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覺國師義天的天臺思想收容和展開
李起雲
1.緒言
在我國天臺曆史上最爲重要的事件爲以下叁個事件。第一、我國古代叁國時代從中國天臺宗的起源慧思和智顗直接接受天臺思想而積極收容的事情。第二、高麗時代的谛觀編輯《天臺四教儀》,爲了天臺思想的傳教形成了極大的傳奇,並義通(927~988)成爲天臺宗16祖而排出了中國天臺宗兩位祖師(知禮和遵式),以此在中國天臺宗繼承慧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第叁、大覺國師義天(文宗9年1055~肅宗6年1101)的天臺宗開立。其中第二和第叁的結果就成了義天的天臺宗開立這樣的結實。由于義天的天臺宗開立才能成立我國的天臺宗團,並開始了我國天臺宗的曆史,以宗團爲中心能夠系統地進行信行和修行,因此這一點在天臺宗的曆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
但在大覺國師義天的天臺宗開立問題,存在著一些疑問。第一、它與高麗時代以前的天臺學傳承之間有何種關系,並它與現有的天臺學界到底有何種關系?光宗時代已經有義通、谛觀、智宗及德善等傑出的天臺高僧,但爲何義天仍然說“由于天臺學的斷絕,要複興天臺宗”?。第二、有關大覺國師義天的天臺觀。原來義天是由國師爛圓出家得到華嚴教觀,並發揚華嚴思想的。但他爲何對天臺有關心?第叁、當時處于最爲劣勢的天臺學,大覺國師開立天臺學的同時,其教勢驟然被擴張,那麼當時幫助義天複興天臺宗的主體勢力是何人?
這是當時佛教界的動向、在那樣的情況下義天的學問傾向、由何種契機決定接受天臺學等,將成爲這幾個問題的端緒。本討論在這幾個脈絡,將研究開立天臺宗大覺國師的天臺思想收容的事情和其展開過程。因爲此問題在了解義天天臺宗開立的體系和高麗天臺宗的性格形成重要的前提。
II.高麗時代前期天臺思想的傳承和義天的了解
1.高麗前期天臺思想的傳承
韓國古代叁國是展開了各有特色的天臺思想。百濟是由玄光展開了實踐法華,新羅是以法華經(論)的注疏爲首,宗要古迹記等顯示多樣形式的著述,認爲當時有了深度的研究在教學方面形成很大的發展。但從統一新羅至高麗初期,天臺法華思想在佛教界還未露出特別的頭角。但注意法華經修行和天臺學的傳承仍然不休的事實。
例如唐朝時代登州赤山村的法花院的法華修行,他們每年冬季和夏季召開定期集會,對法華經進行寫經、念經及講經,其實此運動是依照新羅時代做的儀式和風俗修行的1)。如果新羅時代社會這樣的運動是作爲常例進行而至到高麗初期繼承的,我們可以考慮由高麗的新羅天臺學的傳承。
了圓撰《法華靈驗傳》的法華經修行和講讀會2)或後代天臺宗的結社運動也是,其實是與這樣的法華院修行內容不大區別。
而且,在眼前後叁國統一的時候,被認爲太祖王建的四大法師能兢引進天臺教觀,並提出以法華和天臺的精神統一叁韓3),這也是可說新羅天臺學的影響。通過這些例子4)我們可以推斷,天臺思想最低從新羅開始至高麗時代初期被傳承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在高麗光宗時代(961年)可見谛觀和義通的活動。在他們活動的後面可以說有了當時高麗天臺學高度的學問基礎。但在國內沒法發現能夠反應這些成就的天臺思想家或宗派的面貌。有關此原因,雖然高麗初期的天臺學是自新羅開始繼承發展的,但因爲由受到法眼宗風的影響而回國的留學僧繼承所以不能發現。5)
並他們學習的是與天臺思想融合的禅,所以大覺國師開立天臺宗之後,才能以它的主體勢力登場。受到法眼宗影響的禅僧們對天臺學的理解是,因爲由他們形成天臺學成立的基礎,而具有重要的意義。6) 因此,認爲高麗光宗時代的天臺思想界,受到法眼宗重視的時代潮流,顯示與天臺系列最爲接近的法眼宗系列禅宗共生的情況。如此,智宗(930~1018)最後主席的居頓寺門中爲中心的五(六)山門是,在義天開立天臺宗的同時,全部歸依了天臺宗。
