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藥師經講記(印順法師)▪P16

  ..續本文上一頁水成災,可淹死園田的農作物,沖毀房舍,漂沒生命,如大陸空前未有的大水災,不知多少災民,等待救濟。「火」災,大火成災也可怕,有時一燒就是百千棟的房[P140]屋,人命財産的損失,極爲慘重。「刀」災,即戰亂時期的一切災難。「毒」是遭毒藥所害。「懸險」,即走上絕崖峭壁,及危橋險坑,容易失足墮落。「惡象」,象有暴戾的,見人就要蹈死。另外還有惡「師」、猛「虎」、凶「狼」、犬「熊」、和「罴」──即人熊等,都是獸類中最凶猛的一群。「毒蛇、惡蠍、蜈蚣」,是毒蟲,若被咬到,不是中毒致命,便是發腫發痛。「蚰蜒」,俗稱蓑衣蟲,與蜈蚣同類,毒液滲入皮膚,立即起泡,發痛發癢。「蚊、虻」,如前已說到。衆生「若能至心憶念彼佛」──藥師如來,及「恭敬供養」,便能承此殊勝功德,對以上「一切怖畏」災難,「皆得解脫」。

  

  我們之所以會遭遇猛獸毒蟲的啖害,一是由于自己宿業的招感;二是現前心意太毒。我們稱念藥師聖號,一面消除業障,一面培植慈悲心,減除毒害心,如此便可消災免難。有的人說:虎狼是人類的禍害,應該把它撲滅。其實毒蛇猛獸並不一定要傷人,而是人心太毒太壞了,總是存心要傷害它,爲了自衛,它當然也會傷害你。有人問馴獸師:何以整天跟老虎獅子一塊玩而不被傷?他說:簡單得很,祗要取得它們的信心,讓它們確知你實無心害它,而且對它有利,它也就不會咬噬你,並且和你成爲好朋友,任憑撫摩玩弄,毫不介意。可見老虎、獅子也有友好的感情。克實說來,虎狼猛獸是怕人的,憑他們的本能與經驗,見了人就以爲要傷害它,所以迎頭抵抗。蜈蚣也是如此,有時爬在我們的身上,不摸它沒有事,摸它就被咬一口,因爲它要自衛,故起而反抗。我們學了佛,宿業一天天消損,慈悲心一天天增長,一切惡獸毒蟲的傷害,自會漸漸減少。古語說:「至德之世」這是真理,並非笑話。佛教有的祖師住在山中,無人照應,就養兩只老虎作伴,在他慈悲心懷的撫慰之下,一切馴服聽話。明乎此理,欲求消災免難,就得至心稱念藥師如來的名號,以消除宿業,滋長悲心;將內心的瞋毒,洗刷得幹幹淨淨,然後災難始得免除,否則,可別以爲藥師如來不感應呢!

  

  

  辛叁內亂外患難

  

  『若他國侵擾。盜賊反亂;憶念恭敬彼如來者,亦皆解脫。』

  

  國家的災難,不出二種:

  

  一、爲「他國侵擾」──外患;

  

  二、爲「盜賊反亂」──內亂。

  

  如過去有黃巢、李闖、張獻忠等流寇的作亂,現今有共産黨的叛亂。國家戰亂,弄得國破家亡,妻離子散,民衆到處逃難,不能安居樂業,真是痛苦極了!這是關于內亂方面的。外患如日本過去的侵略我國,在八年的長期抗戰中,人力物力不知損失多少,挨盡戰爭的苦痛。總之,不管內亂也好,外患也好,我們不幸遭逢這種國難民禍,若能「憶念、恭敬」、禮拜、供養「彼」藥師「如來」,這些內亂外患的災害,「亦皆」能夠獲得「解脫」。

  

