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淺釋(宣化上人)▪P20

  ..續本文上一頁,「或叁十五日,或四十九日」:或者拜五個禮拜,或者七個禮拜,那麼五七就叁十五天,七七就四十九天。

  

  「彼識還時」:拜這個忏,或者念這部經,這就是希望他的神識在閻羅王那兒回來。那麼或者到四十九天才回來,或者叁十五天,這都不是一定的。這個人的神識,這個魂魄回來了,「如從夢覺」:就好象作夢醒了似的。「皆自憶知」:他所有的一切經過自己都知道,「善不善業」:所做的善業也記得,惡業也記得。「所得果報」:所應該受的這種果報,「由自證見」:由自己親自證明看見,「業果報故」:他起惑造業就受報,那麼他自己親自看見自己這種的罪業。

  

  「乃至命難」:乃至于受這種罹命的災難,「亦不造作」:那麼以後他大小的罪業都不造作了,「諸惡之業」:那麼善業、惡業,什麼業他都不造作了,不再去造惡業了。「是故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因爲這個,所以這一切清淨而有信心的善男子和善女人,「皆應受持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那麼所有一切的衆生,都應該受持這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就是念誦這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隨力所能」:隨你自己的力量所能辦得到的,「恭敬供養」:你拿出至誠懇切的心,來恭敬藥師琉璃光如來,供養藥師琉璃光如來。

  

  爾時阿難問救脫菩薩曰。善男子。應雲何恭敬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續命幡燈。複雲何造。救脫菩薩言。大德。若有病人。欲脫病苦。當爲其人。七日七夜。受持八分齋戒。應以飲食。及余資具。隨力所辦。供養苾刍僧。晝夜六時。禮拜行道。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讀誦此經四十九遍。燃四十九燈。造彼如來形像七軀。一一像前。各置七燈。一一燈量。大如車輪。乃至四十九日。光明不絕。造五色彩幡。長四十九榤手。應放雜類衆生。至四十九。可得過度。危厄之難。不爲諸橫惡鬼所持。

  

  「爾時阿難問救脫菩薩曰」:這經文講到這個地方,阿難還有點不明白,于是乎他就又來請問救脫菩薩說了,「善男子」!「應雲何恭敬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這要怎麼樣恭敬供養藥師琉璃光如來呢?「續命幡燈」:什麼叫續命燈啊?什麼叫續命幡啊?什麼又叫七層之燈啊?「複雲何造」:這個燈是怎麼樣個點法呀?是怎麼樣擺法呀?那麼這個續命的幡,怎麼樣造法,它才能續這個命呢?

  

  「救脫菩薩言」:這個救脫菩薩對阿難就說了,說「大德」呀!「若有病人」:在將來,娑婆世界若有病人,「欲脫病苦」:想要脫離這一切的病苦,「當爲其人」:那麼就應該爲這個有病的人,「七日七夜,受持八分齋戒」:給他在七日七夜的裏邊,都受持這個八關齋戒。

  

  「應以飲食」:應該用這個飲食,「及余資具」:和其余的資生之具。資生之具,就是生活必需品。「隨力所辦」:隨你自己的力量能辦得到的,「供養苾刍僧」:要供養這個僧人。

  

  「晝夜六時」:晝叁時、夜叁時,晝夜六時「禮拜行道」:禮拜藥師琉璃光如來,念誦《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來拜《藥師忏》等等的行道。「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那麼以你至誠懇切的心,用你這個力量所能辦到的這種供養,來供養藥師琉璃光如來。

  

  「讀誦此經」:念藥師琉璃光如來這一部本願功德經,「四十九遍」:念四十九遍,「燃四十九燈」:點起來四十九盞燈,「造彼如來形像七軀」:造七尊這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形像。「一一像前,各置七燈」:在每一尊藥師琉璃光如來的面前,供養七個燈。那麼七尊像,每一尊像供七盞燈,就七七四十九盞燈。

  

  「一一燈量」:這每一個燈量有多大呢?「大如車輪」:這個車輪,有大的車輪,有小的車輪,那麼這都不是一定的,總而言之,以誠心爲主。「乃至四十九日」:這樣子點四十九盞燈,點四十九日,「光明不絕」:在這四十九天,每一盞燈也不教它熄滅了,都是常常給它加油,那麼令它永遠都亮著。

  

  「造五色彩幡」:用五色的東西造一個幡。這個幡,「長四十九榤手」:大約就是這麼四十九肘,就這麼長。「應放雜類衆生」:那個幡上有雜類的衆生,什麼衆生都有,或者這十二屬。在這幡上也畫這個,也放這個衆生,應放雜類衆生。這個雜類,就是不限于一種的,「至四十九」:那麼四十九個種類,或者可以多,不可以少,所以說「可得過度」:多了不要緊,不可以少。

  

  「危厄之難」:這幡上也有繡這十二類的衆生,在這時候也放這種種的衆生之難。這個危厄之難,「不爲諸橫惡鬼所持」:那麼一切危厄等等的難,也不會被冤家、怨鬼。或者抓替死鬼這種種的惡鬼所持,被他們得便,被他們來支配。諸橫就包括水淹死、火燒死、車撞死、飛機失事死,火車、巴士、輪船之類的橫死。總而言之,這就是一切的橫死都沒有了。

  

  ※ ※ ※

  

