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自由的迷思 二、禁锢的形式▪P2

  ..續本文上一頁事;其做法永遠是享樂取向的,意思是在保養“自我”。天道最大的特征是沒有希望與恐懼,這是可能藉著專注于感官或靈性方面事務達到的——無論是二者中的哪一種情況,要獲得如此非凡的幸福,我們都必須忘記是誰在追求,以及目標是什麼。如果我們的野心表現在對世俗的追求上,起先我們追求快樂,然後開始享受爲求快樂所做的努力,同時也開始在努力中松馳自己。在到達絕對快樂與舒適的途中,我們開始松懈,並善加利用自己的處境,奮鬥于是變成了探險,然後又變成了度假——雖然我們仍走在朝向終極目標的旅程上,但我們卻認爲每一步都像是在度假一般。

  因此,天道本身並不特別苦,因“苦”來自于最終的理想幻滅。你自以爲已獲得精神與物質上的至樂,于是你沈迷其中;然而突然有東西搖撼你,使你幡然覺悟原來獲得的一切並不能持續到永遠,你的至樂變得不可靠且不規則了,當你試著將自己推回快樂的狀態時,在你心中再次出現希望得以持續的念頭。但是業力帶給你各種煩擾,以致到某一階段你對于保持快樂漸次失卻信心;終至一日,你突然爆發,感覺被騙了——因爲你不能永遠留在天道。所以,在業力搖撼你並提供你各種異常狀況時,整個過程變成了徹底的失望,于是你埋怨自己以及使你上達天道的人,或責怪將你帶離天道者;你憤怒、失望,因爲你認爲自己被騙了,于是你將自己與世界的關系轉換成了另一種形式——另一道。這即是所謂的輪回,字義是“連續的圓圈”、“漩渦”——在迷惑之海中,旋轉複旋轉,永無止息。

  偏執狂

  其次是善妒之神或阿修羅道,此道最顯著的特征是偏執狂。如果你想幫助具有阿修羅性情的人,他們會將你的好意視爲是要壓迫他們或滲透他們的領域;但是你若決定不幫忙,他們又會認爲你自私,只圖自己的舒服;如果你表現得模棱兩可,他們又覺得你在耍花樣。阿修羅的心態機靈細密,能洞察所有隱密的角落。當你自以爲是在與一位阿修羅面對面溝通時,其實他正從你背後盯著你看。這種強烈的偏執狂配以極端的效率與准確性,促成一種自衛性的傲慢。阿修羅心態有如一陣風般呼嘯而過,希望將所有事情就地完成,避免任何被攻擊的可能——那是一種奮力不懈爭取更高、更大成就的表現。因此,阿修羅必須時刻防範落入陷阱,因爲沒有時間讓他准備充分之後再付諸行動——他毋須准備,一向說做就做,一種錯誤的自發性、一種可隨意而爲的觀念而養成。阿修羅心態是時刻不離比較的。在不斷爲保障安全與獲取更大成就的奮鬥當中,總是需要一些參考點、路標來策畫行動,對付敵手,並衡量自己的進步,于是你會將生活中的各種狀況當成競賽,想像有一個假想的對手在與你較量,使你必須要不停地對付“他們”和“我”和“我的朋友”、“我”和“我自己”。你覺得每個角落都很可疑很危險,因此必須仔細檢查以防不測,然而你卻未曾注意到要隱藏或僞裝自己。你是非常直接的,遇有問題或任何看似可能不利于你的陰謀,都會挺身而出並不惜一戰。你貿然站出來,面對面開戰,力圖揭發陰謀。你一方面站出來面對情勢,一方面卻又對于收到的有關該情勢的訊息不信任、不予理會——你什麼都不肯接受,拒絕學習任何來自外界的事物,因爲你將每個人都當成敵人。

  愛欲

  人道主要的執著是愛欲(passion)。愛欲在此是指一種聰明的攫取,其間邏輯推理的心永遠盤算著如何製造快樂。當深感開心的事物與自己絕緣,因而感覺失落、匮乏,且時常伴著一分懷舊之情。你認爲只有愉悅的事物才能夠帶給你舒適與幸福,但卻自覺力有未逮,認爲自己能力不夠或缺乏魅力將快樂的事物自然地吸引到身邊來;不過,你仍然積極設法拉攏它們,因而導致對他人的挑剔態度——只因你想吸引最優良的品質,最怡人、最具格調、最文明的情境。

  這種貪求與阿修羅道是不一樣的,因爲後者不像前者這般挑剔與聰明;相較之下,人道涉及高度的選擇性與吹毛求疵。你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形態及風格,排斥所有不同風格的事物,又要求每件事物都必須恰到好處,並且批評、責怪那些不符合你標准的人。或者,你發現某人居然具有你所向往的風格,甚至在這方面還超越你:他才智過人、品味高雅、生活快樂,並且擁有你所渴望擁有的東西;他可能是位曆史人物、神話人物或是與你同時代而令你印象極爲深刻的人;他成就非凡,讓你極度希望擁有像他一樣的特質——這一切不單只是嫉妒另一人而已,而是你想要將那個人拉到你的地盤上來,那是種有野心的嫉妒,因爲你要與另一個人不分軒轾。