  因爲一個國家受到內外禍患,其主要因素即是本身不健全,所謂木腐而後蟲生,如內部健全,無隙可乘,外人不敢侵犯,內亂更不會發動。我們稱念藥師如來名號,依藥師如來的本願去實行,這些災難根本不會發生;若萬一已經發生,仍須稱念藥師聖號,修持藥師法門,祈求如來本願功德的加被,同時消除大衆的業障。國難是大家共業的所感,非個人或少數人的事,所以要大家至心一意,共修藥師法門;大家一致稱念佛號,恭敬禮拜,發願忏悔,這樣才能滅除國難──從重而輕,由輕化無。

  

  元朝兵力最強,曾派兵東征日本,日本因國小兵弱,無力抵抗,非常著急,後來發動啓建護國消災法會,由全國民衆集中力量,一致祈禱佛力加被,結果元兵兩次進犯,兵船都被狂風吹覆,而日本的國難也得以幸免。可是後來,日本反轉來侵略我國,終至釀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也參加攻擊日本,情勢危急。日本也曾修息災法,結果,原子彈仍然落在日本。所以,佛力的感應,應爲系受人侵略,如侵略他人,那是罪有應得,除非確實認錯,痛切忏悔,一切都沒有用。

  

  辛四毀犯墮落難

  

  『複次,曼殊室利!若有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乃至盡形不事余天,唯當一心歸佛、法、僧,受持禁戒,若五戒、十戒、菩薩四百戒、苾刍二百五十戒、苾刍尼五百戒,于所受中或有毀犯,怖墮惡趣,若能專念彼佛名號,恭敬供養者[P144],必定不受叁惡趣生。』

  

  毀犯屍羅,墮叁惡趣,也是一大厄難。所以釋尊呼曼殊室利說:「若有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從皈依叁寶時起,「乃至盡形」壽──到死爲止,「不事」奉或信仰其「余」的「天」魔外道,「唯當一心」一意「歸」依「佛、法、僧」叁寶。修學佛法的第一課,即是皈依叁寶,皈依了叁寶,就不許更皈依邪惡鬼神,及其他各種宗教,因爲信仰是專一的。所以說要盡形壽的皈依,信心才有著實的歸宿。否則見這也皈依,見那也皈依,信心泛亂而分散,等于沒有信仰。真正皈依叁寶,必須記著!如有人說什麼叁教同源,五教同源,即是外道邪說,切不可信!或有人說:信了佛不能連財神爺都不要。須知佛法是豐富的寶藏,求財求壽求男女,佛教中樣樣現成,都能滿足衆生的心願;何必供養非佛教的財神?信佛而不皈依魔外,爲皈依叁寶最根本的原則。

  

  有清淨信心的佛弟子,首先歸依叁寶,其次便要「受持禁戒」。戒爲佛法的根本,沒有這一根本,一切微妙善法,便無從出生。所以佛弟子必要受戒。受過了戒,佛弟子的資格才算具足。有人因恐受戒而不能持守,毀犯了罪過更重,其實如殺盜淫妄等性戒,就是不受戒,犯了也同樣有罪過。戒有「五戒、十戒、菩薩四百戒、苾刍二百五十戒、苾刍五百戒」。五戒爲在家近事弟子所受持的;十戒爲出家沙彌、沙彌尼戒。如約十善說,即通于在家出家。菩薩四百戒,有譯爲一百四戒,瑜伽菩薩戒經說有四重四十叁輕,依梵網經,則爲十重四十八輕。比丘尼總數五百戒,實際上僅有叁百多戒。在以上「所受」的各種禁戒「中」,無論是優婆戒,沙彌戒,乃至菩薩戒,「或有毀犯」了的,當然會「怖」畏「墮」落「惡趣」。

  

  犯戒衆生,「若能專」心稱「念彼」藥師「佛」的「名號」,以及「恭敬供養」藥師如來,那末依此善根功德,犯戒罪垢就可消除,「必定不受叁惡趣生」。犯戒衆生,果真有怖畏心,慚愧心,能夠痛切悔悟,發露忏悔,以慈濟衆生爲本懷的大覺世尊,自然可以悲愍攝受,威力加被,給予自新的機會。釋尊住世時,有比丘比丘尼犯了根本大戒,也允許他們作與學沙彌,可免于墮落惡趣;不過現生不能解脫生死吧了。

