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甚麼是佛法▪P2

  ..續本文上一頁具的佛性。佛的悲願,是要使人人及一切衆生都成爲和自己一樣至善至上的佛陀。所以在佛的眼光中,一切人類及衆生,同具佛性,一律平等。

  其他的宗教則不然。在其他的宗教中,上帝和人是永遠二個對立的單位。上帝是上帝,人是人。這位萬能的上帝,是一切教示的中心。人要信奉上帝,才能得上帝的救度。人要得到了上帝的恩典,死後才可以上天堂,去和上帝住在一起。可是人卻永遠不能成爲上帝,上帝與人之間,始終有一條鴻溝。基督教和回教中,有所謂神秘主義派,雖也能達到很高的所謂“與上帝合一”的境界,但此“合一”:Unification with God:,始終意味著一個二元,人畢竟不能完全成爲上帝,只能與上帝“合一”而已。此一對立:Dichotomy:概念,實爲其基本教義的限定所形成。因此許多有高深境界的耶教聖哲,如埃克爾(Meister Eckhart)及回教聖哲阿哈那佳(Al hailaj)皆被指爲異端。前者受到教會嚴厲的譴責,後者竟身遭遇害而被處死。

  佛不以自己成佛爲滿足,他要人人成佛,也教導大家如何成佛。這一個一切平等、大智、大悲的懷抱,其偉大及深廣處,確在一般宗教之上。總之,佛法是教人要有自尊自信,爲使自己從生死痛苦中解脫出來,爲使一切衆生從生死痛苦中解脫出來,我們應該珍惜佛陀傳給我們的教導方法,加倍努力,開顯我們本具的佛性,使人人成佛,完成理智、情感、能力之最圓滿境地的人格。

  叁、佛法是一個具有包含性及圓通性的教理

  佛法,尤其是大乘佛教的中心思想建築在人人平等、衆生皆有佛性的理論上,因此在佛教中,找不出像基督教十誡中的第一條:“你不可相信假神”之類的教義。基督教徒,以回教徒或印度教徒等等所信奉的神爲邪神;回教徒或印度教徒,也認基督教徒的上帝爲邪神。彼此都說,你不可信奉假神。問題是那一個宗教的神是真的,那一個是假的呢?這一個爭端,竟致用戰爭去解決,十字軍東征,和基督教的新舊教戰爭,都是曆史上的實例。佛教就沒有這種毛病。佛法相信佛性平等,人人都可成佛,所以沒有排外和專橫的氣氛。進一步說:佛教的大包涵性與大容納性,能包涵容納一切宗教的教義。任何宗教中所講的理論,佛法中都具足。但佛法中不少的高深道理,卻有很多在其他宗教中找不出來。

  例如就慈悲救世這一點來說:佛教不但與其他宗教有共同的講法,還進一步有無緣大惡,和同體大悲的說法。廣大菩提心和無盡莊嚴的菩薩行願,以及甚深廣大的空慧學,也是在任何宗教教義中找不出來的。佛法絕不诋毀其他宗教。佛法相信衆生根器不同,教導之法,自不能泥一。各種宗教與哲學,皆有其價值和功用。各種宗教,皆能在某一時間空間中,對某一類衆生發生教化與利益的作用。依循任何一種好的宗教,都可以使人在現世和未來世得到利益安樂。但如果要究竟解脫和圓滿正覺,那就必需要完成究竟解脫和圓滿正覺的條件。佛法認爲一切宗教,只有深淺的區分,頗少邪正的差別。對任何一個問題,佛法都有幾種不同深度的解說,來適應各種衆生的需要。佛法這種包涵容攝萬象的特性,真是廣大無邊,不盡其際,難測其底。

  再舉例來說:大凡具有高度智慧的人們,都能了解和容攝低級智慧人的境界;但低智人,卻難夢想,更不能了解或涵攝大智慧人的境界。物理學家能了解涵攝普通人的常識,但普通人卻不能了解,更談不上涵攝物理學家們的見解與境界。唯大海水可納百川,亦唯深廣的佛法,能攝盡涵藏一切其他教法。

  四、佛是無煩惱的大自在解脫者

  一般宗教都說:如果人不信從上帝,或是觸犯了上帝,上帝就會發怒,會處罰人,甚至于會將他永遠打入地獄受苦。在各種宗教的記載中,很容易見到上帝震怒,降災懲罰世人這一類的故事和訓誡。基督教的最後裁判尤其令人害怕;因爲這個最後審判,可能將你判入地獄去永遠受苦,連翻身的機會都沒有。如果這些話是真實的,人類當真太不幸了。上帝最初就不該造人,無端被製造出來的人,因不信上帝,或未受洗禮,就被這慈悲的上帝,判入地獄,去永遠受苦,真是一件令人不可了解的事。我們姑且先退一萬步,假定有這麼一個全能上帝存在。現在讓我們來研究一下這個上帝的性格。上帝如果會發怒送人入地獄,他就是一個有嗔恨心和報複心的人。嗔恨心是一種喜惡的煩惱現行,一個人有嗔恨心,就表示他的填煩惱種子,尚未斷盡。各位現在在聽我演講,也許此時此刻,並沒有發怒—至少我希望如此。但這並不表示,各位沒有發怒的能力。假使我此刻走下臺來,無緣無故的,在你臉上,打一個耳光,你馬上就會發怒。這說明貪、嗔、癡的潛能(種子),常常存在心中,根深蒂固的,不容易消滅,一遇外緣,馬上就現行。因此,不管人也好,神也好,他如果會發怒,會懲罰忤逆他的人,他就是尚未斷盡嗔煩惱種子的人。他在本質上還是一個凡夫,根本還未解脫,更說不上是圓滿至善的神!

