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准提法中的傳統學術與佛法奧義之現代意義(普光)

  准提法中的傳統學術與佛法奧義之現代意義\普光 整理

  一、前言

  密教成立初期的一些咒術應用方法,其實皆與印度民間宗教學術信仰有關。一般佛教史學者的推論認爲密教的咒術乃融合印度教或婆羅門的咒術方法,進而升華爲佛教之義理,以導引當時信仰的思潮入佛法之正信法海。

  如護摩法是從外道祀火教中轉化而來,將佛教思想融入于此法中,以引導拜火之類根器衆生,此爲菩薩無量方便之一。

  《密教通關》言:“護摩爲密教大法,凡求成就,必作護摩。護摩:意爲“焚燒”,有淺深二解:“淺者,因印度外道有事火之法,以火爲梵天之口,爲令供物,上達于天,故以火進之。今密教爲攝伏彼故,借用彼法,造作壇場,構設爐器。以諸供物,順次加持,投于爐中,供養本尊,求成就也。”

  此爲“外護摩”、“世谛護摩”。深者,須作叁平等觀,自身、本尊及爐,一體無二。以智火燒無明薪,以一切衆生,皆從業生,今燒除前業,即得解脫也。此爲“內護摩”、“佛法真正護摩”。由于密教“當相即道”,故外護摩亦不可廢除。”

  密教在修此法時,乃焚燒供物以供養本尊。亦可引申爲以中道正觀之智火燒除煩惱業苦。《大日經疏》卷二十:“護摩義者,謂以慧火燒煩惱薪,令盡無余之義也。”

  護摩有內、外二種。出世間之護摩爲內,世間外道之護摩爲外。在出世間的護摩中,觀心爲內,事相爲外。內護摩者,謂行者以觀想之智火燒除諸業煩惱。因僅于心中觀想,不行事作法,故名內護摩。

  由上可知某些密法乃轉化世間法之方便引導。也可說是用當時熟知的祭祀禮儀來奉祀接觸本尊之方法,以讓一般人較能接受,進而加入佛教的思想。就是一行阿阇黎講的:“爲順彼方俗法”。

  一開始是以這些方便來吸引衆生,即所謂:先以欲鈎牽的菩薩道思想,到最後就爲其述說佛法的真實義。密教發展到後來就成爲純密教,即是更著重于佛教真理之闡釋。

  在這些行法中加入准提咒的建立理論,如同《顯密圓通集》說的:

  “問曰:諸佛本意令斷貪嗔等何卻令人起貪心求世事名利等耶?

  答雲:諸佛有不思議度生方便。謂有衆生不肯直求菩提。且隨其所樂令持咒求之。由神咒不思議力。所求之事盡得遂心。一切罪業亦得消滅。自然超凡入聖。如小兒有病不肯服藥。被有智醫人塗在母乳。其小兒本食母乳。不覺服著良藥除卻病苦。

  故罥索心咒經雲。若有衆生設以谄曲。爲求富貴名利等得聞此咒。彼諸衆生生生處處。成就智慧福聚之香。 神變疏雲。真言境界。十地菩薩尚非其境。況生死中人乎”

  又如法華的說法中有先以叁車誘掖衆生得脫苦海之喻再示以一佛乘之意。在各種印度傳統宗教方法中加入准提咒,如現在講的“置入性行銷”,使其漸漸熏修,而入于佛法之真實義。

  二、准提法之密教思想

  (一)准提法中的密教軌迹

  准提經中也有跟早期密教信仰有關的記載,早期密教通常稱爲:“雜密”或“事密”,如下文所說:

  “一般來說,早期的雜部密典偏重于“事相”,很少講“教相”。而在講“事相”時,雖然也有身密、口密、意密“叁密相應”的說法,但更多的是講“口密”即陀羅尼("真言"、"咒語")。

  認爲梵文中的每一個字母(“四十二字母”、“五十字母”)、每一個音節都有特定的意義,而所有神祇都有表征自身的聲音文字,因而行者(修行者)只要念誦它們的聲音文字(“咒語”),就能與諸神發生感應,産生相關的不可思議的神力。

  故雜部密典論述的中心不外乎是與某一供養物件(“本尊”)有關的咒語、這咒語的來曆,以及念誦它所能産生的效應(“功德”)。如果將密教經典分爲講教理的“經”和講具體的修持實踐的“儀軌”的話,那麼,雜部密典中的絕大多數都屬于“儀軌”一類。”(純正密典研究,作者:陳士強)

  准提法中也有事密的方法也有瑜伽密的理論。事密多記載于經典中,而理論則見于不空、金剛智所翻譯的儀軌。如其中的:布字法、字母種子義(般若實相)等皆是。

  根據藏傳密教的判教:“事部以持誦真言、結壇、供養等事相爲主,不名瑜伽;行部因爲事相、觀想並重,藏傳佛教甯瑪派又名之爲兩俱乘,故可附屬瑜伽部;瑜伽部以五相成身觀法爲主;無上瑜伽部以修中脈、風息、明點爲特點。”

  故知准提經中有事密,也有瑜伽密。

  准提經中的事密列舉如下:

  1、 持咒門:(1) 滅罪無余益(2)值遇諸佛益(3)生處富足益(4)常得出家益(5)具戒速證益(6)生天不墮益(7)人道尊貴益(8)無災敬愛益(9)無畏脫難益 (10)蛇齧病愈益(11)增壽除病益(12)诤訟獲勝益(13)念誦如意益(14)見聖隨求益(15)菩薩勝友益(16)根被薄福益(17)往生淨土益