  

  辛五女人生産難

  

  『或有女人,臨當産時,受于極苦;若能至心稱名禮贊,恭敬供養彼如來者,衆苦皆除。所生之子,身分具足,形色端正,見者歡喜,利根聰明,安隱少病,無有非人奪其精氣』。

  

  「或有女人」懷胎期滿,「臨當」生「産」的「時」候,受到「極」大的「苦」痛。女人生小孩,原爲生理上的自然現象,猶如『瓜熟蒂落』,應該沒有什麼苦痛才是。每見窮人家的婦女,每于分娩的前夕,還在田裏工作;覺得快要臨盆了,才回家休息,生了兩叁天便又工作去了,好象什麼沒有似地。雖然産時,總有些陣痛,但不一定太苦。生産之所以太苦,主因大概有兩種:

  

  一、懷孕期間,不知調養,或飲食起居不節,或多瞋多淫。

  

  二、或有一般婦女,平時嬌生慣養,微微有點感覺,就身心躁動,日夜不安,等到]真要生産,精疲力竭,反而不易産下。除此之外,確系前生業障所感的産難,是很少有的。大部分的苦痛,可說都是自找的。現代醫藥發達,醫術高明,在醫院中生産,苦痛更少了。如確系難産受劇苦時,「能」夠「至心稱名、禮贊恭敬供養彼」藥師「如來」,一切産難的「苦」痛,盡「皆」可以消「除」。

  

  關于難産的問題,印光大師文鈔曾討論到:生産的苦痛,可能是未到時間就急于要生,用力過度所致。故一般均教産婦靜躺休憩,不要著急,待時間一到,如順水推舟,自然不苦。若對佛教有信仰的,則勸其誠心稱念藥師聖號,觀想佛的相好莊嚴,微妙功德,各種苦難便可冰消。有的人說:産房汙穢,不可念佛。其實這完全錯誤,佛菩薩是大慈大悲的,若見衆生苦難,不管處于最汙穢的環境裏,也會莅臨救濟。如慈母看見愛子誤墜毛廁,絕不會厭惡他的龌龊,而袖手旁觀,不予援救的。佛菩薩視一切衆生如愛子,盡管在生産時,皆應誠心念佛聖號,佛一樣可以俯垂加護,令其離苦得樂。不獨産婦可以脫離苦難,即她「所生」的「子」女,也因母親念佛禮佛的功德,而「身分」──手足五官等「具足」,「形」貌「色」相「端正」,凡看「見」的都生「歡喜」心。加之天性敏「利」,善「根」深厚,「聰」穎「明」慧,從小至大,「安隱」無事,「少病」少惱,「無有非人」來「奪其精氣」,容易撫育成人。

  

  佛教的業感說,除自己造業自己受報(感果)而外,還有一種頗強的展轉增上力,也即是說,別人的業力,也可以影響,引發自己的果報。故本經特別強調,父母平時或臨産時,稱念恭敬供養藥師如來,生的小孩也會因之相貌端正,智慧利根。依因果律說,自己的因感自己的果,那是必然的法則,無可異議;即父母的善惡業因,也可影響兒女的禍福。人與人之間,有著密切的依存關系,因此,一切禍福利害,也就不無相關。甲的行爲,在某種情形之下,可以把乙的思想性情完全改變。母親對于嬰兒,影響力尤其重大。懷了孕的母親,如果能歸依叁寶,受了佛法的熏陶,性情善良,溫柔,娴靜,少生煩惱,且多作功德,小孩便可五官端正,聰慧無病,這叫做胎教。如母親常起煩惱,性情暴躁,殘酷,或…

《藥師經講記(印順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