師。(回生自記)
★明朝萬曆甲寅年,歙縣有位名奕德,隨著他的叔父正鶤,在臨塘寺內讀書。鶤叩請普門大師有所省悟,于是皈依佛法早晚率領學生們,持齋頂禮四方,奕德深爲敬信,發願書簿大悲經五十卷,金剛經叁十卷,五月廿九日那天他在琴溪浴澡,忽然暴病氣絕,擡回來停放屍首于床上,忽然間自言自語的說:“我是佛前左邊護法關某,奕德因爲誤殺了宿冤,被拿入冥府,我以他奉佛許經的善念特來護佑,鶤可以爲他念佛誦經,等到初七他便可以還魂,書寫經典酬願,藉此功德冤鬼得以超渡”。到初七那天,奕德果然複蘇,自己捧著其腰連呼跌痛了。叔叔問他是何緣故?他說:當他到琴溪洗浴時,見著兩個人拿著要命牌來呼喚他去,于是他隨從前後,望見官署門上扁額題爲“森羅殿”,待我到達時,有提頭鬼無數奔向前來毆打,只要念佛則痛可忍,繼而知道我前生爲將官,誤殺了人命八百個,今日業滿向我索陪償,故以此向注訴以王事所致,閻君發怒的說,大辟之刑應下油鍋,即有大面碧身的鬼卒,拿一大鍋沸油,把我束縛起來將要投下的時候,殿前忽現金光一道,照得幽黑通明,看見韋馱與關帝在空中,韋馱舉起杵入大鍋,鍋中滿生金蓮花,閻君合掌頂禮,隨即放我回來,命兩個黃衣的人送我,經過高聳峻嶺時,推我而下所以跌痛了腰,叔叔扶起來叩謝佛和大士以及韋馱關帝,他從此至誠的施寫二經,全家都欽奉之至寶。(金剛果報錄)
★清朝浮梁地方有一位處士(隱居不願做官的人)姓嚴名叫習之,別號守貞,持誦金剛經觀音經叁十幾年沒有一天停止,每每勸人持誦,疑老信者參半他時,常對我(述者自稱)說:“在道光十五年六月二十叁日那天,他的族房侄兒元法(名)的孩子名叫瑞能,病得昏沈的時候,被人拘捕到一官署,上堂方將跪下,喧傳大菩薩降臨,冥官下座趨往迎接,看見白衣大士披著一件蓮花霞被,後面隨從一個黑面的老頭子,大士上坐,左願冥官說:“查嚴瑞能陽壽還沒有滿,爲何把他捉來。”冥官即刻問訊役卒,怒其逮捕錯誤,打了役卒四十大板,大士接著又說:“瑞能家裏叁代人都不吃牛肉狗肉,並且全家都持觀音齋,誦念觀音經,現在有這個老頭子在家裏可以作證。”瑞能方才悟到老頭子就是司命的神。論令完畢,當帶著瑞能走出衙門,率領觀看碓舂的牢獄,看見一個猙獰鬼捉著一個婦人投入碓中,每舂一下血肉橫飛四濺,大士命令他不要走進面前,並且說:你的生魂不可以沾染這種血肉。因此舉袖代爲遮蔽,又引他觀看拔舌鏟磨等地獄一完畢後,指導婦家,谕令他明日可以回陽,必須囑咐家中持齋念經的人,必定要虔誠齋期不可藉事移借他日,亦不可屆期而遺忘了。今日是齋期的一天,你家裏的人俱已忘卻,以後牢記回去告訴你祖父,金剛經他已持念多年,這部經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切不要聽信外邊人而被言語迷惑,必要有始有終,你的病無妨以後更要做個好人。不久走到他家後門拍醒他,並且說你已到了家。于是他就醒了,醒了後將這件事全說出來。(浮梁鄧達元述)
