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師」(guru)導化衆生,入于正道(懷攝)。可得藥師佛第4、9大願之功德加持。
3.琉璃(vaidurya):爲七寶之一,佛以累世成就之百福莊嚴琉璃身加持衆生。有賜予衆生福報,招財納福(增益)之功德。生起布施心。歡喜心。可得藥師佛第1、2、11、12大願之功德加持。
4.光(praba):佛的光明照耀十方世界,見此光者可開智能、作諸事業。生起智能心、無畏心。有照破一切邪惡暗冥(降伏)之功德。可得藥師佛第1、2、3、9大願之功德加持。故可知藥師名號即是具足本願功德的總持名咒。
故名號總持的歸納如下:
無量廣大願→七佛四十四願→十二大願→藥師琉璃光
(可參閱:藥師經四譯十二大願廣攝東方六佛願力表http://www.bgvpr.org/ex/6/ex_3.htm)
由此可知,「藥師琉璃光佛」之一句名號即是濃縮藥師法門精華的陀羅尼,是一味濟世救人的阿伽陀藥。若能夠深入探究,就可以稍微體會「藥師琉璃光」的名號實是具足了一切的功德。整個藥師如來法門展開就是「無量廣大願」,收攝就是「藥師琉璃光」。這也是名號之所以易行功高的原因之一。
由此可知,藥師琉璃光佛功德名號是諸佛甚深的境界;但念藥師藥師琉璃光如來一佛名號,便獲爾所功德勝利,其義是說只念藥師佛號爲何就有無量功德,這是來自于藥師佛本願的加持;而本願的實現就是藥師佛于無量劫積集功德所成就,因爲願文說: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便要成就某願…雲雲。如此不是與《總釋陀羅尼義贊》說的:『如來于百千俱胝阿僧祇劫,積集菩提資糧加持陀羅尼真言文字。』的加持之意相同了嗎?所以名號亦有總持藥師佛一切功德之義!又因是「諸佛甚深境界」,故藥師佛本願功德名號是「秘密總持」。
叁、淨土之依歸
(一)總論
若是一個法門只有現世的安樂,沒有來生的歸宿,那也是不圓滿的。藥師法門對于信仰藥師法門的人,也提供了此期生命結束後的安樂歸宿。所以淨土法門的特點也在藥師法門中可以找得到。
(二)淨土的攝受
經典雲:
(1)東方淨土:「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行菩薩道時所發大願,及彼佛土功德莊嚴,我若一劫,若一劫余,說不能盡。然彼佛土,一向清淨,無有女人,亦無惡趣,及苦音聲。琉璃爲地,金繩界道,城、阙、宮、閣、軒、窗、羅網,皆七寶成。亦如西方極樂世界,功德莊嚴,等無差別。于其國中,有二菩薩摩诃薩: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彼無量無數菩薩衆之上首,悉能持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正法寶藏。是故,曼殊室利!諸有信心善男子、善女人等,應當願生彼佛世界。(玄奘本)」
(2)十方淨土:「佛告文殊若欲生十方妙樂國土者。亦當禮敬琉璃光佛。(晉譯本)」
(3)兜率淨土:「欲得生兜率天見彌勒者。亦應禮敬琉璃光佛。(晉譯本)」
(4)西方淨土:「若有四衆: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及余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有能受持八分齋戒,或經一年,或複叁月,受持學處,以此善根,願生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佛所,聽聞正法,而未定者。若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臨命終時,有八菩薩,乘神通來,示其道路,即于彼界種種雜色衆寶華中,自然化生。(玄奘本)」
此四段就是藥師法門中,關于淨土方面的敘述。可知藥師法門也是具有淨土特色的法門。因爲既然藥師佛號具一切功德,當然也包括了往生淨土之功德了!所以有福信受藥師法門的人應該感到很歡喜、幸運;因爲藥師佛已經將從凡夫到成佛所需的資糧,藉由名號賜予行者。
