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上眼睛。請覺知站立時身體的感覺,只是感覺身體的感覺。……
感覺身體各個部分的感受,友善、溫和地對待你的身體。……請不要專注于身體任何一處特定的位置,感覺身體生起的任何感受。……
覺知當下,與身體一起安住于此時此地,與安住的身體一起覺知當下。……不想過去,不想未來,覺知當下。……
行禅
[行禅的導引]
請把雙手疊放于身前。現在請慢慢地走,覺知地走。……或者剛開始的時候,你們可以走快一點。……
請不要四處張望,請把視線放在身前兩呎的地上,感覺腳部的感受。……不要想過去的事情,不要想未來的事情,以行禅來活在當下,活在此時此地。……
坐禅
[坐禅的導引]
(編譯按:現場有聲響)我們以聲音來活在當下,活在此時此地。這一節坐禅的時間很短,我們嘗試完全安靜地坐著,時時刻刻都保持清醒和警覺。……只是知道,只是覺察當下身心所生起的事情。……
接著的是瑜伽時間,我相信大家會體會到瑜伽的益處,我相信大家也會體會到瑜伽與禅修的關系。如果你們對于坐禅的姿勢有任何疑問,請詢問瑜伽老師。瑜伽之後的禅坐,應該會是很好的。
瑜伽
很好的瑜伽,非常好。謝謝!做過瑜伽之後,大家的身心應該感到輕松舒適,接著的禅坐應該會是很好的。請繼續覺知身體的感受,只是清醒地感覺身體的感受。學習友善、溫和地對待你的身體,感覺你的身心,看看身心松弛到甚麼程度。
現在我會說一說進食的時候如何禅修。首先我想告訴大家,今天午飯的時間很充裕,請大家慢慢地吃。吃飯的時候,我建議大家把注意力放在咀嚼的感覺上,當我們吃得很急的時候,我們沒有怎樣咀嚼過食物。所以請覺知地吃飯,慢慢地咀嚼,慢慢地吃。當你嘗到食物的味道,當你吞咽的時候,也保持覺知。如果你能夠這樣做,你便能覺知當下,活在此時此地。吃的過程,我們會有自己的偏好──喜歡與不喜歡。所以當「我喜歡這個」、「我不喜歡那個」生起的時候,請保持覺知。吃飯的時候保持止語能夠幫助大家修習以上的建議,所以今天吃飯的時候,請保持止語。請覺知飲食的份量,避免吃得太多,也避免吃得太少。飯後休息的時間,我建議大家仍然保持止語。靜默的時候,比較容易修習正念;修習正念的時候,也比較容易保持靜默。休息的時候,雖然我們在休息,但是內心並沒有休息,所以請保持覺知,盡可能時時刻刻都覺知身心正在發生的事情。如果需要走動,請放慢動作,覺知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休息的時段,如果大家想個別與我面談,請到這裏來。謝謝。
午飯及休息
研討
導師:工作禅是很重要的,因爲你可以在日常生活禅修。在斯裏蘭卡的禅修中心,我們以禅修的心在廚房、花園、廁所工作。如果你能夠這樣練習,那麼禅修與生活便成爲一體,不是兩樣不同的東西。
聽衆:甚麼是禅修的心?
導師:第一,禅修的心是念茲在茲,具有正念,覺知你在做甚麼。第二,禅修的心是學習、探索、偵察的心。不然的話,我們做工作的時候便像機器一般。
所以禅修的練習是日常生活中很簡單、很實用的事情。正如我早上說過的,禅修就像藥物,用來醫治我們製造給自己的苦惱。吃了藥我們會感到愈來愈輕松喜悅。
我要提醒大家,請提出實修上的經驗。請告訴我練習瑜伽的情況,你們喜歡瑜伽嗎?