  2、加持門:(1) 能知善惡法(2)鬼祟除愈法(3)止兒夜啼法(4)疫病除差法(5)降伏鬼神法(6)豐饒財寶法(7)能得子息法(8)夫婦和合法(9)聞持聰明法(10)能見鬼神法(11)摧破敵軍法

  以上多是記載事相方面之修行。

  有提及觀想(瑜伽部)之記載如下:

  1、說七俱胝佛母准提陀羅尼念誦法

  2、七俱胝准提陀羅尼念誦儀軌

  3、佛說持明藏瑜伽大教尊那菩薩大明成就儀軌經

  其中內容大致如下:(1)念誦供養法(2)道場法(3)十八道印契(4)准提求願觀想法(5)布字法(6)字母種子義(7)息增懷誅法(8)畫像法(詳細請參考:“准提法功德會編”一文http://www.ucchusma.net/samanta/cundi/ex/4/ex4_3.htm)

  由上可知,准提經中的一些咒語事相應用方法,是結合印度傳統宗教學術所合成。是屬于准提法裏“共”的部分,就是很多密教經典皆有大同小異之方法。只是在各種術法中加入准提陀羅尼的應用。爲何說這是“共”的部份?印光大師曾說,大悲水也可以用准提咒來加持,即是一例。雖准提經中並無以准提咒水治病的修法,但准提咒卻能應用于各種加持。所加持物不變,而加持咒卻可換爲准提咒,即變成准提水。又如智光法師也舉過大陸的一個實例,有一比丘尼持准提咒加持水後,用來治愈疾病的例子。就可知道,方法是“共”,咒是“不共”的部份。也可以觀察各種密教經典,除了咒本身外不同外,一些提到解決世間問題的方法可說大同小異。

  這種現象就如同禅門日課中,有記載僧人每日的行住坐臥等動作需要念什麼咒語。如下床就有下床咒、走路也有走路咒,不外乎是一種修行的方便,時時處于攝心之狀態。而准提陀羅尼應用于各種解決世間問題的方式,也是如此。只是現代人對于古老的傳統宗教學術比較陌生而感到神秘罷了。

  而相對五明學問來說,這些也只是共外道的部份。聲明、工巧明、醫方明、因明是各學派共同的。所以外道同樣也能治病、消災解厄,有種種感應等,所以密法不同的是要彰顯出“不共”,屬于內明的部份。否則,以只求“共法”的心態來學,一昧追求效驗時,總是容易退轉謗法。

  (二)准提法中的五明運用

  准提法中許多的方便法,其實不外乎是當初印度思想認爲宗教家應該修習的五明學術。這在當時的印度應該是屬于一種顯學。

  五明:古代印度的五類學科。全稱五明處,即聲明、工巧明、醫方明、因明和內明。前四明是各學派共同的,後一明各學派各有自己的典籍、宗旨,內容亦不相同。如佛教以叁藏十二部經典教義爲內明,婆羅門教則以四吠陀爲內明。大乘佛教積極主張利益衆生,以五明爲學人所必學的內容,並認爲它是圓成佛果的“大智資糧”。

  1、 聲明:研究語言和名、句、文身等如何構成的學問。義淨說“西方”6歲童子開始學《悉談章》等聲明著作。

  總持陀羅尼本身就是聲明的一種,所以持准提陀羅尼也可說是聲明的訓練。密教之意,謂真言一一字能攝持一切教文諸法而不失,是爲“法持”,又名文持。真言一義能攝持無量義理而不失,是爲“義持”。

  2、 工巧明:包括的範圍很廣,據《瑜伽師地論》卷十五“工業明處”稱:農,商,事王,書、標、計度、數、印,占相,咒術,營造(雕塑),生成(豢養六畜等),防那(紡織、編織、縫紉),和合(調解爭訟),成熟(飲食業),音樂等十二種均屬此。

  (1) 農:若諸國土“水旱不調”。疫毒流行。應以酥和胡麻粳米。用手叁指取其一撮。咒之一遍置火中燒。或經七日七夜。六時如是相續不絕。一切災疫悉皆消滅(诃羅譯)

  (2) 商:若營世務無諸災橫

  (3) 事王:所有善惡心之事咒七遍,洗面灑身心想作歡喜想,能令國王大臣長者生恭敬心,是即歡喜。如臣敬君,如父愛子心,隨其所欲,乃至身命皆無所惜悉得成就。(七俱胝獨部法)

  (4) 生成(豢養六畜等):…“牛馬畜”等疫毒流行。應以油麻大麥粳米粟豆酥蜜乳酪白乳木諸雜香等。皆置一邊燒香發願。爲一切衆生除去災難。即作手契護身想念。取前諸物念誦加持。擲著火中燒之。如是七日日別叁時作法。時別一千八十遍即得滿願。一切安樂一切叁寶悉皆護助。亦能成就一切大願 (智譯)

  (5) 占相:

  a、 取好花念誦一百八遍。遣一童子洗浴清淨著新淨衣。以香末塗手捧花掩面。複以自手更取別花。念誦一遍一擲童子身上。童子即悶善惡皆說。隨意舞笑起坐來去(智譯)

  b、 取一瓦碗。以香塗置于壇中。專心念誦。碗若轉動事即成就。若不動事即不成(不空譯)

  c、 取一明鏡置于壇中。先誦真言加持花一百八遍已。然後又誦真言。一遍一擲打鏡面。于鏡面上即有文字現。說善惡事(不空譯)

  (6) 咒術:全部皆是。

  (7) 和合(調解爭訟):

  d、 若鬥诤言訟論理。及談論求勝者。誦此真言強勝(不空譯)

  e、…

《准提法中的傳統學術與佛法奧義之現代意義(普光)》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