  佛不會發怒,不審判衆生;佛不會發脾氣,送人入地獄。如果人會入地獄,那是他自己的業力,送他去的,絕不是佛懲罰他而將他送入的,佛不但不送人入地獄,佛還要入地獄去救他出來!所以,佛法絕不會恐嚇人說:“你不要冒犯佛陀,否則佛陀發了怒,就會送你入地獄。”相反的,佛法卻鼓勵人,入地獄去度衆生。地藏菩薩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就是這種精神的表現!我們如果把佛陀的品德,和其他宗教的上帝來比較一下,就知道佛陀的超勝和偉大了。

  五、佛教是民主的和重理性的

  因爲佛法的基本教義,有其先天的平等性,寬容性和包涵性,所以在佛教史上,所表現的,只是寬容和民主精神,與其他宗教的獨斷和不容忍精神,造成一個鮮明的對照。在佛教史上,固然沒有宗教迫害和異端裁判等等事迹,而相反的,佛教的各宗各派,都有絕對自由的發言權,都可以隨便發揮自己的意見,還可以批評其他宗派的主張。其民主精神和重視真理的態度,發揮到盡致時,竟至于“呵佛罵祖”;在闡明諸法空寂,一切不可得的道理時,居然說佛是“幹屎橛”,說“佛之一字,我不喜聞”。這種精神,何等徹底!何等豪放!在那一種其他宗教裏,找得到這些表現呢!在其他宗教裏,上帝或教主所說的話,是神聖不可過問的。上帝的話,錯也好,不對也好,教徒只許全部接受。但佛法卻不然,佛教徒對佛陀所說的話,可接受或不接受。因爲佛陀所說的道理,因佛教徒根基智慧的不一律,往往是多方面的;佛教徒可以接受佛陀所說的某一部分道理,而不接受其他一部分的道理。

  在佛經裏,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釋迦牟尼佛向弟子及聽講的人說:“我是真語者,實語者,不诳語者。”總是勸導聽衆,研究真理,注重理性,從沒有用威嚇強迫的口吻或手段來叫人聽從的。妙法蓮華經上明白的記載著:在佛要講上乘難信的佛法時,竟有五千聽衆,自以爲已經得到了解脫,不願聽講,離席而去。佛陀不但沒有發怒,追究或責罰,而只是說:“他們機緣還沒有成熟,與其聽了不相信引起反感,增加罪業,還不如讓他們離開,也是好的。”這是何等的包涵,民主及偉大!

  六、佛法的愛是無限的

  基督教的聖經上說:“你要愛你的鄰居”,“你要愛你的仇敵”,這些訓示,都是很偉大的。由于基督教的教義,已經超越了國家、種族、人類和現世,所以能夠有今日的成就。但是一般宗教的教義,雖多能超越國、族、人類和現世,卻不能超越宗教。愛仇敵可以,但是絕不能愛異教徒!一切可以忍讓寬恕,一但涉及上帝和宗教,不寬容不博愛的精神,就馬上暴露出來了。最根本的問題是:這些所謂異教徒,不也是上帝造出來的人類嗎?同是上帝的“子女”,爲什麼無端製造了出來,又要送他們下地獄去永遠受苦?他的博愛,究竟在那裏呢?

  佛法的博愛和大悲,則是無限的,絕對的,無條件的。佛法的愛,不只及于全人類,而且及于全生物。佛法不但叫人要愛仇敵,而且叫人要愛異教徒。恒沙(印度恒河的沙,這是佛經裏常常引用代表極多數的意思)衆生,若不度盡,誓不成佛!進一步從哲理的觀點來說佛法的愛,它是超越一切相的。這超越一切相的愛,和不可思議的空性合一,于了達一切法不可得中,無緣大悲,任運興起!這個空悲不二的哲學,是佛教教義中,最高深最不可思議之處。這些教義,一下子是不容易懂的,但我想趁這個機會,在這裏提一提,使各位有個印象。

  西藏嘎馬巴大師的“大手印”願文中,有機句說明上述的教義,非常有力:

  衆生自性雖常爲佛性 由不了知無際飄輪回

  願于苦痛無邊有情衆 恒常生起難忍大悲心

  難忍悲用未滅起悲時 體性空義赤裸而顯現

  此離錯謬最勝雙運道 願不離此晝夜恒修觀

  諸法與此心的無生空性,是法爾現成的。情感至極的同體大悲,也是本來具足的。悟證諸法空性時,大悲心會不假做作,任運生起,這是微妙不可思議的事情;對于被無明習氣所覆蓋,不能開顯本具佛性的有情,佛陀自然會生起無比的悲心。佛之慧眼,見我們衆生之本性,皆是佛性;因此佛本能地覺得衆生的不成佛,是他自己的不夠圓滿,所以他會自然地盡未來際,去成熟一切衆生,使皆完成佛道的事業。有修證的學佛人,能常常有“我與諸佛同一體”的境界;而十方諸佛卻時時刻刻在“我與衆生同一體”的境界中。唯有從這種高深的法爾境界裏興起的大悲與博愛,方才是平等的,無偏私的,最徹底的,最圓滿的,和超越一切分別和限量的愛。

  七、佛法所教的往住淨土他教的永生天堂不同

  一般不夠了解佛法的人說:基督教徒祈禱上帝,死後登天堂,和佛教念佛往生淨土,並沒有什麼不同。這話表面上看來,好像不錯,但仔細研究一下,就知道其中有很大的差別。

  其他宗教裏所宣傳的天堂、地獄,似乎是和這…

《甚麼是佛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