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足構成災害;但若一旦變異,使天體混亂,則是不祥的先兆。
六非時風雨難:空氣的流動是風,迅速而有力;若然無風,則火煙直上,翳悶異常。最好是柔風、輕風,所謂:「微風徐來」,花草樹木,無不受惠,人亦心情舒暢。若遇強風,則植物受損,人畜不安;若遇烈風、臺風,豈獨植物受害,且摧毀人的房屋財産,更危害人的性命,而形成不可抗拒的災難。
雨,是雲間密度甚大,其中濕氣積成微細水滴,再漸次集合成較大水粒,其重量超越空氣之浮力,即下降成雨。雨少則旱,雨多成災。依佛經言:宇宙一切莫不有主,故風雨雷電,各有神靈專司其職。若然人間作善者衆,則諸鬼神,各守其職,令風雨調順,五谷豐收,民衆安樂。若國人作惡的多而行善者少,則天神震怒,諸惡鬼神,乘機作怪,不應風而風,不應雨而雨,形成水災、風災,即是非時風雨難。
七過時不雨難:過時不雨,便成旱災;不止五谷失收,且饑馑隨來,民生艱苦,導致社會不安,形成災害,亦是國難的一種。
以上七種災難中,前叁種是人爲的國難,屬于人禍;後四種是天時失利,屬于天災。當一個國家,陷于天災人禍,民不聊生時,身爲國王大臣,誠應急思挽救。挽救之法有二:一是于一切有情,起慈悲心,「赦諸系閉」;二是依前文所說: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前者是悔過,後者是修善。前者是轉瞋恨心爲慈悲心,以仁政代替暴政,以杜絕人爲的禍患;後者是仰仗藥師如來的威德神力,消除共業,以避免天降的災害。因爲牢獄所拘禁的,或是罪有應得,而今已悔過思善的人,或爲暴政所害,枉受冤獄者;今大赦天下,令冤獄得申,罪犯的可以重新做人,實行德政,撫慰人民,自然可以避免他界侵逼,自界反叛的國難。
至于疾疫流行,星宿變怪,日月薄蝕,非時風雨,過時不雨等災害,皆衆生共業所感。今能受持藥師法門,供養叁寶,改往修來,舍惡行善,則本此慈悲心的善根,以及叁寶加被,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神力的扶持,則天災自消,遇禍成祥。不止「令其國界,即得安隱,風雨順時,谷稼成熟;一切有情,無病歡樂」,而且「于其國中」,再「無有暴惡藥叉等神,惱有情者」,至于前面所說的七種國難,「一切惡相」,亦皆得隱沒。
剎帝利灌頂王等,由于悔過修善,及受持藥師法門的善根功德,既可消除國家的災害與禍患,同時也增加自己的福力,故其「壽命色力,無病自在,皆得增益。」由是可知,受持藥師法門,何止可以消災解難,同時亦可以增福延壽。
(3)除衆病苦解脫厄運
阿難!若帝後妃主,儲君王子,大臣輔相,中宮彩女,百官黎庶爲病所苦,及余厄難;亦應造立五色神幡,燃燈續明,放諸生命,散雜色花,燒衆名香;病得除愈,衆難解脫。
「帝後」,是皇後,「妃主」,是皇後以外的其他妃嫔,「儲君」,是候補王位的太子,「王子」,是太子的兄弟輩,「大臣」,是國家重臣,「輔相」,是輔助大臣處理國家大事的高官,「中官」,是古之太監,專管理王宮事務。「婇女」,是王宮中照應帝王與後妃的女子,「百官」,指國家所有大小官員,公職人等。「黎庶」,是普通一般市民。不管上至貴爲帝王後妃,百官大臣,下至農夫工人,或升鬥市民,都是血肉之軀,原非鐵鑄,不能無病;一旦惡疾纏身,群醫罔效,真實是苦;何況人生之苦,不止于病,其他天災人禍,隨時可以降臨。若然不幸身遭病苦,或遇厄難的人,應該依照前文所說的八法,至心受持藥師法門,造幡燃燈,香花供養,誦經念佛,放生修福,承斯善根,及佛本願功德加持,即可消除病苦,解脫厄運,健康長壽。
(4)修諸福德可免九橫
爾時,阿難問救脫菩薩言:善男子,雲何已盡之命,而可增益?救脫菩薩言:大德!汝豈不聞如來說,有九橫死耶?是故勸造續命幡燈,修諸福德;以修福故,盡其壽命,不經苦患。
阿難恐怕末法衆生,對于受持藥師法門,可以消災解難,增福延壽,懷疑不信。因爲依據因果定律,人的壽命長短,皆由個人業力所定,誰也不能改變;爲何受持藥師法門,可令死相現前的人,得延續壽命,甚至在四十九日中,神識仍可得還?故再次問救脫菩薩:「雲何已盡之命而可增益?」
查實,死有多種,有人福壽俱盡而死,當然無法挽回性命;有人壽未盡福盡而死,則修諸福德可以補救,而得續命延年;有人福壽俱末盡,但被惡魔所纏,或遭厄難而橫死,則受持藥師法門,由自己善根力,及佛的本願功德力,就可消除業障,解脫厄難,而得增益壽命,不致橫死;正是善因得善果,並不違背因果定律。故救脫菩薩答言:「大德!汝豈不聞如來說有九橫死耶?」
