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虛雲和尚與天臺山

  近日讀《虛雲和尚年譜》(岑學呂編)和《虛雲和尚傳》(何明棟著),發現近代佛門泰鬥虛雲大師曾在同治九年庚午(一八七○年)叁十一歲時到天臺山修持,一直到光緒元年乙亥,大師叁十六歲時去普陀山,前後凡五年之久,再聯想起唐貞觀年間在天臺的寒山、拾得兩位詩僧分別是文殊、普賢兩位菩薩化身,滿懷欣喜之余,複自驚歎本地之福!

  虛雲和尚是現代著名的禅宗大師,名滿天下,望重宗門,世傳是明末高僧憨山大師轉世。

  虛雲誕生于1840年,圓寂于1959年,世壽120年(僧臘一百零一年,戒臘一百年),與趙州從谂齊年,是我國的瑞人。20歲時依福州鼓山湧泉寺妙蓮和尚受具足戒,法名“德清”。曾因曆時3年從普陀山啓香,叁步一拜,朝禮山西五臺山以報父母之恩而聲名遠播,善信者很多。虛雲自己檢討虛名太盛,有次在陝西終南山禅修時,望著天上漂浮的雲氣,感到一切名相都好像空氣一樣空虛,自己應該像虛雲一般空靈自由,于是改法名爲“虛雲”。世遂以“虛雲和尚”相稱。

  虛雲在27歲時,僅僅帶上一件衲衣、一條衲褲、一雙芒鞋、一只蒲團和一把方便鏟,在福州鼓山一個山洞中苦行用功。一直等到叁年後衲衣芒鞋都爛了,渾身只剩下衣衲褲遮體時仍感覺修證浮淺,定力甚微,于是決定外出參學遊訪。清同治九年(1870)秋,31歲的虛雲和尚走出岩洞,以一身苦行頭陀的行裝,朝向江浙走去。當他在溫州朱龍山棲身觀音洞禅修時,一個遊方禅人過來問虛雲:“像你這樣的修行方式,有多少年了?”得知虛雲經過後,這個人不以爲然。此時虛雲才知道天外有天,深深自責不要說像古賢所稱頌的辯才無礙,應對如流,今天竟然被人家一句話就問住了,將來怎樣承繼如來家業?弘法利生?這個人見狀,勸虛雲去天臺山華頂龍泉庵親近融鏡法師,“他是天臺第一有道德者”,“精嚴戒律,宗教並通”。

  虛雲頭束金剛圈,須發盈尺,以一身苦行頭陀打扮來到天臺山,剛到華頂龍泉庵時候竟然把門頭師給嚇壞了,以爲來了山魈妖怪,等到虛雲開口,用嘶啞的聲音說清自己是苦行僧人後才明白過來。誰知見到融鏡法師,法師理都不理。待禀告說明來由後,融鏡法師看了他很久,才慢慢說:“你是僧?是道?還是俗?”答:“僧。”又問:“受戒了嗎?”答:“已經受具足戒了。”又問:“你這樣打扮行事,有多長時間了?”虛雲如實回答。又問:“誰教你這樣做的?”虛雲回答:“因爲看到古人很多都是靠苦行成道的,所以我也想模仿。”融鏡法師沈默良久,緩緩地說:“你知道古人修持身體,但是你知道古人還修持內心嗎?我看你所作所爲,偏離了正確的方向,和邪門外道差不多,枉費了10年功夫。這樣做,即使你困了住山洞,渴了飲泉水,和神仙一樣壽命萬年,也不過楞嚴十種仙之一,距離得道還遠著呢!何況,就是你證到初果,也不過是自了漢罷了。又怎麼能像菩薩發心一樣,上求下化、自度度人、出世間而不離世間法呢?現在看你飯也不吃,褲子也不穿,形式上標新立異了,那自己怎麼能夠功夫成片呢?”

  虛雲被融鏡老人痛處一錐,頓時有如醍醐灌頂,直透到底,趕快重新頂禮,請求開示。融鏡法師說:“我可以教你。要是能聽,你住下來;要是不聽,一切隨你去吧。”虛雲趕快說:“弟子特地趕來親近的,怎麼敢不聽您的教誨呢!”融鏡法師就贈送給虛雲衫褲衣履,叫他剃發沐浴。此後,虛雲便穿衣著鞋,逐步恢複粥飯,每日兩粥一飯,逐日增加,慢慢地感覺到了通過捱餓成道,是虛妄的舉動,不啻于歪門外道。同時隨大家一起出坡勞作,與同參的人一道,學作有時,並努力學習天臺宗教觀,參究“拖死屍是誰”的話頭。

  融鏡法師當時已經80多歲,虛雲便隨侍在融鏡法師身邊,在華頂度過了同治十年(辛未)這一年。接下來的叁年時間(同治十一年壬申至同治十叁年甲戌),虛雲依照老和尚的指示,前往國清寺參學“禅製”,去方廣寺修習“法華”,遍禮天臺全山諸寺。學習之余就回到華頂陪伴老和尚。時間飛快,不覺到了光緒元年乙亥,虛雲業已36歲,在天臺山已經五年了。這年,虛雲去高明寺聽敏曦法師講解“法華經”。結束後,前來與鏡老法師辭別。虛雲賦性天聰,在臺五年,深得鏡老禅錐,此次分離,內心充滿依戀,連續與師竟夕談了好幾個晚上。之後與融鏡師互道珍重而別。下山經奉化雪窦寺、嶽林寺等,渡海朝普陀山而去。

  在天臺山得到融鏡法師的針砭,對于虛雲一生來說至關重要。如果說當年湧泉寺常開和尚剃度,是虛雲人生一大轉折;那麼這回融鏡法師針砭,虛雲頓時昔非而今是,跳出歧途而歸正道,則是其人生道路上更大的一次轉折。晚年,在自敘年譜談及這一段史實時,虛雲還對當年融鏡法師給予“痛處一錐,直透到底”(見岑學呂編《虛雲和尚年譜》)的針砭,記憶猶新。

  標榜“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禅宗,在唐宋時曾一度風靡天下,幾成爲中國佛教的主流和代表。後來,隨著更能適應中國社會理論需要的宋明理學的興盛,禅宗逐漸走向衰敗,至晚清則已“氣若遊絲”。虛雲和尚一生奇迹,“坐曆五帝四朝”,“受盡九磨十難”,難忍能忍,難行能行,功追往聖,德邁前賢,一身兼祧臨濟、曹洞、沩仰、法眼和雲門五宗宗脈,成爲20世紀振興禅宗宗風影響最大者,這是近千年來禅宗史上的大事。如倓虛法師說:“其建樹、道德、年齒、悟證之偉大高深,爲近千年來所罕見。”建國後虛雲曾被推舉爲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全國政協委員。掩卷追思,念及天臺山老禅宿融鏡法師和虛雲遍禮足迹,不由令人神往。

  天臺山何其有幸!南朝太建7年(575),智顗智者大師率弟子駐錫于此,開宗立說,法喜無垠。天臺山名山古刹,相互輝映,遂蔚爲叁寶重鎮,凡佛法住世所及處,均知天臺山莊嚴淨土。

  天臺人何其有幸!曆代以來尋師訪道、參禅見性者,或高僧、或大德、或名士,不絕如縷。天臺人自有天時地利條件親近叁寶,親炙叢林道風,得教善知識。遍覓神州,除了四大道場,何方百姓還能坐擁此地風光?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