★清朝有位姓柏名叫萬安別名天佑,是江蘇省常州縣人,平生樂善好施,信奉佛教,時常向彭尺木先生講述他的母親曹氏,以大士慈悲神力除卻疾病的事實。當他母親六十四歲的時候,生病發熱,萬安得信自蘇州趕回家,而母親氣息已絕,唯胸前尚有點微溫,家人爲她治理衣念棺椁,均已具備,萬安悲恸異常,祈禱于白衣大士像前,誦念白衣咒一萬二千遍,願滅自已壽命十二年以增益母壽。到了明日母親呼索飲食,再過幾天病愈能起,始告已死時被兩個役吏所拘引,遍曆土地城隍諸司才到達東獄府,府君對她說:“你有兒子爲你很虔誠的祈禱,仗著大士的威力延長了你的壽命,命令役吏引導放出還陽。”萬安于是勸母親修習淨業,另辟一室供奉佛像,其母于是吃長齋,每日分早中晚進室叩佛念珠,誦念西方佛各計名一千,又居世十二年年七十六歲時,九月十五日早起對其子說,我將要去了可以召集衆親友告別。次日,親友都到齊了其母都一一打招呼,並告戒其子女將去時不要哭泣,每日只喝湯水五六盞,到了第叁天一早起床,沐浴更衣就枕安詳而逝了。(一行居集)
★清朝有位章開元,是江西省南豐縣人,在嘉慶廿五年叁月十九日,他以騎馬射箭教授徒弟,因爲用力太猛了仆跌在地上,大衆扶持他返回寓所睡在床上,痛楚得叫苦連天幾乎死去,冥冥中看見一個役吏拿著傳票背著刑杖,慌慌張張來將他拖起就走。忽然間身後有一個拉著他而且叫著說:這個人平常持念觀音經很虔誠,並且于敬信錄裏面摘出最容易犯錯的幾條,抄寫了十幾本爲人家講解說明,且許下了心願刊行印刷,假如使他短少陽數那何以能勸人行善?役吏拖之如前而挽拉的人更發用力。役吏只好放下他。拉他的人說:他去不久必定還要來的,我指引你到南海去求救于觀音大士。章考慮他蹒跚難以行走,那人又對他說:但是只要你合掌誠心至念“南無阿彌陀佛”和“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聖號,倘若你看見可愛的女人切記不可動心,以致于墮落到惡趣裏面。章即接受他的教訓,覺得身體好似風中的樹葉,乘風飄空而起。不久,看見一條很深的巷子裏面有些賣酒的女子,個個都很漂亮,爭先恐後的前來勾引他,他牢記那個人所囑咐的話,閉著眼睛不理則一無所見了。然而波濤奔騰接天,南海立刻已在眼前,章于是跪伏在岸上宣稱佛聖號很久,看見兩叁個胡子老頭,摔一個人下山相貌很像他自己,身後的人對他說,這就是你的靈魂,趕快向菩薩叩頭拜謝。于是又引導遊覽陰司地府,普遍觀察善惡兩道,後來又對他說你回去了,應當堅持以前所發的善念,除了自己修持並且以之訓誨別人,切切勿怠忽你的志願。章唯唯然稱謝遽而複蘇,即刻起床穿衣走出門外,傷痛已經好了,同住者都感到驚訝。(因果實錄)
★清朝鉛山地方有位蔣心余的人,在乾隆某年十一月十五夜裏,夢見衙役拿著請帖請他到某一處所,有一位尊貴官員接見,衣服裝飾如同帝王。對他說冥中衙司事務繁重,我的任期屆滿即當離去,這個寶座擬請公代理。蔣答:我的母親年老孩子幼小,家事均未了不能前來。王又說:世上事要了便了,要不了便不了,我已推舉公代理無可挽回。不久醒來只有一盞孤燈青光熒熒,四肢如冰冷冷淒淒,四更時分沈沈入睡;又到了冥間大殿上,設有五個座位案積如山,四個座位都有人獨第五座空著,一個役吏指著告訴他這就是你的座位。