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利益存亡品第七)
道源法師講述
民國六十四年講于志蓮精舍
民國六十九年能仁佛學院同學依錄音帶共集于海會寺
民國八十八年釋法律重新整理于基隆靈泉禅寺及海印寺
利益存亡品第七
前一品是如來贊歎,說明地藏菩薩威神之力。這一品說利益存亡,正顯實事之用。有實惠就叫做利益。利益又可以叫做功德,故說功德利益正是一體兩面。不過分別來講,自益叫做功德,益他的就叫做利益,亡者指已殁,存者指現生者。此品地藏菩薩勸諸衆生,當爲病人修福念佛、拜祭鬼神慎勿殺生害命。與大辯長者請問,生者爲亡者誦經設齋因緣等。通通都不是爲自身著想,全是爲了利益其他一切存亡衆生。所以本品才稱爲利存亡。
爾時地藏菩薩摩诃薩白佛言:世尊,我觀是閻浮衆生,舉心動念,無非是罪。脫獲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惡緣,念念增益。是等輩人,如履泥塗,負于重石,漸困漸重,足步深邃。
這個時候地藏王菩薩向世尊禀白說:“世尊!我觀察這閻浮提的衆生,舉心動念處處逐之外境時時染著,念念與貪嗔癡相應,念念都是罪業,脫離了惡境得到善法利益沒多久,就退了最初升起的善心,可是要是遇著惡緣呢,就隨順煩惱愚癡的念念增長,打妄想造惡業都是一連串的造下去。發了願沒多久又退了心,“若遇惡緣念念增長,夫衆生者四大毒器,有穢斯充,六賊狂主,是境皆著。無複逆流之期。唯有循環之勢,淪滯生死,封執有爲,諸佛爲其斂眉,菩薩于茲涕泣,良堪浩歎!”衆生爲什麼遇著惡緣要念念增長呢?因爲身體是四大種之假合,地水火風這四大種本身就是個毒器,這個身體就是個器物,身體內充滿了不淨,經上說分開叁十六樣東西,沒有一樣是清淨的,前六識這六個狂賊是以心爲主人,遇到外境就執取不放,所以無境不著,眼著色、耳貪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觸軟滑。六塵六識相著就造業,再也沒有辦法違逆這生死瀑流,回頭勤修戒定慧了,只有依著妄想煩惱循環生死,永遠滯留生死道中,執著在有爲法中固步自封。諸佛看見我們都要皺眉頭,菩薩看見我們都要痛哭流涕,實在令人大大歎息,像這樣的人,就像一個人身上背負一個大石頭,走在一條爛泥巴路上,身體越來越疲倦,就感覺越來越重,背著石頭走在泥路上這腳步就越陷越深了。這個重石就好比是我們衆生所造惡的罪業障。
若得遇知識,替與減負,或全與負。是知識有大力故,複相扶助,勸令牢腳。若達平地,須省惡路,無再經曆。世尊,習惡衆生,從纖毫間,便至無量。
假若遇到善知識,幫你把身上的重石減輕了,就是要你至誠忏悔罪障,就是“減負”。或者把大石頭全部幫你拿走,斷除煩惱就是“全與負”。這善知識他有大力的緣故,不但全與負再幫助你而且再扶助你,因爲你雖然業障煩惱減輕斷掉了,但還沒有出離生死道,因爲你要走的是成佛的涅槃大道。所以勸你要先穩住腳步,不要跌倒掉下去了,當你走上正道的平安之路時,你要好好反省思惟以前所走的惡路,千萬不要再去造惡走上惡路,世尊!這些具有惡習性種子的衆生,只要有一點點惡習惡境,一轉眼的時間,就像蔓草一樣,不久之間就成了一大片,甚至到了無量無邊,所謂習惡,習是習氣,是一種惡性的種子,現在生遇著惡緣,則從極微細的心念,一念不覺的心所生起,漸漸演至無量。