四、末法何以弘揚藥師本願的理由
藥師經裏有提到釋迦佛因應末法衆生的機緣宣說了藥師法門,而文殊菩薩也發誓在末法時要盡任何可能的方法來傳播藥師佛的本願功德名號。那麼諸佛菩薩何以要在末法推廣此法,我們可以從太虛大師的「即人成佛的真現實論」的文章中來解析。
太虛大師將佛教的傳播曆程分爲叁個時期,及正法時期、像法時期、末法時期。在此我們將太虛大師定義的叁個時期之內涵整理如下:
(一)正法時期(超欲梵行):這一時期的弘化內涵是「修超欲界之梵行──戒定──,證出叁界之涅槃」。就是以超出叁界爲主要行持的出世間的解脫爲主要目標。這一個時期的弟子或者親自從佛教化,根器銳利,很容易就證道解脫。而這一時期也包含了大乘的弘化,但還是基于以「出叁界涅槃」爲主要目標的教法。
(二)像法時期(即欲咒術):這一時期是修「欲界天色身」爲主的時期。太虛大師說:「依所得天色身之等流果成就佛身,故特重即身成佛」。更以『最下之合爲無上瑜伽法』的雙身法爲『像法期佛教之主潮』。這些密法盛行流傳于『印度、藏、蒙』但是因爲漢地原本即重視禮儀與儒家思想的倫理道德影響,致使『即欲咒術(以欲離欲)』的無上密法『傳入而不受行』,在中國並沒有流行起來。而且這種修法必須「發大乘菩提心、修大乘般若慧」爲最重要的出發點,否則就容易流入「猥雜垂盡」的末流。
(叁)末法時期(人生佛教):在此太虛大師很笃定的說這個時期的『正法期「超欲梵行」,及像法期「即欲咒術」,皆將退爲旁流』,必然以「人生佛教」爲主流。
現在看來,確實太虛大師有他真知灼見的一面。這個時代因爲科技發達,知識普遍,已經不再適合「迷信多神(攝受當地鬼神)」的原始信仰型態。由于近代自由民主的思想,也不適合上師爲絕對權威的型態。畢竟完全信任一個人,是必須徹底放棄理性思維的熱情式信仰。而完全出離世間的信仰生活,在這個時代也不容易實現了。
這個時期太虛大師認爲是以「直依人生增進成佛」,或「發達人生進化成佛」,是主要可以廣度大衆的教法。
太虛大師他理想中的組合應該是『主唐代禅宗並輔錫蘭律行以安心立僧,主日本真宗並輔西藏密咒以經世濟生,庶可爲末法期集起人生佛教之要素矣』,這裏大師是認爲以唐代的直指人心的禅宗爲主軸加以南傳佛教的律儀來規範安定僧團。以淨土真宗的強調佛陀本願,加以藏密的「咒術」爲經世濟生。這是他理想中的人生佛教的藍圖。
本文認爲上述所說的條件,在于藥師法門來講完全都包含了!
1.直指人心:即藥師佛的第一大願:『令一切有情,如我無異。』
2.律儀安僧:及藥師佛的第五大願:『于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叁聚戒。設有毀犯,聞我名已,還得清淨,不墮惡趣。』
3.經世濟生:如第二願及余願所講,文多不贅。
所以弘揚藥師法門就可以實現太虛大師的人間佛教的理想藍圖了!
關于這一點在太虛大師的藥師經講記中提到:『此經明佛果功德,勸信求生,亦如彌陀等經之勸發願往生。複次、由修持故,感藥師之加被,得現生之受用,則如真言密咒所明利益。故前言此經之通淨、通密,信非虛也。』
上述太虛大師說到藥師法門有改變現生,類似于密咒重視現生的功德力用,而又有念佛法門的易行。所以這是藥師法門很重要的一個特色!所以若希望能有密咒的殊勝功德,但卻不適合密法根器的人;或修淨土宗但厭離心不真實的人,可以修學藥師佛本願名號,此法兼具了「現世樂(消災得福)」、「後世樂(往生淨土)」、「究竟樂(速得成佛)」的功德。
另外,藥師佛的本願也很多對治末法時期弊病之處,如末法邪師說法如恒河沙,藥師佛以第四大願、第九大願來對治末法的這種現象。而末法時期衆生重視現世功德,藥師佛本願以第十一大願、第十二大願攝受之。基于上述總總理由,末法弘揚藥師本願是非常適合的!
故本文認爲要攝受度化末法衆生的殊勝方便、實現人間佛教的理想,必以藥師佛本願的弘揚爲最重要的關鍵樞紐。
《藥師法門叁大特色——末法當揚藥師佛本願功德》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