2.大覺國師義天的學問傾向和天臺思想的接受
高麗初期在佛教界開始出現禅思想、華嚴思想及瑜伽業(法相)等的頭角。研究高麗時代的王師國師及王室的真典寺院設置,成立天臺宗的肅宗時代之後,才能任命天臺宗僧的國師王師,並開始天臺宗系列的寺廟被指定爲真典展院,而肅宗以前沒有這樣的事情。在文宗時代來說,把瑜伽業的海麟(984~1067)爲作國師,把華嚴的爛圓等爲作王師,與天臺宗有所區別。
義天師到爛圓出家並得度,因此可說義天的佛教的起始是從華嚴開始的。在他開立天臺宗之前學問的態度大體可分爲,1)初期研究華嚴學的時期,2)其次研究著元曉學成立自己學問體系的時期,3)經過入宋求法時期(天臺學期),大大複興天臺學的時期。
義天是如中國華嚴擺脫初期智俨和法藏的性相融會問題,像澄觀和宗密的華嚴,願意追求教禅一致或華嚴和天臺的調和。義天把義湘高度推楊爲海東的華嚴,這也是認爲因爲重視義湘的實踐華嚴。在這樣的傾向涉獵元曉教迹的義天,作爲元曉的大脈發現和诤的會通思想,認爲把它作爲自己的實踐體系接受。因爲義天喜歡比智嚴和賢首更重視教禅一致和實踐的澄觀的華嚴學,結果他自然重視,把華嚴一乘圓頓的立場了解而未傾倒一種一派的元曉學。認爲義天追求著元曉的會通精神,7)可能認識到作爲與此一脈相通的一個思想潮流存在的圓融叁觀。
如此認爲義天基于初期華嚴的性相融會,進而對教禅一致思想沈醉,然後對元曉的會通思想感興趣,再次達到天臺的圓融叁觀之後,最後堅定爲天臺。
III.入宋求法和天臺宗的開立
1.入宋的動機和求法活動
考察義天入宋之前,在高麗展開的行迹,顯示已經形成相當的修行和學問。他在他的師傅景德國師爛圓入寂之後,替代師傅開天臺妙玄(《法華玄義》)講堂等,致力于學問、修行及徒弟培養。此後,義天終于建立入宋求法之意。他的入宋的特點在于對天臺學極大的關心和一種責任意識。考察他在訪問仁睿太後之後陳述的內容,
“天臺叁觀 最上眞乘 此土宗門未立 甚可惜也…國師自宋返國然後 諸宗之敎 各得其正 況天臺一宗 雖或濫觴於諦觀智宗輩 而此土立其宗 學者久絶”8)
如此,當時已經發展高麗的許多宗派,但對未建立最上乘法的叁觀所說的天臺宗,仍然表示遺憾。並高麗天臺學,雖然有谛觀法師和智宗的活動,但到了義天時代呆滯,考慮對天臺學這樣的評估,認爲當時他要著能夠革新天臺的新的方案。這就是他入宋的主要動機。
他在中國與同華嚴的有誠、淨源及善聰討論華嚴教學,並與照元擇其等問答刑律學和淨土的願意,與完本、了元及懷琏等相見一心傳心傳遞禅的本地,在與西天的天吉祥等的相見問答梵學,與天臺的從諫問答天臺教學等,包括佛教的各種宗派均勻地聽取其宗旨並講論了。
義天在回國之前,在智者塔前面親自寫發願文並做禮拜,誓願回國之後展開天臺法,楊傑紀錄此事實,且建立了紀念碑。其內容,第一、由天臺大師五時八教教相判釋,並由谛觀法師傳承,到了義天時代處于斷絕的狀態。第二、義天自己尋找其道並學習,通過從諫傳承教觀。第叁、回國之後一定廣泛傳承自己學到的天臺法。9)
如上述叁個內容,義天的求法行程是就在離開高麗之前胸懷的,考慮高麗天臺宗的複原或開立的,所以他才能盟約,回國之後一定連接高麗天臺的命脈。因此,這是可以視爲他表明向後創宗天臺宗之意。
2.天臺宗的開立和其主體
義天回國之後,在父王文宗創建的興王寺擔任住持,培養徒弟的同時,從遼、宋及日本登第招收章疏,並收集國內外典籍在興王寺發刊了《新編諸宗教藏總錄》(3卷)。據說義天的教藏編輯是收錄更多的天臺實踐法門內容。10)表示以天臺的教觀一致思想試圖會通的意思。
肅宗2年(1097)落成國清寺,並同年5月義天就任國清寺1代住持,成了天臺學的講義。就開始形成了以國清寺爲根本道場的天臺宗。從此兩年之後肅宗4年(1099)式年,實行第1屆天臺宗僧選製度。並在1105年(肅宗6年)國家實行天臺宗大選,成立了公認的天臺宗。11)以此他實踐了在中國留學時,在智者大師塔前緒願的展開天臺教法的內容。從此,包括九山禅們優秀的僧,跟著華嚴宗的僧也華嚴宗師義天到國清寺而聽取天臺,如此天臺宗的勢力快速成長。尤其九山禅門有許多佛教界重要的人物,這些人被天臺宗吸收,據說結果10位禅門僧侶之六到七人的僧籍改成爲天臺宗。對初期入天臺宗的這些人物有如下的描寫。
