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業及依業而有的輪回▪P10

  ..續本文上一頁,到了六十四歲時,開始接受前生與輪回的真理,認爲輪回與天主教的教條,並沒有什麼沖突的地方。這位總主教活到七十歲時,堅信自己在這地面上,前後已出生過多次,而且深信自己還會再來,並不是這一生結束就算了的。

  另外有位天主教神父,名叫敦斯克,對于輪回說,最初反對得極爲劇烈,無論別人怎麼說有輪回,而他總是不肯接受這一事實。可是經過長時間與人討論後,體認到輪回說,並不是沒有它的理由,于是放棄一向反對輪回的成見,終于接受輪回說的這一真理,而且信心極其堅定。

  最後所要說的回教,同樣是相信有輪回的。誰都知道,回教是由穆罕默德集合猶太教及基督教而成立的。他對他的信衆,再叁主張輪回之說,而且告誡信衆,作爲一個回教信徒,輪回是不可不信的,如不肯信任輪回說,那就算不上是個標准的回教徒。如可蘭經中曾經明白的說到輪回:“你們怎麼不信安拉呢?你們原是死的,而後祂教你們生,又教你們死,而後又教你們生,然後你們均歸返于祂”。這不是明白的開示輪回說是什麼?不過不是自己的業力牽引而流轉,而是安拉指揮人們或生或死。

  2、各哲學的輪回說

  不論東方西方,都各有其哲學思想,而且思想極爲紛歧,特別是古老的印度,如奧義書等,有著極爲深奧的哲學理論,同時印度的宗教哲學,一向都是集合而不分的,當亦有它的輪回說。如瑜伽派的哲學,對輪回有這樣的說法:剝去比喻與神秘的語言,業力即爲不可侵犯的因果法則。在這物質世界中,不論有著怎樣的變遷,當知都有它的前因,不是偶然如此變遷的。奧義書學者進一步的體認到,不特物質世界的變遷有它的前因,就是在道德世界中,我們現在所做的,乃是過去習慣所決定,什麼“偶然”與“神助”之說,都不過是空話,根本沒有這回事,是以每人應對他自己的行爲負責。每個行爲,無論是善是惡,均在它的構造中,留下一個深痕,以決定他將來的行爲與發展。所以業力隨著各個人的生命,就好像影子隨著身體一樣。如你的行爲是好的,就可使過去的惡業,慢慢的會減少;如你的行爲是惡的,就會使過去的惡業加強,使我們在地面受生,陷入受苦的魔網”。這就是奧義書中,承認有輪回的明證,是以印度哲學家,是承認有輪回的。

  在“布裏哈德奧義書”裏,還有這樣的說法:“人在死的時候,心髒的尖端會發亮,由這發亮的光明,“我”乃經由眼睛或腦頂或身中其他部分脫出。當它去的時候,生命亦隨之去,所有生活機關及意識,亦隨我去而去......它變成祖先或諸神、生主、梵天、或其他各種不同類型的有情。人由語言行動而得種種地位,亦由于此而得未來的受生。行善固然會成善人,作惡亦會成爲惡人,所以說人從“欲”而成。由欲而有意向,由意向而有業,由業而有果”。生命果報是由業而來的。

  有情生命既在世間輪回不息,那他是往來于什麼地方?往來于天道、祖道、第叁道,于祖道、第叁道中,有胎、卵、濕、化的四生。叁道、四生,就是輪回的範圍,而在時間方面,無有間斷的叁世連續。像這樣的一個輪回世界,不用說,是無限悲痛的原因所在。

  奧義書所說的輪回,與佛教所說的輪回,除了輪回的主體,彼此有不同說法,其他大體是相似的。奧義書中所說輪回主體是我,而且這我是有其實體的,由這實體性的我,不斷在生死中流轉;佛教所說的輪回主體,純粹是業力或意志,根本不承認有個實體我,時而在這兒受生,時而在那兒受生。這是佛教輪回說的一大特色,下面講到佛教輪回說時,再爲詳細的論及。

  亞洲各民族中,除了印度民族,有其極爲高深的哲學思想,其次當然要推偉大的中華民族,中華民族的哲學性,是亦極爲強而有力的,並不比其他民族所說的哲學淺薄。不過有關輪回說,雖有人說易經、老子、莊子等書,皆有輪回思想,但畢竟說得不怎麼明顯,不特不爲人之所注意,亦不爲多數人所信受,所以中國哲學家,對于輪回的問題,沒有像印度哲學那樣著力宣揚,可也不能說沒有輪回觀念,如說“人死爲鬼”,或說“循環蛻變”,或說“遊魂爲變”,當知這都是具體而微的輪回說。有以爲中國哲學,沒有輪回思想,是錯誤的!

  亞洲各民族的大哲學家,固然皆有它的輪回說,就是歐美各大哲學家,亦多主張輪回說,是亦不可否定的事實。如約在西元前五百八十年至五百年間的畢達哥拉斯,是古希臘的大數學家,亦是唯心主義的大哲學家,曾經留學埃及、巴比倫二十余年,其間亦曾一度到過印度。他本寫有很多著作,但現已經全部散失。我們現在所能知道他的一些思想,是從亞裏士多德等人的著作中,保留他的部分觀點得知。他是相信輪回轉世的哲學者,認爲人的肉體,是靈魂的墳墓,並訂出一些戒律,如遵守這些戒律,靈魂就可得到淨化,不再受肉體的束縛。

  他的輪回思想,有說是受到印度教的影響,因他曾經到過印度。有說他已得到宿命通,本此宿命通知道自己過去的種種,所以對于輪回自然深信不疑。常對諸弟子說:吾人轉生到現世做人,所以還能記憶過去的事,完全得力于智慧之神。如我現在很清楚的記得:第一次是出生在什麼地方的,第二次又是出生在什麼地方的,而且在某次受生爲人時,曾經參加過一次激烈的戰爭,被一個對方的敵人將我刺死,刺死我的那個人,我亦知道他是誰。有次他帶很多弟子,到一個武廟去參觀,發現武廟中所陳列的各種兵器,指出其中某些兵器,是他自己過去在戰爭中所曾用過的。從他的這些談話中,證明他確是主張輪回說的,而且堅定不移的深信!