釋尊曾說衆生有九種橫死,故受持藥師法門,可消災免難,延長壽命,正是對不該死而慘遭橫死的人而說。以是之故,救脫菩薩特別勸導衆生造續命神幡,與燃燈供佛,修諸福德。因爲能修福積德的緣故,便可以享有其應得的壽命,不再經曆危險,受諸苦患。
阿難問言:九橫雲何?救脫菩薩言:若諸有情,得病雖輕,然無醫藥及看病者,設複遇醫,授以非藥,實不應死,而便橫死。又信世間邪魔外道,妖孽之師,妄說禍福,便生恐動,心不自正,蔔問覓禍,殺種種衆生,解奏神明,呼諸魍魉,請乞福佑,欲冀延年,終不能得;愚癡迷惑,信邪倒見,遂令橫死,入于地獄無有出期,是名初橫。
阿難又問:「九橫雲何?」意思是:九橫是那幾種呢?救脫菩薩答:如果有人得病雖輕,但缺乏醫藥,又無人照顧;或遇庸醫,藥不對症,「實不應死」,而被誤殺橫死。
又有一種人,誤「信世間邪魔外道,妖孽之師,妄說禍福,」便生恐怖,心思搖動,不能把持自己正知正見,于是抽簽問蔔,查問尋覓禍根,殺雞鴨牛羊種種衆生,祭祀鬼神,並禀奏神明,求呼諸魑魅魍魉,請乞消災賜福,保佑平安,欲想藉此冀望延年益壽,可惜「終不能得」遂其所願,反而因愚癡無智,顛倒迷惑,輕信邪師邪說,殺生作孽,「遂令橫死」,而且死後還要「入于地獄」受苦,「無有出期」,這種人就是九種橫死中的第一種。
二者、橫被王法之所誅戮。叁者、畋獵嬉戲,
淫嗜酒,放逸無度,橫爲非人,奪其精氣。四者、橫爲火焚。五者、橫爲水溺。六者、橫爲種種惡獸所啖。七者、橫墮山崖。八者、橫爲毒藥、厭禱、
詛、起屍鬼等之所中害。九者、饑渴所困,不得飲食,而便橫死。是爲如來略說橫死,有此九種,其余複有無量諸橫,難可具說。
第二種橫死是:因爲觸犯國法,被判死刑;或無罪而被冤枉,「橫被王法之所誅戮。」
第叁種橫死是:因爲喜歡打獵、嬉戲、酗酒、賭博,或耽戀淫欲,放縱自己,狂嫖爛賭,不知節製,過度消耗精力,被邪神惡鬼,乘虛而入,遂橫爲非人的鬼神,奪其精氣而置于死地。
第四種橫死,是喪身火災。
第五種橫死,是被水溺斃。
第六種橫死,是橫爲毒蛇蚖蠍,獅子虎狼種種惡獸所啖食。
第七種橫死,是因不小心,在山谷中,墮落懸崖峭壁,死于非命。
第八種橫死,是橫被毒藥、厭禱、咒詛、起屍鬼等所害致死。
第九種橫死,是爲饑渴所困,不得飲食而死。無論是被他人拘禁,不得飲食,或自甘絕食,或因饑荒之年,缺乏飲食,皆因饑渴困乏以至壽末終而橫死。
以上九種都是意外身亡,不該死而死;此外,還有其他交通意外,飛機失事,地震山崩,令人意外喪命的,皆屬橫死,故言:「其余複有無量諸橫,難可具說。」
(5)結勸受持免遭衆難
複次,阿難!彼琰魔王主領世間,名籍之記。若諸有情,不孝五逆,破辱叁寶,壞君臣法,毀于信戒;琰魔法王,隨罪輕重,考而罰之。是故我今,勸諸有情,燃燈造幡,放生修福,令度苦厄,不遭衆難。
最後,救脫菩薩重申琰魔王,賞善罰惡的職責,而勸導衆生止惡修善,免墮惡趣,遭受衆難。善之最,莫過于孝順父母,恭敬師長,供養叁寶,己立立人;惡之極,是不孝五逆,破辱叁寶,壞君臣法,毀于性戒。
五逆是:一弒父,二弒母,叁弒阿羅漢,四破和合僧,五出佛身血。殺害父母,背恩忘義,當然罪大惡極。而阿羅漢是出世聖人;和合僧,是修行辦道,續佛慧命的僧寶;佛是叁界導師,四生慈父;皆人間福田,應該尊敬供養,今反而殺害聖人,或用不正當的手段,挑撥離間,令僧人煩惱,不能安心辦道,皆是罪惡中最重的罪惡。
出佛身血,是說提婆達多推石害佛,爲護法神金剛寶杵所碎,碎石擊佛足趾出血;故凡是惡意害佛的事,都可說是五逆罪之一。
佛法僧叁寶,是一切善法的大本營,是黑夜明燈,苦海慈航;如果有人蓄意破壞塔寺,燒毀經像,侮辱僧尼,即是「破辱叁寶」,罪當墮落無間地獄。
古代君臣之法,等如現代國家的憲法,社會的秩序;若然有人故意觸犯法律,破壞秩序,擾亂治安,禍國殃民,即是「壞君臣法」,亦屬重罪。
戒有遮戒與性戒之別,遮戒,是佛所製遮止不得作之戒,或是國家規定應守的法律;性戒,是戒除人性中的惡法,例如殺、盜、淫、妄等是人性中的罪惡行爲,無論受與不受佛戒,皆宜戒止,不應觸犯,犯之即是毀于性戒。
「不孝五逆,破辱叁寶,壞君臣法,毀于性戒」,皆是罪大惡極,犯之必墮無間地獄,所受之苦,是一切苦中之最。因此,救脫菩薩代佛勸導衆生,應當依前文所說受持之法,燃燈造幡,放生修福,香花供養,至心稱念藥師如來聖號,或恭敬讀誦《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承此善根,可仰仗藥師佛的本願功德加被,即可消除…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講義(文珠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