正如我早上說過的,禅修不是只會有愉快的經驗;我也說過很多次,禅修不是只會有愉快的感受;我亦說過不少次,當不愉快的感受生起的時候,我們不用憂慮,我們可以學習探察它們。
聽衆:有沒有特定的呼吸方式可以整天練習呢?
導師:坐禅的時候修習出入息念,這樣做是要發現正念,然後把正念應用于日常生活。
聽衆:我們需要有特定的呼吸方式嗎?例如:從鼻吸氣,從口呼氣。
導師:我們的肺想自然地呼吸。你可以去找出身體自然呼吸的時候是怎樣的。你感覺到呼吸的感受嗎?如果你在練習禅修,重要的是不要改變呼吸的方式,而是學習自然地呼吸。有趣的是,即使我們在睡覺,身體也在呼吸。所以正如我昨天說過的,如果你能夠視呼吸爲朋友,這位朋友總會提醒你活在當下。當你緊張的時候,呼吸總會告訴你;當你遇到危險的時候,呼吸總會告訴你。當你感到憂慮、恐懼的時候,呼吸會變得不太順暢,你的朋友在告訴你,你沒有放松。所以呼吸是一個很實用的顯示器,它告訴我們內心正在發生的事情。
請告訴我今天禅修的情況,或者你們有沒有一些經驗跟我分享?這是研討的目的。你們做瑜伽的時候怎麼樣?我想知道你們覺知呼吸的時候所發生的事情;我想知道你們行禅的時候所發生的事情;我想知道你們專注呼吸的時候所發生的事情。這些都是我有興趣知道的。
聽衆:坐禅的時候,需要用多少時間注意呼吸?需要用多少時間注意身體的感受?
導師:你是說在家裏練習?
聽衆:在家裏或者在這裏都可以。
導師:在家裏的練習,我們可以另外再講。現在我們說的是今天修習的情況,講座的最後一講是日常生活的禅修,或者到時候再談。正如我剛說過的,我有興趣的是今天所發生的事情。
聽衆:今天已經是第叁天的練習,我仍然感到難以專心。
導師:這就是爲甚麼我說:「覺知任何生起的事情。」不專心是不是在你覺知呼吸的時候發生的?
聽衆:是。
導師:當你忘記覺知呼吸的時候,你可能會聽見聲音。呼吸是主要的對象,聲音是次要的對象。主要的所緣是呼吸,次要的所緣是任何生起的事情。有些時候,我們與主要的所緣一起;有些時候,我們與次要的所緣一起。當你與次要的所緣一起的時候,覺知你與次要的所緣在一起,然後回到主要的所緣。過了一陣子,你又會與次要的所緣在一起。所以只是覺知:甚麼時候你與主要的所緣在一起;甚麼時候你與次要的所緣在一起。修習出入息念,不是說當你專注于呼吸的時候,不會有其他的事情發生。我們不能夠阻止這些事情,我們可以覺知它們。
這是一個好問題。還有其他問題嗎?
聽衆:坐禅坐了一陣子,身體很想搖動,我控製住它,不讓它搖動。這樣做對不對?
導師:心平靜下來的時候,感覺到身體很想搖動,你可以觀察搖動的意欲,不要搖動身體。
聽衆:是身體想搖動。
導師:沒錯。剛才所說的只是一部分,還有的是:第一,你有「我須要搖動身體」的念頭,但你不搖動身體,嘗試去觀察這個念頭。第二,你讓身體搖動,然後對自己說:「身體正在搖動,我可不可以停下來?」重點是學習控製身體,不任由身體做它喜歡的事情。這是禅修之中的重點。清楚嗎?
聽衆:常常把注意力放在防止身體搖動,我感到浪費精神。
導師:這就是在第二點我說容許身體搖動的原因。讓身體搖動的時候,你可以感覺搖動的感覺,看看搖動的時間有多久,或者問自己是否可以停下來。
聽衆:坐禅的時候,這樣搖動身體,對身體有害嗎?
導師:沒有。
《1995年 一日禅(上)》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