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藥師佛十二大願開示 十二、走出自我蒙蔽使生命充滿光明溫暖與生機

  十二、走出自我蒙蔽使生命充滿光明溫暖與生機

  第六天上午(錄音對應6-1)

  1、認知運用我心與佛心本質一如這個地方

  我們來繼續學習藥師琉璃光如來所發的十二大願,願願成爲我們大家的心,大家所舉心動念的內涵,願這些願給我們帶來佛法的喜悅,帶來佛法的安樂,帶來人世間的喜悅,人世間的安樂。

  佛法真實不虛,猶如陽光一樣的燦爛,照耀著一切世間。被照耀之人,莫不在光明中,得以自在的力、自在的用、自在的喜悅與安樂,充滿了生機,就象大地回春一樣,陽光給我們這個世間,帶來了生機、光明與溫暖。佛法是我們生命中的太陽,一樣會給我們帶來光明、溫暖與生機。

  那麼藥師琉璃光如來的願,願願實際是我們真心之願,願願表達了一切衆生最究竟圓滿的心,心裏的相貌、內容與作用。它的功德力,實際就是表示了一切衆生最究竟的追求、向往、歸結的真實所在。

  我們做爲一個凡夫,若是沒有諸佛無量兆載永劫的修持、設立大願出來,我們不能知、不能曉、不能見、不能聞、不能用。這個心雖然人人本來具足,人人無虧無欠,因爲你不知、不見,你就不能用,你就不能真正的把它彰顯出來。

  早晨起來的時間,一直在山上,站在那個地方看日出。我們凡夫的心就象太陽還沒有升起來,還沒有出地平線,還在地平線以下,世間還被朦胧所籠罩著。人總有一種期盼,這種期盼就是願意明了自己,明了世間,明了人生。真正的想知道生命的原點在什麼地方?明點在什麼地方?真實功德在什麼地方?總有這種期盼與渴望。

  因爲沒有聞到佛法之前,象太陽一樣,就被這種朦胧的,或者是霧,或者是雲,或者是黑暗所遮蔽著,遮蔽著。就這樣,一生一生的流轉于朦胧的無明、黑暗、業力之中,輪回著,輪回著,不太清晰自己怎麼來出離自己,了解自己,認知自己。我們得遇佛法就象初升的太陽一樣,冉冉升起,放著清淨的、原始的、不造作的光明,不費力的給予著世間溫暖、光明、生機。

  我們的心一旦遇到了佛法,一旦真正認知了佛法,皈依了佛法,我們心中的感知,就象太陽一樣,象初升的太陽一樣。從那種桔黃色慢慢放出橙色的光、白色的光乃至熾熱的光,照耀著世間,照耀著自己,照耀著有情,溫暖、光明、生機。它會給我們帶來喜悅安樂。

  佛法給我們帶來這樣的利益是清晰的、是真誠的、是如實的。關鍵的問題是你真正遇沒遇到這種相應的法則,就是這個法是不是真正的喚醒了你的自心?我們的心與佛心本質一如這個地方,我們有沒有辦法真正的來認知它,真正的來運用它、實踐它。

  2、這些東西是你嗎

  往往無始以來作爲一個被業習蒙蔽的有情,自以爲業習就是我,色身爲我,我這個知見爲我,我這個感覺爲我,我這個年齡,男女爲我,我這個人有什麼健康不健康,好壞爲我。

  你看,你可以觀察觀察,無論是患疾病了,說我得癌症了,就把我和癌症聯系到一起了,是否癌症就是這個人?這個癌那個癌,問你怎麼了?說我得癌症了,他整個的生命就依附到癌症上面去了。天天爲癌症奔波,買藥,治療,找醫生,化療,找種種因緣忏悔,一切作爲就爲這個病去服務了,一直到死亡。

  有人說我老了,老和他聯系起來了,開始爲這個老服務了,爲了不使自己老,鍛練身體,吃營養藥,做種種服務,一直到他死亡,我老了,這個老就是我。

  有人以煩惱爲我,說你怎麼了?我很煩,我什麼都不順,結果開始爲這個不順做准備了,什麼都爲這個准備、爲這個做事情,什麼都是不順不順……一直到死亡。

  有人就說我要掙錢,沒有錢和他聯系起來了,他就拼命的掙錢,一直到老死。那個掙錢就是我了。

  有的人爲了賭一口氣,別人給他帶來煩惱了,帶來傷害,他要報仇,有怨,就爲了這個怨開始作我了。一直在努力做事情到死亡,這怨氣都沒有散掉。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覺,就這樣一輩子一輩子被這種業習,被假設的我蒙蔽了。

  有人的爲了當官,官了一輩子死亡了;有的人爲了孩子,念了一輩子孩子,一直念到死亡;孩子養了孫子,孫子養了重孫子,結果還是死亡;有人念一輩子丈夫也念到死亡……有人念這的,有人念那個,什麼樣的人都有,那這些人就以自己所關心的東西爲我了。把關心的感知的,當成是我了,那是不是我呢?