“傳燈傳隴 言還本國 首唱眞宗 德不孤而有隣 珠無苙而自至 故居頓神靈巖高達 智谷五法眷 名公學徒 因命會合其外 直投大覺門下 諸山名公學徒 叁百餘人 與典五門學徒 無慮一千人”12)
首次開立天臺宗時,認爲首先跟著義天入天臺宗的300名左右的直弟子來工程一個派,加上主要法眼宗系列的1000名左右的第5代門派(居頓寺、神O寺、靈嚴寺、高達寺及智谷寺),形成了6大門派。
天臺宗是除了在根本道場國清寺外,在全國成立6大本山,發揚宗風。並6名僧統爲首,培養了160多名門下人,把全國各地分成6大本山而負責教政了。
如此,通過大覺國師一天的天臺宗開立,我國開始全面進入宗派佛教時代,此後形成了天臺宗發展成天臺疏字宗和天臺法事宗的起始點。
IV.結語
高麗初期的天臺學是可以說自叁國時代傳承的。雖然天臺思想被禅和法相等的流行萎縮,但到了高麗光宗時代,排除谛觀和義通,並向中國傳遞了天臺典籍。光宗時代之後到了文宗時代開始其他宗派形成一家而發展,但唯一天臺學界呈現疏遠的狀態。因爲當時在法眼宗的優勢之中,天臺與法眼宗融合未成立獨立的天臺宗,而回國的法眼宗風的僧侶的活動較活潑,由此出現大覺國師義天。義天以自己本身博學的學問涉獵許多學派,他的起點是考慮當時高麗王室的情形華嚴宗開始的。在華嚴他的主要關心在于華嚴的實踐修行論所謂教禅一致思想。義天進一步發展進入元曉的會通世界,終于發現天臺的一心叁觀,並以會叁歸一爲歸著點,迎接新的專機。如此,義天痛感天臺宗的必要性,通過中國留學把它具體實踐了。期間在國內外收集章疏並發刊教藏的同時,准備一切學問的基礎之後,全面進入天臺宗的開立。作爲根本道場建立國清寺實行天臺宗的僧試,終于實現公認的天臺宗創立。義天把自己的華嚴系統直弟子和與現有的天臺思想融合的禅門5大門派融合形成一個巨大的宗團就天臺宗,且以自己的學德和教化力實現天臺宗飛躍的發展,以此以天臺宗爲中心改變了現有的佛教界。
1) 圓仁撰,《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2卷。于839年11月,圓仁自己經驗的事情。
2) 該靈驗談見于黑風吹其船舫(寶開景德王代742~746)、天帝試通(權適1094~1146)、寶石徒之惑講惑疑(1216之後結社)、深敬辯山人之精書(洪辨1260)、天帝遊經而入藏(淨和宅主,1165~1245白蓮社)、光明出于口角(亡名僧,尚州)、菡萏生于舌根(戶長金義鈞結社)、堪歌崔牧伯慶會(圓妙國師代 白蓮社)。
3) 李永子,義天的天臺會通思想,在《韓國天臺思想的展開》(民族社,p.148)記載,能克的上書成爲100年後大覺國師的求宋求法的動機。
4) ①樸全之,靈凰山龍岩寺重創記,《東文選》卷68。②樸全之 “會叁歸一”統一叁韓(仙凰寺海東天臺始祖大覺國師碑銘及《高麗史》)。③四明人子麟《佛祖統紀》卷第22。
5) 許興植,高麗前期佛教界和天臺宗的形成過程(《高麗中後期的佛教史論》,民族社,p.55)
6) 金相铉,“高麗初期的天臺學和其曆史意義”,《韓國天臺思想研究》,佛教文化研究所,p.117)
7) 李永子,義天的會通思想,前揭書,p.144~147。
8) 仙凰寺大覺國師碑文,大覺國師外集卷第13,韓佛全第4冊,p.595上。
9) 仙凰社,大覺國師碑銘(大覺國師外集卷第13,翰佛全第4冊,p.595下)
10) 李永子,義天的新編諸宗教藏總錄的獨自性,前揭書,p.189。
11) 金煐泰,《韓國佛教史》經書院,1997,P.189。
12) 仙凰社,大覺國師碑銘(陰記),《曆代高僧碑文》(高麗篇3),p.186~187。
《大覺國師義天的天臺思想收容和展開(李起雲)》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