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綠度母的修法

  綠度母的修法

  CW3405

  曲肱齋全集第卅四冊;陳氏英文小冊第七十九號

  陳健民祖師英文原著;孫一原譯

  審閱及校訂:林钰堂上師

  新增訂及整理:弟子敬行

  

  這個修法連同解釋共有十個部份;每一部份又分爲四格﹕第一、念觀力格,第二、叁密力格,第叁、勝解力格,第四、反省力格。念觀力格是根據灌頂的原始儀軌,是純粹禅定的方法;其余的叁格是我個人的解釋,並且已得到度母的許可。前面兩格應該在禅修的時候實行,第叁格應在禅修以前理解,最後一格則在禅修以後檢討。

  

  一、皈依

  (1)念觀力格:

  念誦下面的皈依文:

  

  我與一切衆生 皈依我最敬愛的上師!

  我與一切衆生 皈依佛!

  我與一切衆生 皈依法!

  我與一切衆生 皈依賢聖僧!

  

  (2)叁密力格:

  

  身-跪下,並且在念誦皈依時禮拜至少四次,然後坐下修法。

  語-當坐下之後,念誦皈依至少七遍。

  意-當禮拜念誦時,心意要非常誠懇,觀想佛法僧叁寶來到面前,自己的手掌承接他們柔軟的雙足。就像離開母親已經很久了,現在看到她來臨,以淚眼相迎。皈依文是要以這樣的心情來念。心要保持平靜,祈求叁寶的加持,這樣會得到出乎預料地深的專注。如果這種專注真正生起,就不要以念誦皈依來打岔。如果你能念誦皈依文並保持專注,那是很好的。若不能兼得,則以保持專注爲佳。

  

  (3)勝解力格:

  

  當知上師和度母是一體的,如果自己像信任度母一樣的信任上師,將會立刻得到成就。確認度母頂上的阿彌陀佛是四皈依中的上師,度母即佛,她的大悲心是法,而她化現的二十尊聖救度母是聖僧衆。並要相信只依這一個修法,就會得到成就及圓覺,而不需要任何其它的修法。相信你已經皈依了她們,並且因爲她們已經接受了你,你是屬于她們的,因此不論世間法或出世法的需要,都可以經由啓請而得到,因此不需要浪費寶貴的時間經營世務。出離得愈徹底,得度母的救脫就會愈完整。

  

  (4)反省力格:

  

  1﹑我真正生起皈依之心否?

  2﹑我是否對世間的一切感到不實,除了依靠上師與叁寶之外?

  3﹑我是否還很傲慢,而不依靠叁寶?

  4﹑我是否對生命和心念的執著已經拋棄,以便將至誠獻給上師與度母?

  5﹑我是否依照皈依文來追隨他們?

  6﹑家庭經濟對我比較重要,還是佛法比較重要?

  

  二、發菩提心

  (1)念觀力格:念誦下面的發菩提心偈叁遍:

  

  佛法及僧諸聖衆,直至菩提永皈依!

  清淨施等我誓作,爲利有情速成佛!

  

  (2)叁密力格

  

  身-保持正直穩定的坐姿,宜閑緩恭敬,兩手由左右緩緩向中合掌。

  語-虔誠而有韻律地讀誦上面的願文。

  意-內心要對叁寶起大感恩心,並對一切衆生起大慈悲心,決定「爲利他而即身成佛」之心。

  

  (3)勝解力格

  

  1﹑相信凡是發了菩提心的人即是菩薩,並已生于佛家。

  2﹑相信發菩提心者,皆爲十方諸佛菩薩、護法之所護念。

  3﹑菩提心有兩面:一爲慈悲,一爲智慧。應隨時令此二分增長,特別是常有荷擔如來大事的意樂。

  4﹑應將一切衆生,都當成自己或最親近的親戚朋友一樣,來幫助他們,就像雙親剛過世,心裏十分悲痛,極願立刻爲他們做一些善事。我們對于一切衆生的態度就應如此。

  

  (4)反省力格

  

  1﹑對菩薩戒有違反否?

  2﹑我是否曾欺騙別人?

  3﹑我對我的眷屬、仆人及仇人慈悲否?

  4﹑對于布施、幫助別人等佛事,能勇猛力行否?

  

  叁、四無量心

  (1)念觀力格

  

  願衆具樂及樂因!

  願衆離苦及苦因!

  願衆不離無苦樂!

  願衆安住平等舍!

  

  (2)叁密力格

  

  1﹑身-同前節(保持正直穩定的坐姿,宜閑緩恭敬,兩手由左右緩緩向中合掌)。

  2﹑語-緩緩誦讀上面的四無量心偈。

  3﹑意-思維願文的含意,並特別注重「因」字的意義。思維其含意後,內心保持平靜,漸入專注。

  

  (3)勝解力格

  

  1﹑深信因果。當知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常行菩薩之畏「因」,悲憫衆生只知畏「果」。

  2﹑希求依法生起如理之樂;于定力禅悅之功德生起意樂。

  3﹑對于平等舍,生起殊勝意樂。

  

  (4)反省力格

  

  1﹑切知世間幻妄纏縛之苦,而生起出離心否?