  有的人家裏堂口養了五大家,往那一供很好啊,能給人治病什麼的,搞什麼名堂,那就是他了,整天爲這個事跑來跑去的,這個靈,那個不靈,結果這一輩子一直到老死,也就成我了。

  什麼樣的人都有啊,那是不是我呢?很少有人去問啊,有人說姓張的是我,姓李的是我,姓陳的是我,女人是我,男人是我,窮的是我,富的是我,醜的是我,美的是我,是不是我呢?不見得搞的懂,我不我的,他就這樣做了。

  3、我們是不是真正做一個學佛的人呢

  我們一生一生,就這樣被習氣染著蒙蔽著。沒有陽光,沒有燦爛,沒有生機,沒有明確,沒有喜悅,也沒有安樂。喜悅是碰上的,不會主動的、長時間的、明了的運用著安樂喜悅、如實的運用著安樂喜悅,用不了。

  爲什麼呢?沒真正的了解這個生命最省力的地方、最本質的地方、最具足的地方,象太陽一樣的,不造作的光耀著十方,長行于虛空,無挂無礙,溫暖光明,沒有這樣的心,有一顆自以爲是的執著的、蒙蔽的、染著的、習氣的、顛倒的,那樣的心。

  我們來學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十二大願,願願標明我們的自心真實、自心的太陽、自心的生機、自心的光明、自心的溫暖、自心的喜悅、自心的安樂,把這種光明、溫暖、生機、喜悅、安穩,帶給周邊的人,那你就可以自覺覺他了。

  那我們自己具足了這種光明、溫暖、生機、喜悅、安樂,你就自覺了。能自覺,又能覺他,你就是菩薩了;能自覺覺他,無造無作,那你就是佛陀了。

  你是願意做佛陀世尊、做菩薩呢,還是做一個自利的人呢?這叁個都不占,那你就沒有學佛,因爲你沒有陽光的燦爛,沒有光明的喜悅,沒有生機的安穩,那你就沒有學佛,你學的就不是佛法,你學的是習氣,就是染著,就是顛倒,就是世間的知見,沒有得到佛法的省力、妙用,沒有得到佛法的喜悅、安樂,那你就沒有學佛。

  我們是不是真正做一個學佛的人呢?是不是光明熾然呢?這地方諸位善知識要思考、要觀察,莫要耽擱,浪費了自己的學佛機製、學佛因緣,你浪費了就可惜了。

  你不管搞什麼,以爲自己是什麼人,把自己當成什麼人,那不究竟,不徹底,那只是某個階段的狀態,你認爲你這個狀態就是你,一把火燒掉的時候,這個你去哪找呢?或者說一個盒子把你裝起來的時候,埋到土裏的時候,你這個“我”是什麼呢?你不屬于這個地方啊,你會騙你自己一生,騙別人一生;你騙你自己就罷了,騙別人你沒法彌補啊!

  所以我們作爲一個學佛人,不光自覺,還要覺他;不光自尊,還要尊他;不光自己要得到光明、溫暖、生機、喜悅、安樂這樣的利益,還要帶給他人;不光自利,還要發起廣大的利益。

  這樣我們再來讀藥師佛的十二大願,願願能明我們的自心,願願能了解我們的真心,願願能知道我們的本如心,願願能印契究竟真實的心。不是虛假的,不是變異的感知。

  

  4、學佛最好辦法莫過于以佛陀願望印契自心

  一般人把虛假,變異的感知習慣當成是你,就怕到後面靠不住啊!到有因緣現前的時候,你把握不了啊,生死當口的時候你把握不了,閻王老子找你算帳的時候你認不得了,給你查你的業,你一生做了多少善惡,你自己就不當家了,推到哪一道你就得去哪一道,你就沒有力量把持自己了,那個判官鐵筆一劃,你就難逃羅網了。你不小心就不行了,臘月叁十快到了!

  我們已經是面臨著審判了!誰來審判?因果要審判你!因果成熟了,命運要接受新的考驗了,死亡衰老就是新的面對,你不面對也得面對,面對還得面對,必須面對!你不學佛行嗎?你怎麼面對啊?

  我們一旦找到了真實的心,安樂的心、平和的心、究竟的心,不造作的佛心,閻王老子來抓你的時候,就說:來吧,我們一起去極樂世界吧!判官來抓的時候就說,我給你寫個阿彌陀佛!業鏡一照,就說:放光照你吧!你無所畏懼了,死亡來了就說:所有事情跟我一起去吧!到光明藏裏去!你還怕什麼呢!

  你要心裏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你把業習、把病、把煩惱、把你的職業、把你的現狀當成你,你不知道這些是無常的、是無我的、是苦空的、是寂滅的,那你就會受苦,我們要如實的、如實的觀察,真切的、真切的觀察,觀察到這一點。

  中國的禅宗一說公案就說:臘月叁十如何交待?我們每個人都有臘月叁十啊,可不是說你認爲自己怎麼樣,就沒有臘月叁十了。所謂臘月叁十就是你這個殼子要脫了,你是哪一道啊?哪一世界啊?哪個去向啊?了解嗎?主動嗎?能把握嗎?你清晰嗎?不能清晰的話,爲什麼不解決它?不清晰它?真若閻王老子來了,坐在十閻王殿裏來判你,就由不得你了。

  很多人讀過《地藏經》,這個地獄,那個地獄,不是審判別人的,是審判那些不了解自己,不明因果,沒法去向的人,就審判他們的。是誰呢?我們若不了解自己的未來,不明因果,不知去向,最後審判的就是我們大家!

  十閻王往那一坐,拿業鏡照你,你一生的好好壞壞,你自己都看不了的。你到哪裏去啊?你不怕我還怕,那業鏡一照,一生一生之業,一覽無余啊!

  你受得了自己嗎?你能受得了嗎?我不相信,你不學佛你能受得了自己的作業嗎?

  天下人都能原諒你,諸佛菩薩都能原諒你,你自己能原諒你自己的業嗎?很多人認爲自己是很好的人,就是很好的人,拿業鏡照你一遍也受不了。

  不要說我們認爲自己很龌龊,做了很多不相應的事,那個業鏡一照,一絲都不會漏下去,你怎麼面對?你不了解啊,誰不了解自己啊?我們無始以來的業都是什麼業…

《藥師佛十二大願開示 十二、走出自我蒙蔽使生命充滿光明溫暖與生機》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