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P7

  ..續本文上一頁報往生極樂世界,于未來世,于此娑婆世界分身攝化。”並不是說一往生就忘了這個世界了,分身攝化。但我真是,若不往生,我還是不敢在這個世界沈淪了。這可能是因爲念佛的因緣吧,再對比一下祖師們的善巧,他們也是順性觀察的。人壽十歲,不舍報緣,來此世間度化衆生。那我們作爲一個念佛人必生彼國,盡此一生必生彼國,乘宿世願力還來此世界度化衆生。那麼你要往生一定還要來回施這個世界,才是我們不忘恩哪!因爲啥呢?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太多父母了,對不對?對對對,“不舍此界分化度脫,令成佛道”。這個誓願還是要有的。對對對。因爲你要知道你到極樂世界這個因緣很簡單,你可以分身無量,那我們就分出無量身中一個重要的身來這個世間。所謂的重要就是多關注一點,因爲啥呢?這個世界是我們往生彼國的一個契機,那我們要尊重這個世界,要感恩這個世界,要報答這個世界對我們的······我們學佛有這個機遇要報答釋迦恩、父母恩、有情苦難的恩,對不對?你看有情苦難相遇嘛!壽命短暫的恩。這都是恩德啊,要報這個恩,一定要以這廣大無礙力還歸此界,來度脫迷失有情同成佛道。

  哎呀,這壽命太短了,所以佛說“來吧,我這兒有無量的壽命”,你看我們就可以用無量的壽命來分身度化,不舍衆生。你有無量的壽命衆生哪個人你不能幫他到底啊,對不對啊?你有一百歲,我有無量的壽命我來幫你,太簡單了,對不對?我坐在這兒看你死,我來教你,你什麼時間受苦呢?什麼時間合適教育那我什麼時間教育你,對不對?哪個時間需要了我就現前,不需要了就不現前,對不對?因爲你就這麼小小的壽命,對不對?一眼就看到底了,對吧?沒問題!要是我們沒有這個往生的願望,我們還是在短暫生命中輪回,輪回不堪忍受啊!不知迷失到何方。要是你要知道了,我鼓勵你不要舍離此界;(若)不知道了,一定往生極樂世界。

  

  問:是不是發願返身再來,是不是有來去了呢?

  答:來去無來去,所謂的往生彼國就是無生國嘛!說此來去無來去,衆生需求罷了,你不要怕來去。你從上海來了又回去了,有啥怕的?怕什麼呢?對不對?有來就有去,沒問題的。衆生需求啊,佛滿衆生願嘛,你覺悟了你也會滿衆生的願。雖無來去,方便來去,度化衆生,有什麼不可以呢?

  哎呀,我們舉個例子你就知道這個“來去”了,好比說月亮升起來了,照耀著山河大地,那水裏面有月亮,你說是月亮來了還是月亮去了呢?所以應化世間,分身無數,應化十方,不動不搖。所以過去這四句偈子講得特別好,我一直記住的:“佛身充滿于法界,普現一切衆生前。隨機感應靡不周,恒常坐此菩提座。”他連動本座都不動,沒問題,不要害怕,不要說那佛忙壞了,對吧?根本不是那樣的,一定不是那樣子的。對對對。不需要,根本都不需要。“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衆亦無邊。四十八願度衆生,九品鹹令登彼岸。”他不需要的,你看月亮也不忙,對不對?哎呀!一個月亮放光了,那麼多人都見月亮,對不對?它一點都不忙,它在那兒閑著呢!對,閑人才能度衆生,對吧?忙道的人不知道在哪邊呢!所以我們在這裏要審觀這個事情,所以往生即是無生國嘛!我們在無生國就有不動的智慧與道德、方便、通力,可以分化十方而不動菩提本位。這是個不需要······沒有斷滅的,是真實的,是安住無疑的,是性德、修德具足圓滿的。

  所以往生是特別重要的。說這個“往生即無生,不動即安住”。我們因爲不敢呢,說“生者實得生。”因爲啥?人不敢。在這個地方害怕出問題了,那就說“往生實得生”,幹什麼?安慰你的,只要能令你的心圓滿、清淨,你需要什麼他都給你。

  有的人說那往生,這生來生去不是輪回嗎?他說“往生實無生”。

  有的人說往生要來來去去啊?他說“去者實不去,生者決定生。”

  不管哪句話能安慰你,能給你帶來往生的願望,都給你。所以有四料簡嘛,(旁人說:“生者決定生”)“去者實不去”,剛才“去者決定去,生者實無生。”實際就是怕我們用教義來迷惑自己了,說這佛說“無生”你爲什麼偏偏要講“往生”呢?往生即無生,真是真實語。你看《往生論》中沒有一個說人死人活的事情,但是現在的人滿嘴的就是人死人活。我們只可使過去的妄想業力(生),不可使自己所謂地生,要把生命生生世世當真了,那你只能輪回不堪了。對,好,壽命無量,光明無量壽命無量。

  

  (第十四願)設我得佛。國中聲聞有能計量。乃至叁千大千世界衆生悉成緣覺。于百千劫悉共計校。知其數者。不取正覺。

  

