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提法之密教修持探討\普光 撰
前言
准提法門在漢地流傳至今已近千余年,從早期的唐朝密宗正式引進,到後來因爲密教式微,到遼代變爲華嚴宗所倡導的密法,如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的出世,轉爲中國式的密法。而本土化的轉變正顯示了此法門于斯土的融入深化。不再成爲外來的佛菩薩,一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菩薩似乎成爲內化爲中國的文化。我們可以從一般農民曆、禅門日誦中皆有記載准提菩薩的聖誕即可知其于漢地的深入與因緣。
導歸密教正軌
准提咒經過祖師的開許在漢地早已經普遍流傳,也有如《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這樣的法流銜接在密教誨暗的年代,將准提法傳承下來的責任。
而目前藏傳密宗普傳于世,真言宗也漸漸弘揚,若真的想于准提法門深入者,本文建議最低限度應該要向具德上師求得准提咒的口傳。
應該向具德的阿阇黎求法的原因,是因爲若真的要深入修持,若有傳承加持守護以及正確如法的程序,比較不會偏差。也較不會有自創修法、師心自用,造成法門愈來愈紊亂的情形。
若只是念咒還可以依照漢地傳統的作法,如念佛一樣的行持。但若有觀想或手印則最好必須由具德上師來傳授,以免盲修瞎練,甚至自封上師。若自創修法觀想錯誤也可能會造成偏差的後果。
而目前一些禅宗大德開許修持准提法,也只能說是方便有多門,但在現世密乘廣弘的年代,最理想的狀態還是能在具德上師前得到傳授爲佳。另一種行持則是顯密雙修的方式,以持准提咒爲行門,以顯教爲教理,道殿大師提倡的就是這種方式。
准提咒各宗都有人修持,但若想正式修持准提密法,則必須依照密教的規矩經過灌頂口傳。決不能自創修法濫作、自封上師,這樣長久下來的弊端會産生准提法脈的混亂,造成准提法門中附佛外道特別多。變成不重視、不尊重師承的現象,這絕非常態。
密宗的常態是重于傳承的:密宗的一切密法,都是從金剛佛傳下來的,而且每一個密法都有它曆代的傳承人,傳承中間不能有間斷,如果間斷,就失去了加持力量。因爲密法是由金剛上師代代相承加持,才能得到相應成就。若不如此,則邪正濫矣!不但修持不能得到相應,而且犯了偷法罪,加重修學的罪業,永遠不能得到成就。
修學密宗的人,必須要注意上師的傳承,也就是說先要了解 (查明) 上師的上師是誰? 如果上師的上師不是一位有傳承的真正金剛上師,或者是一個無師自封的“上師”,你修學這種密法,不但會使你著魔,而且會斷絕你的法身慧命。
這一點,初學密宗的人要特別注意! 不可隨便聽信那些邪師的花言巧語。因爲不依師承,隨自己的世智聰辯,妄加創造,濫傳密法,將來師徒必定要受到墮落金剛地獄的果報,怎可不慎哉?(以上錄自:“顯密修學法要”貢噶法獅子等著)(注1)
雖然很多的上師、善知識也開示過,在沒有傳承前也可以修持准提法門,這也是因爲准提法有特殊的因緣,但也非法門正常發展的長久之計。若想讓准提法門更加興盛、成就者更多,能依循密教正規修持,則比較不會有茫然無依之感。
在不空大師翻譯的准提經中說道:“若出家菩薩具諸禁戒。叁時念誦依教修行。現生所求出世間悉地定慧現前。證地波羅蜜。圓滿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這裏提到要即身成就必須要依法修持,一般自修的人應該是比較困難的。因爲遇到修法的障礙、疑問時,很難突破,有可能會退轉。所以自修者大多是世間悉地的成就。
密教必依阿阇黎的原因
1、密宗壇儀繁重,苟非親授之阿阇黎,則其結構曲折纖微,有難于著手者。此其不可不禀之阿阇黎者一也!
2、真言梵音,非漢字所能吻合,苟非親口傳授,不易得其正,此其不可不禀之阿阇黎者二也!
3、人之本覺,雖與吾佛無二無別、無欠無虧,而既已起惑造業,形拘業系,則叁障輕重、根性遠近,因人不同。障輕業薄者,其開解速,其造詣高;障重業深者,其加持難、其發悟緩。苟非見谛之阿阇黎,故不能知其夙根,亦不易消其業障,此其不可不禀之阿阇黎者叁也!
4、密宗根本在于發菩提心,苟忘棄菩提心,則叁昧耶即破。不但失效,且以獲愆。而爲開發警戒者,又在在需夫阿阇黎也。此其不可不禀之阿阇黎者四也!
