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位名叫善无畏三藏法师,他是中印度的人。时值印度大旱,灾情遍野,于是请师乞求降雨,俄顷之间,见到观音菩萨在日轮中,手执净瓶注水于地,当时民众莫不欣然感祷,得未曾有的奇迹。(高僧传三集)
★宋朝哲宗元符二年夏天,四月不雨江西袁州守臣王敏仲,祈祷于木平山舍利石塔,精诚通感,山岩石中放光,见到白衣大士金身璎珞,获五色舍利其大若枣,中有台观的形状,复往仰望山塔所在处,又见到泗州大士及维摩,罗汉左右排列,一会儿倾盆大雨,衣履沾湿。(佛祖统纪)
★宋朝真宗咸平元年,从正月一直到五月均不下雨,到处祈祷,但灾旱更严重。当时有绍事中(官名)张去华镇守杭州,他出其至诚为人民请命,迎接大士像于天梵寺,统率所属官员礼拜祈祷。不久,果然甘霖大降四境充足,人民欢欣鼓舞感动天地。(天竺志)
★宋朝理淳佑年间,年年苦于灾旱,当时镇守浙江统帅颜颐仲虔诚祈祷于洞中,看见大士作欢喜状态,果然甘霖大降,立刻充沛起来。(普陀山志)
★明朝景泰六年夏天,两浙苦于天旱,禾稼将要枯死,四方的人民彷徨无所措,当时镇西的阮公,会合藩臬(官名)重臣和兵部的尚书(今部长)孙公等,部斋戒沐浴,亲自徒步走上天竺寺,奉迎观世音菩萨像到山林建坛求雨,即时阴云四起,到了下午果然甘稼大降,次日又断续有雨,一连下了三天大雨,顿然令两浙的境内,禾稼蓬勃的长成,凡是将枯的禾苗也都复活了,人民莫不欢欣鼓舞。于是阮公等大感灵验,念无以为酬谢菩萨,于是各损钱财,重新建造神龛,并制备衣冠及一切供具而庄严之,仍恭奉圣像送归天竺寺。(天竺志)
★明朝嘉靖二十四年,自春季到夏季天气亢旱,久不下雨,米价陡涨民不聊生,饿死遍野,方伯九畹(官名)谢公,躬亲统率百官祈祷于山川社稷的鬼神,复用方士符咒的法术,而天旱得更利害,于是命令郡守罗公,仁和令稷公,钱塘令龚公等人,斋戒沐浴,素服徒步入天竺佛国山,具备全副仪仗,恭迎观音大士圣像供奉于海会禅寺,并谕令和尚首领良缙,上竺住持惠琳道显暨所召来比丘等,日夕斋戒沐浴讽诵经典,祈求大雨,务期昭明格外显验。先是祈祷皆以净瓶济水为验。过了一天,瓶水微微涌出点于如珠,果然天下微雨,又过了一日,瓶中水大涌出,果然天降甘霖,倾盆大雨,旱灾得以解除。(天竺志)
★清朝有位姓彭名叫际清,江苏省长洲县的人。常对人说:某年夏天六月间,苏州大雨,当时他住在文星阁,结合一班同道,约三七为期,诵念大悲心咒,加持西方佛名,并午后不食,期满果然得雨半尺。(海南一勺)
★晋朝有个和尚法名道舟,俗家姓管是北方回乐人。出家于龙兴寺,常刺血画千手千眼大悲观音圣像,当天气亢旱的时候,他绝食闭目,祈祷天降大雨方可进食,在中和二年他听说关辅地方扰攘不安,乃於越南念定院塔下断左臂焚烧,供养大悲像,愿早日见到兵祸平静。又曾截下左耳为民众祈求下雨,更断食七日请求上天降雪,都能如愿以偿。世寿活到七十八岁,遗骸不散,如入禅定,于是后人以漆漆身保存至今。(高僧传三集)
