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禅法的教相

  禅法的教相

  從偏真到全真,必須發起願行,

  從空性中入人性,加以真正的鍛練;

  此乃行者與行者,始能互通也!………

  在教相上,禅法可以分爲四階段,即:

  第一.置心一處前的摸索階段;

  第二.置心一處後的入定初階,叁界定的勘定;

  第叁.從叁界定到出叁界定的勘定;

  第四.從破我執法執到法身大士的形成。

  在摸索階段中,即當今社會上一切存在的靜坐皆屬之;此中、含括了粗住到細住的舒服禅,百不思所、空心靜坐的枯木禅,以及各種鬼神不分、人鬼不分的民間信仰鬼神相應之現象,乃至身心開始起變化的欲界定到未到定狀況。在指導上,這部分最複雜,並雜著一些生活環境的糾纏、因果倒置的佛教雜訊,與外教之間的意識形態等等……都有賴善知識的指道與勘定。此階段的核心即是妄想、潛意識以及意識形態的排除,以及因果倒置的佛教雜訊。由于牽涉到觀念及意識形態的執著,所以此階段的時間漫長,狀況繁多,除善根深厚者外。

  第二階段包括了從欲界定到未到定的叁界定,以及八觸、十功德的勘定;此時行者被雜訊幹擾最大,常將瑞相作安慰;並將定相作瑞相,而失去契入定境的機會,乃至令行者求行而無標的。所以善知識的勘定入定是必須的。

  第叁階段是揀別叁界定與淨土定的區別;前第二階段是從成功到成就,此第叁階段是從覺到正覺。成功到成就是從瑞相到定相,覺到正覺是從有依定到無依定,故破法、我二執。

  第四階段是從偏真到全真,即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必須發起願行,從空性中入人性,加以真正的鍛練;此乃行者與行者,始能互通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