蔣隨著走到第叁座,看見上面坐著的是他的房師(清朝科舉考房中老師的稱呼)馮靜山先生,他急忙占則敬禮拱手作揖,請求老師代爲辭謝。師說現在事已至此不必多說,速急回去料理身後事,今日是十五,二十日那天就是你上任的日期。于是告別而醒了。蔣和王方伯(布政官稱呼)名叫興吾的很好,次日一早即到王處辭別,並且拜托他身後的事。王對他說你切勿恐慌,誦念觀音大悲咒可以祈禱得救。于是建壇齋戒,全家誦經,到了那天(二十日)大家圍著蔣心余守護,叁更後蔣看見空中飛下來一乘轎子,旌旗幾竿轎夫幾人,好像來迎接他的,大衆同聲誦念大悲咒,逼迫不得近前,漸漸愈近愈薄如同煙霧般的消散了,即到天方亮時竟然無恙,過了叁年後進入詞林(即翰林院)。(沈紹蓮述)
★江西省奉新縣北鄉有位比部員外(官名)叫金光鬥的妻子帥氏宜人(官員太太尊稱),平素供奉觀音大士,年紀已經過了六十歲生病死了,家裏的人以她的胸口還有溫熱不忍將她裝殓,叁日之後她複蘇。述說她到過冥府,看見大士對閻王說:這個婦人在世時很虔誠誦念觀音經,並且多刊印經典布施有功德,應當放還陽世加壽命半紀(一紀十二年),閻王即刻命她回生。起初她抵達陰司地府的時候,親眼看見受苦受難的男男女女很多,不能完全記憶,唯有記得有一群鳥啄食人眼血流滿身,問及冥吏據說這個人生前殺害禽獸生命,所以得此果報。又看見很多螺殼堆積成山,有一群鬼剝人肉來填螺殼,她又問冥吏,答說這個人生前買食螺肉,所以應得此果報。這是內人洽氏(述說此故事人的妻子)親聞帥氏宜人所說的,帥氏與洽氏的娘家是鄰居,兼有親戚關系,因此悉知很爲詳細。(鄱陽吳育學述)
★溧水地方有位湯聘的人,在學生時代家貧如洗,但侍母至孝。有次忽然生病死了,看見鬼卒幾個人來拘捕他,遇到普門大士,聘以老母無人侍奉哀告求生。大士說這是個盡孝思的人,且查他于某年月日乘船,船主女兒姿色美麗善于誘惑,聘當正色拒絕,他當前程遠大可急令還魂。鬼卒說他已經死了幾天,屍首早已腐爛,奈何能夠還魂呢?大士命善財童子,往西天去取牟尼泥來,命鬼卒保護屍體。于是告訴聘說:看見你遇色而不淫,所以特來相救,汝宜當加強信心樂善好施,今日人心陰薄,鬼神伺察很嚴,從前功名富貴生來便定,近來則善惡冊籍一月一造,無待後日來生始有果報。善財童子回來已經過了叁日,泥色如同栴檀香氣不散,因此令善財童子到他家裏去,屍體果然腐爛了,他的老母在旁涕淚交流,死了已經七日還無以爲收殓。善財即以泥團繞屍體叁匝,一會兒臭氣漸漸消失了,腐爛的地方亦安好如常,于是有了生氣,善財令聘魂從口入,屍體即漸可動,他的母親驚惶而狂叫,鄰人聽到都來觀看,聘已經坐起來了,對他的母親說:兒已再生了,母親不要害怕。因此敘述遇見大士得以再生的經過,並且謂兒本無科名生命限期已盡,因爲力求報父母恩,大士並命兒持貪淫葷酒諸戒,可與我科名長壽。兒唯以不能喪命,其余都如所戒,大士許兒成進士但命中沒有祿位,戒勿做官而已。後來聘于順治戊午年果然中進士,不茹葷聲色貨利都皆淡泊,唯長齋供佛以侍奉母親。至他母親死後,就任真定…
《觀世音菩薩靈感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