★宋朝真宗祥符九年九月,蝗虫满天飞,灾情遍野,人民莫不震惊,帝以年年苦旱,蝗虫为灾,来势凶猛,多方捕获,毫无效果,于是遣中使(官名)祈祷于观音大士,是月十五日午时赤日当空,忽然之间黑云起自西北,雷雨交加降雹掣电,声如大炮,蝗虫堆积遍地,顷刻都已消灭。帝很以为神奇,士民信仰更见宏扬普及。(天竺志)
★晋朝西河离石县有位姓刘名萨何。染病暴死心下还温暖,因此未能即时收殓,经过了十日复活了,并且说:有两个役吏牵著他向西北行,不测远近到了十八层地狱,随业报的轻重受尽毒打苦楚,后来遇见观世音菩萨对他说:你的俗缘已尽,若能得复活可去做和尚,洛阳下齐城丹阳会稽,并且阿育王塔,将来你都可以前来参拜,若到了寿终的时候,就不会再堕到地狱了,将话告完好像从高岩上坠下,忽然醒来复活,因此他后来出家,法名慧连,游行礼塔发现有阿育王所藏佛的舍利。(梁书)
★唐朝有位孟知促,弄州人,少年的时候生病忽然死去,看见衙门如在生的时候一样,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凡看见亲戚故旧为官的,问他因何故而来,他才知道来了冥府。有一官吏为他检阅生死簿,对他说:“你平生没有修福德,何以能够还阳呢?”知促说:“我一生诵念般若心经和观音经,虽不记其数但至少也有三四万遍。”重新再为他仔细检查,获得为白冥王,于是放他还阳。吏又问他,你想不想知道你的前途?知促答说:很愿意。于是以簿指示他看,里面记载著孟知促是合运的出身,为曹州的参军转任邓州的司仓,到此即刻掩卷,不许他再往下看。于是向前走到荒野榛树的边沿,误进入一黑坑,而惊醒了。他仍然不知道“合运”是怎么一回事,后来皇帝敕会招募运粮,因此选拔他授以曹州参军,任期届满转授他以邓州司仓,嗣去任又选派为晋州判司,待他还没到任就死了。(朝野合载)
★宋朝淳熙年间,铙州地方有位董母李氏,病死后忽然又醒过来,据她说:“她初进入冥府,行走旷野间约有几里路程,才走到一城市,听得人声吵吵杂杂,而且黑暗的看不见。她自己默念说:我虔诵普门品三十几年而今日进入鬼城,菩萨岂没有救援?于是她大声疾呼“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约有一百声,恍忽之间有一只手把持她的左臂而行,渐渐的觉得走到光明如同白日,并且看见大士以妇女身出现,璎珞被体璀璨照耀,异香芬郁相好端严。因此她就乞求救命,大士对她说:“你的数命已尽,好在你的夙缘很好,具有善报,所以我来援救,你可以马上赶回去,约半纪后我们再见吧!”她于是顶礼拜谢。大士举步向西方而去,远远的遥望幡盖前导金碧辉煌,震心眩目。豁然之间苏醒过来了。”又过了五年之后,她才无疾而逝了。(法华感通)
★宋朝有位妇人,姓李名叫郡君,平素颇为贤德。有个老妇李氏拿著一串珍珠到她家里求售,出去时将珍珠遗落地上,有天老妇来对她说,前些时求售珍珠,回去路上遗失了,原主人不时的逼索,若倾家荡产都不能补偿,因此忧愁郁闷生病,几乎不能起床,郡君即将收起之珍珠拿还老妇,老妇拜谢不已。后来郡君感染疾病,垂危之时,梦见有位青衣人请她乘车驰往野外,到达一个大官府里,看见两个伟人巍巍然上座,引导她上前问她姓名,郡君方知是冥司,她平日素持大悲咒于是默诵,厅堂走廊均已摇动不止,左右的人都惊惶几乎要跌倒,伟人立刻对她说不要念了,放你回去。有一官吏拿她到案前问话说:你还记得送还李妇珍珠的事吗?郡君答说记得。一位伟人执笔说增你寿命二十年,另一伟人说不要太多,执笔的人又说这妇人既不爱珠宝,又不昧良心贪财已属难能可贵,况且还有持念经的功德。即命人送郡君回家,后果然历经了二十年而终。(感应篇增注)
