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的救度
──于淨宗書院爲蓮友閩南語開示(八)
諸位蓮友,諸位同修:南無阿彌陀佛!
入冬後天氣寒冷,濕度也很高,希望大家注意身體。
黑奴小孩與船長的故事
我先來說一個黑人小孩與船長的故事。
有艘貨輪航行在煙波浩渺的大西洋上,一位黑奴小孩,在船上做些搬貨、倒垃圾等雜役的工作。有天黑人小孩在船尾,一不小心跌落波濤滾滾的大海中。
小孩大聲呼叫:
「救命呀!救命呀!」
無奈風高浪急,任憑他怎麼呼救,船上沒有一個人聽到,他眼睜睜地看著貨輪拖著浪花越走越遠。
求生的本能驅使這孩子在冰冷的水裏拼命往前遊,他用全身的力氣揮動又瘦又小的雙臂,努力將頭伸出水面,睜大眼睛盯著遠遠離開他的船,生怕跟錯方向,就失去被船救起的機會。
但漸漸這艘船愈去愈遠、愈來愈小,慢慢就看不到了,只見到一望無際的汪洋大海。
小孩身心已非常疲乏,沒有力氣再遊下去,身體逐漸往海底沈。他正想放棄時,心中浮起船長慈祥的面容,關愛的眼神,對人親切疼惜的態度,他跟自己說不可以就這麼放棄,如果船長知道我掉入海中,無論如何一定會回頭來救我,就提起勇氣,用生命的最後力量再拼命向前遊。
這時候,船長發現黑人小孩失蹤了,直覺小孩一定掉入水裏,立刻命令船掉頭去找,但其它人卻有異議。
有人說:
「船長,來不及了,經過這麼久,不是淹死就是被鲨魚吃了……」
另有人說:
「船長,何必浪費時間,只不過是一個黑人小孩而已,值得嗎?」
在那個時代,黑人與白人人權不平等,黑人性命無足輕重。但在船長眼中,白人黑人都是人,生命都具有同等價值,他都一樣的愛惜。
因此船長下令:
「大家都別說了!」
立即要船返航尋找小孩。當黑人小孩氣力耗盡即將沈溺時,船正好趕到,將他救起。在千釣一發之際,小孩得救了!醒來後,他跪在船長面前感謝船長救命之恩。
船長問他:「你怎麼能夠在海中堅持這麼久?」
小孩回答:「因爲我知道船長您一定會來救我。」
船長問:「你怎麼知道我一定會來救你?」
小孩說:「因爲我知道您就是這樣的人。」
小孩知道船長的爲人,船長的愛心感動小孩,小孩了解也信任船長。
這個故事給了我們啓示,也提醒我們:今天我們信仰的是阿彌陀佛救度的淨土法門,我們對阿彌陀佛的慈悲、愛心、救度,了解多少?有多深的信任?是否相信阿彌陀佛是真的攝取不舍?
世間有些事情不到最後,無法知道結果是成是敗?是勝是負?就如同這黑人小孩與船長。盡管人生無常,這世間充滿著未知數,但阿彌陀佛對衆生的救度金剛不變: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如此、永遠如此。
阿彌陀佛 是何等佛
在此我要就阿彌陀佛的救度以四點來說明:
一、阿彌陀佛是大慈大悲的佛。
二、阿彌陀佛是無量壽佛。
叁、阿彌陀佛是無量光佛。
四、阿彌陀佛是無礙光佛。
阿彌陀佛是大慈大悲的佛
首先,阿彌陀佛是大慈大悲的佛。慈與悲是大乘佛教的中心、根本,若去除慈悲,就沒有大乘佛教。何謂慈?何謂悲?慈就是與樂,悲就是拔苦。與樂就是給人安樂,拔苦就是拔除苦難;與樂是給衆生安樂喜樂,拔苦是拔除衆生的苦惱災難。
學佛就該了解佛可以使我們離開種種苦,得到無比之樂;學佛的人要體會佛心就是如此,佛教就是這樣的教理內容。
剛剛說離開慈悲就沒有大乘佛教,再進一步說,若無阿彌陀佛救度的法門,就沒有大乘佛教的特色。因爲顯現佛教最極致的慈悲,就是阿彌陀佛救度的法門。
無緣大慈 同體大悲
大慈就是無條件的愛心,大悲就是同體的愛心。無條件的愛心就是任何人都平等看待,無分男女、善惡、親疏;同體的愛心就是進一步把別人當成自己。
我們常在醫院看到「視病如親」這句話,也就是要把病人看成自已的父母兒女來治療照顧。其它宗教也都強調愛心,佛教是慈悲的宗教,當然更著重這樣的內涵。佛教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教義,最具體的顯現,就在阿彌陀佛的救度中。
阿彌陀佛救度的是怎樣的衆生?是絕對需要被救的苦惱衆生。
衆生爲什麼會苦惱?因爲都有貪瞋癡,將來必定墮入叁惡道。衆生在現世都有欲求不得的心,對外境不滿的瞋恨,對許多人事物不平、嫉妒、氣憤的愚癡,身體有老邁之苦,還有肉體精神的種種苦痛。尤其生生世世以來殺生吃肉、偷盜欠債、邪淫、妄語、誹謗,造了數不盡的罪業。這些煩惱我們無力斷除,這些債務我們無力償還,因此必將長淪六道苦海,必須靠強有力的救度者,救我們離開叁界六道的輪回,還要救我們到究竟安樂的境界。
拔除輪回苦 給與涅槃樂
《觀經》說:
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衆生。