  畢達哥拉斯首倡輪回說的古希臘哲學家,繼承而且發揚畢氏輪回學說的,是古希臘主張客觀唯心論哲學者柏拉圖。他出生于西元前四二七至叁四七年間。爲蘇格拉底的學生,亞裏士多德的老師。在他的理想國、法律篇等的著作中,闡述了他的道德、政治和教育的思想理論,而在他的其他許多對話中,亦論到所謂輪回問題。如在主要著作理想國第十章中,所討論的完全是有關輪回說與心靈不死。在他看來,不但一般說的真、善、美是永恒的,就是生命內在的心靈亦是永恒的。如是永恒的心靈,分有理性、感情、欲望的叁個層次,由各層發展的心靈不同,到人死後也就有了不同的輪回。他曾講到一個艾爾戰士,在死後十二天複活時,對于輪回的種類以及輪回的程序,曾經有過極爲詳盡的描述。假定他不信輪回,怎會講這個事實?

  柏拉圖的老師蘇格拉底,出生于西元前四百六十九年至叁百九十九年之間,爲古希臘的唯心主義哲學家,雖好談論而沒有著述,他的思想言論,大抵見于其學生柏拉圖的一些對話中。他深信于一生中,爲某種精靈所護持和支配,因而也就相信靈魂不死,且堅定的深信因果。最後,被人控以傳播異說,毒害青年,反對民主的罪名,由法庭判以死刑。不願逃避法律的製裁,安詳而且自然的,從容而不迫的,飲下獄卒爲他所准備的毒汁,結束此一生命,以待新生命的開始。所以在他生前,能常對人講來生哲學,證知他也是主張輪回是有的。

  法國第一位大哲學家笛卡兒,是西元一五九六至一六五○年間的人。他不但是位大哲學家,亦是位物理學家、生理學家、數學家,更是解析幾何的創始人。在認識論上,首倡理性主義,把幾何學的推理方法或演繹法,應用到哲學上,認爲清晰明白的概念就是真理,從而主張人類生來具有“天賦觀念”,而此“天賦觀念”,實際就是前生的記憶,假定沒有前生,那裏會有“天賦觀念”?所以笛卡兒無形中承認輪回是有的。

  被人稱爲笛卡兒私淑弟子斯賓洛沙,對于輪回問題,亦有類似主張。他曾這樣說:從超越的觀點看,所有生命都是來自理性,而理性系超越時間的。它,既不由生開始,亦不由死結束......如想知道人生的真實性,必須從精神世界著眼。因它既不開始于肉體生,亦不消滅于肉體的死,現實肉體死後,還有新的肉體繼續而來,如是像這樣的不斷延續下去,不是輪回流轉是什麼?

  意大利一位有名的哲學家柏于祿,以繼承新柏拉圖學派的思想爲己任,所以他的思想學說,自不會屈從教會所有的各個教條,結果爲教會將他監禁起來,經過整整的七年時間,仍不屈伏于教會的壓力,終于爲教會中人,把他活活的燒死,這真可說是爲奧理而犧牲的哲人。他說:從哲學的立場看,靈魂可能存在于各個不同的肉體,且會從現在的這個肉體,轉到未來的另外一個肉體,這不是說的輪回是什麼?或有以爲我的這個說法,不能得到事實的證明,但古代希臘最有名的哲人畢達哥拉斯,亦是這樣主張的,我們對于輪回,怎麼能夠不信?

  德國大哲學家,亦爲德國古典唯心主義集大成的黑格爾,是西元一七七○至一八叁一年間的人。他亦是一個有輪回思想的哲學家,在他的思想體系中,將整個自然的,曆史的以及精神的世界,都描寫爲處在不斷的運動、變化、轉變和發展中。從這思想出發,自然不會否定輪回。如他說:“一切變遷中有毀滅,亦有新生”。換言之,生爲死的開始,死亦爲生的開始。這是從東方思想家所得到的最大並最高的觀念。此觀念應用到個人生存時,即爲輪回。

  另有一個更普遍的傳說:萬物皆如菲力克斯,它不斷地燒毀自己,又從灰燼中再生。可是精神並不如此,他說:“精神在脫去外套後不換上新的,在燒毀自己反亦不由灰燼中再生,乃是變爲更神怪、更光榮、更純粹的精神。祂不斷與自己爲敵,或不斷地毀滅自己,但即在此不斷毀滅中,使自己步步高升......”。不特黑格爾承認有輪回,就是康德及費希特等德國傑出的大哲學家,亦都明顯的主張有輪回,並不認爲這是迷信。

  英國劍橋大學有位哲學教授博爾德,不特對于哲學有精湛的研究,就是對于所謂靈學,研究亦有相當心得,根據他的研究所得,認爲輪回是必然的道理。如他在第十叁次默爾思紀念講演中說:“爲了我本身,我要指出…

《業及依業而有的輪回》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