  2﹑于不順之境,切知由自業因所召,而無怨尤否?

  3﹑于他人或同學定力禅悅有長進時,能隨喜而不生嫉妒否?

  4﹑當順境之時,是否能不執著而仍保持平等心?

  

  四、觀空

  (1)念觀力格

  

  嗡 宿裏野打 賈那 班劄爾 所把瓦 耶瑪霍 杭。

  

  (2)叁密力格

  

  身-端正不動,兩手隨觀空咒之最末一字,徐徐放置兩膝上。

  語-誦咒尾音,減低拖長,與兩手同時落下。

  意-觀一切體性本來清淨,自身亦清淨,身心內外皆不緣,于此本來清淨體上,明了寬坦而住至少五分鍾,愈久愈妙,妄想起時,即誦下段,此時重要的是對勝義的理解和覺受而非咒文。

  

  (3)勝解力格

  

  1﹑信此觀空定,爲能成就法身之因。

  2﹑如能堅固定之,較下列各觀想更爲殊勝,故不必因有下列各觀想而遂放棄之。

  

  (4)反省力格

  

  1﹑對于日常散亂行爲,能生起厭倦否?

  2﹑我是否因缺乏定力,而做了不好的事?

  3﹑時時有入定之意樂否?

  4﹑修法時之昏沈掉舉,能否漸次減少否?

  5﹑衣食起居能如入定條件而調整否?如辣椒等剌激性之物,易成散亂;衣服太厚,易入昏沈;脂肪太濃,亦易入昏沈。

  

  五、綠救度母觀想(一)

  (1)念觀力格

  

  從空性中突然顯現一白色種子字棒,此字變成一朵蓮花,在蓮花上有月輪(此月輪是平置的),月輪上有一綠色種子字當,此字表度母的心和大慈大悲,再觀想由此字向十方放射無量聖潔光芒,光中有種種供養奉獻給十方諸佛及綠度母,放光供養諸佛及度母竟,再將光收回種子字。

  

  (2)叁密力格

  

  1﹑身-保持一定姿勢不動,安住于空性中。

  2﹑語-語專注于種子字棒及當。

  3﹑意-心意應深深地安住于空性,專注觀想于種子字當,觀想者和所觀的種子字成爲一體。當觀想放光時,應可體會到心量爲之開闊,觀想必須明顯專注。

  

  (3)勝解力格

  

  應知一切心、物皆在空性之中,而由空性出生。空性和物質同時存在于同地,但是一般人不了解,而認爲一切物質和思想都是真實的,當知一切事物皆會改變,是無常的,因此一切事物亦可被利用來救渡衆生。對于這個觀想愈爲深入,則心量會愈大,愈無私心。我們只爲佛陀及一切衆生而住于世間,絕不應該再做能令私心增長的事。

  

  (4)反省力格

  

  1﹑我的心量日漸擴大否?私心減少否?

  2﹑有沒有以前不能了解的事,現在已能了解了?

  3﹑蓮花代表出離;我的出離心若不真切,怎能坐在上面?

  4﹑月輪代表慈悲;我的心若不慈悲,怎能坐在上面?

  5﹑我的身語意,若非與度母一致,怎能證達與度母一樣虹身?

  

  六、綠救度母觀想(二)

  (1)念觀力格

  種子字忽然變成綠救度母,度母全身綠色,一頭二臂,頂戴五佛寶冠,身著五色天衣。右手向外伸展置于右膝上做接引印,並撚一朵藍色的蓮花;左手腕微屈近胸,亦撚一朵藍色蓮花。右足向外伸出,好象正准備做救渡的工作;左足內屈置于月輪上。

  (2)叁密力格

  

  1﹑身-如上述度母的坐姿。

  2﹑語-呼吸保持均勻。

  3﹑意-觀想度母的形象,並思維其含意。我們的心應像度母一樣的慈悲;如果我們的外表像度母,而心仍一如俗人,那是不對的。

  

  (3)勝解力格

  

  1﹑深信自性本與度母相同,由于無明煩惱及私心,而將功德掩蔽。

  2﹑了達度母身上莊嚴所表的含意:

  

  (a) 一頭-表法性無二。

  (b) 二臂-右表福報,左表智慧。

  (c) 綠色-表和平及神聖的救渡事業。

  (d) 五佛寶冠-表初灌,而五方佛分表五智如下﹕

  東方佛轉「瞋」爲大圓鏡智

  南方佛轉「慢」爲平等性智

  西方佛轉「貪」爲妙觀察智

  北方佛轉「疑、嫉」爲成所作智

  中央佛轉「癡」爲法界體性智

  (e) 雙足-左足表住于禅定,右足表救渡衆生。

  (f) 雙手-左手表說法,右手表無盡布施。

  (g) 所持花-表智慧。

  《綠度母的修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