是諸衆生有如此習,臨命終時,父母眷屬,宜爲設福,以資前路。或懸旛蓋及燃油燈。或轉讀尊經、或供養佛像及諸聖像,乃至念佛菩薩,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號,曆臨終人耳根,或聞在本識。
前段說到惡習就是指惡種子,習惡就是現行。惡習指的是前生前世的壞種子存在第八識裏,由于有了這壞種子,今生今世一遇因緣,就引起現行,越發越多所以現行無量。又一種情形是惡種子起現行,現行又熏新的種子,新的種子又行惡,所以只要有一個惡念不停止,馬上會多到無量無邊,就是這些衆生有如此惡習,就是這些有惡習的衆生,于臨命終的時候,你是他的父母或家眷親屬,要好好的爲他求福,以幫助他的前途去路,要怎麼資助設福呢?就是替他上佛寺懸幢旛寶蓋,或燃油燈供佛,或念誦大乘經典。或以種種物品供養佛菩薩聖像。或供養辟支佛聲聞緣覺等一切賢聖。或著念佛菩薩聖號,辟支佛聖號,甚至只要念一尊佛菩薩的名號,只要經曆臨終人的耳朵,就種伏在他本識裏面。這本識就是第八識,也就是阿賴耶識,這第八識要投生時他先來,要滅亡時他最後去,爲衆生生死的根本。所謂去後來先作主翁,叫做本識。
是諸衆生所造惡業,計其感果,必墮惡趣,緣是眷屬爲臨終人修此聖因,如是衆罪,悉皆消滅。若能更爲身死之後,七七日內,廣造衆善。能使是諸衆生永離惡趣,得生人天,受勝妙樂,現在眷屬,利益無量。
這些造諸惡業的罪孽衆生,在世廣造諸惡,計算他總共所造的惡業應該感應到惡的果報,必定會墮到惡道裏,就是因爲他的家眷親屬,爲了這將要臨命終的人,做種種殊勝功德的聖因,供養佛菩薩,誦經、念佛菩薩聖號,做這些功德就叫“聖因”,以此聖因給臨終人培福,他的種種罪惡之業,全部消滅。若是更能于亡者死後四十九天之內,盡力去廣行諸善,例如造像塑畫佛菩薩形像大修供養,一心念佛,這樣的話,更能使這些造惡衆生,永遠脫離惡道。不但脫離惡道還能轉生人道天道,享受最殊勝的微妙快樂。而現生尚存的陽世眷屬,因爲爲亡者培福廣造聖因,也得到無量的利益。
法句經雲:“萬物無常,不可久保,生則有死,罪福相追。”優婆塞戒經雲:“爲亡追福,施已命終,是人福德,隨所施物,任用久近,福德常生。是福追人,如影隨形。或有說言,終已便失。是義不然。何以故?物壞、不用、二時中失,非命盡失。”
是故我今對佛世尊,及天龍八部人非人等,勸于閻浮提衆生臨終之日,慎勿殺害,及造惡緣,拜祭鬼神,求諸魍魉。何以故?爾所殺害乃至拜祭,無纖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結罪緣,轉增深重。
所以,我地藏今對著佛世尊以及天龍八部鬼神,人及非人等,普勸閻浮提的衆生,千萬不要在家人臨終之日殺生害命,現今社會畸形歪曲,部份有錢人自己父母別世往生,不曉得學光目女,要超度自己父母修齋供養叁寶,還故意做些世俗俗態,大宴請客百桌,不但殺生害命,血流滿溝,還要請電子琴花車,美女當街大跳豔舞清涼秀,真是罪孽啊!爲什麼不造善呢?還要廣造種種惡業因緣,還殺生害命,喝酒嗜色廣結惡緣去拜祭鬼神,求助于精靈鬼怪的狐仙蛇怪之類,爲什麼?你殺生害命來祭拜鬼神精怪,不但于亡者沒有纖細毫發的力量可資利益,反而結了殺生惡緣,這死去的人不但沒有沾到光,反而罪上加罪更加深重了。