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讓火山止熄(舍棄我禅師)▪P3

  ..續本文上一頁法如此專注性地修習正念。通常我們只能一般地修習正念。只有當我們空閑時,才能再開始在正式的練習中發揮強度的正念。

  

  第四章 洞察智慧與定力

  

  接下來我們便必須有能力分辨定力與正念。它將取決你所朝向的方向——你是否走在培育輕安或洞察智慧的路上。

  大多數的禅定法門皆強調定力。它們令心專注在一點或一個目標上,因而獲取定的力量。它的成果是非常平靜的心境,甚至在登峰造極時,帶來神通力。這不正是人們所希望獲取的嗎?難怪大多數人皆朝向這個方向!

  對于佛教徒來說,那條道路無法徹底引領我們解脫痛苦。雖則它能在好一段時期裏減輕那些痛苦。對治這困境的方案便是洞察智慧,也就是在脫離一切的觀念下,如實地體證這世間的真實本性。換句話說,一切組合成這世間的精神與物質過程是真正無常、不圓滿及無我的。如此了知者便會舍離他們,而在無爲法(非緣生的法),即涅槃中找到依歸。沒有證悟到有爲法(緣生法〕的不圓滿,我們會熱烈執取它,因而不可能得到解脫。

  欲培育這洞察智慧,便須強調正念這主要項目,而定力退而成爲次要的必要元素。

  爲分辨正念與定力,我們可以引述它們的特質:

  ·定力拴系著目標,把心安置其中。它就像當緊握住某個東西不放一樣。它又像你注視著電視熒幕,無意轉移視線一樣。

  ·正念卻像細心觀察電視熒幕中的事物一樣。

  換句話說,正當定力把心釘在目標上時,正念給它來個仔細透徹的觀察。當你發現到事物的真實本質時,你便已培育了洞察智慧。

  從這裏、我們可以得到依歸結論。定力可在沒有正念之下生起,而只要有正念時,在某個程度上,必有定力。

  一般上在定禅的修習中,雖然定力是主要的修習目的,卻必須有正念去令它生起。但這正念卻不如你在智慧禅中所能達到的那般全面與透徹。此外,它的禅定目標亦不相同,即是:定禅的修習是以觀念爲目標。

  倘若依歸人的修習目的是要去內觀自己真正是誰,是什麼,那麼便記得正念的觀察必須是主要的元素。這樣,他便像個科學家對他的研究事項貼近透徹地觀察一樣。一旦有了足夠的觀察,禅者便全面地認識目標,及目標的各個細目。這是正念化爲洞察智慧的時候。所以在智慧禅的修習裏,禅者以全神貫注的醒覺來觀察目標,如隨腹部的上升/下降,坐/觸,痛,思維,右足/左足等等。他很快地便將發現這一切(包括那觀察的心)都只不過是快速生滅的過程而已。禅者于是便覺悟到這些過程的變化(無常)是超越個人的控製及不圓滿的,在智慧禅中,這意味著放下是假我的攀緣,回歸原來的自然本性。

  消除“我是”……確定是最高的喜悅。

  ——歡喜偈(Udana)

  附加忠告

  歡迎來到我喜愛的世界。這世界裏沒有別人存在,純粹是進行中的精神與物質過程。我發覺到這是最有意義的。這是生命的真谛。當你真正醒覺這些事相時,心裏便容不下執著,嗔恨,幻覺及一切負面素質。它們就是無法在依歸人真正醒覺這些過程時滲透過來。于是你的生命便有了安甯與生活的意義,那便是去發現內心的最終道路,回歸究竟的真谛。

  可惜我在這小小的冊子中只能簡略介紹智慧禅及基本的修行法。修行其中必然有更多要做的步驟,你最好接觸那些這之前修過的。以及有能力給你適當忠告的人。因此,這冊子附加有關在馬來西亞各個智慧禅修行中心的職絡處。當然,你若能在一個合格的導師指引下進行一個業余修習或精修是更好不過了。

  對于那些大膽地想一試這裏所提供的有限基本資料者。我要作一些補充。

  首先,這些最低限度的修禅指示只適宜那些沒有任何嚴重的心理問題者,倘若一個人正在接收精神失常的治療,我們必須強調這本小冊子是不足夠的。他們必須接觸一位合格的導師。

  第二,當一個人擁有定力時,他可能遇上各種經曆,可能有喜愛、幻想、聲音、甚至恐懼。最簡單的步驟便是正念地觀照它們。他們最終在一分鍾內消退消失。若它們不消失,別執著或慌亂,最糟頂多是睜開眼睛起來。若坐禅超過半小時後心變得煩燥,也應這麼對待。這亦可能在你的心背負著許多問題或未解開的結時産生。可改行快步禅。原則是保持“正念”若正念沒有增加,反而更糟。便是有問題了。

  最後要說的是,把握機會去參與一個智慧禅精修課程。請向本冊子後頁的聯絡處詢問。在一個十天的精修中所達致的進展及了解可會好過自己日日獨修一年的成績。

  

   第五章 這是條水道

  

  水是我們全部都熟悉的元素。尤其對于我們這些生活在熱帶的人來說,水甚至在我們接觸到它時傳來一陣悸動。當它在自然的狀態下到來時,更是叫人興奮。它與自然界的一切過程相似的一點是它“流動”。自然界中的事物從未來流經現在再流逝到過去。每件事都似一波一浪,其中可會有很強的波浪。我們是否是沈是浮有賴于一些東西。沈溺迷醉在欲樂的衆生就如被洪流沖走一樣。他們起先可能會以爲那是多麼喜悅的事,但有遠見的智者卻不那麼想。

  要浮而不沈。我們必須有正念。正念使我們的心超出水面,然後用一些功夫,便能奮鬥去渡達彼岸。若正念強健,我們便好比坐在船上,乘風破浪到那被形容成安全島的涅槃。

  智慧禅本身便是諸多過程中的過程。起先,我們以強續的正念令自己浮遊。之後這修行便成爲探索發現的旅程。我們所經曆的一切體驗都受到精細的審察。我們的心便像個不斷加強度數的顯微鏡;我們發現到我們長久以來誤解了的生命的秘密。通過每一次的體悟,我們步步趨進那波浪生了便徹底熄滅的當下——那是究竟的真谛,一切苦的徹底熄滅。那難道不是人所能爲之而活的最崇高理想嗎?不應拖延如此難得的智慧。且躍上正念之舟吧!

  

  

《讓火山止熄(舍棄我禅師)》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