  聲聞無量,就是你大家都來計算也計算不完。哎,說“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這怎麼這麼多聲聞呢?很多人就問這個事情。是他方聲聞衆往生者,並不是說極樂世界製造了這麼多聲聞。很多人說:“哎呀,我們學的是聲聞乘教啊,能不能往生啊?”佛說“來吧!我這兒無量無邊的聲聞,他們都是大阿羅漢,都是大獨覺者,沒有問題,接納你們。”實際是消除聲聞緣覺的顧慮,不是消除我們的顧慮,我們還不夠這個格,對吧?不夠這個等級。對,那麼聲聞無量。

  

  (第十五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命。無能限量。除其本願。修短自在。若不爾者。不取正覺。(03:53:58)

  

  說你的壽命無量,就是往生彼國人的壽命無量,以消除衆生對壽命的疑慮。你看現在我知道很多人就是想多活幾年,有的人打一針花十幾萬,是!養顔養生的,拼命地殺生,殺那些什麼生命來吃啊補啊,認爲自己多活幾年,結果會得奇怪的病死掉,極樂世界沒有這個問題。但他有一個說法呢:“除其本願,修短自在。”有的人說我往生極樂世界我不需要長壽,我不要長壽,我想以種種生命來幻化世間,利益有緣。行不行呢?除了他這個願望之外,佛滿足他這個願望,不是說“你到了我國了你都必須壽命無量,要不然不行”——他不是這樣說的,你要有短自在者,你希望短自在者,往生彼國了你要是有這個願望希望短壽,可以。

  

  問:希望短壽的還有啊?沒這麼說。希望明天就走?

  答:哎呀,你不知道啊,老人家。現在有多少人感覺活著太苦了就想死掉。我遇到的可多了。哎喲,太有了,還真是有。(旁邊的人:這實在是無路可走。)

  問:師父,這裏他爲什麼用“國中天人”來指代所有的人?

  答:實際呢,一切衆生往生彼國都是天人嘛,身無差別嘛!叁十二相八十種好嘛!身相無異嘛!壽命無異嘛!這不是國中天人?這天人就是講夠了,就是這樣的。

  問:就包括這一切在內?

  答:對對對,他不是說天人這是特例的,不是。往生彼國都是一等身相的,若人有疑者,他已經前面已經剝離這個東西了。

  實際佛發這個願有五劫的思維,你放心,沒有漏洞,這五劫的思維就是找漏洞的。我讀這願啊,我感覺:哎呀,佛真是,沒辦法,阿彌陀佛發這麼廣的願。

  問:師父,他們要壽命短是因爲他們沒有像佛一樣找到這麼多事情做?

  答:也不是。它稱爲“短自在”,我跟你講啊,好比說我以這個身,我來生來世再以這個身來到這個世間,大家能認識了,對吧?好比說我今天死了,我再來,再以這樣的身來,他一看怎麼那麼像那個人呢?我說我就是那個人,這叫,過去這是相續身啊。有的人這個身他要現無量壽,那這個世界的人不嚇死完了?這叫短自在。我把這一群人、有緣的人來交流結束了,我可以取滅了,對!短自在。

  要是現在有一個老不死的人,現在人就會害怕的,你知道嗎?是不是這樣?他們拍了一個片子說一個人在喜馬拉雅山吃了一個喇嘛修的那個長生不老的藥他就不死了,結果他跳樓怎麼都不死,把很多人搞的······拍電影的呗,對不對?別人問他多少歲了,他說兩千四百歲了,別人一聽就暈了。實際就是個電影。對。我們現在活在電影裏,電影機器一停我們就結束了。那太玄了。(240:50“)

  

  (第十六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乃至聞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覺。

  

  哎呀,彼國無有不善名,要是我們順性觀察了呢,世間沒有不善的法,世間沒有不善的名,你不相信你順性觀察觀察。順性觀世間哪,一切皆善行,你不相信你觀一觀,由于彼國是性德國土嘛!這順性設立,所以沒有不善的緣,沒有不善的名,沒有不善的業,要是我們順著業相觀,善惡對比反差太大了;要是順著性德觀,事事物物皆是性德所現,所以沒有惡名啊!因爲彼國是順性報土嘛!次于泥洹之道,所以說沒有惡名。惡名尚不可聞,況有惡事呢?!性德中亦複如是,對,性德無對無待,說的極爲完善、不可思議,異名不可聞,怎麼有惡事呢?

  所以我們要是以圓教順性觀察世間,念念往生,念念具足,念念真實,念念無有不善名,亦無不善業。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說此土是淨土,人害怕,說此土幻化蒙蔽一時散壞,自心得見,順性者得見,不順性者一樣的沈溺其中,要不然就會出問題。好比說我們在這個娑婆世界,很多人修十方諸佛皆悉現前叁昧,證得叁昧的人,他們就知道此土彼土了無差別,何以故?心淨國土淨。那麼其他人還在這個娑婆世界沈淪而不知,不是嗎?說此土即是無量土啊,人不知啊,因爲無量心而生無量土,有人在那兒修東方世界,有人修西方世界,有人得見清淨本尊現前,你說此土動了還是沒有動呢?說佛無來去,我等亦無來去,心性廣大,周遍真實。沒有不善名啊。

  

  (第十七願)設我得佛。十方世界無量諸佛。不悉咨嗟稱我名者。不取正覺。

  

  這一願十分重要,就是說的佛佛相念的問題了。一切諸佛若成佛者,不稱念贊歎阿彌陀佛者,不名爲佛,何以故?阿彌陀佛這個願力設置所成立,說十方諸佛都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他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是贊美之詞,是贊美阿彌陀佛的,就是直接稱名,就是他們只要成佛就會有…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當善思維善觀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