★宋朝淳熙末年,建昌有个走卒,姓杨名亮。生病的时候,看见有两个吏卒拿著催命符追逐他,亮和他们一起跑出去,不久来到一座官府,王问他在生的时候有什么功德,他答说:我的身体供内趋走的役卒,每每遇到差使的时候,不敢违背路程的限制。王又说:不问这些事别的还有何阴功?亮方始悟到是冥司,他说平时念观音经。又问,既能诵经曾经行何善事吗?答说小人那里行得一善事可称,但是能够知道安守本分,不要害人就是了。王命令官吏检查簿籍所载,果如所言他得以再生不死。(善余堂笔乘)
★明朝台州有位姓王名叫立毂,别号伯无,领得万历丙子年的乡荐(即推荐进学),梦见他的父亲士性公面说,你当十五岁时而死唯有宿植德本,消灾延寿方可遇救,果然发生效验。于是在嘉禾三宝面前,发誓持长斋而吃素,同时受持天台案杀盗淫妄。后来官为江西省新淦县令庆除文而戒。戊午年进京觐见,当启行的夜里又梦见他的父亲谆谆的警戒,他心里颇为忧虑,一天船行到了萩港(地方),夜间已二更时候,忽然看见两个穿著青衣的人来,拿著催命符拘捕追逐他走,骤然之间,走到冥府,一同被拘捕的有数千人之多,均站立庭院中满满的,还有载著枷锁的,还有穿著华丽的。冥王正面坐著,左右有两冥官在案边侧面坐,侍从的人形状都很凶恶。王呼唤立毂名字,很严厉的声音叱骂他说,你的阳间寿命算到丙辰年八月,之所以延长到今天的是因为你吃斋守戒的力量所致。奈何放弃,以簿掷示他看,见到他名下的年月日都有注明,到丙辰年八月以下空白,毂阅览完毕叩头著说,因为做官不得不如此啊!王说,奈何你的命中业已算尽了,即命令驱逐进入监狱,当有鬼卒来拖他,左面坐的一位算官起立请说,试可收他破戒后的事实考查看看再定,不一会有侍者背负著两个大篦来,都是他为新淦县令时的文案,凡是一册一柬及平时偶然所写的纸张支字俱在,各有气腾腾向上,青白赤黑各种颜色都有,王命令各检一处,先检黑和青的聚成一齐,其次再检白和赤的聚一齐,看著青的渐渐的隐藏不见,黑的缩小好像一支筷子,独有赤的赫赫然堆著一大堆,毂在旁像看赤的里面,是他平日所刻的金刚般若经,和好生篇社仓卷,王阅毕面色稍和气,愿望左右两冥官说,他尚能知道培植德本,损坏他的五官,完全的躯体和性命可以吗?于是命令鬼卒挖他的眼睛,放置殿前柱上,目光炯炯然,一无所见,毂自念眼睛已经被挖走,还能够再看见吗?忽然间昏暗觉得有人拍他的肩催促他说,去去,跌了一跤就醒了。当时晨鸡报晓家人都围著他在哭,他问为什么?据说自二更时他一睡不醒,手脚冰冷口齿还坚合不开,医生说是中了寒厥症,已灌汤药七次了,毂张开眼睛看见灯光如刀刺一般,终了不可能张开。那天夜里又梦见前天捉魂鬼眼睛,痛楚不堪,于是推却医药决意乞求退休归家。后来他离开家园修持净业,虔诚诵念金刚法华经,朝夕不倦,庚申年…
《观世音菩萨灵感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