  你們各位對這經文的道理,有沒有什麼懷疑的地方?或者你們有沒有什麼新發現,你們個人的見解,對這個經文應該怎麼樣解法,對這種理論,有什麼意見?可以提出來,我們大家共同研究。或者你們對哪一句經文,有什麼懷疑的地方,或者對它說的這種理論,有什麼不明了的地方,都可以提出來我們討論。

  

  在佛教裏大家所學的道理,也不是你的道理,也不是我的道理,也不是佛的道理。那麼是誰的道理呢?這個道理,是每一個人共同所應該遵守的這種邏輯學,這種智慧的理論。不是像其他的宗教,就是那麼強詞奪理,或者拿不是當理講,或者用這種愚民政策的方法,或者專製的這種理論、獨裁的理論,只可以他那麼說,不可你這樣問。那麼佛教不是這樣子,佛教就是共同一種智慧的表現,所以合乎智慧的就是真理;不合乎智慧的,那就是不可以通行的一種理論。所以我們所研究的道理,不是那麼獨裁專製,或者愚民政策這種的理論。因爲這個,所以我們大家都有發言權,都要用你的智慧來衡量這種理論,究竟哪個是對,哪個是不對。我們要有擇法眼,要自己做得主,不要就人雲亦雲,或者自己不許可發揮自己這種固有的智慧,這是一種錯誤!我們應該把每一個人那個智慧的礦把它打開,把真正智慧的這種力量拿出來。

  

  經經都是一樣的,佛佛也是一樣的智慧,無論哪一部經所說的,都是同樣的道理。這一部經所說的,是爲著這個有病的人,來念這部經他就會好;至于念經,那個死的人得到功德,其實呀!死的那個人得到功德只是一少部分,那麼生人得到的功德是多和大。這個死的人他怎麼會得到功德呢?因爲這部經典是佛所說的,這個力量是不可思議的。究竟它有多大的力量?我們人是沒有法子用科學來研究出這一些個力量。

  

  至于說是活著的人,他也沒有死,那麼念這部經,有什麼功德呢?對于活的人有什麼益處呢?很有益處。因爲你一念這部經啊,心裏就開朗了,就把執著破了。把執著這一破,這就是有無量的功德。我們人,無論活人、死人,所以起惑、造業、受果報,都是因爲有一個執著在那兒,才能造罪。你若把執著一破了,這一切的罪,也都消了。所以這個經,佛所說的法,就是破人一切的執著。這個執著,只是差那麼一點點,你一執著上來了,那就不容易得到解脫。你把這執著一破了,那就是無量功德;得到解脫了,那就是無量功德了。

  

  你要教親戚朋友皈依藥師琉璃光如來,你自己不能給他們皈依,因爲你也不是一個出家人。想要學佛,先要學佛法、皈依法;想要學佛法,就先要皈依僧。那麼這部經典說得明明白白——說的你要請僧人來給證明,來給做佛事。這個做佛事,就包括你要誠心皈依藥師琉璃光如來。你不能認爲這是一個很平常的事情,好象吃飯,那麼裝一碗飯,就把它吃了。吃飽了,肚子不餓了;冷了,穿上一點衣服就不冷了。這都可以隨隨便便、隨時隨地,你願意增也可以,減也可以。唯獨你要學佛法,先要尊重法。法賴僧傳,佛入涅槃時把這個佛法留到世界,留到世界是交給誰呢?交給僧人。所以你要皈依藥師琉璃光如來,也要先鄭重其事的,或者請出家人來給做這個儀式才可以的。那麼要用至誠懇切心,不能馬馬虎虎、隨隨便便,這不是說我自己可以打個皈依,不是這麼容易的。因爲你若是入學校,先要經過教員來教你,然後才能得到證書。你若沒有教員,你在家裏讀書,你想在學校去拿個證書去,那拿不到的。

  

  弟子:剛才經文提到「應放雜類衆生,至四十九種」,請問這四十九種是不是指人吃的那些衆生?

  

  上人:哪一類的衆生不是人吃的?貓沒人吃?現在人啊,很多人要吃貓肉。老鼠沒人吃?也有很多人要吃老鼠。你說這個螞蟻沒人吃?現在這個成罐頭罐頭的螞蟻給人吃,你說哪一類的衆生,不是人吃的衆生?說說看。

  

  弟子:這個人他已經都失去了知覺,然後他到閻羅王前面,可是這個經典的功德可以把他的神魂帶回來,我看了這個很高興。因爲在很多宗教,譬如天主教、基督教,他們也會記錄這些事情,說有些人死了,可是又回來,然後這個人對于從前什麼事都記得很清楚。這些他們沒有法子可以解釋,他們只說一就是神迹,一就是神幫助。並且他們說,人如果不信那個主,就必定會墮地獄;如果人信,就是做壞事也可以上天堂;你不信,那麼做好事也要墮地獄。所以很多人很迷,根本那個邏輯學都不通的!但是現在看了佛經,其實就把這個和盤托出,也非常非常合乎邏輯學,一點都不是愚弄衆生,或者瞎我們的耳目,所以我看了很高興。

  

  上人:這個見解是很正確的。佛教裏頭,無論你有什麼懷疑和問題可以都盡量來問,絕對不是一個專製的;答複不出來你這個問題,就說:「這是天主的意思,或者佛的意思,你不可以問的。」沒有這個道理。那麼佛,他也是許可人問的。你若不明白,你想要明白,這是一個最好的見解,不可以糊塗一輩子。你們無論哪一位學佛,要一…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淺釋(宣化上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