5、此宗易得神通,苟不發菩提心,則且以之造業;又外道竟有盜法以自神者,非見谛阿阇黎,故不易辨別。又未入曼荼羅,未經阿阇黎灌頂,則業障未除,除加持尚遠,有終身不易得效者。如是則易生謗法之愆。夫謗方等大法,五無間之業也,況秘密神宗乎?如是則反于其人有損,故金剛薩埵深誡之。蓋恐末法衆生之反以信佛誤犯大尤也。此其不可不禀之阿阇黎者五也!(注2)(以上五種原因的內容節錄自《密教綱要》第四編附錄王弘願撰“灌頂之研究”一文)”
若對于准提法並不知如何受持,無所依怙,只能問道于途,甚至問道于盲,這是比較不妥的。究竟而言應該回歸請求上師傳授的正途,這樣也能保持法門的莊嚴清淨尊重。
顯宗經典,即使無傳承,一般的經典也可以讀得懂。但是藏密的“密續部”或《大正藏》的“密教部”裏的繁鎖的儀軌密壇,有的如讀“天書”一樣,所以公開密法“經典、法本、咒語”,絕對是不等于“公開密法”的。如果我們以翻譯並出版密典爲公開標志的話,傳播藏文的密咒密法經典已有一千叁百多年的曆史,它被大量的轉譯爲“滿文、蒙文、漢文”。在滿蒙地區和元、清宮廷中傳播,也將近有叁百年的曆史(如《大藏全咒》的出版問世),比不丹的諾蒲喇嘛和錫金的達瓦桑杜等早上幾百年。但藏傳佛教界從不認爲密法經典的“翻譯、傳播、出版、推廣”就意味著密法已經是“完全公開”和“無密可言”,也沒有因此認爲密法再也“不要傳承”、“不需灌頂”之類的理論。
經典所說的“盜法”自作,原因應如下:
1、外:自稱上師造大妄語,誤導衆生。
2、內:誤解密義,邪心修法自造罪業。
底下再說明“某些密咒”如果私下修習,是有礙障的,必須要“師授”方能圓滿,原因如下:
一、密咒的發音:《佛說大孔維咒王經·卷一》載:“讀咒時,聲含長短,字有重輕,看注“四聲”而讀。終須師授,方能惬當”。這是說密咒的咒語發音正確與否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有“師授”,且當面校正咒音才能准確。
二、秘密咒音:有些密法咒音雖然在經典上有記載,但有些秘密的咒音,在經典中並沒有詳細說明“如何發聲”?這必須依賴“師師付法相傳”,不爲他人所知,而且要見其根器與否,方可傳之。這些秘密的咒音,就如同畫龍點晴一般,沒有“師授”,無法將咒語發揮至極。
叁、密印:有些密法“契印”,必需上師當面傳授,若非師傳而妄自修持,因果報應是非常迅速的。況且有些“密印”在經典上並沒有記載,這是怕此法被有心人“偷去”妄自修學,而殘害衆生。有些密法,在吾人還未清淨叁業前,就冒然的施行此法結印誦咒,是會招感極大的惡業的。
四、儀軌:有些密法的儀軌,相當繁雜,若非密法阿阇黎指導,是無法得知如何修持,光靠經典“艱澀文言文”的敘述是不夠的。如:建立曼陀羅、結界、觀想重點、觀想程序、獻供、迎請本尊、誦念密咒及修持次第、修持注意事項等等……
五、傳承:傳承的重要性,沒有清淨“傳承、師承”,是無法接受諸佛密法的灌頂,不能清淨業障,速成悉地。
六、口訣:“口訣”是佛佛相傳、師師付法,見其不同根器,各別施以不同口訣的傳授。有些密法,是要配合“口訣”、“偈頌”、“祈請”才能修持,無法得知“密法口訣”,是沒有辦法進入密教的最高境界。
七、灌頂:灌頂在密法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尤其是《密續》經典對此非常的重視,如:
(1)《密宗道次第廣論》(格魯派的重要密法理論)雲:“爲知續義,故需聽聞,爲求聽聞,知已修行,則需先受清淨灌頂,如護法持叁昧耶戒及律儀,以叁昧耶等是金剛乘之道基故。”“欲成聞修大密之器,要得清淨灌頂,是故灌頂就是成就根本,若無灌頂縱能了達教義,精進修習,終不能得殊勝悉地,非但有不得達悉地之失,縱得諸小悉地,師資亦俱墮那洛迦(地獄)。
(2)《大印空點·第二》(此爲《密續》經典)雲:“無灌頂不成,如壓沙無油,若無灌頂者,慢心說密教,師徒縱成就,死也墮地獄,故應勤精進,從師請灌頂。”
(3)《佛頂經·第叁》(此爲《密續》經典)雲:“比如家無子,死後便空虛,如是無灌頂,諸知皆虛無。猶如琵琶琴,無弦不可談,如是無灌頂,咒定不能成,實無有灌頂,愚妄說雲有,乃至佛在世,師徒墮地獄。”
(4)《金剛蔓經》(此爲《密續》經典)雲:“灌頂爲主要,諸悉地常住,我說如實意,故先應正聽,若具慧弟子,先正受灌頂,于滿次瑜珈,爾時成法器。若無正灌頂,雖了達教義,行者師弟子,俱墮大地獄。”
《大毗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叁》雲:(《大正藏》第叁十九冊頁609中):“如世人慈育稚子,雖複情無所吝,而不授與幹將莫耶,以不知運用方便故,必傷其體,今此法門亦複如是。即心成佛旨趣難知,恐未來衆生輕慢法故,不能咨訪善知識,未蒙叁密加持。而自師心執文,辄自修學,久用功力無所能成,反謗此經謂非佛說。又此經文,有淺略深秘二釋,就深秘釋中,複有淺深。辄爾披玩者,以不解密號故。謂是因緣事相,心生慢易自言:我行真道何用?術事耶?以如是等因緣,感匮法業,于無量劫,墮惡趣中。”
《密教通關》也說:“密教有一極隆重,而最莊嚴尊貴之事業,即灌頂作法是矣。所謂挹法身授受之遺風,傳聖智內證之徽猷,以金剛遮那字之瓶水,而灌于大悲胎藏薩埵本有之寂頂,用以除無始輪回之惡業,顯本有性德之佛體者也。雖理觀出乎自心,而事儀不可或阙。今國內僧衆,以楞嚴大悲等咒,爲日常功課,…
《准提法之密教修持探討(普光)》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