  人道的精髓,在于爲了追求崇高理想所做的努力。處于人道的人們時常會産生幻象,譬如看到耶稣、佛陀、護持神(Krishna,譯者按:印度教叁大神之一——Vishnu之第八化身)、穆罕默德,或其他卓然有成且對你意義重大的曆史人物。此等偉人真可謂集所能想像的一切美好事物于一身——名望、權力、智慧,因此他們若想致富絕無問題,因爲他們對其他人具有強烈的影響力,于是你想要跟他們一樣——不一定要比他們強,但至少要與他們不相上下。人們時常也將自己幻想成偉大的從政者、政治家、詩人、畫家、音樂家、科學家等等,渴望以一種英雄式的態度創造裏程碑,創下最壯觀、最偉大的曆史紀念碑——這種英雄式的做法,源自于對自己所欠缺之物的癡迷。當你聽說某人具有不尋常的特質時,你認爲他們了不起而自己則微不足道,因爲這種不斷的比較與挑選,所以産生一連串永無止境的欲望。

  人類的心態非常偏重知識、學習與教育,他們重視各種資訊與學識的搜集,因此知識分子在人道最爲活躍。由于搜集這麼多東西、構想這麼多計畫,心是一刻也不得閑,而人道的典型正是卡在千頭萬緒的雜念當中——忙著想東想西,不斷地創造各種構想、計畫、幻覺、夢……,根本無法學到任何東西,這與天道的心態大爲不同。你在天道完全沈迷于歡樂之中,有一種自困的滿足感;在阿修羅道,你被競爭沖昏了頭,強烈的感受將你壓倒、催眠,鮮有機會構想任何念頭;而在人道,則會有很多念頭産生,智識、邏輯的心智大爲增強,而開創新局的各種可能性也令你心醉。因此,你試圖抓住新構想、新策略、相關的史例、書中的引句以及你生命中重大的事件等等,致使你的心被各式各樣的念頭充滿——甚至連下意識中的記錄也不斷重現,比起在其他各道時頻繁得多。

  所以人道是非常智性的一道,更是異常忙碌、紛擾不安的。人的心態相較于其他各道少些驕傲——在其他各道,你的心有所依讬,可從中得到滿足;但在人道中並沒有這種滿足,有的只是不斷的尋求、時刻在尋找新境況或試圖改進既成的境況罷了!那是心境最無樂趣的狀態,因爲受苦不被認爲是項差事,或是向自我挑戰的方式,而是用來時時刻刻提醒你:吃苦方能激勵出你的雄心。

  愚癡

  六道的描述,與日常生活中各個人處世態度之間微妙卻明顯的區別息息相關,諸如如何走路、談話、寫信、讀書、吃飯、睡覺等等——每個人都養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如果我們聽到錄音帶裏自己的聲音,或是在錄影帶或電影中看見自己,我們常會對這個別人眼中的自己大感震驚,甚至感覺非常陌生,通常也覺得別人的觀點不高明或若人厭。

  缺乏自知之明或不顧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在畜牲道表現得最爲強烈。我並非指真正投生爲畜生,而是說心的畜牲道特質——埋頭朝預定目標硬闖的脾性。畜牲的脾性非常認真,它們甚至將幽默當成是認真的工作。爲了刻意製造友善的氣氛,人們會說笑話,故意搞笑或表示親密、機靈,不過,動物並不會微笑或不笑,它們只是應景辦事而已。它們也會嬉戲,但是很難見動物真正發笑,它們可能做出友善的聲音或動作,但是它們並不具有細致的幽默感。畜牲的心態是直直往前看的,如同戴了眼罩一般——它目不斜視地勇往直前,朝下一個情境趕去,並且不斷試圖調節情況以期符合它的企望。

  畜牲道是伴隨著愚癡的:它們甯願裝聾作啞、甯願尊循老舊遊戲規則也不想加以改善。當然,你可能嘗試對某種既定的遊戲改變你的想法,事實上,你只是跟著走——跟隨著你的直覺而已。你想實現某種隱藏或秘密的願望,因此當你遭遇障礙或不如意時,你會采取強硬的態度,而不顧可能因此傷害到別人或破壞了珍貴之物。你只顧著跑出去追逐任何可追之物,但如果碰上別的,當然也樂得一並窮追不舍。

  畜牲道的無知或愚癡,來自于死腦筋的誠實與一板一眼的脾氣,與第一蘊中因根本無明所生的困惑頗不相同。畜牲道的無知是你對自己有一套特定的看法,完全不考慮任何以其他觀點來檢視的可能性。如果有人攻擊或批評你的笨拙,譬如處理某件事欠缺技巧,你會設法替自己辯護,找各種理由保住你的自尊;這時,你已無暇顧及誠不誠實的問題,只希望別在你們面前露出馬腳,事後,你更會爲扯謊成功而洋洋得意。如果你遭到攻擊、挑戰或批評,你會立即還以顔色。這種愚疾其實是很機靈的,但說它是無知或愚蠢的意思,是因爲你看不見周遭的情況,只看到自己的目標,只看到能夠達到目標的手段,于是就想盡各種讬辭來證明自己做得對。

  畜牲的脾性極端固執,這種固執可以相當老練、富技巧與機智,但卻絕無幽默感可言。幽默的極致是在世間極盡荒謬的情境中揮灑自如,那是清晰地看透事理,包括自欺的部分——沒有眼罩、沒有障礙、沒有藉口;那是以開闊的視野統覽全景,而非只是試圖解除緊張。一旦幽默被當成解除緊張、不自在或壓力的方法時,那就成了畜生道的幽默;而畜生道其實是一本正經的——它只是在找臺階下而已。動物作風的要點在于試圖以極端的誠實、誠意與認真來滿足自己的欲望,這種直接、卑微的處世方式,傳統上是以豬做爲象征:豬向來不左願右盼,只是埋著頭一路嗅過去,鼻子碰上什麼可…

《自由的迷思 二、禁锢的形式》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