有關“勿拜鬼神”特引迦葉尊者的偈頌以爲說明,他是世尊的大弟子,佛涅槃後的第一代祖師,迦葉尊者八十歲才出家,佛的兩邊侍者年輕的是阿難尊者,老的就是迦葉尊者,他說的句頌說:“自念祠祀來,已曆八十年,奉風火水神,日月諸山川。夙夜不懈廢,心中無他念,至竟無所獲,值佛乃安甯。”就是說我迦葉自己回憶,在各種神廟祭祀以來,已經經曆八十年,什麼神都拜:風神、火神、水神、太陽神、太陰神,或各種山神川神,早晚都拜沒有懈怠放逸,一心一意虔誠無他念,拜了一輩子拜到八十歲,竟然一無所獲,直到我遇佛出家,才真正獲得平靜安甯。
這一段經文,或許大家更要起誤會,因爲這地藏經法會,到忉利天宮的除了佛菩薩以外,也還來了好多的神和鬼。尤其以後的每一品幾乎都離不開鬼、神,因爲我們善根淺薄,最注意的是什麼鬼什麼神,反而不去注意佛菩薩,就認爲這地藏經盡講神與鬼,不合時代完全是宣傳迷信,看起來好像你懂得地藏經,其實你大大的錯誤,地藏經真正的主要要義,是在于權巧方便,攝化一切衆生,這麼多的鬼神怎麼會到忉利天宮,全都已經受地藏菩薩教化過的,沾了地藏菩薩的光,才能到忉利天宮,主要是要以佛法來教化鬼神,不是要你去祭拜鬼神,還有天公,天龍八部,都是被度之內。都是佛菩薩度化的對象衆生。上帝就是忉利天宮的天主釋提桓因,他也是佛陀的弟子。佛陀叫我們衆生要如何消災延壽,求福培福,就是恭敬叁寶,念佛菩薩聖號,禮拜聖像,念誦地藏經,布施財物,並沒有叫你拜天,拜神,地藏菩薩更嚴厲的勸導你不要去拜祭鬼神。叫你于家人臨終之日不要殺生害命來拜祭鬼神,甚至于求諸精怪鬼魅,及廣造種種惡緣,爲什麼呢?你去殺害衆生性命祭拜鬼神魍魉,不但對亡者沒有絲毫幫助可以利益他,甚至使亡者結“爲我而殺”的罪緣,使他的罪業更加深重。
假使來世或現在生,得獲聖分,生人天中。緣是臨終被諸眷屬造是惡因,亦令是命終人殃累對辯,晚生善處。何況臨命終人,在生未曾有少善根,各據本業,自受惡趣,何忍眷屬更爲增業。
假若來生來世,或現在這一生,他本具善根修諸善業,善人死了依佛法所說能得殊勝的聖善之果分,生人天中,結果,因爲臨命終時,被他的家眷親屬造殺生害命祭拜鬼神,飲酒弦管等種種惡業,使得這臨命終人還得到地獄打官司,調查你殺了多少雞鴨豬羊,這些被殺的衆生去告你的狀,受了這個禍殃的連累,到獄府官司對答辯論,本來可以立即生天的,因爲這場官司而晚生善處,善處是指天界或人道中。況且如這臨命終人,在生時並沒有種什麼善根善業,只有各自依他在生所造的惡業,隨業受報于惡道之中,他原本的罪業已經夠苦了,身爲他的眷屬親人,那裏忍心再給他增加惡業呢?
譬如有人從遠地來,絕糧叁日,所負擔物,強過百斤,忽遇鄰人,更附少物,以是之故,轉複困重。世尊,我觀閻浮衆生,但能于諸佛教中,乃至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塵,如是利益,悉皆自得。
譬如有人,此喻閻浮提的衆生,他從遠地步行而來,已經斷絕糧食飲水叁天了,比喻他從生…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利益存亡品第七)》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