阿彌陀佛就是我們的救度者,以大願船在六道苦海中救度我們,所以阿彌陀佛是大慈大悲的佛。阿彌陀佛以無緣慈救度我們,不講任何條件,冤親平等,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把我們看成他自身,欲拔除我們叁災八難、叁塗六道之苦,使我們證得涅槃樂。
《無量壽經》中阿彌陀佛說:
我于無量劫,不爲大施主,普濟諸貧苦,誓不成正覺。
阿彌陀佛發願說,從無量劫直到現在,要做一個普遍救濟衆生離開貧及苦的大施主。我們最大的貧並不是缺少財富,而是無法成佛;最大的苦也並非肉體的病苦或心靈憂愁之苦,叁界六道才是根本的苦。阿彌陀佛就是要拔除我們這種生死輪回之苦,使我們得到涅槃之樂。
《大寶積經》中阿彌陀佛說:
心或不堪常行施,廣濟貧窮免諸苦,利益世間使安樂,不成救世之法王。
阿彌陀佛不但要成爲救世主而且是救世的法王。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第十一願說: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
現在阿彌陀佛已成正覺,表示極樂世界就是滅度的境界,滅度就是涅槃。所以一旦往生極樂世界,衆生就是住定聚,正定聚就是不退轉,不退轉就是不會從滅度境界退失,往生極樂世界都是安住在涅槃的境界。
阿彌陀佛就是要使我們離開無法成佛之貧,脫離六道輪回之苦。所以,阿彌陀佛是大慈大悲的佛。
阿彌陀佛是無量壽佛
其次,阿彌陀佛是無量壽佛。無量壽就是超越時間性,永遠存在;過去存在、現在存在、未來也存在;過去存在是已經救度過去存在之衆生,現在存在是爲救度現在存在之衆生,未來存在是爲救度未來存在之衆生;盡時間性救度一切衆生。
所以阿彌陀佛稱爲無量壽,救度盡時間性一切衆生,使衆生跟阿彌陀佛一樣得到無量壽。
衆生的壽命,都是輪回的壽命、分段的壽命、無常的壽命。在這世間,壽命長者不過百歲,短者幾十歲,也有出生就死亡,也有胎死腹中,壽命短暫,死後又再投胎轉世。若被阿彌陀佛救度,他就離開分段、輪回、無常的生命,永遠存在,沒有生老病死,不再輪回。這種無量的壽命、自在的壽命,才是真正的壽命,有意義、有價值的壽命。
我們的壽命、身體,都是向著老邁前進,壽命日減,而器官逐漸退化。所以大家都想存錢或買保險,預防年老生病時,可以請人看護照顧。當然我們要勤念佛,希望最後無有病苦,身心愉悅,蒙佛接引。
所以阿彌陀佛是無量壽佛,包括過去現在未來,盡時間性救度一切衆生。
阿彌陀佛是無量光佛
阿彌陀佛也是無量光佛。光明是佛的智慧,佛的智慧是救度衆生的力量,佛救度衆生的力量就是佛身體功能的作用,佛的作用就是佛體能力的顯現,兩者是二而一,一而二。佛的光明就是佛的身體,佛光明無量就是身體無量;無量光明就是佛無所不在,無處不在。意思就是說,阿彌陀佛從沒有離開過我們,此時此地,正與我們同在一起。
因此,阿彌陀佛是無量壽,此時存在;阿彌陀佛是無量光,此地存在;阿彌陀佛此時此地現在要救度我們。
阿彌陀佛時時刻刻、無處不存在,在我們眼前、在我們四周。就如同太陽照耀大地,沒有分別對待,照著高山也照著深谷,照著大樹也照著小草,照著男衆也照著女衆,照著好人也照著壞人,沒任何差別。我們舉頭就可見日,一體存在;如果閉著眼睛,就暫時見不到太陽。
阿彌陀佛是無礙光佛
阿彌陀佛此時此地要救此時此地的任何人。阿彌陀佛是大慈大悲的佛、是無量壽佛、無量光佛,阿彌陀佛也是無礙光佛。
阿彌陀佛的光明,救度衆生的功能作用,是無阻礙的,故名無礙光佛。
阻礙有兩種:一種有形、一種無形。有形指器世界,叁千大千世界包括國土、山河大地、我們的身體等都是有形;無形就是心理、業障、煩惱等。有形無形都沒辦法阻礙阿彌陀佛的光明,不論衆生,煩惱多深,罪業多重,阿彌陀佛都能夠順利無礙地予以救度,所以阿彌陀佛是光明無礙的佛。
未言先知 未求先應
只怕我們不信受,不願往生極樂世界,這樣就跟阿彌陀佛不相應,否則任何人都可以被救,因爲阿彌陀佛的救度是現成的。有句話說:「未言先知,未求先應」,我們還沒有說,阿彌陀佛已經知道;我們尚未祈求,阿彌陀佛就先答應了!因爲佛具足大神通,我們的起心動念,佛都知道。
宇宙中任何事物運動,都會産生波動,其中最敏感、最強的波動,就是我們的心。一個人若心念不動,則鬼神察覺不到你的存在,看不到、也找不到你,閻羅王也捉不到你。但我們凡夫的心是剎那、剎那不停在動,總不出貪瞋癡妄想雜念,每一動的心波,就如海浪般推湧著遍滿整個宇宙,然後又如同那拍打岸邊後迅速回歸大海的波濤,一瞬間,又從宇宙的邊際返回到自己身心。
所以我們的起心動念,不論是善是惡,最後,必然是又回到自己身上。今天我們希望一個人好,其實就是使自己好;討厭一個人,希望他不好,也會反射回自己,使自己不好。心波就是那麼微妙。
…
《阿彌陀佛的救度》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